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三国张济大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半瓶子不满

    很快,两人就一百回合过去了,太史慈全靠一股报仇的信念在支撑着,竟然丝毫没落入到下风。

    但是,二百回合过去之后,太史慈终于力气不足,渐渐落入到了下风。

    张济皱了皱眉头,效果已经达到,就不准备再继续打下去了。

    张济刚刚停手,正准备大喊一声,让太史慈也停手。

    殊不料,太史慈是故意示弱的,见张济兜住马,立即就把双戟一起向张




第268章 忽悠太史慈
    “子义忠义无双,必然是不愿苟同于那孙权,不为其所容。而孙权亦不敢明着对子义动手,却暗下杀手,将子义将军bi)出江东。”

    “子义,不知本将所猜可中否”

    太史慈惊讶地望着张济,心中暗想,难怪张济异军突起之后,连战连胜,有如此缜密之头脑,比主公所胜多也。

    张济微微一笑“本将与伯符将军,虽然素未谋面,但本将对伯符将军十分欣赏,江东小霸王确是英雄也。”

    “如此英雄,英年早逝,岂能让其子受如此之辱也”

    “自古以来,祸起萧墙之事不少。这江东基业,本该由孙绍接掌,却被孙权所夺。”

    “江东,必然有人以孙绍年幼为由,支持孙权。也必然有如子义这般,对故主忠心不二,支持孙绍即位。”

    “当然,也有一部分墙头草,左右摇摆不定。”

    “如此江东,并非子义心中之江东也。”

    “眼下孙绍年幼,无法与孙权争位。然,孙绍总会长大,但那时孙权占位已久,广得人心,孙绍想推翻孙权,如何能成功,必败于孙权而丢掉命。”

    “然,若本将是那孙权,岂能容孙绍长大之后与其争位”

    “孙权此人,本将虽然未曾见过,却也知道其人乃心不宽,睚眦必报,又多疑。尤其是,伯符将军死后,有子义等人支持孙绍,无疑等于加速孙权对孙绍动手也。”

    “所以,子义虽然武艺无双,然在这件事上谋略不当也。”

    太史慈听得是目瞪口呆,他是听懂了,他这么一闹,孙权定会杀了孙绍,以绝后患。

    “这”太史慈又惊又怕又彷徨,但他毕竟不是谋士,一时半刻更不可能想出什么解救之法。

    “骠骑将军。”太史慈突然单膝一跪,对张济一拱手,“慈糊涂,几乎害死小主公也,还请骠骑将军能指点迷津。”

    张济叹了口气“子义,不知你是想要孙绍命,还是想让孙绍成为江东之主”

    太史慈精神一振,立即说道“不知前者如何,后者又如何”

    “前者容易,本将可使人在江东散播谣言,就说孙权夺得江东大位,担心后孙绍长大后与之争权,图谋孙绍命。”

    “如此一来,事明面化,孙权绝对不敢坏了孙绍命。相反,孙权还会派重兵保护孙绍,唯恐有心之人杀害孙绍。”

    “后者呢,让孙绍成为江东之主,完成伯符将军之遗愿,亦非难事也。”

    “本将志在天下,还天下太平,让老百姓不再饱受战争之苦。以本将之实力,平定天下并非没有可能,到那时孙绍亦已成人,本将封孙绍为扬州刺史,岂非江东之主乎”

    太史慈听了,皱了皱眉头,仔细思量起来。

    张济又说道“子义,孙绍与孙权争权,必败无疑,切不可轻动也。”

    太史慈长叹一声,点了点头“骠骑将军,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慈方得拨云见也。”

    “方才对骠骑将军两次冒犯,慈不求宽恕,只求骠骑将军能在慈死之后,多为照应小主公,慈虽死无憾也。”

    张济大笑道“子义此言差矣。”

    笑过之后,张济脸色一正“昔年,子义追随刘繇,不受重用。后来,伯符将军兵进江东,对子义有知遇之恩。”

    “眼下,伯符将军英年早逝,留下幼子,无人问津。”

    “子义求死不难,然在子义死后,将如何面对伯符将军”

    “此番,本将与子义,也可谓是不打不相识也,若是子义不嫌弃,可暂时以客卿份留在本将这里,如何”

    客卿

    太史慈一愣。

    这时,关羽开口了“关某在骠骑将军这里,便是客卿份。但此份并不影响关某建功立业,诛灭汉贼也。”



第269章 受缚虓虎
    拿下了东城,得了赤兔马,又得了太史慈,张济的心情简直是舒爽到了极点。

    只是,吕布落在曹操手中了,让张济多少有点不太爽。

    曹操是个聪明人啊,天知道他会拿吕布怎么忽悠淮陵城的那些人呢。

    张济在东城略作休整之后,留大将桥蕤领三千人马防守东城,他则是亲率两万七千大军北上淮陵。

    曹操得知消息,立即分兵三万,阻挡张济的大军,剩下两万人马,继续围困淮陵。

    淮陵城内,陈珪发现了曹操兵马的调动,立即大喜道:“公台,曹操围困淮陵的兵马减少,必然是骠骑将军已经攻克东城,发兵北上也。”

    都到这个时候了,陈珪也不再隐瞒他是张济的人了。

    之前,陈珪对吕布和陈宫说过在东城挖了地道的事,现在张济这么快攻克东城,显然是也知道地道的事。

    别说是陈宫了,就算是吕布在这里,也能看出问题的。

    陈宫苦笑一声:“汉瑜隐藏之深,宫实在佩服。”

    陈珪哈哈大笑道:“珪隐藏再深,也瞒不过公台之慧眼也,只可惜温侯对公台并不全信,不然的话,珪父子二人早就人头落地也。”

    现在,陈珪承认此事了,陈宫也不敢拿陈珪怎么样了,因为吕布大势已去。

    若是陈宫敢动陈珪父子,引发张济的怒火,估计淮陵城陪葬的人不知道会有多少。

    眼下是同仇敌忾之时,陈宫长叹一口气,问:“汉瑜以为,此番张济与曹操之战,胜算会有多少”

    陈珪微微一笑:“曹操经历数战,兵马已不如以前,此五万大军,其中多有参与鲁阳之战以及雍州之战的。”

    “而我家主公此番所率三万大军,皆是淮南精兵,如新磨之利刃,只等披荆斩棘也。”

    “我家主公多次战败曹操,曹操已从心底对我家主公生出害怕,两军对阵之时,底气未免不足也。”

    “曹操在兖州、豫州和司州之兵,已是不多。一旦我主派一员大将兵出鲁阳,直扑许都,则曹操必然首尾不得相顾,焉能胜也”

    陈宫很是赞同陈珪的说法,此战曹操最大的弱点就在于许都兵力不足,而张济在南阳郡却还有几万大军。

    陈珪叹了口气:“现在,让珪最为担心之事,便是温侯在曹操手中。”

    “嗯。”陈宫点了点头,一脸的复杂,这也是他最担心的事情。

    生擒吕布,和杀了吕布,对淮陵的影响,绝对是不一样的。

    二人正说着,忽然听到城外鼓声大作,急忙一起向外看去。

    并非是曹军攻城,而是曹军的军阵向左右分开,闪出一条通道,从中间走出来两骑。

    忽然,有眼尖的人立即大叫起来:“是温侯,是温侯,温侯真的被曹军俘虏了。”

    这两天,这个消息只是零零落落地在淮陵城内传播,后来更是因为陈宫下令,任何敢散播这个消息的,一律斩首,才没在淮陵闹出大风波。

    但是,吕布在曹军之中,而且,陈宫清楚地看到,吕布的胯下不是赤兔马,手中也没有方天画戟,上半身更是被绳子紧紧捆着。

    完了,完了,陈宫登时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

    吕布,在徐州军中,多年来一直是不可战胜的战神象征。

    吕布只要在,徐州军的士气,任何时候都是高昂之极,斗志无穷。

    但是,现在,吕布被俘了,成为了曹军的俘虏,更是被捆绑着出现在淮陵城下。

    昔日的并州飞将,如今却成了受缚虓虎,陈宫几乎不用你想,淮陵城守军的士气,会一下子落入到谷底。

    “开城,我要去救温侯。”



第270章 吕布不愧飞将军称号啊
    但是,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曹操不留他,将他斩首。

    这种可能还是很大的,因为当初曹操想用七星刀行刺董卓,就是被吕布撞破的。

    后来,曹操东征徐州,又是吕布抄了他的老窝,差点让曹操万劫不复。

    不久前,曹操约吕布夹击张济,但吕布却再次偷袭曹操,使得曹操差点首尾不顾。

    种种恩怨,吕布被俘之后,越想越是害怕,曹操恐怕是难以容得下他。

    尤其是,当年濮阳之战,曹操大意进入濮阳城,差点没死在吕布手中。

    如果是这样,吕布当然不希望陈宫投降,他便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张济的身上,大败曹军,将他从曹军的手中救出来。

    曹仁喊罢,见淮陵城头没有任何反应,皱了皱眉头,转首对吕布说道:“温侯,还请温侯能开一下尊口,让你的麾下开城投降吧。”

    吕布淡淡说道:“要杀就杀,要剐就剐,但要让本将开口招降,休想。”

    曹仁大怒:“吕布,你眼下已经成为我军之阶下囚,安敢如此猖狂,莫非你真以为某不敢杀你不成”

    “哼。”吕布不傻,他知道,没有曹操的命令,曹军上下,没有人敢杀他,便冷哼一声,不再开口了。

    曹仁虽怒,却也无奈,毕竟曹操的确说过,没有他的命令,不得伤害吕布。

    这一次,带吕布来淮陵城前招降,就是曹仁想出来的办法,却没想到,轻易失败了。

    “哼。”曹仁冷笑一声,“吕布,你被我军俘虏,城内守军都能看到,想必淮陵城已经士气全无了吧。”

    “嘿嘿,就算没有你招降他们,本将也必然能一战而将淮陵城拿下。”

    “到时候,吕布,就算是你想投降,只怕我家主公也不会再留你在世上了。”

    “随便。”吕布双腿一夹马腹,那马竟然乖乖调转马头,回曹军阵中去了。

    上半身被捆着,无法操纵缰绳,却也能用双腿控制战马的方向,这一份本领,登时让近前的曹军大将们都惊呆了,吕布不愧飞将称号啊。

    曹仁登时大感没面子,冷哼一声,也转身回本阵,淡淡喝道:“传本将军令,强攻淮陵城,今日务必要将城池拿下。”

    副将李典一听,立即劝道:“子孝将军不可,现在淮陵城守军看到吕布被俘,士气大跌,军心涣散,人人不思战。”

    “此时,我军应当撤兵,如此则淮陵守军心中的阴影会无限扩大,或者会有人偷偷出城,来救吕布,或者有对吕布不满者,会出城投降我军。”

    “等三五日之后,我军再行攻打淮陵城,必可一战而下,请子孝将军三思。”

    “哼。”曹仁冷哼一声,淡淡说道,“李典,那陈宫多智,陈珪父子亦非庸者,难道他们就不会趁机安抚士兵,鼓舞士气,多做准备”

    长安之战,夏侯渊被俘,曹氏大将就把钟繇和李典都恨上了,换做以前,曹仁对李典绝不是这种态度。

    李典极力再劝:“子孝将军,若是将军下定决心攻城,可让人将吕布绑至城下,则城头士兵必然不敢放箭,如此则我军定可一战而下淮陵城。”

    不得不说,李典这员智将真的很厉害,若曹仁真的采用这个办法,只怕淮陵城今日还真是难以守住,除非有人敢向吕布射出一箭。

    当然,射出这一箭的人,绝不可能是吕布麾下的大将或者士兵,而只可能是陈宫,或者陈珪父子中的一个。

    即便吕布被射死,淮陵城守军对曹军的攻势不会再有任何忌惮,但是,守军的士气也会受到重创,能不能扛住曹军的攻势,真不好说。

    可惜的是,曹仁对李典有意见,就是不用他的计策,冷笑一声:“主公临走之



第271章 不好,吕布危矣
    诸将都知道曹仁的脾气,连地位最高的李典都不敢再劝了,其他那些副将才不会主动触霉头呢,个个都是缄口不言。

    没人劝,曹仁下不了台,第二天只得继续攻城,然后是第三天。

    猛攻了五天之后,曹军只剩下一万了,淮陵守军还有四千多点。

    就在这时,曹操的书信到了,将曹仁狠狠骂了一通,责令他不得再随便攻城。

    这么一来,曹仁不敢再攻了,不然的话,若他手下只剩下几千人马,就不敢保证城内的守军会不会杀出城,南下找张济会合了。

    曹仁知道,曹操的真正目的是吕布麾下的那些文武,一旦被他们逃出了淮陵,投奔了张济,估计就算曹操不杀他,这辈子他也甭想再让曹操看上一眼了。

    依然是三面围城,只留北门,虽然是淮陵守军最不可能突围的方向,却也在曹军的日夜监视之下。

    淮陵战事,突然间停止了,但张济与曹操之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刚开始几天,两方大营隔池河相望,谁也没有动手的意思。

    曹操一点也不急,就这么相持呗,等淮陵城守不住了,曹仁攻破淮陵,大军南下,就可以夹攻张济大军了。

    张济呢,按说应该比曹操急,但他有五千西凉铁骑在手,这是战胜曹军的必杀技,也不是太着急,先对峙着,等待机会。

    一晃十天过去了,张济依然还是按兵不动,这就让曹操有点不安了。

    张济诡计多端,曹操接连吃了几个亏了,不得不防啊。

    于是,曹操将程昱和荀攸喊过来,商议对策。

    双方兵力相差无几,又隔着池河,战斗力也不分上下,哪一方主动进攻,哪一方就会吃亏。
1...7273747576...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