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将臣一怒
“高甑生”众将不禁愕然,按理说,李靖处罚他的事情相对于李道彦来说并不过分,以高甑生的军功保住仕途并不困难,谁也没有想到高甑生竟然走如此极端之路。
“末将在!”高甑生一咬牙出列道,在他看来李靖的所作所为,早已经是疯狂的试探朝廷的底线,既然已经撕破了脸皮,那也没有什么好顾虑的了。
就连李靖也诧异的看了高甑生一眼,不禁摇头闭上眼睛。
高士廉猛然喝道:“利州刺史高甑生违抗军令,擅起边患,李将军按军令惩罚于他,却怀恨在心,诬告李将军谋反,实属无法无天,陛下有令,高甑生违抗军令、诬告功臣,按律当斩,念在其多年军功的份上,免其一死,流放边关,遇赦不赦!”
“啊!”高甑生闻言顿时如遭雷击。他没有想到竟然是这个结局。
“不可能!陛下不可能这样对我!”高甑生状若疯狂道,他乃是李世民秦王府的老人,可以说是李世民的嫡系,原本以为就是李靖逃过一劫,李世民看在以往的情分上,他也不会有事,却没有想到竟然落到如此下场。
高士廉大手一挥,顿时两个百骑将士上前将高甑生控制住,押了下去。
“李将军受惊了。”高士廉朝着李靖拱手道。
李靖摇摇头说道:“老夫一生忠君为国,问心无愧,多谢陛下明
第五百八十章 墨兵合作
高士廉来了,那李靖自然要走了!
临走前的李靖留恋的最后一次巡视大营,身后的众将相随,看着李靖头发须白,哪怕是身材高大,却显的格外苍老。
但是众将都明白,李靖这一次恐怕真的要告别了军营,一来则是李靖年岁已高,二来则是李靖功劳太大,连续灭掉了突厥和吐谷浑之后,已经是赏无可赏了。
“将军!”
一个个士兵纷纷行礼,一连崇敬的看着眼前的将领,对于眼前的李靖给予最高的尊敬,跟随李靖打仗,他们是幸运的,连续两次灭国战争,让无数跟随李靖的将士军功卓越。
李靖点头回礼,巡视之后,留恋的看了军营一眼,一咬牙踏出军营。
他戎马一生,军营乃是他最为熟悉的地方,他一生呆在军营中的时间,要比待在家中还要多,如今却要告别最熟悉的军营,他还是犹如一个老兵一般留恋万分。
“诸位留步!”兰州城东,笔直的砖路前,李靖拱手向众人告别。他为了避嫌可以说是轻装简行,只带着一些随身的亲卫。
“恕不远送!”众将拱手道。
当下,李靖踏上四轮马车,随着一声亲卫的一声大喝,四轮马车朝着长安城立即飞奔而去。
“吁!”李靖一行人不过前行五里,突然亲卫勒住了马车。
“前面发生了何事”李靖探头问道。
亲卫朗声道:“启禀将军,墨祭酒前来送行。”
李靖不禁恍然,刚才送行人群之中,并没有墨顿,他还以为墨顿忙着操劳山东大水钱财的事情,却没有想到墨顿竟然提前在此等候。
李靖伸头一看,只见墨顿一脸风尘仆仆,显然刚从外面赶来。
“山东水灾为重,墨祭酒不用客气!”李靖道。
“将军得胜回朝,小子尤其能不送。”墨顿下马走到前来道。
立即走下马车,一挥手,周围的亲卫顿时分散四周,留给二人一些私密的空间。
“说吧,你小子又有什么鬼主意,就直说吧!”李靖见四周没人,没好气的朝墨顿道,他可不相信墨顿这么凑巧在这里追上了他。
墨顿正色道:“不知将军回朝有何打算。”
李靖不由得一阵沉默,良久叹息道:“老夫年事已高,戎马一生,是时候闭门养生了。”
在墨顿面前,李靖并未隐瞒自己归隐的意图,而事实上,他也正准备如此来做。
“小子今日之所以没和诸位将军一起送行,而是小子今天的身份乃是代表的乃是墨家。”墨顿正色道。
“墨家!”李靖的眼睛顿时露出一丝精光。
“不错,今日你小子前来,就是要代表墨家和兵家合作!”墨顿身体一正,平静的说道。
“墨家和兵家合作!”李靖眼神一闪,他自然知道此刻的墨家正在积极进去,力求将墨家发扬光大,开始百家合作。
农家、医家、道家、法家都曾经和墨家合作,除了法家时日尚短之外,其他的三家都取得了傲人的成就,墨家和兵家的合作,其广阔的前景不仅让李靖颇为心动。
“如何合作”李靖眼神一闪道。
墨顿微微一笑道:“墨家曾经在曲池坊和李夫子和韩夫子以及医家合作,已经准备仿造国子监建立夫子学院、医学院、法学院,若是能够建造一个军事学院那就完美了。
“军事学院”李靖豁然心动道。
墨顿点了点头道:“小子曾经跟随将军远征,发现将军治军极严格,但是那将军可曾想过为何朝堂之中,会有如此多诬告将军谋反的奏折。”
李靖顿时沉默,这将是他心中最为心痛的一根刺。
“这并非是功高震主!也不是朝中无的放矢,而是将军的确有造反的机会,有造反的可能!将军的任何一小动作都会被朝臣放在放大镜前,无限放大然而在做出各种猜想。”墨顿直言道。
李靖顿时虎目一等,死死的盯着墨顿,顿时墨顿直接感觉到有一股骇人的气势扑面而来。
然而墨顿却毫不畏惧的昂首挺立,直视李靖的眼睛。
良久之后,李靖这才缓缓收回气势,无奈的叹息一口气,神情萧索!
“虽然将军从来没有这样想过,但是小子深入军营却曾经发现,军中将士大都是粗汉,校尉将军不识字的比比皆是,这些将士作战之时勇猛无敌这无人否定,但是却不识道理,极易被人鼓动,甚至稍微施展一点手段,定然能够鼓动不少将士死命跟随。”墨顿毫不避讳的将军中的弊端一一说了出来。
李靖默然的点头,墨顿所言的确是军中的一大弊端,这就是他憋屈之处,如果想要谋反他有很多的机会,但是他却始终恪守本分,然而却被朝廷所忌讳。
“此乃千年一来的军中弊端,墨祭酒莫非以为建一个军事学院就能够解决么”李靖反问道。
墨顿点了点头道:“不错,不知道将军可曾注意过火器监,不知可曾发现火器监将士和其他十六卫将士有何不同。”
李靖不由得闪过火器监将士那纪律严明,完全没有军汉那种粗犷的特征,让人一眼就印象深刻。
墨顿解释道:“火器监将士虽然出生于百骑,但是一进入火器监,他们则要学习防火措施,还要学会计算投石机的路线,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所有人都要读书识字。”
“文武双全!”李靖想起了一个词语道。
“不错,此乃小子所预想的未来将士的雏形,能征善战,文武双全,试想之下,这些军官将士见多识广,就算有将领想要谋反,也不会轻易被鼓动。”墨顿分析道。
&nbs
第五百八十一章 畅销的牛
李靖回到长安城之后,一批一批的将士开始有秩序的撤回长安城,而依然有大量的士兵驻扎在兰州城,继续震慑吐谷浑和党项各部,二来为墨顿撑腰。
然而连续几天,墨顿依旧神出鬼没,根本见不到人影,不得已高士廉只好亲自上门来堵墨顿。
“如今山东大灾,灾民嗷嗷待哺,不知墨祭酒可有何良计,为朝廷尽快的变卖牛羊换取钱财。”高士廉直奔主题道。
墨顿揉了揉眼睛通红的眼睛,这几日他可几乎没有合眼,一直再调查吐谷浑各部落的状况。
“高大人,我大唐要想长期掌控青海之地,不可能杀鸡取卵,将所有的牛羊全部贩卖,否则我大唐只能再来一场战争。”墨顿正色道。
高士廉点了点头道:“那以墨祭酒来说,我大唐取多少战利品为好。”
墨顿略微一思索道:“最多三成,而且要宣布今年的赋税免除,否则定然会激起吐谷浑各部落的民变。”
如果大唐是想要做一锤子买卖,那自然可以征收到五成以上,然而大唐不可能放弃青海之地这大唐好不容易得来的牧马地。
“可是三成的杂畜,恐怕难以解决山东水灾呀!”高士廉皱眉道,他虽然也同意墨顿的观点,可是山东水灾就在眼前,他在此地的任务就是为山东之地筹集足够的赈灾款,若是因为一时心软,而让山东百姓受难,那就大大的不妙了。
墨顿哈哈一笑道:“高大人放心,在小子看来,青海之地值钱的东西很多,可不是只有这些牛羊,此乃第一步而已,小子保证定然能够为山东之地存够足够的款项。”
墨顿既然接下来这个任务,自然要办的妥妥当当,他不但要漂亮的完成筹集款项的任务,而且还要让朝廷彻底掌控青海之地。
“墨祭酒的手段,老夫自然信得过。”高士廉嘴上相信,却忧心忡忡的离开。
随着墨顿的一声令下,唐军只征收三成的牲畜为战利品的消息在青海湖畔传来,一直提心吊胆的吐谷浑各部终于重重的松了一口气。
在草原上,战败的一方可不是只征收三成作为战利品了,往往是身死族灭,三成的牲畜作为战利品已经是极大的仁慈了,并未激起吐谷浑众人的反感。
尤其是再加上今年的赋税免除的消息,此次征收的战利品的过程极为顺利,几乎所有的部落都爽快的缴纳了牲畜羊。
一时之间,大量的牛羊马聚集在兰州城外的草地上,显得格外壮观,而是还在源源不断的送来。
“有了这么多的牛羊,相信山东之地定然能够支撑很长一段时间。”高士廉看着漫山遍野的牲畜,不远处的骑兵正在骑着战马,驱赶着牛羊,一直枯皱的老脸难带的露出一丝笑容。
“牲畜已经送到,接下来我等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牛羊卖出去。”墨顿也是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道。
“这是墨祭酒的长处,老夫那就静待佳音了。”高士廉爽朗道。
“货好不愁卖,青海之地的牛马羊都是上等的牲畜,相信自然会有识货之人。”墨顿哈哈一笑,指着闻讯赶来的众多商人道。
商人逐利,西征如此大的事情,所牵涉的利益太大了,几乎将天下有名的商人的目光都吸引于此,当墨家子掌握青海之地的命运的消息传来之后。
要知道让所有跟着墨家村的商人全部都发家致富,有墨家子的财富神话作为例子,所有的商人犹如闻到腥味的猫一般,纷纷聚集兰州城。
兰州太守府前,当李靖离开之后,这里顺理成章的称为了高士廉的落脚之地,如今却被墨顿征用,整个太守府中,聚集了人山人海的商人。
 
第五百八十二章 三横五纵图
“朝廷的配合”高士廉不由一愣,不明所以的看着墨顿。
墨顿理所当然的说道:“那是自然,难道朝廷想要光拿钱不办事”
高士廉苦笑道:“朝廷让老夫前来,还不足以表示诚意,那以你说想要朝廷怎么配合”
现在只要能够筹够赈灾款,只要不是太离谱的事情恐怕穷疯了的朝廷恐怕都会答应。
“不知朝廷准备如何赈灾”墨顿突然神秘的凑到高士廉的问道。
“赈灾”高士廉疑惑的看着墨顿,不解的反问道:“不过放粮发粥,安抚百姓。”
“就这些”墨顿一副大失所望的样子。
高士廉没好气的说道:“什么是就这些,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我大唐又岂能例外,不过你小子有何计策大可直说,老夫自然会奏请朝廷。”
墨顿挺了挺胸膛,昂然道:“子墨子曰: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陛下放粮发粥固然仁义,解民之患,但却是犹如常人施舍乞丐一般,百姓固然能够得以苟活,却失去了尊严,只会如岂会如乞丐一般坐享其成。”
“尊严”高士廉面面相觑,人都要饿死了,还想着尊严
墨顿一脸正气的说道:“如果是小子遭灾,那小子宁愿自己再苦再累干苦力养活自己,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
“一人养活自己容易,但是受灾百姓如此之多,哪有这么多活让他们来干。”高士廉摇头道。
“所以这才需要朝廷的出面,为大唐受灾的百姓找一份生计,此乃以工代赈。”墨顿正色道。
“以工代赈!”高士廉略微一思索,不禁眼睛一亮。
受灾百姓一贫如洗,哪怕是朝廷赈灾也只会放粮施粥,又岂能会发钱,如果以工代赈,国家得以大规模的建设,百姓也有了生路,自然不会出现乱子。
“可是仓促之间,朝廷又哪有这么多的活来干呢”高士廉有些遗憾道,朝廷最大的工程就是治理黄河,可惜如今乃是洪水泛滥的季节,根本不是时候。
墨顿昂然道:“小子曾经提到过一个设想,那就是大唐十道,砖道阡陌相连,如今岂不是正是机会。”
“修砖路”高士廉低头思索道。
“不错,此乃小子苦思冥想,根据我大唐山川地理,想出的三横五纵的砖路图,还请高大人指点。”墨顿恭敬的递一张大唐地图到高士廉的面前。
修建砖路乃是最为耗费劳动力的产业,挖土制砖需要人力,运输需要人力,修路铺砖都需要人力。如果这么算下来,上百万的灾民说不定还不够用呢
“三横五纵”
高士廉接过一看,看到地图上一座座城市串联的路线图,这三横五纵的砖路图几乎将大唐所有的战略要地全部串联,以他的眼光可以看得出来,此图一旦建成,朝廷对整个大唐的掌控力度立即飙升一个台阶。
高士廉惊艳的看着墨顿一眼,不由暗赞道:“如果你小子年长二十岁,老夫一定推举你为工部尚书。”
单凭这三横五纵的路线图的战略目光,就足以让整个朝堂震惊。
“你小子想出三横五纵砖路图不会是为了卖马吧!”高士廉突然想到之前的话,一脸古怪的看着墨顿。
墨顿满脸得意的点头道:“这是自然,只要是砖路修通,马匹定然会炙手可热,需求量大增,只有我等将这批牲畜出手,朝廷才有余钱以工代赈。”
高士廉不禁摇头失笑,谁能想到卖马竟然能够和国家大战略联系在一起,这么不可思议的事情竟然出现在他的面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