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墨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将臣一怒

    “那她为何去和亲吐谷浑”墨顿不解道。

    “一来是她的出身较低,二来,则是她的性格太过于好强,再加上发生一系列事情,最终导致了走上了和亲之路,可惜老夫当年没有你这份才华和胆识,否则也不会发生今天的事情。”高士廉感叹道。

    他




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青盐
    ?

    在兰州城内,一个巨大的作坊已经初见雏形,在一个个巨大库房中,堆满了从茶卡盐湖拉来的泛青色的湖盐

    “墨祭酒,此盐苦涩至极,哪怕是牛羊也不愿食用此盐,墨侯的制盐之法当真可以将其变成可食用之盐”高士廉皱眉道,据他所知,墨顿的制盐之法,乃是用粗盐提纯为细盐,可不是这盐湖中的天然盐石。

    墨顿解释道:“高大人放心,茶卡盐湖的结晶盐乃是天然上等的食用盐,味道苦涩乃是因为其中含的杂质比较多,只要将盐中的其他东西去掉,这些在青海之地犹如泥土一般的盐,就会变成最为美味的食盐,如果进一步提纯,甚至能够变成关中最为畅销的细盐。

    “细盐!”高士廉心中一震。

    这些青色的盐在茶卡盐湖拉出来,如同泥土一般不值钱,如果能够将变成细盐,其身价将会暴增,这其中的利润恐怕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高士廉看着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墨顿,不由感叹一声,也就是败家子一般的墨顿,要是换成其他人又如何能够舍得这些疯狂的利润。

    “启禀大人,你要的新盐已经制好了!”前来乃是朝廷派来的工部七品盐官,见到墨顿和高士廉一脸喜色的前来禀报道。

    墨顿哈哈一笑道:“高大人,我等不若尝尝着青海之地的盐味道如何”

    二人来到制盐作坊之中,只见一个个泛青色的盐粒已经堆积了如山,显然已经储存了不少新盐。

    七品青衣盐官快步上前,用托盘挑出几小块食盐递到二人的面前,墨顿伸手拿出一小粒放入嘴中,顿时一种剧烈的咸味充斥着口腔,高士廉也同样如此。

    “此盐味道纯正,乃是难得上等食盐!”高士廉同样尝了尝,不禁眼睛一亮,此制盐之法的确可行。

    墨顿满意的点了点头,这种盐的味道比不上细盐,但是已经没有了苦涩的味道,可以食用了。

    “从此以后,西北之地再无缺盐之忧。”高士廉感叹道,重要的茶卡盐湖的湖盐遍地都是,分量大,西北之地历来缺盐,有此盐湖整个关陇之地的盐价定然会大降,将会有无数关陇百姓为之受益。

    “运城有解盐,墨家有雪盐,还有山东之地的海盐,川蜀的井盐,如今此盐尚未命名,高大人可有兴趣为此盐命名!”墨顿笑道。

    高士廉点了点头,看着泛青色的盐块,心中一动道:“此盐来自于青海之地,盐粒大又带点青色,不若就叫大青盐如何。”

    “大青盐!的确是名副其实。”墨顿点了点头道。

    “多谢高大人命名!”青衣盐官闻言大喜道。

    “此盐产量如何”墨顿问道。

    青衣盐官回答道:“此乃刚刚运行,日产不过三千斤,不过只要原料足够,人手招够,产量还可以提高数倍。”

    墨顿点了点头道:“那就按照大青盐的名号,作坊造出七成粗盐,三成细盐,供应整个关陇之地。”

    “是!”青衣盐官躬身回答道。

    墨顿和高士廉又看了一遍大青盐的生产作坊,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墨祭酒,如今盐已经生产出来了,如何来卖。”高士廉问道。

    墨顿闻言微微一笑,如今大青盐刚刚投产,根本没有多少存盐,要想短时间将聚集这么多的财富,那就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盐票法。

    而事实上如果条件允许,墨顿更倾向于实行千年之久的盐引之法,恐怕将会赚的更多,然而盐引之法只能是朝廷颁布,而且限制销售的范围,墨顿可没有这么大的权力和精力来整顿整个大唐的盐业。

    最终他还是想



第五百九十六章 制盐之法
    徐老大乃是关陇之地小的在不能小的盐商,平日不但要忍受大盐商的盘剥,还要巴结大盐商,否则一旦惹得大盐商不快直接断盐,徐老大全家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当他听到墨刊上关于大青盐的消息之后,立即赶着马车,来到县城品尝一番大青盐之后,立即拿出大半的积蓄,买了大青盐的盐票。

    大青盐的质量本身就是上等,再加上墨家的提纯技术,不但口味上佳,而且卖相很好,一看就知道此乃上等食盐,根本不愁销路,

    对于一些像徐老大这样小盐商来说,如果自己囤积食盐,风险太大,就光是储存都是一项天大的开支,如今有盐票在手,随时取盐,将自己的风险降到最低,而且墨顿为了打开大青盐的市场,给盐商留住了足够的利润,在能不让中小盐商心动。

    这就是跟随墨家子做生意好处,不但获利颇丰,而且方便至极。

    有了墨家子的招牌在,像徐老大这样的小盐商,纷纷意动,舍弃其他盐商,专卖大青盐。

    随着一车车大青盐上市,物美价廉,提货方便的大青盐迅速抢占市场,兰州、天水、陈仓、大青盐沿着砖路一个个重镇纷纷沦陷,其他食盐纷纷败退。

    尤其是大青盐最上等的细盐运到长安城的时候,长安城的盐价,顿时下跌三成。

    “墨家子!”

    不少大盐商咬牙切齿的恨声道。

    这一次损失最为惨重的恐怕就要数这些大盐商,之前他们手中囤积了大量的食盐,地位稳如泰山,然而大青盐一旦出现在市面上,不但成色比他们好,价格也比他们便宜,提货方便,不少盐商的货物直接砸在了手中。

    在一众盐商中,就数太原王家最为损失惨重,整个关陇之地的市场几乎失去了一半,然而太原王家却是不怒反喜,因为大青盐虽然让他们损失惨重,但是却让墨顿暴露出一个破绽,那就是制盐之法。

    墨家用粗盐制造出雪盐,直接抢占长安城一半细盐市场,让王家眼红不已,可惜墨家村将制盐之法藏得十分严密,王家轻易之间根本得不到。

    然而在兰州城中的大青盐作坊,一众盐商自然有的是机会,当大青盐制成的那一刻起,将墨家子制盐之法就已经出现在各个盐商的案头上,王家自然也不例外。

    大青盐背靠茶卡盐湖,而他王家的也控制着运城盐湖,如果得到了墨家制盐之法,王家的盐产量定然会暴增,眼前的这一点损失又算得了什么

    在运城盐湖旁!被召回家族的王喆一脸快意,他当初就是因为墨家雪盐而栽了一个大跟头,如今他太原王家得到了墨家的制盐之法,定然要一雪前耻。

    “王东!新盐制的怎么样了”王喆有些等不及,迫不及待的问道。

    王东乃是长安城的盐行掌柜,这一次为了墨家制盐之法,专程回到运城督造新盐。

    王东躬身道:“回少爷,工匠们刚接触墨家工艺,还正在熟悉之中,相信很快好了。”

    王喆虽然心急,听到王东如此说,只能暗自按耐住自己的性子。

    “掌柜的,结晶了!”忽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工匠一脸惊喜道。

    王喆和王东闻言,顿时迫不及待的冲到工匠的身边,只见一个熊熊燃烧的锅炉中,底部已经结晶出一块块晶莹剔透的盐粒。

    为了尽快成功,王喆使用的乃是最快的煮盐之法,王喆一挥手,锅炉下的柴火撤出,王喆不等温度降低,迫不及待的从锅炉中敲下一个盐块,吹凉之后,含在嘴里。

    &



第五百九十七章 分裂吐谷浑
    太极殿中

    “启禀陛下!最后一批赈灾款项已经筹齐!”民部尚书戴胄一脸欣喜的禀报道。

    “恭喜陛下!”太极殿众臣面露喜色道。

    李世民脸色喜色一现,不由得感慨万分,此次山东水灾乃是大唐见过一来少有的大灾,但也是最为轻易渡过的一次。

    这一切的功劳全赖远在兰州的墨顿这小子,有了吐谷浑之地巨额财富支持,才能够顺利以工代赈,不但解决了赈灾问题,同时也修建了数百里长的砖路。

    “陛下,如今赈灾款项已经筹齐,是时候将墨祭酒召回长安城了。”戴胄点头道。

    “当然要将他召回,西北各部纷纷上奏,上奏这小子拿着那个一个巨型吸铁石,天天在那吓唬人!”李世民忍着笑说道。

    群臣也是忍俊不禁,别看一个小小的吸铁石,可是为大唐增加了不少财富,若没有此利器,恐怕那些草原各部还真不会轻易就范。

    “以我老程看,此吸铁石自有大用,墨小子曾经用此造出指南针,和我老程一起纵横大漠,再则也是羁縻草原各部的一个利器,若是一些蛮夷之部落没有铁器,定然不敢再有二心。”程咬金嘿嘿一笑道。

    不少朝臣缓缓点头,在西北和西南各部,尤其是西南僚人经常造反,如果将其铁器收缴,哪怕是再有二心也翻不起什么波浪了,

    除此之外,还能用此磁铁看守城门、搜查禁物定然会有奇效,一时之间,众臣纷纷想到了吸铁石的种种用途。

    “此物是有些妙用,传令下去,让墨家村多造一些,先在皇城中试用。”李世民颇为心动道,有此吸铁石,宫中的防护定然凭空增加数倍。

    “还有,传令那些部落,只要是他们安分守己,大唐不会动他们一分一毫。”李世民大手一挥,这一次墨顿在西北之地如此折腾,乃是为了朝廷筹集钱财,李世民当然会为他撑腰。

    “除此之外,关于慕容顺上书,请求允许吐谷浑复国一事,诸位议一议吧!”李世民突然道。

    吐谷浑之事,已经拖了太久了,此刻也该到了决断的时刻了。

    房玄龄乃是百官之首,当下挥手一招,一个偌大的吐谷浑地图出现在百官面前,上面各个部落清晰可见,赫然是墨顿所绘的吐谷浑部落图。

    “回陛下,党项、西羌各部和吐谷浑并不同族,应当脱离于吐谷浑,并入我大唐。”房玄龄指着青塘之地和陇西之地的党项、西羌部落道。

    李世民缓缓点头,西羌和党项实力较弱,但是架不住部落多,脱离于吐谷浑定然让吐谷浑实力大损。

    “茶卡盐湖乃是大青盐的原料之地,亦不能放弃。”戴胄坚决道。大青盐可是民部源源不断的财源,民部自然不愿意放弃。

    “乌海之地地势极高,气候和吐蕃极为相仿,乃是我大唐防备吐蕃的练兵之地,亦不能放弃。”侯君集眼神一闪道。

    他乃是兵部尚书,又亲自突入乌海之地,亲身体会高原反应的厉害,自然不会放弃这些战略要地。

    一众朝臣你一言我一语,立即将吐谷浑分的七零八落。

    有了墨顿在吐谷浑的一阵折腾,此刻吐谷浑的形式已经是大大有利于大唐,可比历史上好太多了,大唐肢解吐谷浑的阻力大减。

    “陛下三思呀!如果我等公然割占吐谷浑之部落,恐怕有损陛下的名声呀!”孔颖达出声反驳道。

    “是呀!我大唐当年未取突厥一寸土地,西北各部纷纷来投,如今灭吐谷浑之国,定然让草原各部心寒。”权万纪跟随出列道。

    一众文官也纷纷附和道。

    “简直是迂



第五百九十八章 慕容顺登基
    “特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趉故吕乌甘豆可汗………………”

    伏俟城中,吐谷浑高高的牙帐之中,高士廉站在中央,作为大唐特使高声宣读李世民圣旨,一旁的墨顿静静竖立。

    “多谢天可汗恩准,慕容顺领旨!”

    一身紫色蟒袍慕容顺躬身接过圣旨,一步步走上牙帐中间的王座。

    慕容顺看着近在咫尺的王座,这个位置曾经多少次是他梦寐以求的位置,而如今终于即将实现,多年的憋屈顿时一扫而空。

    慕容顺长袖一挥,豁然坐在王座之上。

    “参见可汗!”

    一众部落头领在宣王的带领下,躬身行礼道。

    慕容顺可是亲眼见到过一众部落头领觐见伏允的场面,其数目至少比眼前多一倍,不过眼下也不是计较的时候,从今天起,他就是西吐谷浑的可汗。

    想到此处,他不禁豪气大发,谁能想到在伏俟城受尽白眼的前太子,竟然一朝翻身称为吐谷浑的可汗。

    “本可汗特任命宣王为丞相,总管吐谷浑政务,名王…………”

    慕容顺大肆分封一番之后,一众吐谷浑头领都捞了一个不小的封号,各个皆大欢喜。

    “报!启禀可汗,吐蕃特使前来贺礼!”一个吐谷浑骑兵突然进入王帐高声道。

    “吐蕃特使”牙帐众人顿时全场寂静,不由的看向最上方的慕容顺。

    高士廉和墨顿也不禁眉头一皱,吐蕃特使在这个敏感的时期前来,显然是来者不善呀!

    “吐蕃怎会不请自来”慕容顺心中诧异,他可没有邀请吐蕃前来。

    “启禀可汗,是微臣邀请的吐蕃特使!”只见最前列的宣王越众而出,高声道。

    慕容顺一听是宣王擅作主张,不由的眉头一皱,冷冷的注视着宣王。

    然而宣王却丝毫不惧道:“吐蕃和吐谷浑相邻,两国交往多年,如今可汗新继位,吐蕃前来贺礼乃是传统。”

    慕容顺看着宣王平静的脸庞,心中的怒气不由自主的往上升,他愤怒的并不是吐蕃的到来,而是宣王的自作主张,甚至之前根本没有和他提过一句。

    慕容顺刚想发飙,余光扫过一旁的高士廉和墨顿,心中一动,强行压住心中的怒火,道:“今日乃是本可汗登基之日,来者是客,有请!”

    “是!”宣王躬身应道,低垂下的脸庞不由自主的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突闻趉故吕乌甘豆可汗登基,奉我王松赞干布之命,特来奉上贺礼!”随着声音传来,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墨顿的眼睑。

    “禄东赞!”墨顿心中一凛,对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此人,他可是从来都没有小瞧过,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到来,吐蕃果然坐不住了,竟然将禄东赞派来了。

    “吐蕃有礼了!”慕容顺点了点头道。

    吐蕃的突然加入或许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或许能为他所用,抗衡大唐所带来的压力,墨家子嘲笑他自己的位置乃是空中楼阁,一直让他耿耿于怀,如今吐蕃突然加入,固然让他不满,但这对他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1...162163164165166...4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