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墨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将臣一怒

    任谁都知道,孔家如此大规模的进入长安城,恐怕就是为了挽回儒家日复一日颓废的局面。

    “孔圣后人,自然不甘心儒家的独尊的地位丧失,这一次长安城恐怕真的要是百家争鸣了吧!”一个闲汉

    “百家争鸣”众人深吸一口气,不由一阵期待。

    然而很快,曲阜孔家进入长安城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拜见二叔!”

    孔府之中,孔颖达恭敬的朝孔家老者行礼道,孔惠索恭敬的在一旁陪坐。

    “说说如今的形势吧!”

    孔二叔公皱眉道,他一路前来,发现太多大变样的东西,已经变得让他有些不认识了。

    孔颖达苦笑道:“如今的形势,二叔也见到了,再墨家的推动下,百家连连崛起,三年内所取得的成果恐怕要比过去百年还要多,相比之下,我儒家就有些相形见绌了。”

    孔二叔公冷哼道:“何止是相形见绌,简直就是吃老本!儒家先辈的脸都被我们丢光了。”

    儒家在此之前一家独尊,短短三年内,几乎被其他百家迎头赶上,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然而这对百家争鸣来说也同样如此。

    “墨家《墨子秘著》和一众墨家秘技惊现,道家内丹派著出《推背图》这等奇书,外丹一派火药秘术,医家的医院,法家妄想自立,就连公输家,算学一脉都有长足的长进,而我儒家这几年又有什么成就”孔二叔公怒吼道。

    孔颖达顿时一阵沉默,相比之下,儒家的确是在吃老本。甚至可以说,从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就一直吃老本,儒家虽然取得了独尊的位置,然而却失去了进取之心,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儒家经典了。

    “也不是没有成就的。”一旁的孔惠索小声的嘀咕道。

    “你说什么”孔二叔公严厉道。

    孔惠索胆气一壮道:“印刷术出世,大量的儒家经典广为流传,标点符号断句,让学问更加精确,还有怪儒李夫子主持夫子学院,立志普及天下教育,这不都是儒家成就么”

    孔二叔公冷笑道:“你倒会为自己脸上贴金,印刷术是谁发现的,是墨家子弟墨三,标点符号是谁发现的,墨家子,就连李铎这个儒家弃徒同样也是墨家扶持的。”

    孔惠索顿时一阵深深的无力感,孔二叔公为人十分的固执,一旦听到和墨家有关,就全部排斥。

    “如今我儒家必须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短期内要有拿出手的著作出来,对了,《五经正义》编撰的如




第七百三十二章 夫子学院
    长安城曲池坊中,曲池坊乃是位于长安城的西南,乃是长安城最为偏僻的地方。

    不过近两年来曲池坊的地位已经日益改善,随着长安城内砖路的铺设,四轮马车逐渐开通,曲池坊这才逐渐有了起色,尤其是曲池坊的两座学府的修建更是为曲池坊贡献颇多。

    一个是李夫子的夫子学院,另一个则是医家的医学院,同时当有一个更大规模的学院正在修建,不过一直在保密,普通人不知道,但是上层人物却是清楚,这就是即将建成的军校。

    在夫子学院乃是第一个修建的学府,乃是墨家危机之前出资修建的,占地面积极广,学院内更是绿树葱葱,学舍连片,诵读生不绝于耳。

    李夫子满意的看着学院内数十名学员,虽然这些学员说不上学富五车,但是经过他的教导,日后启蒙稚童也是绰绰有余的。

    而且这些都是贫寒子弟,一旦听说夫子学院入学免费,而且学成之后,还可以担任夫子,顿时不少贫寒学子心动,毕竟在这个大唐,能够成为一个夫子也是极为光鲜的职业。

    李夫子根本不愁生源,择优挑选了不少优秀子弟,来教导。

    “倒也有几分气象!”一身儒袍的孔德胜来到夫子学院之中,看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

    “阁下是”李夫子看到孔德胜一身儒家打扮,不由疑惑道。

    自从他归隐墨家村之后,一直被儒家正统排斥,哪怕是现在自立门户,成立夫子学院,也没有一个儒生肯前来相助,更别说是孔德胜这等年迈的儒生前来。

    “见过李夫子,此乃我二叔公!”孔惠索无奈的走上前去,介绍道。

    “老夫孔德胜,乃是孔圣第三十代传人!你可是李铎!”孔德胜傲然道。

    李夫子看着孔德胜一脸的傲气,不由眉头一皱不过他毕竟也是学儒之人,见到孔圣口人不便失礼,有礼有节道:“不错,就是晚辈,恐怕孔前辈有何指教。”

    要是平常儒生见到孔家前辈,定然会纳头就拜,这样的事情,孔德胜遇到的多了,然而他遇见的则是更为孤僻的李夫子,根本不吃这一套,只是普通的行礼罢了,生疏之意极为明显。

    孔德胜不由怒气一升,不过想起今日前来的目的,顿时将心中的火气压下。

    “你这个夫子学院倒也有几分可取之处,可惜只能是小打小闹而已,如果你愿意和墨家撇清关系,老夫保证让你重回儒家,并全力支持于你将夫子学院发扬光大,不出数年定然能够对大唐遍地开设。”孔德胜许诺道。

    他一看就知道李夫子将毕生的心血投入这个夫子学院之中,面对他的许诺,孔德胜自认为没有人会拒绝,一旦得到了儒家的支持,李夫子的夫子学院定然会青云直上,这可是名传青史的机会。

    “重回儒家”李夫子闻言顿时心头一怒,猛然喝道:“老夫一辈子都是儒家之人,什么时候被开革出儒家,谈何重回儒家。”

    “好!既然是儒家之人,那就不要再和墨家有任何交集。”面对李夫子的怒火,孔德胜竟然不怒反喜道,既然李铎自认为自己是儒生那就好办了。

    李夫子瞬间恍然,原来孔德胜今日前来,是代表儒家收编自己来了。

    “原来是儒家也想要办夫子学院那不知前辈这次前来,准备了多少钱财!”李夫子眼神一转,反问道。

    “钱!什么钱”孔德胜一愣,不解的看着李夫子。

    “办学的钱呀!义务教育乃是让天下适龄儿童皆要入学,定然需要修建学舍的钱财,培养夫子的钱财,印刷教材的钱财,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李夫子给孔德胜一一计算道。

    孔德胜不由一愣,他可没有想这么多,只想着将李铎收归儒家,壮大儒家声誉。

    “义务教育乃是利国利民之事,我等自然会上奏朝廷,由朝廷拨钱兴建学舍,在整合官学和私塾,定然会在最短的时间推行天下。”孔德胜打着如意算盘道。

    一旁的孔惠索提醒道:“二叔公,李夫子已经多次上奏朝廷,可惜朝廷也拿不出这么多的钱财。”

    李夫子冷笑道:“当初晚辈也如你所想一般,可惜连连碰壁,迫不得已这才归隐,然而侥天之幸,终于在墨家村得到了启发。如今朝堂勋贵云集,世袭授官的比比皆是,就算有科举考试,三年也不过百余人授官。所以大多数百姓所需要的并非是考取功名,而是只需要识文断字,日常算账即可。”

    “所以晚辈开办夫子学院,并非是为了培养科举之士,也并非是弘扬儒家学说,而是让更多普普通通的学子,在最短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懂得道理,所以晚辈的学校教材也并非儒家经典,而是晚辈亲自编撰的教材,还请前辈指点。”

    李夫子说着,将手中的书籍恭敬的递给孔德胜。

    “《国文》!”

    孔德胜眼神一凝,翻开手中的书籍,越看越是凝重。

    《国文》之中,何止不是儒家经典,简直就是一个大杂烩,所选取的内容从习字开始,到组词组句,再到收录一些浅显易懂的文章。名人轶事、生活常识、孝亲敬长、医家卫生急救、经典的文章,甚至连忠君爱国都有涉猎。

    “晚辈所求的是解决大唐文盲之症,天天下稚童皆可识文断字,不至于目不识丁。”李夫子直抒胸臆道。

    “所以你就传授这些内容。”孔德胜皱眉道,在他看来,天下再也没有儒家经典更适合教人道理了。

    “此乃最快的学文之法,晚辈决定不在掺和百家之争,至于等学子识文断字之后,无论是选择哪一个百家学说,就已经和晚辈无关了。”李夫子大手一挥道。

    “跳出百家之争!”孔德胜不禁心神震动,若是旁人定然会为李夫子的志向而感动,但是唯独他不能,李夫



第七百三十三章 墨技展开始
    太极殿中,李世民一脸郑重的看着自己桌前的厚厚的两摞书籍。

    “国文!数学!”李世民看着面前书籍沉吟道。

    经过一年的修撰,沈鸿才和李夫子分别编纂完成义务教育六年的书籍,按照一年两个学期的设想,一下子足足十二本,排成了厚厚的两摞,放在李世民的面前。

    “回陛下!这些书籍从易到难,由偏到全,乃是极佳的蒙学之物。”沈鸿才躬身道。

    李世民亲自翻开数学一书,的确是从天竺数字开始教学,通俗易懂,以他的眼光自然可以看得出来,如果学完这六本书籍,学完一两本,日常的算计就已经足够了,若是全部学完,当个账房绰绰有余,恐怕乃是最佳的学习算学书籍了

    对于数学他自然没有什么疑惑,然而眼前的这本国文却让李世民踌躇不定,怪儒李铎的大名他也是早有耳闻,其提倡的全民义务教育设想更是令人惊叹。

    然而李世民却知道以大唐目前的状况推行全民义务教育极为不现实,且不说大唐天下适龄的儿童几何,这其中需要多大的资金。

    而且教导出来这些学子如何安排,要知道大唐三年通过科举也不过是录用百余名官员,已经被不少人诟病,如此庞大的学子难道都来考取官员,他可是马上打天下的皇帝,自然知道举国都是儒生的话,那恐怕将会是朝廷的悲哀。

    所以对于一个人人皆知的大好事,李世民一直处于保留的意见,可是没有想到,李夫子竟然别出心裁,走出了一条蹊径。

    先是利用墨家的资助修建夫子学院,修建学校,如今已经初步有了规模,更是编纂了《国文》一书!跳出诸子百家之争,专注培养天下童子识文断字,知书懂礼。

    “这么说来,尔等不再掺和百家争鸣”李世民饶有兴趣的问道。

    沈鸿才躬身道:“回陛下,我等开办的乃是基础教育,非但不参与百家争鸣,反而为百家争鸣提供源源不断的学子,如今我等已经规划中的学校已经有了六十所,这些学子在此识文断字之后,可以进入学成墨家做工,学习医学成为医徒,更可以专研孔孟之道,或者是考取功名,甚至还可以为新兵计划提供兵员,………………。”

    李世民听着怦然心动,如此一来,义务教育对于大唐的好处那可是显而易见。

    不过李世民并未冲动,而是沉吟之下,问道:“如今已经建成的学校有几所。”

    沈鸿才正色道:“加上墨家村在内,已经有五所已经建成,还有七所学校即将落成,未来两年内,这六十所学校都将如期建成。”

    李世民不由深吸一口气,不知不觉之中,李夫子和沈鸿才竟然弄出如此大的规模来。

    “修学乃是好事,朕自然大力支持,不过具体结果还需等两年后,尔等学校落成之后再做决定,如果真如尔等所设想一般,朕自然会将义务教育之策交付百官讨论。”李世民正色道。

    “多谢陛下!”沈鸿才大喜道。

    能够得到李世民的承诺,恐怕将会是他最大的收获,两年的时间他们还是等得起的,而且这两年内,如果不出意外,六十所学校一旦建成,将会是说服百官最有力的武器。

    “臣定然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沈鸿才郑重一礼道。

    一旦天下义务教育推行,天下人人学习算学,算学一脉将会真正的崛起。

    “嗯!”李世民点了点头,状似不经意的说道:“听说你曾经教授过墨顿,长乐公主大婚之后你去墨府,让红十字会捐献一批学校,相信长乐会给你这个面子。”

    沈鸿才顿时心中狂喜,道:“多谢陛下,臣等告退。”

    如果红十字会出钱,可不是仅仅多几所学校这么简单,其中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等到沈鸿才离去,李世民抚摸着手中的国文一书,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

    如今朝堂之上依旧是儒家独尊,他自然不便立即支持沈鸿才,正好即将拥有魔镜收入的红十字会来捐建一些学校,并不会费多少大的事情,也算是对二人的支持。

    儒家虽然有利于社会稳定,但是满朝皆是儒家势力,他作为帝王也明显感觉到掣肘,然而天下教育都被儒学把控,定然是先儒家后天下,李夫子和沈鸿才提倡的义务教育,却让他看到了打破这个局面的希望。

    因为这本国文看似大杂烩,但是李夫子却在其中添加了忠君的理念,此乃皇家插手教育的一个契机,这就变成了先忠君后儒家,甚至是后百家。

    “甚至日后或许就没有百家这一说了,朕都会将尔等一一收录国文之中。”李世民露出一丝得意道。

    义务教育的提议一旦出现,有识之士都明白这是其中的意义,何止是百家有自己的小算盘,就连皇家也忍不住心动。

    “走吧,起驾出宫!”李世民心情大悦,起身喝道。

    一旁的庞德犹如影子一般,从阴影之中走了出来道:“不知陛下准备临幸何处”

    李世民露出一丝莫名的微笑,伸手一展,露出一张邀请卷来道:“今日可是二月初二墨技展,这么精彩的事情,朕又岂能错过呢”

    庞德目光所及,看到这个包厢依旧是去年的包厢,不由点了点头。

    李世民乘坐的马车刚刚出宫不久,李治目送其离开,就鬼鬼祟祟的跑到了东宫之中。

    “太子哥哥,长乐姐姐,父皇已经出宫了!”李治兴奋道。

    “那还等什么我们也出发吧!”李泰一跃而起道,一旁的晋阳公主更是欢呼雀跃。

    “长乐姐姐,可别忘了你的包厢劵。”李治忍不住提醒道。

    去年墨技展如此精彩众人错过,不禁遗憾不已,然而今年的墨技展兄妹几人早就计划一起前去,而所用的票自然是墨顿为长乐公主专门留的包厢。

     



第七百三十四章 一诺千金
    “多谢诸位前来捧场,墨某不胜感激。”随着声音的出现,墨顿昂然踏步走入会场的中心。

    “墨家子!”瞬间全场欢呼。

    在一众欢呼声中,夹杂着不少咬牙切齿的声音,也有喃喃自语的莫名感叹之声,不少人纷纷用复杂的目光看着不到弱冠之年的墨顿。

    独掌一家之言,才华横溢,点石成金,更是即将迎娶公主,这简直是**裸的人生赢家,怎能不让众人羡慕嫉妒恨。

    墨顿多次致谢,众人这才慢慢的平息下来。
1...199200201202203...4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