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皇崛起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太上老牛
施瓦茨想了想,脸色也变了
为什么?因为马林掌握着先进的农业技术,主要是肥料。所以,东弗里斯兰的粮食产量,不是其他国家可以比拟的。
但是,为了防止这个秘密泄露,马林早就控制了东弗里斯兰的教会。即便是新征服的奥尔登堡伯国和石勒苏益格公国的教会,也被马林用手段控制住了。
这样一来,马林粮食高产的秘密,就被瞒报了。而教会征收什一税时,依然按照从前的征收量,而不是使用了肥料后高产情况下的十分之一的量。
东弗里斯兰伯国奥尔登堡伯国和石勒苏益格公国的教会,之所以比较好控制,是因为它们都是世俗国家,教会势力都被压制了,只要马林威逼利诱,他们就不得不和诸侯合作。
但明斯特主教国不同啊,马林虽然得到了它的世俗治权,但明斯特主教国国内的教会势力太过强大了。加上宗教权马林暂时无法干涉,而且现任主教康拉德还和马林有仇怨。
这样一来,等到秋收的时候,教会征收什一税,肯定不会帮助马林瞒报。若是马林在明斯特主教国内使用了新的农业技术,造成粮食产量暴增。马林几乎可以肯定,康拉德主教派去田头等着征收什一税的教士,肯定会把这个秘密汇报上去。而康拉德这个和马林注定不和的主教,也肯定会把这个秘密传播开去。
这样一来,马林保守了几年的农业机密,就会传播开去。而且,之前几年瞒报什一税的问题,也会浮出水面。
即使教皇是他岳父,但这种偷税漏税的行为,也会引起公愤的。
有那么一瞬间,马林几乎生出了使用坎特雷拉把康拉德主教毒死的冲动。但是,马林忍了下来。要是康拉德主教死于坎特雷拉。只要一对比亚历山大六世的死状,以及马林和现任教皇的亲近关系,别人很容易联想到亚历山大六世的死因。因此,马林压制住了毒死康拉德主教的诱人想法。而且,现在明斯特主教国的主教任命权,还在科隆大主教手里,不是自己推荐使用的主教,终究不会帮自己瞒报粮食产量的。
所以,马林对于要不要在明斯特主教国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开始举棋不定了
要是什一税的量能固定下来就好了这时,边上的绍尔突然说道。
什一税固定下来马林皱眉思考了一会儿后,豁然开朗了
对呀,我可以让教廷把我国的什一税的数量固定下来呀!马林猛地一拍脑袋。
要是别人,不一定有这个本事。但是,马林是谁?他可是现任教皇的女婿啊。只要随便再为教廷立个功,让他的教皇岳父,找个由头,把东弗里斯兰等马林的领地上的什一税的税率定下来,还不是简单的一件事?
到时候,教皇岳父完全可以把东弗里斯兰和明斯特主教国的什一税,尤其是粮食出产的什一税,定为15磅每亩,也就是90磅每英亩。
找个税率,放到别的国家,绝对属于高税率了。因为,其他国家,很多亩产都达不到150磅。使用每亩15磅的什一税来征收,绝对是征收多了。
但是,马林名下的庄园,现在亩产平均已经达到了500磅以上。这样的情况下,固定为15磅每亩的税率,绝对是马林赚大了。而且,只要马林不公开自家的亩产量,这个税率,绝对不会有人羡慕
想明白这一点后,马林决定,联系自己的教皇岳父,唱一出双簧,然后,来个固定税率。这样,即使以后粮食高产的秘密泄露了,别人也无可奈何——教廷都给固定税率了,咱不是偷税漏税啊
思来想去之后,马林决定——再增派3000雇佣兵去罗马,使得其派在罗马的军队,达到1万人。而且,薪水由自己负担。
如此巨大的贡献,尤利乌斯二世完全可以列为典型,然后公开表彰。最后,借此由头,趁机给自己定一个固定税率。这样,以后自己就不用按照真正的十分之一的标准缴纳什一税了。而且,是奉旨偷税漏税
至于上哪儿去找3000人派去罗马,马林忽然想起了现在还没遣散的那5800名明斯特的雇佣兵。
原本,马林是打算把他们都送去爱尔兰的。但是,现在拿来糊弄罗马那边,才是最重要的。至于爱德华伯爵那边,送2800人给他也是足够了。
就这样,马林把原本打算送给爱德华伯爵的5800人,砍掉了3000人,缩减为2800人的规模。然后,那被砍掉的3000人,则被马林打算送去罗马,帮忙守卫佛罗伦萨等城市。
这些德意志雇佣兵,马林虽然看不上。但是,他们的战斗力,比之意大利雇佣兵,还是强上不少的。
到时候,再吩咐施塔德对他们再进行一些特训,是他们的纪律变得好一些。这样,也能拿来糊弄糊弄了。反正,守卫罗马的主力是自己拿7千老兵。这3000雇佣兵,只不过打个辅助而已,还是可以胜任的。
而且,守卫罗马,对这个年代的大部分基督徒而言,绝对是无比光荣的事情。毕竟,现在可是教廷拥有无上权威的时期。守卫教廷所在的罗马,绝对是很涨脸的事情。
就像后世大名鼎鼎的梵蒂冈教皇卫队,那些个瑞士小伙子们,待遇很低,但依然有人愿意。因为,对于那些虔诚的教徒而言,守卫梵蒂冈,守卫教皇,是一件无比神圣的工作
自己再给罗马教廷送去三千兵马,而且还是不用支付薪水的。那样一来,尤利乌斯二世完全可以找到很好的借口,给自己发个福利,固定一下什一税的量。然后,自己就可以放心地偷税漏税,而不担心被揭发出来了
第251章 政治是有派别的
解决了什一税的问题,马林心情大好。但是,回到明斯特城后,他的心情就不怎么好了。因为,一帮子文官在那哭诉——人手不够啊!
马林总共才带了30名文官来,虽然有10人是中世纪的大学生,但是,人数太少了啊!
这30人,接管明斯特城的政务都勉强,更别说接管整个明斯特主教国的政务了。可惜的是,马林现在是在拿不出人手来接管整个明斯特主教国啊。
之前,为了管理奥尔登堡伯国和石勒苏益格公国,马林已经把所有的文职人才都派过去了。现在这30名文员,还是马林挤出来的人手。
可是,这么点人,用来接管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明斯特主教国,实在是不够用啊。
最多最多,这帮人只能接管明斯特城和周边一带的政务。至于更远的地方,他们根本就没办法管得到了。
要知道,在后世,随便一个小镇,都要有上百人的管理团队(包括各事业单位,如派出所供电所财政所税务所水利等单位)。马林带来的这30人,能把明斯特城管好了,就算不错了呢。
而且,明斯特主教国也是有很强大的本土势力的。而且,一些小地方,官方势力也是无法具体管理的,只能选择和当地人合作。在古代华夏,除了县城有个县老爷外,乡村里都是依靠族老来帮忙管理的。而在古代欧洲,地方上都是由小贵族和庄园主一起管理的。基本上,诸侯命令的官员,只能管理到城镇,乡下地区,都是由当地小贵族或庄园主协同管理的。
但是,马林现在作为一个新来的外人,也缺乏和当地小贵族和庄园主们沟通的桥梁。即使是负责管理城镇的文官,也是极度缺乏的。要知道,一万平方公里,在欧洲都可以建立好几个小国了。即使在后世的华夏,也能建立两个地级市和十来个县区了。
10个县的地盘,天知道要多少文官。放到后世,一个县起码有几百上千个公务员。即使古代文官少,一个县至少也需要几十个文职官吏啊。那还是在放弃了乡下管理权的情况下,也就是把乡下地区主要交给了合作的小贵族和庄园主。但即使这样,明斯特主教国,至少也要几百人规模的文官队伍啊
但是,现在让马林上哪儿去找几百个文官啊?难道,只能选择留用以前那些教士文官?
可是,这样一来,马林很容易被架空啊
要知道,那些教士们的老大康拉德主教,并没有去职,还留在明斯特呢。马林若是敢留用那些康拉德任用的教士文官,百分百有被架空的可能。除非,康拉德主教离开明斯特或者去世
所以,为了掌控明斯特主教国的世俗治权,把文官全部换一茬,那是必然的需要。
可是,马林现在很缺文官,到底从哪儿弄文官来呢?难道,要去开招聘会?马林摇了摇头,甩开了这个不靠谱的想法。
这个年代可不是后世,有那么多的大学生。只要立起招牌,就会有一堆大学生来抢食。这个时代,读书人都是很少的。马林带来的十个大学生,还是他千方百计挖来的平民大学生呢。那些个贵族大学生,鸟都不鸟马林的。因为,人家的前途必然是辉煌的。有贵族身份,加上大学生的光环,混出头几乎是必然的。只有那些平民大学生,虽然有大学生光环,但想混出头比较困难,才会接受马林的招募。
比如,这10个大学生,马林给他们的定位,就是明斯特主教国未来的管理者。也就是说,这10个人,未来肯定都是一方大员。起码,都会管理一个县大的地方。所以,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跟着马林混的。
但是,光靠这10个大学生没用啊。只有一个光秃秃的主官,没有辅助的官吏,是不能有效管理一个地方的。
中世纪的读书人是如此至少,每一个人都是宝贝啊。虽然说,马林在东弗里斯兰推广了全面教育制度。但是,那帮小孩子,小学课程还没学完呢。等到他们长大了,黄花菜早凉了
就在马林为文官的来源愁眉苦脸的时候,晚上,一名落魄的老修士拜访了他
拜见伯爵大人!落魄的老修士看到马林后,恭敬地给马林行了个礼。
和那些隶属于康拉德主教一派的修士们不同,这个老修士对马林很尊敬。而那些隶属康拉德主教一派的修士,对马林,向来是没什么好脸色的。
你是?马林显然没有见过这个老修士。
禀大人,我叫库森,原先是跟着上任明斯特主教亨利三世的人。之前担任过明斯特主教国的国务秘书。
什么?国务秘书?马林顿时震惊了,那可是相当于首相的助手啊,妥妥的高级文官啊。可是,眼前这货为何看上去这么落魄?
马林把自己的疑问提了出来
唉——换个主教,就换了很多官员啊库森老修士一声长叹。
难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马林问道。
老修士愣了下,但很快反应过来:
的确如此啊,大人!原先,我们这些跟着上任明斯特主教亨利三世的,在亨利三世大人去世,康拉德主教上任后,都被弃用了呢库森感慨地说道。
马林跟着叹了口气,但是,忽然抬起头来:
你说什么?康拉德主教上任后,弃用了原来的官员?马林差点跳起来,这不就意味着,明斯特主教国有很多前任主教留下的落魄文官么?
是啊,康拉德主教1497年上任后,在6年内,的确更换掉了大部分文官,只留下了肯忠心于他的。像我这样忠心于前任主教的,都被他弃用了。当然,也有不少愿意转投他的文官被留任了。
马林压下激动的心情,问道:
那么,库森神父,被弃用的人大概有多少呢?
老库森想了想说道:
大概有两百多人吧我们这些人,都只会做事,不懂得拍马屁和讨好新主教欢心。所以,就都被弃用了。那些个懂得拍马屁和讨好康拉德主教的,都被留用甚至提拔了。
真是太好了!
马林这时候真心感谢康拉德主教在明斯特主教国搞的政治斗争,当然,从康拉德主教的立场上,也没有错。为了在明斯特主教国贯彻自己的意志,更换听自己话的官员,的确是一种掌控明斯特主教国的好办法。就像现在的马林,也是打算通过更换服从自己的官员来代替康拉德任命的官员来控制明斯特主教国的。
说起来,明斯特主教国这样的国家,教士是很多的。而且,他们也依靠教士来统治国家。所以,明斯特主教国和东弗里斯兰伯国不一样。东弗里斯兰伯国这样的世俗国家从没想过让教士担任官员,这也是为了限制教会的影响力。
而明斯特主教国不一样,它就是个教会国家,什么都使用教士来管理。因此,国内懂行政管理的教士很多。加上教士们本来就都是有文化的人,上手也比较容易。
虽然马林不愿意让教士过多地参加国家管理,但是,在目前人手紧缺的情况下,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尤其是,根据老库森所说,他们那伙人,可是有两百多人啊!
虽然,管理整个明斯特主教国,即使在放弃农村的情况下,也需要四五百的文官。但是,马林现在需要的,是赶紧接管政务,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这200多落魄的教士,根据库森所说,都是精通政务的老手。而且,因为被康拉德主教弃用的缘故,和康拉德主教的关系都很差。
因此,使用这些人,是不用担心他们和康拉德主教一起坑自己的。
于是,马林让库森老修士,去把那些被弃用的有行政管理经验的教士们,都召集过来,让他们听命于自己。
这一刻,马林忽然很感谢几年前明斯特主教国内发生的政治派别斗争。不然,马林也不会得到两百多有行政管理经验的教士
第252章 明斯特南北分治方案
老库森并没有带两百几十人回来,而是只带回了180人。原来,那两百多名由行政经验的教士,有的已经去世,或者已经太老迈了,不愿再出山了。而跟着老库森回来的,多半是中年教士,还不想那么早退休的。
马林并没有怪罪老库森,毕竟,生老病死这种情况,可不是老库森能掌握的。前世,他就听说过一些领导人退休后衰老得快,身体也开始不好。老库森等人已经靠边站六七年了,一些人心里接受不了这样的差异,身体垮下去也在所难免。
有这180人,已经能给马林解决很多事情了,虽然还是远远不够。而让马林惊喜的是,这180人,之前担任的职位,一般都比较要害。比如,老库森是直接参战核心政务的,那就不用说了。而一个叫阿诺德的50岁的教士,以前竟然是明斯特主教国的财务大臣,是前任明斯特主教亨利三世的心腹之一。其他一些人,也都在人事任免财税治安外交等要害部门任职过。
正是因为他们身处要害部门,但却不是新任主教康拉德的人,所以才会被换下去。毕竟,这些要害部门,肯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而且,在被换掉之后,这些人还受到了康拉德的打压。在生活上,待遇也变得很差。越是以前级别高的,遭到的打压越厉害。像老库森和阿诺德,身上的法袍都很破旧。显然,他们的生活境况很不好。不然,也不会都四五十岁的人了,还要出来寻找机会。
老库森以前还是个助理主教呢,现在已经被降为司铎了。而且,还是被发配的司铎。阿诺德以前是辅理主教,现在也是一个没实权的司铎。
虽然这些人曾经都担任要职,但马林也不大清楚他们的能力。于是,马林挑选几个曾经担任过高级职务的修士,开了一个座谈会,听听他们的意见。同时,也是测试他们的本领。
若是有很好的建议,自然会得到马林的重用。若是没啥本事,马林虽然会使用,但是肯定要降档使用了。
担任过财务大臣的阿诺德首先发言:
大人,根据我的记忆,明斯特主教国一共有35万尤格拉姆(70万英亩)的耕地,是明斯特主教国的经济命脉。但是,这些土地分布很不均衡。大约28万尤格拉姆的耕地位于南明斯特地区,只有7万尤格拉姆位于北明斯特地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