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皇崛起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太上老牛
您喜欢就好,我下次一定多带些回来!看到马林高兴,阿本也是满脸红光,光光的脑袋都有些发亮了。
那个,离开前,去科勒那边领取100个金币的奖励。来,我给你开个条子马林捂着吃撑的肚子,找到纸张,写了个条子,让阿本凭条去科勒那边领取100金币的奖赏。
对于奖赏,阿本也是非常高兴的。虽然不算太多,但对于阿本这样一个还没有获得爵位的小船长而言,绝对是一大笔钱了。要知道,身为船长,他的工资虽然是普通人的三倍,但也才每年36个金币。算上航行奖励,每年也才50个金币左右。100金币,都抵得上他两年的工资了呢。
更重要的是,这种奖赏,不但是物质财富上的增加,同样也是一种荣誉。因为,每次奖励金钱,还要附带开一张奖状的。这种羊皮纸奖状,可以悬挂在家中,作为显摆
这也是马林的一种恶趣味心理,有的手下的功劳,不足以封爵赐土地。但没有爵位和土地,如何出去显摆呢?于是,马林想到了上辈子学校常见的奖状
羊皮纸的奖状,比纸质的奖状,更加耐保存。悬挂在家中,也是一种炫耀。而且,上面都有马林或者杰弗里的签名,权威性十足。
阿本这次得到的证明其受到奖励的奖状,就是科勒出证明,然后由首相杰弗里亲自签名的,用来悬挂显摆,绝对有面子。
而且,马林奖励,一般都是以金币为单位的,不像上辈子的学校,奖励什么铅笔本子等不值钱的玩意。
奖状这玩意,连20世纪的人都能忽悠住(21世纪貌似忽悠不住老百姓了,锦旗都不行),但用来忽悠中世纪末的欧洲百姓,还是非常拿得出手的。
比如,阿本拿到了杰弗里签过名的奖状后,就开心得像个孩子,碰到熟人还故意展示给人看——尼玛,为何那么像当年老子上辈子第一次得到进步奖奖状时的二货样子呢
出来透气的马林,看到了阿本拿着羊皮奖状展示给熟人看的犯二情节后,忽然想起了上辈子自己青葱的二比岁月
第72章 鲸肉、鲸油和大豆
往返格林纳达岛的船,去的时候,走的是加那利群岛南边向西的航线,但在回程的时候,却是沿着向风群岛北上,先抵达亚美利哥岛和布雷顿角岛后,才顺着北大西洋暖流,顺风顺水地返回欧洲的。
所以,阿本的船上,带了大米和生姜送回欧洲的事情,布雷顿角岛总督加兰德和双岛总督塔拉都是知道的。只是他们都还年轻,自然不如老乔治手段老辣。因此,被老乔治抢先表功了。
但他们也不是傻子,总要送点东西回欧洲表表功。正好,眼下秋收刚过,在阿本的船经过后不久,塔拉也让双岛自用了一艘柯克帆船,装载了几袋收获的大豆以及一些腌制好的鲸肉和熬制成的鲸油,准备送回欧洲。
布雷顿角岛总督加兰德自然也不能落后,于是,他也下令布雷顿角岛唯一的一艘用于往返欧洲的柯克帆船,装满了黑麦和咸鱼,打算和双岛的船一起回欧洲。
布雷顿角岛就在纽芬兰岛边上,这里的海鱼多得要命。所以,当马林派来的渔民适应了这里的海况后,捕捞的鱼多得很,完全吃不完。
而且,不管是布雷顿角岛,还是双岛,岛上因为开荒而被砍伐的大树很多。那些橡木,自然是留着主干作为木料。但那些边角料,以及其他树种的木料,直接就成了燃料。
不管是加兰德,还是塔拉,都是马林的心腹。他们自然知道,马林是靠着煮盐发达的。于是,他们也用这些木料,在海边架起大锅,开始了煮盐。同样地,格林纳达那边也是如此。
所以说,三处殖民地,因为柴火充足,盐也很充足。拿来腌制咸鱼,一点都不心疼。甚至,知道悉尼湾北边北悉尼有煤矿的加兰德,还打算利用当地的煤矿,大规模煮盐。为此,加兰德打了报告,向马林申请在北悉尼煤矿附近海边建设大规模的煮盐基地。这份报告,也将随船送回欧洲。
而且,加兰德发现,布雷顿角岛附近的海鱼,鲸鱼数量一点都不少。毕竟,鲸鱼是靠着吃小鱼生存的。在纽芬兰渔场这么个小鱼特多的海鱼,没有鲸鱼就有鬼了。
所以,加兰德还打算申请,让亚美利哥岛那边,分几个捕鲸能手过来,在布雷顿角岛也搞捕鲸业。
塔拉派出的船上,装满了超大块的腌制鲸鱼肉和大桶大桶的鲸油,让加兰德羡慕坏了。虽然,布雷顿角岛这边不缺鱼,但缺油啊。虽然说,鲸油不能直接吃,但用来照明也是好的啊。不管是油灯还是火把,加点鲸油,再好不过了。虽然布雷顿角岛的渔民,也可以从一些小鱼身上刮点油出来,但是太少了。不像亚美利哥岛那边,都熬制了60桶鲸油了。这次塔拉,直接让人装了50桶熬制好的鲸油,送回欧洲。
这些鲸油,都是装在100升的大木桶里,每桶鲸油重达200磅左右。50桶,相当于1万磅鲸油了。
可以想象,塔拉这次送回去这么多鲸油,肯定会受到表彰的。眼热的加兰德,也想向马林申请在布雷顿角岛附近海域捕鲸。因为,这里的鲸鱼数量一点都不比亚美利哥岛附近少,甚至还要多些。
只是,马林把当初特地培训的30名捕鲸好手,全部送去了亚美利哥岛,布雷顿角岛这边,只有普通渔民,没有能捕鲸的勇士。所以,他希望马林能调派两组(12人)捕鲸能手过来,在布雷顿角岛附近海域也展开捕鲸。
两艘船从布雷顿角岛悉尼港出发,花了一个多月就横跨了大西洋,抵达了埃姆登港。毕竟,从北美回欧洲,那是顺风有顺水,没理由不快。
就在格林纳达岛的船后面半个月的样子,北美双岛和布雷顿角岛的船也抵达了埃姆登港当马林看到那巨大的鲸肉块和大桶大桶的鲸油时,也是非常的高兴。鲸肉块马林特地尝了尝,发现还不赖,和牛肉差不多。
事实上,马林不知道,这是塔拉特地挑选的小须鲸的鲸肉。其他种类的鲸肉,有股腥臊的味道,直接吃是不好吃的。除非,放调料遮住味儿。
塔拉虽然不算聪明,但讨好自家少爷还是懂的。所以,在亚美利哥岛上,他把其他类型的不太好吃的鲸肉都分给了移民们。而最好吃的小须鲸肉,大部分都腌制起来,打包送回本土,给马林吃。
这些腌制好的超大块的小须鲸肉,让马林和手下的贵族们,很是享受了一顿鲸肉大餐。当晚,马林宴请了很多在奥里希的部下,品尝了煎炸炒煮烤等全套的鲸肉大餐。只是,因为是腌制的,铐起来并不怎么好吃。但不管怎么说,鲸肉也是一种稀罕的美食,让大伙都过足了嘴瘾。
至于那些鲸油,一部分送去了库房,供应宫廷和各家贵族,作为灯油。还有一部分被送去制造肥皂去了。
肥皂的主要原料,就是油脂和碱。马林现在拥有很多埃及进口的纯碱,加上这些鲸油,完全可以大量制造低成本的肥皂了。
此前,欧洲的肥皂,都是使用草木灰提取的纯碱和动物油脂制造出来的,成本是很高的。毕竟,动物油脂也是一种食物。不管是牛油还是羊油,都是很受欢迎的食物。尤其是,在这个缺乏油水的年代,油脂是一种很补充油水的食物。所以,传统的肥皂制造,成本也是很高的。
马林利用鲸油来制造肥皂的话,成本要降低一大截。毕竟,鲸油成本是很低的,只需付出捕鲸手的劳动而已。不像养牲口,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饲养牛羊。养成后,才能获得不多的油脂。而鲸油,都是成桶获取的,一头鲸,能获得几桶鲸油这成本,根本没法比
加上,从埃及进口天然纯碱,成本也比从草木灰里提取纯碱低多了。所以,用鲸油和埃及天然纯碱制造肥皂,成本大约只有传统肥皂制造的几分之一。
至于那些咸鱼和黑麦,马林并不太看重。因为,那玩意欧洲也多的是。倒是亚美利哥岛送来的几袋大豆,让马林振奋不已。因为,这证明了印度大豆,也是可以在温带地区很好地种植的。
塔拉在报告中说,这些印度大豆,当时种植的时候,发芽率不高。大概,那批大豆还不适应北美的温带气候。所以,发芽率不超过6成。但是,这些发芽了的大豆,后来大多都成长良好。虽然亩产只有100磅,但也让马林开心不已了。毕竟,这次亩产只有100磅,很大原因是很多大豆都没发芽。
等明年塔拉再挑选出粒大饱满的二代大豆作为种子继续种下去的话,应该就比较适应当地的气候了。毕竟,那些粒大饱满的大豆,都是从很适应当地气候的植株上生长起来的。
鲸肉鲸油和大豆,是马林这次最满意的东西。说起来,这三样,都出自塔拉的亚美利哥岛。倒是加兰德一个彩头都没获得,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至于加兰德申请调两个小组的捕鲸能手去布雷顿角岛,马林想了想,还是同意了。毕竟,纽芬兰渔场那边,鲸鱼数量也不比亚美利哥岛那边少,甚至要更多。
在未来,马林还打算移民更多的渔民过去,并挑选年轻勇敢的渔民,学习捕鲸,扩大捕鲸规模。
这个年代的鲸鱼如此得多,还没有经历过人类的疯狂捕杀。所以,马林即使扩大了捕鲸规模,也不会对鲸鱼数量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捕杀了那些鲸鱼,对于马林却影响甚大。因为,他可以获得很多的鲸肉和鲸油。
另外,对于加兰德申请在北悉尼煤矿附近建立大规模的煮盐场的建议,马林也表示了肯定。事实上,马林正担心自己用煤炭煮盐的秘密被人发现呢。上次丹麦上百艘战船围困埃姆登,就把马林吓坏了。他倒不是害怕丹麦舰队的战斗力,而是怕他们脑子发热,跑到自己隐藏在巴尔特鲁姆岛上的煮盐中心那儿,发现马林的秘密,并搞破坏。
所以,上次马林才那么干脆地认怂的。毕竟,煤炭煮盐,可是马林经济的命脉。粮食虽然也来钱,但马林不肯卖粮换钱。因为,他需要粮食养活移民。在不卖粮的情况下,卖盐就成了马林最主要的经济命脉了。
加兰德的建议,让马林突然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到底要不要把煮盐中心搬到布雷顿角岛去
要知道,布雷顿角岛上就有大煤矿,就在海边不远。要是安排足够的挖煤矿工过去,把挖到的煤,直接拉到海边煮盐,的确很方便。而且,绝对不会有外人来窥探。因为,在美洲金银名噪欧洲之前,美洲在欧洲人眼里就是蛮荒之地,脑子被驴踢了才肯过来
况且,这里离欧洲也不远,用船把盐运回欧洲,也很快捷方便。最最重要的是,能够最大程度上做到保密
第73章 让人头疼的战前物资准备
眼看明年2月份就要打仗了,而且是2万人的大规模远征。所以,在物资准备上,马林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否则,一旦物资供应补上,就会出大乱子。
正好,东弗里斯兰有上万民壮,曾经在萨克森入侵大军中当过民壮,于是,马林就下令,把这群民壮召集起来,进行纪律训练,让他们负责物资的运输。
施瓦茨在动身去吕贝克前,还要和施塔德等负责5000新兵的训练。同时,在秋收结束后,老霍夫曼也带着全国7000民兵,和那5000新兵一起,展开了军训。
按照计划,马林在率领主力部队快速攻下奥尔登堡伯国后,将会从民兵中抽出部分军队,驻守奥尔登堡,并监控奥尔登堡家族成员。而且,耶弗尔两个小城,也将由阿德勒带兵去攻打。攻下耶弗尔后,阿德勒还要带兵进驻奥尔登堡城,保证安全。
至于马林,则亲自率领1万大军,向东和另外1万大军及吕贝克和汉堡的军队汇合,并担任陆军总指挥,带领三万大军北上攻打石勒苏益格公国和日德兰半岛。
因为全国民兵动员了起来,马林害怕奥尔登堡伯国的人得知消息。所以,他把新兵和民兵都拉到了中部地区训练。而且,还关闭了和奥尔登堡伯国的来往,商人也禁止入境,避免被往来的商人瞧出端倪,引起奥尔登堡伯国的警惕。
所幸,这个年代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很少。农奴们都被限制在庄园内,不能随便外出。在欧洲大陆上自由行走的,只有商人贵族乞丐雇佣兵等特殊职业者。其中,以商人的流动性最强,规模也最大。
但是,东弗里斯兰伯国的商人,基本都隶属于马林通过科勒建立的商会。也就是说,东弗里斯兰的商人,其实都是马林的手下。外国商人来东弗里斯兰,都被他们用各种手段挤走了。所以,东弗里斯兰伯国其实外国商人很少。即便封锁了东部边境,对商业的影响,也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马林的大军,可以安安稳稳地在境内训练,而不用担心被路过的别国商人发现。至于封锁东部边境的理由,也很简单——我被割让了土地,心气不顺,跟你断交了呗
奥里希王宫内,马林正在和首相杰弗里副相海德尔财政大臣科勒等几个文职官员商议后勤供应的问题。
和上次抵抗萨克森大军入侵不同,虽然上次也动用了上万军队,但因为实在国内作战,补给非常方便。所以,用不到太多的民夫。
可这一次,马林需要带着两万大军和1万民夫劳师远征,需要的准备就太多了。别的不说,光是粮食,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3万人的口粮啊!因为长途跋涉,将士们体力消耗巨大,吃得肯定比平常多。所以,马林每天给安排了3磅黑麦的量,让将士们敞开吃。
幸好,马林这几年存了很多粮食,只卖过一次粮食(磅别的贵族卖粮不算)。所以,粮食储备是足够的,足以让将士们敞开吃。
但光带着黑麦是不行的,毕竟,士兵们也不懂得如何做面包。所以,马林下令,把全国的男性面包师也给征召了,随军出征。至于国内面包供应,暂时交给妇女们。毕竟,这个年代的妇女们,几乎人人会做黑面包,可不是马林前世那些被宠得啥都不会做的娇娇女。
为此,马林还抽调部分军官,对面包师们进行了管理和集训。可让马林郁闷的是,征召来的上千面包师,有一半不合格,不适合长途远征。因为,这些人不是岁数大了,就是太胖,走不了原路。毕竟,这个年代,面包师还是能吃饱的。脑袋大,脖子粗,不是贵族就是伙夫所以,那些体型胖,走几里路就累垮了的胖面包师,也无法随军出征。就这样,马林只能带走500面包师,随军给将士们做面包
至于粮食的运输,马林现在已经在动用船只,把大批黑麦,从埃姆登,运往汉堡储存。这样,就不用民夫们从陆路把粮食运到汉堡那边了。毕竟,陆路运粮,比海路运粮麻烦多了,耗费人力也多。
到时候,民夫们只需要带上足够从本土行军到汉堡的军粮就可以。到了汉堡后,就可以动用之前运到这里的粮食了。
除了3万人吃的粮食,马林还需要准备五千多匹马的粮食。而且,这是要和人吃的粮食分开的。因为,马匹吃的是燕麦。
这次马林打算把全国的马匹全部动用起来,除了那些小马驹和老马,一共登记了5035匹壮年马。其中,少部分是战马,其余大部分都是挽马。马林从波兰买入了2万多头牛后,境内的耕田任务,都被牛接手了。这些马,也都被用于运输和繁殖了。在奥里希附近,马林还聚集了大批的马和驴,集中繁殖骡子
别看五千多匹马数量没人多,可吃起来,却比人多多了。好在,马匹并不是纯粹吃粮食的,也可以吃草搭配。但即使如此,需要携带的燕麦数量,也不比人吃的黑麦少
马林有些头大,没想到,一次远征,需要考虑这么多。而且,这还只是粮食问题。
另外,士兵们的衣服鞋子,安营扎寨需要的帐篷布料和尖木桩,也是随军运输的,非常麻烦。
幸好,马林早在之前,就在军中推广编草鞋,而穿草鞋也很适合长途跋涉。最关键的是——它便宜啊
长途跋涉,很容易把鞋子跑坏了。要是换做欧洲目前流行的皮鞋,那成本多高啊?而便宜的木底鞋,根本不适合长途跋涉,否则容易断底。所以,便宜实用的草鞋,才是最佳的选择。同时,使用草鞋,也能节约大量的开支。毕竟,草鞋的成本太低了,随处拔点草就可以编制,唯一的成本,大约就是人工了。但这年头的人工如此不值钱
至于士兵们的服装,马林没有配发全套。毕竟,这些军队是雇佣兵,不是义务兵。所以,马林只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件白色的马甲,上面用黑墨水画了个很方正的黑十字,很是省布料。至于内里的衣服,士兵们自己解决。当然,马林会为站在前三排的将士,准备胸板甲和带活动面罩的钢盔。毕竟,前三排的将士危险性最大,也最精锐,马林需要保证他们的安全。
除了粮食和衣服,马林还安排科勒,采购了大量的便于保存的腊肉和香肠,便于行军携带,给将士们补充营养。
此外,枪炮所需的弹药,也是运输中重要的部分。为此,科勒还派船,去西班牙采购铅块去了。东弗里斯兰军中火枪手多,铅弹的消耗很大。而欧洲铅产地主要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南欧地区,马林想打大规模的战役,需要那么多铅,只能去南欧那边采购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