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欧皇崛起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太上老牛

    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倾斜,而到了实际中,还是要看成绩说话的。如果那么简单的文化课连70分都考不到,都没资格从军官做起,只能从普通骑兵做起。马林用这种很简单粗暴的手段,将军事贵族子弟中的纨绔子弟,给清除掉了。

    毕竟,能够在军校中毕业,不但要天天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天天练习武艺和骑术。至于上街欺男霸女?抱歉,北海国的军事贵族子弟没那个时间……

    因为,马林强行规定——所有贵族子弟必须进入军校或者大学学习。而且,贵族子弟无论考不考得上大学,都必须在学校里待到21岁,也就是骑士出师的年纪。而且,是封闭式教育,平时都不让出学校,只有放假才能回家。

    如此一来,那些贵族子弟们,在最容易学坏的年纪,成天被困在管理非常严格的军校里面,就算想变纨绔子弟,也没那个时间。

    而同期的大明朝和其他国家,勋贵子弟中,除了有学文天赋的需要上学,其他人根本不需要长期学习。而且,他们大多是走读制。或者,干脆在家里请的先生授课。

    但因为对文化的需求不是很高,所以,勋贵子弟们学习并不上心。一有空闲,就上街去浪。于是,难免出一批纨绔。毕竟,他们平时很闲。

    也就是说,贵族子弟,若是太闲,就会容易出事。而马林用前世高中的封闭式管理手段来管理他们,将他们困到21岁。等他们离开学校,军校的规矩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灵魂深处。即使离开军校,行事也会不由自主地讲规矩了。

    就像欧洲,中世纪的时候,欧洲贵族子弟也不比大明的勋贵子弟好到哪儿去,同样是祸害,到处浪,到处搞事情。

    但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欧洲开始流行建立军事学院。然后,那些贵族子弟们,纷纷被送进军校。就连各国王子,都必须进入军校长期学习。甚至,进入军中服役。

    而从18世纪开始,欧洲近代化军队出现,军队和军校特别讲究严苛的纪律和规矩。那些贵族子弟在军校里呆久了,也就习惯了守规矩。然后,对社会的危害就大大降低了。

    到了后世的时候,实际上对社会危害大的,已经不是贵族子弟,而是那些不用强制进入军校的文官子弟,以及商人子弟。其中,商人子弟对社会的危害,是最大的。毕竟,商人家族,很多都没啥家教,最是容易出纨绔。

    不过,这事也说不准。后世,也有将军家族出不肖子的。但是,但凡进入军队系统的将门子弟,很少有纨绔的。因为,军中的纪律和规矩,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灵魂中。

    只有那些平时缺少管教的二代们,才会沦落为纨绔子弟。而一直在规矩森严的军校里生活的人,变成纨绔的概率很小。因为,在军校里,你敢乱来,分分钟被收拾。次数多了,刺头也被磨光了刺。

    所以,马林心中,已经制定了利用规矩和纪律森严的军校,来死死管住纨绔子弟的办法。他们成天被关在军校里,习惯了规律而又平等互助的生活,即使21岁后离开军校,大的习惯已经养成,想要再变成纨绔,那就难了。

    而根据马林的经验,世上大部分纨绔子弟的坏习惯,都是在中二年级养成的。差不多,就是在初中二年级的年纪,也就是14岁左右的样子。这个年纪是孩子最叛逆的时候,最是容易误入歧途。

    上辈子,马林亲眼见过几个原本小学时很乖巧的学霸少年,在那个中二的年纪,学会了抽烟,学会了喝酒,学会了赌钱,学会了打游戏和逃课……然后,学霸沦为学渣,从此泯然众人……

    所以,中二年纪可不是开玩笑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林甚至打算在初中阶段,对贵族子弟加强管理,连放假时间都给压缩。

    至于孩子会不会反抗?在普通学校,也许老师管不了。但是在军校……抱歉,军棍和禁闭室可不是开玩笑的。再桀骜的孩子,几顿军棍和几次禁闭室关下来,也老实了。如果连军棍和禁闭室都对付不了,马林觉得这孩子可以扔了,大不了再生个呗。反正,北海国没计生,可以敞开生。而且,现在也有了专业的妇产医院,生孩子安全了很多……

    也就是说,在马林手里,军校不仅仅是培养军事人才的地方。同时,也是他用来管理贵族子弟的地方。

    一旦小学毕业,除了文化成绩很好有希望考大学的贵族子弟可以进入专门的重点初中外,其他成绩一般的贵族子弟都会被强制送进军校上学,不许在外面浪。然后,直到21岁上完军校出来……六七年的时间都在上军校,不和花花世界接触,不信他还会长歪了……

    至于这样会不会压制孩子们的天性,马林表示——关我p事!我只要这帮贵族子弟不长歪就行,天性什么的,滚一泥一玛一的……君不见,后世很多没被“压制天性”的90后和00后,在中二叛逆的年纪继续“解放天性”,然后不少人长歪成了脑一残……甚至,马林都怀疑,那些大肆鼓吹什么解放天性的所谓的“教育家”,都是收了美爹的黑钱,故意来坑华夏的……




第1999章 测绘的重要性
    在北海国的军校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课程,那就是象棋课程。象棋其实就是简化版的军旗,很考验人的决断力。而且,通过下象棋,很容易看出一个军校生的指挥倾向。

    比如,保守的人,在下象棋时,也会偏重防守。而激进者,则喜欢冒险,甚至喜欢兑子。心中所想,往往在棋盘上能看得出来。

    而且,象棋称号和军队类似,让军校生更有代入感。下起象棋来,犹如打仗,很符合中二的孩子们的心中野望。

    事实上,欧洲也是有象棋的,叫国际象棋。但是,国际象棋是在64格内乱走的,可以斜着走。这种规则虽然更加灵活,可和战场情况却有区别。

    两军对垒,直来直去,互相对冲,大多直来直去,哪有那么随意转向的?国际象棋的规则,不太像两军对垒,倒像是两个老大带着小弟在互砍,比较没有章法。不过,这倒是符合中世纪欧洲的国情,两个小诸侯国打架,可不就是这么随意么?

    而华夏象棋,虽然走法不够灵活。但是,直来直去,大开大合,更像是战争对决。而且,楚河汉界,两军对决,加上小卒只许进不许退的规则,更像是战场对决,更适合当军校生的兵棋推演的基础。此外,华夏象棋里有炮的存在,更贴切这个年代的战争。

    所以,在北海国的军校里,学生们都必须会下华夏象棋,且作为最基础的课程之一。同时,也是课余时间学生们最主要的娱乐活动。

    至于真正的兵棋推演,老实说,马林也不太懂。毕竟,他没上过军校,没接触过后世军校生的兵棋推演。

    但他知道,后世的兵棋推演,是需要参考地形的,往往直接在沙盘上进行。而且,计算很多,需要考虑到不同兵种的行军速度,以及伤亡情况。甚至,还要考虑粮草的运输等细节。

    所以,兵棋推演往往是团队间的对抗,而不是个人对抗。毕竟,一人计短众人计长。多个人一起参与,也能更好地做到查漏补缺。

    但是,真正的兵棋推演太复杂了。对于还没成年的军校学生而言,已经超出能力范围。毕竟,真正的兵棋推演信息量太大,不但考验能力,还考验经验和阅历。

    所以,在初级的军校阶段,马林只推广华夏象棋,不推广复杂的兵棋推演。只有到了大学阶段,那些被挑选出来的高智商的佼佼者们,才有资格参与到使用沙盘进行兵棋推演的游戏中。而且,兵棋推演,也是总参的一个日常活动。

    当然,现在不推广兵棋推演,除了超出少年军官生的能力范围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北海国的兵棋推演尚未成型……

    马林虽然是穿越者,但上辈子没上过军校啊。上辈子别说兵棋推演了,就是沙盘都没用过,只在电视上看到过。

    所以,他并不熟悉兵棋推演的规则,以及计算方法。因此,他需要和手下将领们一起摸索。但他的手下们连兵棋推演的概念都没有,比他都不如,根本提供不了多少帮助。因此,兵棋推演的规则修订,只能由马林亲自完成主要的部分。

    他倒是制作出了几套方案来,但个人特点太浓。而且,很多很现代超前的概念和意识,别人都不懂,无法和他产生共鸣。因此,他需要继续修改,直到适应大部分将领的思考习惯为止。

    而且,通过兵棋推演规则的修订,马林也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测绘能力不足……

    所谓的测绘能力,是指对具体作战地区山川地形的数据采集和模型复原能力。

    眼下,北海国虽然有比较出色的侦察兵部队。但是,侦察兵们普遍文化水平较低,特别是几何作图能力很差。毕竟,绝大部分侦察兵根本没上过学,不懂数学。

    所以,那些侦察兵能够精确描绘出道路的走向和河流走向就不错了,很难将地形完美复原出来。因此,马林之前拿到的很多情报,其实并不能做出百分百还原战场情况的沙盘。如此,这样的沙盘,自然问题多多,很多可以利用的地方,都因为技术原因被忽略掉了。

    但这也不能怪那些侦察兵,人家就是个不识字的文盲,不懂几何学,也不会绘图,能找到合适的道路就不错了。至于山川的模样,只能很粗略地描绘下就行了。比如,山很高,水很深……

    因此,马林为了推演方便,已经开始在北海**校里设立了测绘课程。不但专门开始培养测绘员,而且还要求炮兵军官必须精通测绘。

    马林记得,历史上,德国名将毛奇,就是搞测绘的军官出身,非常重视技术的应用。他把测绘作为军队重要的手段,还引入统计学和地理学,并非常重视铁路和电报。因此,在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队动员集结和投入战场的速度更快,对法军形成了局部兵力优势,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而且,在抗战前,鬼子也曾派出大量测绘员,化装成商人或者旅游者,走遍华夏各地,详细测绘了地形山川,甚至还把各个城市的布局给测绘下来,为将来出兵作参考。

    后来,鬼子入侵华夏的时候,军官拿出的地图比华夏官方的地图都精确得多。要不是华夏太大,鬼子人力有限,加上后来石油供应出现困难,鬼知道会有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虽然说,鬼子是反派。但是,对马林来说,鬼子当年的一些做法,对他也是有借鉴意义的。比如,他想吞并德意志北半部地区,就要做好各种准备。比如,对山川河流的走向,比如一清二楚。这样,给行军作战就能带来很多便利。需要打哪儿了,只需一张军用地图即可。

    为此,马林决定学习当年鬼子的做法,准备培养出一批精通地图测绘的高手。然后,派他们化装成商队成员,走遍德意志各地,描绘各地的山川河流和道路,为将来出兵吞并这些地方做准备。

    因为都是德意志人,马林甚至都不需要这些测绘人员学外语,只需要学习测绘技术即可。毕竟,大家都是讲德语的,不用学别的语言。至于方言问题,也不是啥大问题,只要勉强能交流就行。毕竟,就算在后世,遇到外地口音的行商也不奇怪。

    要知道,当年鬼子为了测绘,可是让那些人专门学了中文的,要求可比纯粹培养测绘员高多了。毕竟,他们除了要懂测绘,还需要掌握一门外语,要求非常高。

    而北海国的测绘员,则只需要懂得绘制距离、高度,懂得绘制地图和标注等高线什么的即可。

    只要测绘工作做好了,以后出兵统一德意志北部地区的时候,就能事半功倍。到了哪里,都能拿出一张详细无比的军用地图出来,方便决策。

    而且,测绘数据详细的话,甚至还能还原出当地的地形沙盘,供军官们进行兵棋推演,提高打胜仗的几率……



第2000章 倒霉的丢勒
    在没有现代光电测量设备的情况下,在古代,测绘是一件很麻烦复杂的事情,不仅需要很多人工测量,还需要按照角度,进行三角函数计算。

    所以,在这个年代搞测绘,不但需要大量人手测量,同样需要大量的计算。主要计算,就是根据几何等比例原则,通过测量阳光照射下木杆影子长度和阳光角度的方法,通过勾股定理,计算出距离和高度。为此,马林还让人编写了三角函数对照表,详细列出了不同角度下的三角函数的值。如此,在测绘和计算时,不需要那么麻烦,只需查表就行。

    不过,这都是较近的距离的测绘。要是遇到很远的距离……马林直接给出了经纬度测量的方法,只要用六分仪详细测量出两地的经纬度。然后,就可以根据赤道周长40078千米和子午线长度40009千米这两个数值参考,再根据经纬度的差距,用简单的几何计算,再查表,就能得出两地的大概距离。虽然有误差,但也在可承受范围内。

    另外,除了军队中需要大量测绘员,民间也需要大量测绘人员。比如,在修建工程时,肯定需要应用到大量的测绘。所以,北海国对测绘人员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因此,为了培养测绘人员,马林干脆在奥里希大学组建了地质学院,培养全面的地质人才。至于测绘人员的培养,则交给了地质学院的测绘专业。不过,地质学院测绘专业有两个培养计划。一个是招收大学生,专门搞地质研究和民用地图的测绘。另一个培养计划,则是帮军队培养委培生。凡是几何基础好,方向感不错的士兵,都可以送到地质学院进行培养。培养结束后,测绘兵将按照基层军官待遇发薪水。居住条件和各项福利,也比普通士兵强很多……

    而且,这些测绘兵在退伍后,也不用回家种地。因为有一技之长,他们会被安排进各地的土地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土地的丈量核实等工作,好歹也算有一个不错的铁饭碗。

    因为需要制作还原地形地貌的沙盘,所以,那些测绘兵不但要学习几何计算手段,还需要学绘画手段。最基本的,就是速写。因为,作为测绘人员,在深入别国境内绘制地图和地形图时,需要用速写手段快速将当地山川地形的特点给画下来,以给军官们制作沙盘提供参考。毕竟,在别国地盘上想要绘制地形特点,需要速战速决。要是拖久了,容易被人发现。同时,因为山川河流太多,要是像画油画那样慢慢画,容易误事。

    故而,每个测绘兵,不但是几何高手,还特么需要擅长速写画。在这个年代,绝对是人才了。

    而被马林招揽过来的大画家丢勒,恰好是速写画的王者。所以,倒霉催的丢勒大画家,在忙着给达芬奇打下手学科学的同时,还特么需要去新成立的地质学院担任速写画老师,教学生们如何画速写画。

    说来也是苦逼,丢勒本是个清贵的大画家,是很多大贵族的座上宾。他不但精通作画,还对雕刻、炼金、数学、机械学、文学、解剖学和建筑学等有很深的研究,几何学也有相当的造诣……

    马林本来安排他去跟着达芬奇学习,希望他能成为达芬奇第二。毕竟,这货本来就是个低配版的达芬奇,能力全面,多才多艺。而且,比达芬奇年轻太多,很有潜力。

    目前,这家伙正带着一个研究小组,研究单缸柴油机呢。不过,马林觉得单缸柴油机就算研究好了,也没足够的柴油。所以,还不如蒸汽机有搞头呢。正好,这家伙还精通几何学,非常适合做测绘学专业的几何老师。然后,丢勒就杯具了——他被马林任命为地质学院测绘学专业的几何学老师兼速写画老师,也是地质学院测绘学专业目前唯一的老师……

    丢勒很不乐意,毕竟,他目前跟在偶像达芬奇身边,虽然苦逼可也能学到很多东西。但马林能惯着他?只给了他两个选项——一是自己主动去地质学院任教;二是被打昏带走,被迫去地质学院任教……

    面对如何不讲理的要求,丢勒还能怎么说?好早地质学院也在奥里希,他还是可以经常和偶像见面,经常去讨教的。

    达芬奇也对失去丢勒这个苦力……咳咳,是最佳助手也很不满,毕竟,丢勒是个很聪明的人,是这个时代难得的能和他脑电波一致的天才人物。有丢勒给他当助手,很多事情,他只要起个头,丢勒就能领会他的意思并给办好了。毕竟,丢勒号称德国达芬奇,和达芬奇极为相像。两人都是画家,爱好范围差不多,简直就是同款系列。唯一的区别,就是达芬奇功力更加深厚,丢勒火候要差不少,只是低配版的达芬奇。

    但也因为两人太过相像,达芬奇对丢勒也非常看重,想要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让其继承自己的衣钵。

    然而,马林想要要走丢勒,达芬奇也很无奈。别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马林的流氓作风的,一言不合就打昏带走。当初,他就是这么被从米兰绑架到东弗里斯兰的。所以,他很清楚,就算他想阻拦,也拦不住马林这个“魔头”想要带走丢勒的决心。

    分别那天,丢勒紧紧握住达芬奇的手,无语凝噎……
1...906907908909910...9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