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训记
听张令讲完,众人均有唏嘘之意。大军很快赶到鸭池,斥候来报,敌军已经清理完战场,正在喝酒庆祝,并没有发现明军的来到。
众人大喜,这次可以攻他个出其不意,秦良玉命令张令率兵堵住贼兵的后路,鲁钦带近卫军步兵营作前锋攻击,秦翼明带白杆兵作后队,周遇吉带骑兵营作预备队,秦良玉率部分白杆兵和炮兵营守住自己的后路。
近卫军迅速跑步接近敌军,然后排成三排,开始向前冲击。安奢军这时才看到敌人,慌乱中抛盏扔盘的,随便挤在一起,就向近卫军冲了过来。鲁钦一直等到敌人冲到距步兵前锋约三十步时才下
第四章 平定西南(谢谢各位支持!还有一章专门感谢第一盟主!)
小半个时辰后,鲁钦营中炊烟开始减少,宋万化密切注视着,等到分出去的土兵接近后才下令攻击。水东军潮水一般向近卫军阵地冲去,而快接近阵地时,意料中的近卫军慌乱奔逃的情形并没有出现,迎接他们的是整齐的枪声和炮声。
水东军满怀信心,想一举歼灭这支小而耐战的部队,所以出动了大量的精锐部队,遇到反击以后,前面的土兵想退也退不了,因为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土兵冲上来,所以只能咬着牙向前冲,而鲁钦带的近卫军刚才本来就休息了一个多时辰,而近卫军自己带着干粮和水壶,这干粮是朱由校依照后世的炒米面做的,里面加了牛油,晒干后切碎的青菜和盐,专门在紧急的时候用。炊烟只是用来欺骗引诱水东军来攻击的手段,其实士兵们已经吃饱喝足,休息好了,专门等着水东军来上钩。
宋万化知道上当,但箭在弦上,已经没有办法,于是亲自督阵,命令强攻。鲁钦的军队数量终究太少,而现在敌人是一团团地三面围上,很快就出现了士兵来不及上药敌人已经扑到面前的情况。
鲁钦及时下令:前两排用刺刀对敌,不要装药,后面的继续自由射击,炮兵自由射击。这样暂时挡住了水东军的攻击,但伤亡在逐渐增加。现在两方都退无可退,就看谁先崩溃了。
一个时辰后,部分水东军面对伤亡,已经萌生退意,但宋万化却是信心满满,近卫军人数有限,只要不断地填人进去,胜利最后一定是自己的,至于自己的人伤亡多少,那又有什么关系的,水东多的是人,拉一群人来补上就行了。他命令督战队守在阵后,只要进攻不力的就是一刀,水东军不敢再退,只好继续向前冲杀。
宋万化大声鼓励道:“还有半个时辰就可以将他们杀光,他们的武器盔甲都是你们的了,勇敢的就得的多,后退的杀光你全家。”
鲁钦暗暗后悔,水东军包围时他在望远镜中看得清清楚楚,但他以为水东军在近卫军的铅弹会很快崩溃,所以还乐见其成,不料这次水东军竟然死战不退,看来今天老子要折在这里了。
绝境反而激发了他的凶性,他命令护卫全部参战,自己也拿起他的镔铁大刀,哪时人多就扑向哪里。大刀翻飞,可真的是碰着就死,擦着就亡,口里大叫:“今日老子多拉几个垫背的,阴曹地府里再杀你们一遍。”士兵们也跟着一起叫着拉垫背的,倒把前面的水东军击得连连后退。
但这只能将敌人击退少许,很快敌人又扑了上来,双方都打起了火气,鲁钦很快就受了伤,他也不管腿伤,依旧冲在前面,想着算了算了,还是大意了,那今日就用这条命来报答皇上的厚恩吧。
这时东面的水东军阵中响起了一阵整齐的枪声,鲁钦精神一振,大叫道:“援军来了,儿郎们杀他娘的。”近卫军士气大涨,而水东军则开始彷徨张望,很快,周遇吉带着骑兵营冲了过来,周遇吉手中的大刀舞得只看得到一团白光,骑兵们都背着火铳,拿着马刀收割着水东军的生命,终于,又累又饿的水东军再也坚持不住,再也顾不得后面的督战队了,一起向后逃去。
宋万化见大势已去,长叹一声:“再给我半个时辰,不,两刻钟,就可以收拾他们了,天要亡我呀。”也不管逃
第五章 坐着上朝(谢谢第一盟主朕躬钦处军国事,特意为盟主加更!)
关于熊廷弼和王化贞的处理问题,三法司会审后,刑部尚书王纪、左都御史邹元标、大理寺卿周应秋等报上的结论是二人皆斩。原来的历史上熊廷弼斩于天启五年,王化贞死于崇祯五年。
当然,这结论只是初步地认为二人失地该杀,并不是要斩立决,而是要看皇帝想什么时候杀他们俩人,这就让各位大臣有了操作的空间。
朝中大臣开始了分党派地营救活动。东林党人多势众,从内阁次辅叶向高,阁员韩爌,孙承宗开始,到下面的刑部尚书王纪,礼部尚书孙慎行等等,再到御史邹元标,左光斗等等,大家一起认为王化贞不该死,熊廷弼才该死。
他们的理由是,王化贞失广宁,是因为王化贞不知兵,能力不足,所以失败。却没有提到能力不足的王化贞是如何被他们推上巡抚之位的。
而熊廷弼是有能力但却不去救广宁,所以这不是能力问题了,是态度问题,所以应该要斩。
而以方从哲为首的浙楚齐三党中人则以为,熊廷弼虽名为经略,但手中仅能指挥五千兵士,十多万兵都由王化贞这个巡抚掌握,你让熊廷弼如何敢用五千兵去干王化贞十几万人都完不成的任务同时他们还把本兵张鹤鸣也牵扯了进来,认为正是因为本兵偏袒王化贞,才会造成经抚不和,最后失去广宁的。
这时三党的大佬都还在朝中,大家斗志昂扬,比起原本的历史完全不同,所以两方倒是斗得个旗鼓相当。
朱由校把三法司的判决发给大臣们讨论后,朝堂上每天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你摆你的理,我划我的道,吵得不可开交,把个皇帝是看得喜笑颜开。朱由校觉得这才象个朝堂的样子,两方势力均等才好,一方占了绝对的优势,那个自己这个皇帝也会被群臣无视了。而现在这样,最后说话算数的就只能是自己了。
就这样吵了两天以后,到了大朝会的时间。这天早上,朱由校等群臣参拜以后说道:“朕这几天在想一个问题,朝中有诸多大臣,年龄较大,朕想年龄较大的可否不用大礼参拜呢”
群臣都懵了,今天不是要讨论熊王的事吗,你特么的把这事扯出来是几个意思不过懵只是一会儿的事,然后就是群起而反对,特别是几个年龄大的,官职高的象方从哲,叶向高等人,反对的尤其厉害。
方从哲先上前道:“陛下,礼不可废,左传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我华夏不是夷犾,请陛下再勿出此言。”众人皆同声附和。
朱由校不由腹诽,孔颖达还不是圣人呢,他的话你们就这么听呀,好心让你们不跪拜,你们不干,那我也没办法,这个还是慢慢来吧。
于是笑道:“朕只是怜惜诸位老臣,既然大家都反对,那就作罢。只是朕想,如果在朝中设立座位,那大家不用站着,会不会好一些呢”
叶向高上前道:“老臣代诸位同僚谢过陛下隆恩,只是在殿中设立座位,则会使得占地较大,远处同僚不能聆听陛下教诲,似乎有失朝堂议政愿意了,请陛下圣裁。”
叶向高平时在党争方面不象刘一燝他们那样咄咄逼人,所以朱由校对他还是有些好感的。于是他温言道:“叶公顾虑当然是有道理的,朕是这样想的,于殿中设立十个座位,然后皆以蒲团放于殿中,那不就解决了叶公的担忧了吗”
韩爌一听到十个座位,立即就上了心,十个的意思,显然是阁臣四人加上尚书六人,这样阁臣就等于是和尚书平
第六章 对广宁失守的处理结果
这话一说出来,大家都在心里默念了两次,都感到这话说得太好了,看来皇上年纪虽然不大,但见识却已经不低了。但结合皇帝后面说的话一思量,原来皇帝还是在说熊王的事呀。
官应震精神一振,站起来出列来到中间道:“陛下此语,可谓一语中的,讲尽其中曲直,直指人心,可称之为绝妙好辞。臣为大明贺,臣为我朝列祖列宗贺,天降圣君,中兴大明。”说罢拜倒在地。
群臣也一起拜倒:“臣为大明贺,臣为我朝列祖列宗贺,天降圣君,中兴大明。”
朱由校站起来道:“朕愿与诸君,共同努力,中兴我大明,扬威于天下。”
众臣齐道:“中兴大明,扬威天下。圣上万岁万万岁。”
朱由校等大家重新坐好后,开始步入正题了:“关于熊廷弼和王化贞的问题,各位大臣也已经讨论了几天了,朕听你们讨论,两方都有些道理。朕想说的其实是两个问题,第一是各位保熊也好,保王也罢,都是出于公心吗都是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而提出的建议吗”
这话可就有些重了,众官一时皆沉默。一会儿后,徐光启站起来说道:“皇上,老臣听皇上所言后扪心自问,臣保熊廷弼不是因为他无罪,而是因为臣觉得他确实有罪,但罪不致死,故而臣觉得保熊廷弼是全然出于公心。”
其他人一听,是呀,我也可以说确实出于公心,至于到底是不是这样,皇帝你又如何得知呢众人正欲仿效徐光启,却不料朱由校说道:“先生无党无派,这个朕是深知的,先生所言,当然是出于公允。然而还有些人,难道心中没有门户之见吗佛法说明心见佛,今日朕想让各位爱卿们直指内心,你们真的是没有存任何门户之见吗不用急于表白,想一想,仔细想一想再回答。”
群臣沉默,朱由校却根本不等他们说话,又接着说道:“第二个问题,熊王二人丢弃了广宁,这就是罪,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罪就是罪,既然说过功罪一体,那要斩就两人皆斩。至于是因为能力或者态度而导致的失土,这是另一回事了。”
这等于是给熊王二人的事定下了调子,不用想着救一个顺便坑一个,要救两个都救,要杀两个都得杀。
群臣继续沉默,殿内一时落针可闻。朱由校一点也不着急,先等着吧,总会有人先沉不住气的。
终于,叶向高站起来说道:“陛下,臣思之良久,二人失掉辽东,按律当斩。”老人家心里其实很不好受的,王化贞终究算是他弟子,但失土之罪,他觉得斩首已经是很轻的了。
罕见的,叶向高发表意见后,并没有人出列附和。杀一人保一人大家都没有什么,但到了两个一起杀的时候,都觉得太残酷了。当然,他们觉得残酷的显然只针对他们想要救的那个人。
方从哲见此情形,只好站出来说道:“陛下,臣觉得两位失广宁,固然有罪,然罪不致死,臣恳请陛下让熊王二位戴罪立功。”
徐光启也站起来说道:“臣附议。”越来越多的大臣们也纷纷说道:“臣附议。”
朱由校笑了笑,大臣们还是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他对着方从哲道:“首辅,二人可是丢失了广宁”
“正是,不过二位之所以失广宁,是因为……”
朱由校不客气地打断了方从哲的话:“既然是二人丢失了广宁,那失土之罪,按律当如何”
“失土之罪,按律当斩,可是事出有因,二人……”
朱由校继续打断:“既然按律当斩,那就判二人斩首示众,还要多说些什么呢
第七章白莲教乱
天启二年二月初七日,山东兖州府、济南府、东昌府发生地震。官员上报,地震各处有声如雷,地裂泉涌,鸡犬鸣吠,墙屋倒塌。地震甚至波及到了河南河南府、开封府、归德府。到三月初七日,济南府、东昌府的历城等地又发生地震,并连震三日,倒坏民居无数。
二月初八,朱由校接到急报后,立即下令给山东巡抚赵彦,要求山东各地首先要保证灾民有吃有住,因地震而死亡的灾民要及时安殓,地方秩序要尽快恢复正常。
到四月初,赵彦回报,灾民已经安排妥当,各处初安,请皇帝免除地震各地赋税。朱由校下旨,免除当地赋税,由山东地方进行抚恤。
五月,在朱由校的授意下,户部左侍郎陈大道等合词为原任大学士张居正请恤,列其二十项功绩。皇帝也认为张居正辅政十载,天下大安,“功不可泯”,准复原职,予祭葬,谥号酌改,房屋未变价者准给子孙奉祠居住。
而这时,方孝孺十世孙方忠奕以贡来京,伏阙上书。皇帝下旨:方孝孺忠节持著,既有遗胤,准与练子宁一体恤录。
这两件事,给了群臣一个信号,皇帝准备将前面的一些案子翻过来,远的到成祖时的方孝孺和练子宁,近的到万历朝的张居正。朱由校想要改变大臣们的思想,先要让大家知道,自己并不忌惮修改祖宗之法。
这事才刚刚发酵,引起一些人的忧郁或者思考,尚未形成大的影响,这时候山东急报,五月十一日,白莲教教主徐鸿儒带着曹州府一带的白莲教徒造反了。听到这个消息,朱由校又惊又喜,惊的是地震抚恤已经基本到位,现在山东又不是没饭吃,为什么要造反呢喜的是近卫军终于可以再搞一次实战了。
他下旨山东巡抚先谨守各处,由近卫军前来平乱。再召来近卫军众将,大家一起商量山东平乱策略。近卫军上次在辽东和建奴打了一仗后,信心大增,觉得建奴亦不过如此而已,何况山东流民,现在山东民变,大家都想带兵出战。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设立京营的目的本来就是要拱卫京师,一般来说京营是不出京的,上次去辽东是以护送熊廷弼的名义,去西南也是以护送秦良玉的名义,而现在全部近卫军出战山东,不用想,大臣一定是不会同意的。所以还是只能出去一部分兵力,不过山东民变也应该只需要出少量兵力就可以平定了。
但是由谁统领出战就发生了争执,杨光夔上次没有出战,这次坚决要求要去山东,而杨光皋几个上次出战了的,也不想留在军营里训练,想再去山东建功。很快在皇帝面前就吵成了一团。只有满桂,还在和近卫军士兵进行磨合,倒是没有请战。
朱由校知道杨光夔心软,所以上次就没有派他去辽东,这次去山东总不能又不让他去,可是其余的人呢,不去心里肯定会不爽,当然他们不爽也不会在自己面前表现出来,但自己还是想锻炼他们一下,为下次和建奴做战积累一些经验才好。
 
第八章 一边倒的战事
朱由校在前世,对邪教是深恶痛绝,深知邪教擅长蛊惑人心,洗过脑后的教徒根本不能以常理来解释他们的行为,所以决定一定要杀鸡儆猴,震慑住那些蠢蠢欲动的邪教头目。
近卫军于十三日出发,路上以每天三十多里的速度前进,六月初五即进入兖州府境内。卢象升一路上真的只是以旁观者自居,他会亲自收容掉队的士兵,也会给士兵体弱的士兵背武器什么的,和士兵的关系倒是打得火热。但他绝对不参与策略制定之类的事,杨光夔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这时徐鸿儒带着白莲教徒已经在五月十三日攻占了郓城,郓城知县余子翼闻风丧胆,根本未做抵抗,直接带着家小仓皇逃遁。然后白莲军迅速攻下巨野。大军所到之处,开仓放粮,救济百姓,短短几天,便发展到数万人,各地官僚地主惊恐万状,纷纷逃亡。
六月初一,徐鸿儒挥师东进,渡过运河,攻克邹县,署印通判郑一杰携家而逃。接着,继续攻击滕县,知县姚之胤望风而遁,白莲军声威大振,各地教民和失地贫民纷纷加入,队伍很快发展到几十万人。
邹、滕二县北邻济宁,南接徐州,是运河漕运的重要地段,被占之后,使得漕运几乎瘫痪。不过近卫军并没有直接扑向邹县,而是先攻其发源地郓城。
六月初七下午,近卫军赶到了郓城城下,曹文诏先带骑兵绕城一周,骑兵们举着大旗,上面写着“只除首恶”和“胁从不究”,而且还让嗓门大的士兵一路喊过去:“皇上有旨,只除首恶,胁从不究,明日攻城,请乡亲父老从南门离开。”晚上在郓城的三面扎下营寨,只留下南门不驻守。
当天晚上,大量义军和民众从南门逃跑了,只留下少量的死硬分子,所以第二天早上,炮兵才放了两炮,根本没打到城墙,城里的人射了几箭后就投降了。曹文诏先将几个带头的杀掉后,就留了一旗步兵维持秩序,大军立刻转向巨野。一样的程序,不过还没有开始攻打,巨野就投降了。
这次杨光夔不让曹文诏杀人了,认为既然都投降了,再杀人就不好了。曹文诏没有办法,只好将头目们都关了起来,让闻讯赶回来的官吏自己处理。
大军休整一夜,立刻向济宁出发,然后直扑邹县。这时白莲军已经有了几十万人,声势浩大。六月十二日上午,近卫军赶到了邹县城下。
曹文诏这次没有绕城一周,只是将写着“只除首恶”和“胁从不究”的大旗摆在军队的最前面。因为白莲军已经在城外布阵等候了。虽然有甲的没有几个,武器大多是农具,但架不住人多呀,杨光夔估计了一下,至少有三万人,这下心里有些打鼓,这么多人,就是不动让近卫军杀,那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杀完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