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与砍杀大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期门郎
正因为有这些迫切的内忧,所以翳魁单于虽然是羞愤于这个安西提出的看起来极为有损他和他的秃发部颜面的提议,但最后还是在挣扎一番后点头同意了。
在翳魁单于同意后,安西与秃发部之间短暂的停战议和也达成了,几天之后,双方的最高统领,秃发部单于翳魁单于和安西大都护李铮,在折罗漫山之南的一条小河纳水处缔结为期一年,被后世称为纳水之约的停战合约,并立马将整个合约内容向整个中亚宣扬。
这种逼迫敌人签订城下之盟之事,无疑对于安西军是极为光荣之事,但其实这对外大肆宣扬纳水之约之事,却不是李铮的意愿,而是翳魁单于的特意要求。
因为那翳魁单于虽然相信李铮和安西军会遵守承诺,不会在己方军队按照纳水之约的内容,无条件撤出让出折罗漫山后,出尔反尔攻击围歼再无坚城守护,再不握有安西命门的己方军队,因为那会让大汉安西彻底失信天下,以后很难再有人投降安西,再有势力与安西签订任何条约。
但为了以防万一,翳魁单于还是要为自己和自己的军队部众上一道保险,才要求将纳水之约诏告整个中亚,让安西违约的代价越大,安西更不敢出尔反尔。
这其实是翳魁单于多虑了,李铮和安西军根本就没有想过出尔反尔,聚歼翳魁单于所率军队之事,他还希望翳魁单于能率领他那些固执糊涂的老臣老将回东面,好破坏秃发部与南安羌部之间的议和。
安西军和秃发军两方,都迫切的想实现自己的目地,所以纳水之约的履行速度极快,就在合约签署的两天后,第一批要撤往东面的秃发军,就已经通过玉门关,虽然中间也发生一些不愉快,比如耻辱撤退的秃发军士兵不忿,沿途破坏,甚至是挑衅妄图攻击安西军士兵,引发大战,破坏合约。
&nbs
第三百五十九章 河西汉民(上)
在圆满结束第一阶段东征后,李铮在时刻关注东面局势的同时,也是立即就是开始新夺之地的建设,争取及早的将新夺的之地建设成为能为东征大军提供便利,而并非是拖后腿的穷困之地。
经过十几的亲自巡视后,李铮对自己新夺之地也是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新夺下的五处地方,因为是被文化落后,只知武力,只会横征暴敛,从不懂建设的游牧蛮族统领,所以这四郡一都护府都很是经济疲敝,人民困苦,比当初李铮统一下的安西六镇是大大的不如。
李铮从玉门关行去,一路上所见的最多的就是荒废的田地,还有一件快成为遗迹的原大汉帝国修建的引水渠和蓄水池等水利设施,感叹原本由塞外江南,产粮大区的敦煌和伊吾两郡的破败,也可惜原本是中亚主要葡萄产地,已经拥有千年酿造葡萄酒传统,原本是酿出著名高昌葡萄酒的交河郡,庄园荒废,酒窖破败。
新夺下的那四郡一都护府五地,总得来说,都是只能用百废待兴来形容,如果不像秃发部那样横征暴敛方法的话,完全是不能为安西军的东征提供任何的物资帮助,反而是会成为拖累,需要安西大量钱财物质的反哺,才能安抚住穷困嗷嗷待哺的新占的五地。
但新夺五地穷困破败,还不能打击李铮,因为安西经过他依靠骑砍系统的五年的建设后,已经足够富足,能够承担起这新夺五地的安抚和重建的物资钱财。
而且虽然五地内是破败穷困,但那并非是因为五地之内的百姓懒惰不劳作,而是他们的所得,种出粮食,织出的布,劳动出来的所有财富,都被统治者阶级给横征暴敛而去了,现在李铮的安西军以极快的速度消灭北完部,击败秃发部后,让敌人连将这些储存物资摧毁的时间都是没有,全部都是被安西军缴获,虽然数量不多,但倒是能少挪用原本用作第二阶段东征的物资,不会对将来的战事造成不利影响,也是聊胜于无,所以新夺五地内的虽然穷困贫乏,但还没有让李铮过于烦恼。
李铮真正感到无力和心痛的是,新夺五地内的汉民,或者更准确的说是那河西四郡中的汉民,因为北庭之地在失陷时,汉民大部分都撤出了,所以北庭之地没有多少汉民,只有几千原本被北完部掳掠过去汉人奴隶。
交河,伊吾,敦煌和晋昌四郡之地内,所拥有的纯正汉人或是虽然混血但依然说汉语的汉裔,可以统称为汉民之人,粗略统计有近五百万,几乎是现在安西六镇中汉民两倍。
但虽然人比安西六镇多,但这河西四郡汉民的性情与安西六镇的却是完全不同,安西六镇的汉民虽然一直处于n,还有外部敌人的侵略,有些甚至如碎叶和于阗的汉民,因为是被外族统治,地位低下,备受屈辱,碎叶的汉民直接就是奴隶。
但即便如此困顿,如此屈辱,安西六镇的汉民从来是没有放弃抵抗和拼搏,要不然当初李铮随军进入卡尔鲁克人霸占的碎叶,不会得到如此多原本是奴隶的,什么都没有,只有自己性命可以献出汉人投效,李铮统一安西六镇后,也不会有那么多汉民踊跃参军。
安西六镇的汉民,拥有祖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坚韧,更是百折不屈,死战不
第三百六十章 河西汉民(下)
而河西四郡甚至是整个河西走廊七郡的汉民却是与安西六镇汉民迥然不同,这块土地比安西更早的被汉帝国收服,所以当地的汉民更早的移民到河西走廊上,他们经历的更多,也承受的更多。
而且河西走廊与安西六镇不同的是,安西六镇四周都有大山脉或是沙漠等天堑庇护,所以只要不出内鬼,小心谨慎,扎紧自己篱笆墙,就不怎么可能被异族大军突入侵略。
但河西走廊却不是,虽然河西走廊的南北也有诸如祁连山和折罗漫山,还有戈壁沙漠等等算得上天险是的地方,但河西走廊是一条走廊,如绵延的一条长蛇一样,无论再怎么做防守,都是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的。
所以历史上河西走廊多次被攻占,有时甚至连更远离大汉帝国本土的安西都没有丢,这河西走廊就被攻占了,即便是没有被攻占,这河西走廊也是时不时的会受到从南北两面突入胡族蛮族的烧杀抢掠。
面对这样危险混乱的情况,河西走廊之地的汉民,只有两种出路,一种是做勇于反抗的悍民,一种的则是做逆来顺受的顺民。
一开始的时候河西走廊的汉民,还没有遭遇大挫折大失败,所以自然是个个都勇于做悍民,而且这河西走廊上的汉民,因为与北面的游牧民族和南面的乌思人和羌人等山地游猎民族比邻,所以或多或少的都是有点胡化和蛮化,再加上与这些胡族蛮族混血,所以河西汉儿一直以来都是大汉帝国公认的优良兵源,尤其是骑兵兵源的产地,著名的西凉铁骑在极盛时,大半成员就是来自河西七郡。
在一百多年前,大汉帝国本土爆发玄黄教变乱后,大汉帝国本土养尊处优多时,战力下降厉害的郡兵材官,包括皇帝的羽林等禁卫都不顶用,无法镇压这场起义军,反而连连遭遇惨败后,只能是调遣一直与外族外邦战斗,战力极强的边军。
当时大汉诸多边军中,首推的就是位于西域的河中、安西和河西三军,其中河中军因为守卫的是刚刚夺取的河中地区还是新地,在大汉帝国高层眼中属于可放弃之地,所以优先被调遣回去,而后河西走廊上驻守河西军,也是在被调遣回帝国本土。
之所以调遣防守河西走廊这一至关重要通道河西军,倒不是汉帝国的高层认为此地也像河中地区一样是可以放弃之地,而是因为汉帝国高层见到河西之民强悍,所以认为即便是将能征善战的十万河西军调走,仅凭紧急由河西之民组织起来的义勇,也是能暂时的阻挡胡虏蛮族对河西走廊的进攻。
当时汉帝国高层打的算盘的确是极好,那支威名远播,强悍凶猛的,打的河西走廊南北胡儿蛮儿日夜啼哭的河西军调往内地后,零时由河西军的预备兵和其它经受过军事训练的河西汉民,所组建出来的部队,的确是在一段时间内,将河西走廊守护的很好,和河西军一样将敢于侵入河西走廊的胡儿蛮儿打得狼奔豕突。
但汉帝国高层所没有想到的是,在他们眼中只是纤芥之疾的玄黄教之乱,竟然最后会演变成差点颠覆汉帝国的大乱,绵延的时间几十年,河西军一直无法回归河西,最后被淹没在农民起义军的大潮中。
&
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凉铁骑(上)
李铮也是明白河西汉民这样颓丧,如果是像安西那样征兵,可以应征者寥寥,于是大幅提高了应募者安家费的数目,用金钱来。
李铮的这个方案很好,在任何豪言壮语和家国情怀都无法激起浑浑噩噩河西四郡汉民热情的时候,最简单但最为有效的金钱,却是能让这些汉民从如如行尸走肉的状态中恢复过来。
只用一月时间,李铮就从这河西四郡中招募到足够的十万新兵,这些新兵多是汉民,但也有部分突厥裔或是乌思人中那些受汉化很深,已经算是归化大汉的异族人。
让李铮惊喜的是,这十万新兵中,竟然有七千多名是西凉铁骑的后代,当然这些当初纵横天下,威名远播到君士坦丁堡的精锐骑士的后代,此时也同普通河西汉民一样,一副迷茫麻木的样子,一点都没有他们先祖的雄风。
不过李铮对于这些西凉铁骑的后代一点都是没有鄙夷之情,因为李铮知道他们变成这副窝囊样,正是爱国的表现。
当初在新河西军分崩离析,被胡虏逐个歼灭,整个河西走廊失守,变为一片膻腥之地后,包括秃发部和南安羌部在内的所有在河西走廊上分得一杯羹,占据了一些领地的势力,都是不约而同的在奴役压榨领地内汉民的同时,花费巨大代价去笼络当地的西凉骑士家族。
汉帝国虽然是一个中央集权国家,但在一些遍地,还是施行一些规模不大的分封,尤其是当初汉军在西征途中,发现了波斯和西欧那些分封骑士的战力极强后,于是便开始在诸族混杂,原本就需要汉人民风彪悍,要自备武器,自练武艺的河西走廊推广,赐给一些有功之士一大块私人土地,让他们成为小领主,也就是后来的西凉铁骑。
这些被分封者,照理说是被大汉皇帝分封的,应当世代效忠大汉和皇帝,但也不尽然,因为西凉铁骑中后来因为与胡虏通婚联姻的原因,其中大部分都是胡化,变得野心勃勃,贪婪无度,毫无信义。
为了更多的土地,更多的利益,许多西凉铁骑便投靠异族,这在河西走廊被胡虏所占后达到巅峰,剧李铮派遣密探探查来的情报来看,在现在河西走廊尚存的三方胡虏中,也就是秃发部,河西回鹘人和南安羌部为首的羌族中,总计还有超过一万五千名西凉铁骑服役。
不用说,这一万五千西凉铁骑的先祖,在百年前肯定是见利忘义,贪生怕死投降投靠了那些胡虏的,因为如果没有投靠,他们这些西凉铁骑又如何能保全领地,拥有能力让族中子弟脱产训练军事技能,拥有金钱为族中子弟购买武器装备和战马。
而李铮招募到的那七千余名已经完全从受人敬畏的骑士蜕变为普通凡人的西凉铁骑后裔,完全就是因为他们的那些先祖,在面对胡虏的招揽和威逼利诱时,谨守住了忠君爱国之心,从而被剥夺了领地,甚至还被全家追杀,才隐姓埋名起来,所以后代因为清贫而渐渐平凡起来。
这些人的先祖都是因为对汉帝国的忠诚,才致使自己的后代如此落魄,李铮作为安西大都护,将来的河西都护,汉帝国在西域地区的最高官,李铮必须补偿这些帝国的忠烈。
&nbs
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凉铁骑(下)
但虽然能够通过贸易,安西每年能得到成百上千匹这两种战马,但对于已经规模将近三十万,连骑兵数量都超过十万的安西军来说,还是不够的,所以这些安达卢西亚战马和卡帕多西亚战马,一般除了给将领作为坐骑外,都是供应给安西军中绝对的骑兵主力和功勋部队,诸如期门郎和突骑部队的。
这一次李铮打破常规,将所有安西马栏里的两种优秀战马的成年马,全部配给新成立的,寸功未立的西凉铁骑部队,李铮也是顶着一些压力的,但为了让西凉铁骑形成战斗力,在下一阶段的东征中派上大用场,立下大功,李铮也是压下军中那些抱怨和非议,为每一名西凉铁骑都配备上安西最好的卡帕多西亚战马和安达卢西亚战马。
除了战马外,李铮对于西凉铁骑的其它装备也是尽量力求最好,他为每一名西凉铁骑都是配备上现今安西最好的甲胄山文铠,最锐利的骑战武器马槊,最坚实的复合盾牌,最锋利的横刀,最沉重的铜锏,还有远程武器角弓和支破甲标枪,除这些外,每一名西凉铁骑还得一匹乌孙快马,作为副马。
西凉铁骑之所以要有如此多的装备,而且看起来是轻重骑兵的装备都有装备,是因为西凉铁骑虽然听名字有“铁骑”两字,听起来像是强力的冲击型重装骑兵,但其实西凉铁骑并非是单纯的重装冲击骑兵,也并非是像普通东方骑兵那样是通用型的,冲阵、骑射、侦查和袭扰,反正是骑兵能干的活样样样都能干,但样样都是不精通。
西凉铁骑在一开始的时候,曾经是东方通用型骑兵,也曾经当过一段时间重装冲击骑兵,但在大汉帝国两百多年前,对西方世界的一次远征后,西凉铁骑最后的模板其实是拜占庭帝国的铁甲圣骑兵,一种被称为具有双重功效的骑兵。
这种骑兵兼具远程射击能力和冲击力,能够单凭自身战力,破除防御森严的敌军阵势,只要所面对的敌军不是像现在安西军那样装备有大量强力nn,数量也不是相差太多的话,西凉铁骑就能在不需要其它部队的协助下,单独战胜敌军了。
因为这些武器装备充足,所以安西军这一面的西凉铁骑很快就是成军,李铮为了让这支骑兵发挥出最强的战力,特地是从期门郎和突骑部队中抽调百名队正屯长等军官,到西凉铁骑中训练部队,培养军官,而且还将他手下的骑兵大将段寄奴和王孝杰,一同给派到西凉铁骑部队中,担任这一支新部队的正副指挥官。
西凉铁骑虽然重要,但李铮也是没忘记其余要组建的北庭和河西两军,大汉帝国的军这一级,可大可最标准是六营组成一军,共一万五千人,但这样的军一般都是在帝国本土边境驻守的,背靠庞大的帝国,能够迅速有力得到帝国支持,能够有效统筹指挥,也因为皇帝怕武将带兵太多,容易形成威胁,所以人数一直很标准。
像河西,安西和北庭等远离帝国本土,随时面对各种意外威胁和紧急情况的,需要军权集中,所以这些远离帝国本土边军的编制一般来说都是极大,一般一军都在十个营以上,像现在李铮手下的那安西六镇的六军,每
第三百六十三章 北庭军和河西军
李铮的安西军虽然真正成立不久,不过五年,算上当初的勃达关军时期,也不到十年,但因为李铮的唯才是举,任人唯贤,人才倒是非常的多,比如杨阿察,比如那伏师战,都是起于微末,被李铮提拔到高位的将领。
但这些武将还是太年轻了,缺乏独自武将的经验,在李铮手下担任一偏师的将领,受李铮的遥控倒还是还能让人放心,但如果独自坐镇一方,无论是资历还是其它都不能让人信服了。
李铮思前想后,最后决定启用上官桀的父亲老将上官鼎,来担任新北庭军的军主,这上官鼎原本是苏氏之臣,虽然谈不上对自己的女婿苏代有多么的忠诚,但的确是极为正派之人,羞愧当初在安西统一之战时,没有劝阻住苏代行险,还有自己的小儿子上官桀的叛主之举,所以在李铮统一安西后,几次邀请都是未出仕。
但现在五年多过去,上官鼎看见李铮在攻下于阗,抓获包括苏代在内的苏氏一门后,并没有赶尽杀绝后,对原本认为是犯上作乱狂徒的李铮恶感也是大降。
而且安西在李铮的手中得到一统,并且兴盛发展,散发勃勃生机,一改以前颓态,成为中亚强大实力之一,上官鼎看在眼里,也是明白自己那女婿苏代,如果真坐到安西大都护位置上,就是连李铮的百分之一都是做不到,此后对李铮成为安西大都护的认同感大增。
这一次安西发动东征后,已经年过七旬,但依然龙精虎猛,丝毫不见老态的上官鼎,也是如大部分安西汉家青年那样亢奋起来,想要在有生之年回他父亲口中的家乡扶风郡看看,所以积极投身于安西这一场东征中,不止在安西东征发动前,积极号召安西境内的富人豪族捐赠,而且还通过自己的小儿子上官桀向李铮表达了效力之心。
当时李铮出征在即,各军各将都是已经安排好了,所以李铮也是只能暂时让上官鼎去掌管后勤之事,虽然没有上第一线领兵,但以大局为重,一心之心助安西军东征的上官鼎,倒是在后勤位置上任劳任怨,出力极多,在东征途中,东征的安西军几次调拨军队,三次横穿沙漠,又是奔袭北庭的这些原本计划外的作战,但管理后勤的上官鼎总能将足够的辎重补给,准时送到前线军队手中。
而且拥有近五十年从军经历的上官鼎,还给当初在交河郡的安西军设计后勤通道,免受秃发轻骑的袭扰,虽然最后因为安西军前线进攻猛烈,让秃发军无暇派遣轻骑去袭扰,但上官鼎设计的后勤运输通道,如何防备轻骑袭扰的方略,还是很受李铮等一众安西将领欣赏的,所以对于李铮任命上官鼎为新北庭军的军主,安西军高层众将还是很是支持的。
李铮的任命书一到在龟兹操持后勤之事的上官鼎手中后,虽然没有担任将要参与东征的一线部队的将官,但上官鼎也是知道守护金山防线北庭军的重要性,该军的军主责任重大,这是确保东征大军后路和腹地安全的一重要职位,也是能为东征做出贡献,所以上官鼎稍微犹豫后,立即就是接令赶去北庭,去率领已经赶到北庭的新北庭军,镇守金山防线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