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江湖迟暮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萧长策

    掌柜的往众人中间一站,毫无惧色,甚至还有点飘。

    众人顿时,目光聚焦在掌柜身上,个个面目狰狞,横眉冷对。

    那掌柜纵然胆大,可是这感觉……就像一群狼在身边,顿时冷汗就下来了。

    “你……们……你们别闹事,否则有你们好看。”那掌柜的鼓着劲儿拿出最后的勇气,一边说道一边偷偷给小二使了个眼色。

    小二很是机灵,知道掌柜的意思,赶紧飞身跑开,搬救兵去了。

    “掌柜,实在是不好意思了,放心,我等皆是江湖中人,自然知道江湖规矩。”孟清冲着常龙一笑,转身对掌柜说道。

    “我看也是,各位快坐,难不成我澜沧县的酒不入各位的喉”掌柜松了口气,见孟清这是给自己台下,赶紧顺坡下驴。

    众人见这一唱一和,也不好多事,便悻悻坐下了。

    “你还是这样的聪明。”常龙兀自一笑,走下楼梯。

    “拜常大人所赐。”孟清冷冷道。

    常龙自顾自的走到桌前,坐下。

    沐春和知秋赶紧往一起凑了凑。

    “上次喝酒,还是在泾州。”常龙倒了一杯酒,忽然说道。

    “我记得大人还摆的很丰盛。”孟清笑道。

    “只是可惜了。”常龙端起酒杯。

    孟清也不扭捏,干干脆脆的碰了一杯酒。

    “不可惜,大人可知道,如今王母山上,已经红梅含苞了……”孟清幽幽道,他动身的时候,王母山上已经落了雪,梅树枝头,已经含苞待放了。

    “是吗……改日,老夫也去看看……”常龙忽然低落道。

    孟清察觉常龙语气的变化。

    “哦大人是看梅花啊还是看泾州城”孟清突然有些猜不透常龙到底是怎么了,竟然和往日的那个霸道威武的常龙有些不一样了,印象中的常龙哪里有今天这般失落的样子,从来都是趾高气昂,十分狡诈的。

    &nbs




第九十一章 一壶浊酒敬往事
    澜沧县客栈里,孟清站在窗前,看着热闹的街市……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那个黑衣人腰间的那朵水仙花……为什么为什么他要给我看他似乎知道些什么……

    脑中若狂风骤雨一般,乱的心慌,孟清叹口气……眼神竟有些呆滞,不觉思绪纷飞,往事历历在目……

    窗前桌上摆着一盆兰花,一副茶具……

    窗边落了两只麻雀……探头探脑。

    ……

    ……

    ……

    多年前,前朝西境,鲜戎,蒙胡进攻安西四镇,大食人的骑兵已经跨过了葱岭,一路无阻,如入无人之境,吐蕃人也在昆仑一带蠢蠢欲动……整个西境,已然如砧板上的鱼肉一般,待人宰割……朝廷深陷内乱泥潭,无暇西顾,却又不忍放弃河西之地,便派了一员年轻将领来坐镇西境,此人,便是时任甘凉道大总管的白飞羽。

    他临危受命,带着一家老小,来到长安,那时,长安兵马不足三万,主力被围困在安西四镇,已经损失惨重,白飞羽既要救援安西四镇,又要防备吐蕃大食……可谓是两难之境。

    就在白飞羽在长安城中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一支义军忽然名声大噪,先是在昆仑山击退了意欲偷袭进犯的吐蕃军队,又转战安西四镇,大战大食骑兵,连战连捷……

    白飞羽得知这件事,心中是又喜又惊,便派人联络这支义军,希望能招安他们。就在白飞羽的信使快马出城的那天,吐蕃人越过了昆仑,一路东进,直指西境腹地,而南诏,三万大军入蜀……这一件件坏消息先后摆到了白飞羽的将军府。

    白飞羽一面派兵迎战吐蕃人,一面派人向朝廷求援。很快,奏报送到了洛阳皇宫,皇帝当庭震怒,指派刚刚从燕幽道凯旋归来的常龙,领本部大军,增援西境。

    常龙当日,便点兵出征,一路杀奔西境,沿途又招兵买马,补购粮草,等到长安的时候,所部已经有八万大军了,白飞羽等来了援军,亲自出城相迎。

    而那天,义军也从安西四镇赶了过来,增援迎战吐蕃的那三万人马。

    常龙也是雷霆手段,一刻也不歇息,当即击鼓聚将,分派任务,八万大军分四路,一路北上夏城,进击蒙胡,鲜戎。一路进敦煌,进攻楼兰,龟兹。一路驰援安西四镇。最后一路,与白飞羽所部三万人马汇合,迎战吐蕃军队。

    安排完,常龙便提剑,率军出征了……

    白飞羽本想给他搞个接风宴,结果也没弄成,常龙说,等着和庆功宴一起办。

    常龙前脚刚走,后脚,那义军的首领就到了长安城。

    那时候,孟清站在熟悉的长安城外,不禁唏嘘感慨一番,眼前这座雄伟的长安城,是自己最后的归宿了,这里,有着他最美好的记忆,有亲人,有回忆,还有……她!

    记得那天,白飞羽隆重的款待了孟清,孟清第一次正儿八经的进了将军府,他之前都是夜深人静,偷偷翻墙进来。

    席间,孟清与白飞羽相谈甚欢,很是投机。当然,更让他兴奋的是,白嫣然恰好端了茶水进来,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大光明的相见!

    敏锐的白飞羽很快察觉了那一抹隐秘的情愫,当然,他没有说什么,只是,对眼前这个年轻人有了些不一样的想法。

    自从西境战乱,孟清招兵买马护国安民起,就已经有好



第九十二章 风云会(含光剑——孟清)
    这几日,比武依旧进行着,只是颇为平淡无奇,每每场中之人都无法支撑一个时辰,所以轮换更替,直到当日结束,也无人胜出。所以,那之前替常龙坐镇的秦城也是一个人守在西亭,颇为无聊,许多看客也是十分无趣……

    这天,日出东方,天气晴好,客栈的鸡鸣,打破了整座澜沧县城的寂静……紧跟着,便有吆喝声,接连而至。

    孟清站在客栈门外,稍稍整理了一下衣服,冲着沐春和知秋道:“走吧。”

    沐春紧紧抱着剑,有些紧张,又有些兴奋,知秋则静静跟在孟清身后,说实话,她也有些担心,昨日劝了半天,可是不知怎的了,门主忽然就是要去际会群雄,怎么说都拦不住。

    ……

    镜花湖渐渐也开始有了些许寒意,路边的野菊花满是霜露。孟清一个人走着……偶尔望望天边,云雾中若隐若现的昆仑山……心事重重。

    路上的行人不多,因为这个点,许多人还在用早饭。

    “门主,你怎么了”沐春偷偷瞥见孟清凝重的表情,不由担心道。

    “唔……没事没事。”孟清支支吾吾,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强笑着答道。

    沐春本想追问,知秋瞪了她一眼,便把话吞了回去,乖乖跟在孟清身后,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似的。

    孟清背手慢行,时而抬头仰望天空,时而远望群山,又或者看看湖面,低下头静静走着……不觉,霜露湿衣……

    从县城出来,越过两三个村庄,绕湖而走,大约半个时辰,便能到南亭……

    一路无言,孟清三人来到了原来南亭的位置。

    小书童打着呵欠,睡眼惺忪,见有人来,将就着打起精神。

    孟清见自己来的早了些,便走到湖边板桥,临水而立,一个人发着呆……

    晨风起涟漪,饿禽点清波。岸桥边,芦苇丛生,水草摇曳……

    阵阵水香扑面而来……

    孟清不禁有些着迷…一瞬间,往事涌上心头。

    犹记当年昆仑战吐蕃,一马平川,两军对阵,旌旗漫野,兵戈蔽日……五万官军和自己的三万义军,对阵八万吐蕃军,兵力旗鼓相当,可是官军装备精良,又有常龙从燕幽战场带回来的善战之师,所以,当时人人都是满怀信心,热血沸腾……

    可是,唯一没有人注意到的是,战场!

    地势颇高的昆仑平原,空气稀薄,哪里是寻常人能适应的,所以,将军交战不久,这个问题便一下子暴露出来,己方士兵冲锋途中纷纷倒下……有的,差一步,就冲进敌阵了,就那样硬生生倒在了敌人的面前……

    那场战事,结果不言而喻,十分惨烈,若不是义军和常龙所部苦苦断后,恐怕八万大军,就要在昆仑平原折戟沉沙了……最后,官军撤退,到地势低的地方,设置防线,一边进行修整,一边阻挡敌军。

    本以为这招可以管用,可是哪知吐蕃人狡诈,竟然分兵北上玉门关,绕道偷袭长安……

    ……

    一阵风吹过,寒意深深,孟清不禁一个哆嗦。

    知秋轻轻走来,替他披上了袍子。

    孟清冲她微微一笑。

    “还没人来”孟清忽然想起正事。

    “你自己看。”沐春怒嗔道。

    孟清无奈一笑,侧目看去,原来赶来看比武的人群已经聚了好大一群了,再向场中看去,飒飒身影,倚剑静立。

    孟清一惊,赶紧向那人走去。

    “失礼失礼!”孟清不由有些歉意,自己让人家等了那么久……

    “无妨无妨,本想叫门主一声,可是见门主似有心事,所以没有冒昧打扰,况且,又无他事,等一会儿,也无妨。”男子和颜悦色,不紧不慢说道。

    孟清不由心中顿时对这人有了好感,没想到此人如此善解人意,能有如此对手,也是我之幸也。

    “没想到兄台竟然知道我”孟清更在意的是这人怎么知道自己的身份按道理来说,自己多年不入中原,应该已经没有几人知道风雪门的事了。

    “实不相瞒,家父曾讲过一二旧事。”男子也不避讳,直言相告道。

    “哦敢问令尊……”孟清不禁眉头一皱,对眼前这个人更加感兴趣了。

    “家父洛靖良。”洛风悠悠道,说的是轻飘飘的,却在孟清心中,一石激起千层浪。

    孟清心中顿时一荡,震惊不已,眼前,竟然是洛靖良的儿子……他虽然与洛靖良不曾谋面,可是,当初也是颇有耳闻,那时候,洛靖良征战北境,攻无不克,可以说是名扬天下,就连偏僻的西境,知其事迹者也是十之**。

    如今,那个曾经的国之柱石的儿子,站在了自己面前……不禁睹人思人,一时,脑中,故人面容,一一涌来……

    ……

    “嗯……真是年华匆匆啊,洛靖良的儿子都这么大了。”孟清不禁幽幽道。

    “门主容颜不衰,何惧岁月。”洛风闻言一笑,他大概想得到,孟清一定是想起往事了,才这般感慨。

    “哈哈哈,真是会说话……”孟清大笑,不禁摇摇头。

    “今天真是巧,能与门主切磋,也算是洛风的荣幸。”洛风彬彬有礼道,对眼前这位,他不愿轻慢。因为他在军报中看到过,孟清,也是和父亲一样,于国有功的人,纵然他后来如何,自己又凭什么去评判呢

    “那就让我来试试,洛靖良的儿子,是不是当得起洛阳府府帅这个头衔。”孟清说罢,手往后一伸,沐春赶紧跑上前,把剑递给孟清。

    洛风打起精神,抽身往后挪了几步,持剑以待。

    孟清缓缓解下披风,扔给沐春。慢慢抽出剑来,伴随着剑刃与剑鞘摩擦的声音,一柄剑缓缓出现,围观的人群眼睛一点一点瞪圆……

    洛风也是开了眼界,只见那剑,玲珑剔透,似有似无……能看清的,只有地上一抹淡淡的影子……

    人群中先后挤出几个人来,有墨问谷的几人,三清殿,常龙父子也来了,混在人群中的还有应穹……

    湖心亭中,也出现了三个人。

    ……

    顿时,这场比武也变的备受瞩目起来,因为一大早,风雪门门主出战的消息,已经传遍整个镜花湖北岸……听说过风雪门的人是难以置信,没听说过的是兴趣盎然,总之,纷纷赶来,一睹为快。

    ……

    然后,就在刚刚,洛阳府府帅洛风挑战的消息,更是引爆人群。

    ……

    场中,洛风见孟清佩剑怪异,自己从未听闻过,也不知其实力深浅,所以一番权衡,还是不要贸然进攻的好,先看看对方的路子再说。

    孟清此刻,已然剑在手,顿时,气势大变,原本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忽然变的深不可测。他见洛风纹丝不动,知道他打的算盘,心想既然如此,那我便当仁不让了……

    说时迟那时快,一剑呼啸而来,却又无影无踪,只听一阵风声……

    洛风大惊,全然看不到孟清手里的剑,远远看去,就像赤手空拳。无奈之下,洛风只能闪退一边,避其锋芒,脑中飞转,思考对策……

    这时,洛风注意到地上浅浅的影子,一下子豁然开朗,虽然不知那剑是何



第九十三章 番外——前朝军报
    三十年仲夏,燕幽道大总管裴渡战死,同年冬,青州府知府殉国。时天降大雪,数日不停,燕幽道将士,悲痛欲绝,全军俱缟素,车马皆挂幡。

    不日之后,噩耗传入帝京,朝野悲憷,天子垂泪,茶饭不思。中原百姓闻讯,纷纷自发伏路拜北,以敬国之英魂。

    帝悲痛之余,又接西境急报,知西境势危,强忍悲痛,急召原裴渡将军副将,现因燕幽军功升任辅国大将军的常龙,命他领军出征,援救西境,守土击胡。

    辅国大将军临危受命,即刻点兵出征,带着家眷,奔赴西境。

    帝亲登城头,目送大军,不觉潸然泪下,痛心疾首,曰:朕之金门三子,如今已亡其二,燕幽初定,贼人授首,皆赖板荡之臣忘乎于外,忠志之士浴血奋战。而今,西境危急,强敌来犯,三子仅存飞羽一人,朕绝不能再失忠臣良将,国之柱石,否则,定江山朕顺天意,守江山朕仰诸卿,失之如断手足,朕于心难安呐……

    随侍官员,皆跪伏在地,为帝之仁德所感召,纷纷涕下。

    辅国大将军兵临长安,审时度势,几经权谋,决议兵分四路,分战各路入侵之敌。
1...3334353637...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