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江湖迟暮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萧长策

    ……

    两人碰触,落地,背对背。

    含光剑在孟清手中渐渐现形……一滴鲜血,从剑刃划过,在空中,宛如一道血划的线。

    秦城感觉胸口一热,缓缓低头,一道长长的口子正渗出血来。

    “门主好心思。”秦城被虚晃一枪,自嘲苦笑道。

    “承让!”孟清幽幽道,其实他本可以一剑刺穿秦城的胸口,可是在那一瞬间,他变了剑势,从秦城胸口划过。

    秦城捂着胸口退开了,靠在一处松树下,从长袍上扯下布条,包扎着伤口,霁雨剑静静躺在一旁,树上落了几块雪。

    吴一问见秦城失手,心中焦急,常龙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剑锋所至,招招致命,吴一问丝毫不敢分心。

    兰秋灭应对连深,商正,身法灵活,飘忽不定,兰叶剑游走,可以说游刃有余,连他自己都奇怪,明明对阵冬雷剑的时候,那般吃力,怎么这会儿对付两个墨问谷高手却如此吃力……他抽空看了看吴一问,处于下风,焦头烂额,剑诀功法根本没时间用,在赤霄威逼之下,只能疲于应付。

    “老夫已经不想争什么第一了只要你认输,老夫立刻就走。”常龙打的大汗淋漓,一边挥舞着宝剑,一边正经给吴一问说道。

    “既然不想争,直接走便是,我吴一问绝不留你。”吴一问见常龙如此戏谑,气血上涌。

    “不过是个名号,吴谷主真的如此当真”常龙不禁奇怪,明明已经是江湖鼎立一方的大门派的掌门人了,还非要再争个天下第一。

    “哼!你懂什么!我必须要证明,我做谷主才是天意。”吴一问激动道。

    常龙听后,暗道原来是另有隐情,孟清与常龙对视一眼。

    “哦难不成还有什么人比吴谷主更合适”常龙眼睛一眯,顿时化身成老狐狸一般,想要套吴一问的话。

    吴一问察觉失言,不敢再接常龙的话茬。

    “废话少说,看招!”吴一问发怒,不顾常龙剑招,放开一博,常龙大乱,连连失手躲闪。

    这时,兰秋灭这边一声巨响,只见兰叶万剑阵中,商正和连深正吃力抵御,苦不堪言。兰秋灭傲立剑阵旁,不慌不忙。

    洛风和卫文对峙许久,大概是卫文缓过劲来,趁洛风不注意,卫文压低身位,急速攻向洛风腰间,看那紫电剑一路火花闪电,十分迅猛。

    洛风将斩龙剑往身前一竖,插入地中,也压低身体,蓄势待发。

    卫文见洛风古怪,一时收不住,紫电剑横扫在了斩龙剑刃上,剧烈碰撞,洛风从头颤到脚,就像水面泛起涟漪一般。

    卫文整个人被震飞,直接躺在了地上,口吐鲜血

    洛风缓了缓,直起腰来,俯视一眼,紫电剑刃被斩龙剑磕出一块缺口,洛风不可思议的又看了看手中斩龙剑,心想着斩龙剑当真是结实,如此碰撞竟然能毫发无损……

    卫文忍着胸口剧痛,强撑着起身,一脸诧异,看着斩龙剑插在地上,岿然不动,一时惊惧不已。内伤让卫文战力大减,不敢再战,赶紧退到一边去。

    一时山台之上,墨问谷四侠使已伤其二,剩下两人困于万剑阵中勉强自保。而洛风四人依旧应付自如。

    当孟清,洛风,常龙再次联手站在吴一问面前,吴一问便知,这次,凶多吉少了,赢了,就是天下第一,输了,就是性命。

    洛风本想再劝一下吴一问让他认输,结果常龙立刻拦住。

    “战场之上,没有输赢,只有生死。”常龙冷冷道。

    洛风听出了常龙的杀意,便不再多话。

    孟清眉头一皱,这么多年了,杀心怎么还是这么重……

    吴一问大吼一声,上前力战三人,人影翻飞,剑法变换,山台松柏枝头,落雪纷纷……

    正在崖边松树下调息的卫文和秦城被一阵踏雪声惊醒。

    只见一书童,一手执笔,一手执簿,上气不接下气的跑来。

    “你们这些人,动不动就飞,害我爬……爬……爬半天……哎哟累死我了。”小书童翻着白眼埋怨道,一屁股坐下,瘫在卫文背上,一动不动了。

    “喂喂喂……”卫文一下子不乐意了。

    “哎呀我说大哥,你让我靠会儿,反正精彩的我怕是都错过了,就记个结果应该就能交差了……”小书童说着说着……声音弱了下去。

    秦城看了一眼,嚯,竟然靠着卫文睡着了……

    卫文不敢乱动,一动浑身都疼,这会儿又不知道从哪冒出个小祖宗……唉……看来今天不吉祥啊。

    小书童轻轻扯着呼噜,卫文无奈,只好先顾着自己的伤势了,运气调息……

    秦城瞄了一眼,见卫文身上的真气也渐渐包住那小书童……便安心的闭上了眼睛。

    场中已经来来回回上百回合,不分胜负,吴一问胳膊上被划破几道,擦了擦汗,一筹莫展,照这样打下去,别说赢了,怕是累都要累死。

    “几位三打一,已经走了上百回合,再这么下去,怕是不太公道啊。”吴一问有些不服。

    “此言差矣,既然说了没有规则,乱战,那我们三打一又如何”孟清辩驳道。




第一百零九章 胡马烽烟入肃州
    “曾在长安城下心里生出莲花,忽而又生华发。”

    ——《白马要经》

    ……

    长安府历一月末。

    长安府,肃州。

    原野广阔,沟壑起伏,山路蜿蜒,百转千回。

    肃州,这是一个下承甘州,上接西域的脖颈之地,肃州历来作为中原出西域的跳板之地,又兼安西四镇的大后方,可以说是重地。

    近来,蒙胡鲜戎频频犯境,肃州北部几乎都陷入弯刀屠戮之下,血光四起,烽火冲天,庭州惨剧再次上演,路有枯骨,沟有饿殍,处处断壁残垣……

    ……

    肃州守军本就薄弱,如今四处应付,疲于奔波,已经是人困马乏,求援信已经送出去很久了,士兵们每天都在盼望,长安城的来信!

    然而事实是因为恶劣的天气,道路艰难,这求援信……就像断了翅膀的飞鸟,不知道在何处挣扎。

    ……

    肃州南部,鹿岭。

    肃州守军残部大营,炊烟袅袅,军营正埋锅造饭。

    辕门口,一位年轻的将军正极目东望,一脸愁云,他面容清秀,却满脸风尘,脸颊上,还残留着伤痕,一手按着腰中宝剑,一手低垂。

    远看群山万壑,数不尽,北边烽烟阵阵,他知道,脚下的鹿岭,是阻挡敌人进攻的最后一道放线了,如果援军不到,也便是肃州营最后一战了,身后,是逃难的百姓,是肃州大好土地。

    “将军,饭熟了。”士兵一脸疲惫,擦了擦脸上的黑灰,低声道。

    “你们快吃。”年轻将军欣慰道,纵然退路已绝,纵然孤立无援,还好,还有这一营兄弟,不离不弃!

    “将军,援军会来吗”士兵转身刹那,又扭头问道,十分沉静。

    “鹿岭无鹿,我亦猎此。”将军笑了笑,轻轻说道。

    士兵点点头,并没有恐惧,很沉着的点点头,然后往营里走去。

    将军看着自己的军营,看着士兵的背影,忽然心中畅快,不由笑出声,大步往营里走去,准备用饭。

    ……

    鹿岭是肃州的一道中轴线,也是一道荒岭,并不是它的名字那样美,但是,要想攻入肃州南部,路,只此一条!

    ……

    ……

    ……

    肃州北部。

    距离鹿岭一百五十里,一处村庄,蒙胡的骑兵正四处抢掠,整个村子鸡飞狗跳,四处哀嚎。

    一队装备精良的骑兵跟着五六个骑着高头大马服饰华美的人,走在村庄的小路上。

    “可汗,咱们还要继续前进吗”一个年轻随从问道。

    “你看看,我们蒙胡骑兵所至,汉人抱头鼠窜,就连上**人,都不可阻挡,你说,我们该不该前进”那为首的男人说道,他正是蒙胡可汗,蒙戈,一个立志成为草原之王的男人。

    “可汗说得对,如今草原只剩鲜戎和我蒙胡两家,有圣鹰庇佑,联起手来,必然无人可挡。”一个随从自信说道。

    “说得对,可汗的马鞭指向哪里,我们就打到哪里,上国如今已经不复往日辉煌,正是我们的机会,怎么能错过”一个年长的随从颇有见识,附言道。

    蒙戈听随从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了起来,心中也是畅快,毕竟,他现在,站在上国的土地上,这可是蒙胡几代汗王的毕生梦想,可是,曾经的上国是多么的不可侵犯,想当年,上国的两位大将军率十万大军长驱大漠,打的蒙胡鲜戎四分五裂,四处逃窜……几近灭族。

    如今,他,蒙戈,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上国的土地上,真是,造化弄人。

    “告诉各部勇士们,继续前进,占领整个肃州,蒙胡雪耻的日子,要来了!”蒙戈顿时激情澎湃,大声道,挥鞭一指,尽头处,鹿岭依稀可见。

    &n



第一百一十章 鹿岭之战(上)
    鹿岭。

    愁云凝结,天风苍苍。

    战鼓声回荡,鹿岭北,一片开阔,蒙戈的骑兵在荒野上,摆好了阵势,蒙戈正骑在马上,等待着哨探的汇报,一旦找到过岭的山口,或者坡度平缓的地段,他们就能一鼓作气,冲破肃州营的防线。

    “可汗,我看他们兵力并不多,不如我们分三路,同时发起冲锋,直接冲过去吧。”蒙戈身后那个年长的随从说道。

    “不可,中原兵法说过,天时地利人和,如今,他们抱必死之决心与我们一战,依托有利地势,纵然我们赢了,也必定是损失惨重。”蒙戈明白,他经不起太大的损失,这次带出来的是蒙胡全部的精锐,若是不能迅速占领肃州作为根据,等上国反应过来,援军一到,和他们打起消耗战,那就全完了,而且正值冬季,他的骑兵们只能以战养战,不停攻略。

    那年长的随从点点头,不再说话,紧紧盯着岭上的动静。

    ……

    蒙戈的战马有些躁动,他轻轻拍了拍马背,安抚着。

    忽然一阵杂乱的马蹄声传入蒙戈的耳朵,蒙戈抬头一看,他的哨探伏在马背上,浑身是血,奄奄一息。

    那战马甩了甩头,慢慢走到蒙戈马前。

    “可汗,前面有山道……”那哨探尽力说完,头一扭,摔了下去。

    蒙戈眼中一亮,一拉缰绳,勒马往哨探说的方向跑去,身后的卫队赶紧跟上,大军也纷纷调头,跟着蒙戈的方向。

    岭上,年轻将军看了一眼,像是一股洪流正在转弯,十分震撼。

    “将军,我们派去的兄弟尽力了……”偏将刚刚得到消息,派出去的小队全部战死,蒙胡的探马还是跑了一个,山口已经暴露。他说完,看了看将军,本以为将军会大发雷霆,却没想到将军很平静。

    年轻将军沉默一阵,忽然笑容浮现。

    “无妨!无论怎样,都是一战。”年轻将军正色道,心中此刻已经完全释然,方才见蒙胡军阵,十分震撼,竟生出一丝畏惧,转念又想起儿时,常听父亲讲起祖父大破蒙胡的故事,那时候,蒙胡倾全国之力,二十万大军与祖父带领的十万大军战于漠南,祖父与同袍同心戮力,英勇奋战,漠南一战,蒙胡溃不成军,远遁漠北……那时,国何其盛哉!

    而今,就像是个笑话一般,蒙胡五万大军,长驱直入,竟然站在了鹿岭前耀武扬威……

    年轻将军越想越悲,不禁叹息。

    “将军,您怎么了”偏将见将军异样,便关心问道。

    “我……没事……虽不能承祖辈雄风,但十年报国,又岂容蒙胡欺我中原无人”年轻将军悲愤不已,紧紧攥着拳头。

    “末将誓死追随将军!”偏将也颇为感慨,同生共死十年,又何惧此时

    “告诉兄弟们,如果有人还能活着……嗯……”年轻将军说着,忽然心中沉了下去,一个疑问,还会有人活着吗

    “将军,末将斗胆,这话,您还是别说了,见外。”偏将笑了笑,说道。

    年轻将军眉头一皱,转而又苦笑,也是,见外了。

    战鼓声忽然紧了起来,将军赶紧往岭下看去,整个蒙胡大军已经完成转向,向着山口全速进发了。

    “他肯定不会走那条路。”年轻将军断定,因为那个口子很狭窄,根本不适合骑兵通行,可以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那……他们这是……”偏将不解道,难不成他们想绕过鹿岭,这不可能啊,这得绕到猴年马月去。

    “那边布置了五千人,守住那个通道应该是够了,不过……”年轻将军一时搞不懂蒙胡人要搞什么名堂,总觉得自己的那个对手似乎胸有成竹,十分自信。

    偏将一看将军都没看明白,自己还是闭嘴吧。

    “你在这里守着,我带人过去看看。”将军想了一阵,吩咐道。

    “是!”偏将严肃道。

    年轻将军便提了两千人马,从岭上往山口那边摸了过去。

    一时,岭上岭下,仿佛在赛跑一般。

    岭下马蹄声如远天雷动,岭上脚步声如一股湍流。

    汗水,在肃州营士兵的脸上,划出了一道道痕迹。

    将军脚步轻快,在坎坷的岭上,身形轻盈,显然,他经验相当丰富。

    大约一柱香功夫,一道宽宽的裂缝出现在将军眼前,裂缝边上还趴了四五个士兵,正观察着情况。他擦了擦头上的汗,走到那裂缝边上,往下看了看,又看了看四周,有些发愁。
1...4041424344...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