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限无敌

    姜鹏举挠了挠头说道:大人,没办法啊!属下就这么一个毛病,本来属下也没想怎么,那个济南知府听说属下是明军大将,赶紧出来迎接,并邀请属下进府休息!属下看到他两个女儿长得漂亮,这才春心动了!

    赵国栋听姜鹏举这么说心中大惊,这可不得了!皇帝有过圣旨,只要放弃抵抗投降朝廷的官员一律原职留用。那个知府已经投降了,并且出来迎接你,按照皇帝的圣旨就成了朝廷的官员。你还把人家女儿强奸了,这要落到朝中那些大臣耳中,姜鹏举的祸事来了。

    赵国栋将姜鹏举拉到一边低声问道:你个死家伙,你知不知道皇帝的圣旨?你知道不是这样就是强奸文官的家眷,朝中那些大臣能放过你?

    姜鹏举这时才发现事情有些大条了,呆了半天哀求道:大哥,小弟精虫上脑,当时也顾得了!请大哥救我!

    赵国栋想了想问道:当时府中可有外人?

    没有,都是小弟的亲兵!

    这就好,你下去将那知府全家弄死,弄得像自杀一样,这样他们就是犯官的家眷,就不受圣旨保护,知道吗?




第七百六十五章 老师
    (谢谢书友一騎觉塵騅的捧场!)

    姜鹏举听赵国栋的主意心中大喜,赶紧进去准备让那知府上吊。赵国栋想了想又拉住姜鹏举说道:完事后你给秦王写一封信,将事情经过说一遍,让秦王帮你在陛下面前说说好话!

    姜鹏举点头刚要进去,赵国栋又拉住他说道:还有,女眷也不能留!

    大人,那两个女儿长的十分秀丽,能不能。。。

    看到姜鹏举这个时候了还贪恋女色,赵国栋气的大骂:你娘的,都什么时候你还想这个,斩草除根,一个都不能留知道吗?

    姜鹏举没办法,只要点头进去安排自己亲兵将那个知府一家人弄死,然后将现场弄成自杀的样子。反正这是战场,死一个知府根本没人注意,别说是知府,现在济南城里死的省部级高官就有好几个。

    姜鹏举想的简单,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那个知府在明军攻城前就想要投诚的,要不也不会将南城那么重要的地段交给锦衣卫来修理。正因为这样,那个知府知道自己立有大功,才出门迎接姜鹏举。原本以为自己一定会受新皇帝重用,但是哪想到姜鹏举根本就是个禽兽,能为了他的两个漂亮女儿将他们一家全都杀死。

    这件事现在看来是个小事,但是经过发酵和被人利用,竟促成了一件惊天大案,这就是后事了。

    前方的将士在打生打死,在平阴的朱宏三却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没办法,谁叫他是皇帝呢?

    以前朱宏三也看过一些穿越类的小说,那些主角一个个光荣正确,过来就是发展生产解放民智,摆出一副圣母的样子,有几个在临死前还弄出来民主制度。本来朱宏三还喜欢看这种小说,通不通顺不说,最起码看个热闹。但是等到朱宏三穿越过来才发现,那些主角真要搞民主那一套纯粹是傻。

    明代是什么?明代是君权达到顶峰的时代,所有知识分子深受礼教束缚,讲的是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而那些主角是皇帝啊!你现在要革自己的命,你是不是脑袋秀逗了!反正朱宏三感觉现在的这种君权天授的制度挺好,自己想干什么干什么,国家有那帮臭老九在执掌,虽然这帮臭老九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在朱宏三巧妙的平衡下,国家不可能出什么大乱子。

    当然,只是基本满意,如果说还有不太满意的地方就是这帮臭老九因为天生制约皇权的属性,天然就要压制皇权,弄得朱宏三很多时候狼狈不堪。目前就是这样,本来朱宏三在平阴待得好好的,不知道那个多嘴的家伙将安山湖一战的消息传到后方,被朝中那些御史言官们知道了,立刻纷纷上书说皇帝你就当好天子得了,打仗有军人去干,治理国家有我们文臣去干,你啥都不会跟着添什么乱?

    朱宏三看到这几个奏折后气的大骂,用湖广方言亲切的问候了这几个御史家中女性。但是骂归骂,因为御史的奇葩属性,朱宏三还不能收拾他们,只能在奏折上写了知道了三个字了事!

    皇孙朱升铎坐在朱宏三的腿上,看着祖父发火,但是又强压怒火在奏折上批复,心中很是不解。按照朱升铎的理解,这帮大臣敢骂皇帝,那还不是抄家杀头的大罪,为何祖父还放过他们呢?

    皇祖父,为何这帮御史这么说您,您还放过他们呢?朱升铎想了想将自己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

    朱宏三看了看朱升铎心情好了不少,摸着朱升铎的头说道:小子,他们虽然骂祖父,但是因为他们说的很对,所以祖父并不准备处罚他们!

    朱升铎听朱宏三这么说就有些不懂了,骂人就是错的,为何还有骂人是对的?更何况他们骂的还是皇帝!

    朱宏三看朱升铎直皱眉头就知道他没理解是什么意思,这个皇孙天资聪颖,是个继承人的好料子,朱宏三决定要好好教导一番。

    小子,天下这么大,有亿兆生灵,这些都归祖父管理,但是祖父只是一个人,你说能管理这天下的所有事吗?

    朱升铎想了想说道:不能!

    对了,这就需要官员了,但是官员的能力也千差万别,有的长于财政,有的长于礼法,有的长于军事,如何才能发现这些人的能力呢?这就需要皇帝了,当好皇帝并不需要这些都懂,只需要怎么发现官员的能力就好了,让有能力的官员去干他擅长的事情,这样的皇帝就是好皇帝!

    朱升铎点了点头说道:孙儿明白了,那些御史说祖父瞎指挥,是不是就是说祖父不擅长军事,应该用专业的将领去干,是不是这样?

    李承恩听朱升铎这么说吓的出了一身冷汗,这话也就朱升铎敢说,换了任何一个人都是抄家的下场。

    朱宏三听孙子这么说苦笑一下,没想到朱升铎这么一个五六岁的孩童都看出来自己不擅长指挥具体战役,看来自己还是在后面玩玩战略好了。

    对,小子你说的对,安山湖一战确实是祖父轻敌了,非要搞什么诱敌深入,才将半年的后勤补给都丢在湖中!

    朱升铎想了想问道:祖父,可是那些有能力的官员肯定就有野心,如何防备他们呢?

    这个问题已经涉及到如何维护皇权的稳定了,李承恩那敢在边上听这个,赶紧躬身悄悄的带人出去,屋里只剩朱宏三祖孙二人。

    朱宏三看着李承恩出去,笑道:小子,你听清楚,这帮文臣也不是铁板一块,就像你和七叔好,和六叔不好一样,他们之间也有纷争!一个好皇帝就像手拿榔头的木匠,看到那个橛子高出一块就要敲打一下,一定要将几个橛子敲到一样平,这样他们就会互相牵制,而皇帝就能从中渔利,知道吗?

    朱宏三看到朱升铎是懂非懂的点点头,朱宏三心中十分高兴,他对这个长孙越来越满意,恨不得现在就将朱升铎直接立为继承人。但是明代是礼法治国,皇帝也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是太子朱宏三也不是说废就能废的。

    朱宏三看着看五六岁的朱升铎,问道:小子,过了年你就六岁了,按照规矩应该进学了,你想要那个先生当你老师?

    朱升铎最不爱的就是学习,听祖父这么说噘嘴问道:祖父,不进学不行吗?我看七叔六叔他们好辛苦,背不出来还要被先生打手心,孙儿不想进学!

    混账,学习才能知廉耻,学习才能懂进退,你不学习怎能当一个人呢?

    可是祖父不也是不认字吗?孙儿听贵妃奶奶说祖父小时候也不喜欢学习,不也打下这么大片的江山吗?

    朱宏三听朱升铎说起自己小时候的荒唐事,笑着骂道:混账小子,祖父那时是没钱学习,再加上朝廷法度不让学习,自然不认的几个字。但是你们不同了,马上可以打天下,但是马上不能治天下,懂吗?

    朱升铎心中知道看样子不学习是不行了,没办法只好说道:那好吧,不过孙儿想要自己找老师!

    自己找老师?翰林院里的先生们可都是状元榜眼,天下在没有比他们有学问的了,你自己找的能比他们学问还高深吗?你说说你想让谁来教你?

    孙儿想让七叔的舅舅,就是那个钱遗爱教孙儿!

    朱宏三听朱升铎自己选的钱遗爱,心中就是一愣。他知道朱升铎小时候丧母,被贵妃钱雨婷抚养长大,大概和总进宫的钱遗爱处的不错。但是钱遗爱是朝中大臣,还是一个成年人,怎么能和朱升铎这么一个小孩子有交情?

    小子,你为何要挑这个钱遗爱,你可知道他连进士都不是,只是个举人!

    钱遗爱舅公对孙儿很好,不像那个夏完淳,看到孙儿就一副臭架子!还有钱遗爱舅公没事喜欢给孙儿讲故事,所以孙儿很喜欢他!

    朱宏三听朱升铎这么说明白了,看来钱遗爱已经将筹码押到朱升铎身上,要不以钱遗爱那副装逼模样,怎能搭理一个未成年的皇孙?并且按照礼法这个皇孙还不是最好的继承人。

    朱宏三听朱升铎说完摸着胡子想了想,看来朝中有些人已经开始在第三代布局了。太子有两个儿子,嫡子朱升钰身后站着庞大的马家,根本不是朱升铎能比的,如果自己不为他找个靠山以后必定被朱升钰欺负死。

    钱遗爱这个人滑不留手,让他当朱升铎的老师也好,就算朱升铎将来竞争失败,有钱遗爱的帮助也能留一条活命。想到这朱宏三点点头,说道:好,既然你想要钱遗爱为你开蒙,那祖父就答应你,等到了北京祖父就让钱遗爱过来!

    朱升铎听祖父答应自己的请求,心中高兴,跳下来兴奋的满屋乱跑。

    这时门外的李承恩进来,躬身说道:皇爷,济南的军报来了!



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津卫
    李承恩看到皇帝要教育皇孙朱升铎,赶紧带着小太监退到外面,这种为君之道自己还是不要多听为妙。

    李承恩站在外面看了看天气,这几天天色很不好,大概要下雪了,天上铅云密布。李承恩的心情也和天色差不多,充满灰败感。李承恩久在皇帝身边,深知皇帝的身体不好,患有洪脉之症(就是高血压),这种病说大可大说小可小,没事的时候和正常人一样,犯了病就是急病,并且很有可能中风。

    中国封建帝制数千年,对这种突然情况早有制度上的安排,那就是太子。所以朱宏三就是现在脑溢血挂了,在南京的太子也会马上接掌这个国家,并不会造成什么大的变动,国家的既定政策也会按部就班的执行下去。当然这是指国家层面上的,但是对个人来说那就不一定了,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吗!

    李承恩担心的就是这点,他身为朱宏三的近侍,必须要做出一副一切以皇帝为中心的样子,对太子向来都不假颜色,甚至还要按照皇帝的吩咐监视太子。这样下来太子必定憎恨李承恩,等太子上台李承恩能回家养老都算烧高香了。

    今天李承恩看到皇帝教皇孙为君之道不免想到了自己,将来自己可怎么办啊!

    就在李承恩惆怅的时候,门口进来一个身穿红色褂子,后背四杆黄旗的骑士,正是八百里加急军报到了。

    那个骑士来到李承恩面前单膝跪倒说道:厂督,济南军报!扬州提督赵国栋用一天就攻占了济南,满清郑亲王济尔哈朗身死!

    李承恩一听这时大喜啊,顾不得自己的心情,赶紧拿上军报来到屋前轻声的叫道:皇爷!皇爷!大喜啊!济南大胜!

    屋中朱宏三低深的声音说道:好!进来吧!

    李承恩进屋后,朱宏三挥挥手让小太监将朱升铎领出去玩耍,自己接过军报细看。上面写的很简单,只是将战斗经过说了一遍,八万守城的清军跑了一万多人,但是大部分将领都被消灭,有投降的有自杀的,敌首济尔哈朗战死。

    济南打胜仗在朱宏三意料之中,只是朱宏三没想到赵国栋能在第一天就拿下济南,所以朱宏三还是很高兴的。

    好,老李,通知军机处,给赵国栋他们记上一功,还有将北方地图拿来!

    小太监打开地图后,朱宏三站在地图前深思良久,现在自己在中原一带一共有三支军队,一只是河南的马昆,他们在攻打彰德府,现在还没有传来消息。还有一支就是钱勇,带着两个师去了东昌府,应该快传来好消息了,最后一支就是济南的赵国栋。

    现在赵国栋用一天就拿下了济南,虽然是好消息但是打乱了朱宏三的进攻步伐。按照朱宏三的安排,这三支队伍要平推至北京脚下,让顺治小皇帝根本没有跑路的机会。可是现在其他两路没传来消息,济南的赵国栋却完成既定目标了,这样一下三个方向必定脱节。

    朱宏三想了想让小太监去叫来姚启圣,毕竟他掌管军机,问问他的意见。

    姚启圣来后听皇帝的疑问,想了想说道:陛下,何苦拘于形势呢?三路大军各打各的不是挺好吗?

    现在我军兵力不足,每支部队只有三万多人,最多的赵国栋也只有四万五千人,朕是害怕他们遇到劲敌啊!

    陛下,现在整个北直隶那还有有力的抵抗?赵国栋的济南之战能这么顺利正是因为满清已经无可用之兵,使用的都是前明的一些卫所兵,这些人那能对付了赵国栋虎狼之师呢?

    朱宏三听姚启圣这么说也连连点头,自己就是在安山湖被清军打怕了,忘了这已经是满清最后一支有生力量。

    熙之,你是军机处军机,你说应该怎么办?

    姚启圣看了看地图,指着地图上一处地点说道:陛下,现在我军要面对的不是已经不成气候的满清,而是这里!山西大同!这里还有前明叛将姜壤,他手中还有五六万人马,这些人可都是当年的边军,还是很有战斗力的,臣怕姜壤有不臣之心啊!

    提起姜壤就让朱宏三恨得牙根痒痒,这几年朱宏三为了给满清下套,对姜壤真是不余遗力的支持。山西距离广东千山万水,朱宏三竟然派锦衣卫给姜壤送去了大批的白银和武器,就是最为珍贵的火枪都送进去上百杆。朱宏三原本以为这个姜壤能激发天良,在满清后面狠狠的来一下。

    哪知道姜壤此人是比李成栋还要龌蹉的四姓家奴,姜壤最开始是大同总兵,李自成来了他投靠李自成,满清来了投靠满清。后来阿济格压迫他,姜壤又打起了反清的大旗,并且和南明神武政权眉来眼去。就在去年,姜壤又贪图小利重新投靠满清,让防备他的满清能倒出手来对付朱宏三,这种垃圾人渣朱宏三恨不得想置之死地而后快!

    前几个月朱宏三为了对付济尔哈朗,再加上和山西并没有接壤,所以也没对姜壤留意。现在可不同了,济尔哈朗已经失败,满清退出历史舞台已经定局,下一步就是朱宏三上台表演了。朱宏三向来不喜欢搞什么以军领民那一套,后世的三藩之乱就是这样,所以朱宏三一定要清除这个盘踞在大同十多年的姜壤反革命小集团。

    熙之你说的很对,你说对付姜壤应该怎么办?

    陛下,很简单,分兵!现在赵国栋实力超群,再加上李元胤部足有十万人,有这些人去北京已经万无一失了!钱勇和马昆二人合兵一处,然后进入山西对付姜壤!

    朱宏三看了看地图,然后说道:熙之你看这样可好?让钱勇他们走顺德保定,然后出紫荆关进入山西!赵国栋部直接北上去天津怎么样?

    姚启圣躬身说道:陛下大才,所说正是臣下说想!

    好,那你们军机处拟旨吧,让钱勇攻破东昌府后和马昆会和,以钱勇为正,马昆为副,去征讨山西姜壤,朕和赵国栋去天津,直接攻击北京!

    大战略完成,朱宏三又在平阴这里等了五天,等到南京那边把损失的补给运到,同时将禁卫师缺员补齐,然后启程去济南和赵国栋会和,直接北上德州,带着李元胤的五万骑兵,奔着天津卫而去。

    在半路上朱宏三接到消息,彰德府和东昌府的清军都被消灭干净,岳乐也死在东昌府,至此满清在关内再也没有一只成建制的军队了。

    朱宏三在八月十五日赶到德州和李元胤会和,然后带着十万人浩浩荡荡的沿着运河北上,在九月初一来到天津的外围,静海。
1...412413414415416...5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