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限无敌

    薛大人,你看本王带来的队伍这么多人,那个驿站实在住不下,不如薛大人将这府衙借给本王暂住可好?等本王结束差事北返马上还给你。

    薛田听朱渊这么说一下没反应过来,问道:钦差大人,您说什么?

    本王说在你这住了!

    这次薛田听清了,这怎么行?这也不和朝廷法度啊,历来钦差出行都是住在驿站,怎么能抢地方官的衙门住?

    钦差大人,这不和法度,更何况大人您是亲王,住在我这府衙也不和礼法啊。驿站那边也是去年新建成的,还是请大人去那里居住吧!

    但是朱渊根本不听薛田在这解释,直接跟后面的丁长生说道:丁大人,你将所有人都叫进来,士兵就住在大堂两边的堂事房中,房间不够的就在大堂门前的广场搭帐篷,还有二堂本王居住,三堂安静,让老师去住!

    丁长生根本不管薛田怎么说,得了朱渊的命令带着如狼似虎的三百禁卫军开进知府衙门,现在知府衙门正在办公,那些衙役书办师爷不知道怎么回事,纷纷出来观望。

    丁长生带领的是禁卫军,是皇帝的御林军,更何况还有二百锦衣卫,这帮家伙在北京跋扈惯了,那里管你们什么情况,纷纷冲进左右的屋子,将正在办公的书办统统撵了出来。

    薛田看到朱渊如此无法无天,怒道:燕王,你这是犯法!你们进来居住,那本官怎么办?本官的家人怎么办?开封府还办不办公了?

    朱渊打了个哈哈说道:你的家人还可以在后宅居住,薛大人放心!至于薛大人的公事吗可以去附郭的祥符县办公!

    那祥符县呢?他们怎么办?

    自然和薛大人一起了!薛大人请出去吧,本王赶了一天路,要休息了!对了,还有请薛大人通知巡抚吴培昌和布政使张家玉,明天让他们来府衙,本王要宣读父皇的圣旨!朱渊说完走进二堂的休息室,不搭理气急败坏的薛田。

    薛田站在门口说道:好啊燕王,你等着,本官要上本参你!薛田叫的欢,但是朱渊根本不搭理他,没办法薛田只好带着撵出来的官员衙役走出自己的开封府衙。

    开封府的二把手同知也弄得一头雾水,他还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钦差,站在大门口请示道:府台老爷,咱们怎么办?

    薛田也没办法,只好咬咬牙说道:你先带着人去符祥县,本官要去见巡抚吴大人!

    河南巡抚吴培昌这时正在家中停职待查,所以今天才没有去城外迎接钦差。吴培昌将朱渊一行安置在驿站是有他的小心思的,道理很简单。驿站就在巡抚衙门边上,并且驿站规模很小,钦差的护卫根本住不进去,所以便于吴培昌监视这个皇子钦差。

    当然吴培昌就是在大胆也不敢对朱渊不利,他只是害怕自己的布置被朱渊看出来,这才想要监视朱渊的一举一动。

    吴培昌在府中听到薛田来了,还以为薛田将钦差安排完毕过来汇报,那知道见到薛田后才知道是这么回事。

    薛田如同没娘的孩子,见到吴培昌就大吐苦水:抚台大人,这个燕王实在无礼,竟然强占下官的衙门,这还有没有王法了,下官请求抚台大人和下官联名上书弹劾燕王!

    吴培昌听朱渊没按照自己的安排住进驿站,而是强占了开封府也很头疼。开封府占地甚广,大门小门后门就有十多个,并且跟随钦差来的足有七八百人,这完全没法监视。

    薛田在这告状,但是吴培昌也没有办法,现在他因为被张家玉弹劾,已经停了官职,也就是没了上书的权利。吴培昌叹了口气说道:薛大人,本官也没有办法,现在本官停职在家,也没有办法和薛大人联名上书,还有就是薛大人自己上书也不行。本官接到消息朝中所有阁老都被皇帝免职,现在朝中主事的是军机处。本官估计你这份上书到了京师也无人理会。

    吴培昌说的很对,薛田你一个四品知府,在地方当然人五人六很是牛逼,但是到了朝廷你屁都不是,金水河里的甲鱼都比你官职大,你这种四品官的奏折根本没人理会。同时现在京中所有官员都将注意力放在和军机处死磕上,更不会有人注意你一个知府的奏折,所以吴培昌在这劝说薛田忍一忍得了。

    薛田听吴培昌这么说也没办法,自己官微言轻看来只能忍了。

    吴培昌看到薛田冷静下来后问道:薛大人,半月前本官交代你的事都安排完了吗?

    吴培昌害怕钦差真的查出什么问题,在接到马明远的书信后马上开始填补窟窿修改账目,将所有漏洞尽量填补完毕。

    提到正经事薛田精神一震,低声说道:请抚台大人放心,下官已经都处理完毕,和城中那些大户都说清了,钦差大人提检他们时不要说没用的话,他们也都答应了!好在布政使张大人也停职在家,要不有他暗中搅局怕是要出大事!

    吴培昌沉吟道:那些大户倒没什么,无非就是些银钱的问题,城外河堤也没什么问题,毕竟河堤在那里摆着,主要是流民安置的问题,这才是重点所在。

    这几年因为战乱停息,以前逃难到湖广江西南直隶的河南流民陆续回来不少,再加上山东和陕西山西被地方官府驱赶南下的流民,现在河南一共收拢了上百万流民。

    这些流民基本上都是赤贫,到了河南完全需要地方政府救助,这可是一大批开销。朱宏三为河南投入的上千万银元有一半用在这上面,自然这里也是河南上下官府大伸其手的重灾区。

    至于开封府的重建整修黄河河堤这些大工程现在已经基本完成,表面上整洁如新,钦差来看也看不出什么,总不能将城墙扒了看看里面是不是偷工减料吧!

    吴培昌想了想还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问道:薛大人,最为关键的就是城外流民的安置,现在开封城外还有几万流民没有安置,还有你开封府辖下的几个县,都要提前打好招呼,如果出现什么问题朝中的马阁老不会放过你我的!

    薛田也知道事情重大,毕竟现在河南境内还算人口密集的府城就剩开封了,剩下的洛阳南阳河南等府还不如这里,最为关键的是开封这里是黄泛区,必定是钦差检查的重中之重。

    开封府下辖四州二十八县,最南边的沈丘县已经和安徽省接壤,不过沈丘那里距离黄河太远,钦差并不会注意那里,只有开封周围陈留兰阳仪征等县才需要小心。

    薛田听吴培昌问起赶紧答道:请抚台大人放心,开封周围的几个县下官半月前已经亲自去看过,安置流民的上百农庄也都准备完毕,相信钦差他们看不出来什么。

    吴培昌听薛田这么说点了点头说道:本官也没想到张家玉那个家伙表面上对我恭敬,其实暗中却在收集本官的黑材料,早知如此当初就找个机会将他挤兑走了,那能现在出这么大的问题。

    薛田只是一个四品知府,并不知道朝廷中那些大佬的争斗,现在听吴培昌这么说问道:大人,张大人为何如此和我们过不去?所有好处可都是有张大人一份的!

    哎,薛大人你不知道,张家玉这厮是阁老李植的党羽,李阁老为了对付首辅大人,自然要收集不利于首辅大人的罪证,本官是首辅大人的同年,在广州时还是财政部的侍郎,自然是他们打击的对象。

    薛田听吴培昌这么说心中也没办法,薛田是湖广钟祥人,虽然当年没有和朱宏三南下广东,但是在朝廷中分帮立派中天然就属于楚党,再加上马明远对薛田有大恩,将他从一个七品知县直接提拔到四品知府,薛田身上更是深深的刻上马明远的记号。所以这次薛田才不留余力的帮助巡抚吴培昌,因为他知道,吴培昌如果倒霉自己也必将倒霉。

    二人在巡抚衙门商量完毕后,薛田从衙门出来回到家中,到了衙门门口才想起自己的家已经被占了。薛田心中大骂朱渊,但是没办法,门口守门的士兵根本不让他进去,薛田只好转到府后街从小门进入后宅。




第八百六十五章 开封府前
    第二天朱渊将宣读圣旨,也就是正式开始工作,所以第二天一大早河南省所有高级官吏都集中到开封府衙门口,等候钦差大人的宣召。

    明代的地方官职设计的很奇葩,在建国之处朱元璋为了避免形成汉唐那种地方势力,将省级权利一分为三,布政使负责全省民政税收等,按察使负责全省案件的审理侦办等,都司也就是都指挥使司,负责全省的军队管理。

    老朱这个办法出发点是好的,那就是将地方官吏的权利减少,避免出现地方权力过重对抗中央的现象。但是老朱忘了中国人最喜欢内斗,在班级选个班长都要你争我夺,更别说掌管数百上千万人口一个行省了。朱元璋定的三司制度在他死后不到百年就证明不可行,三司长官有功劳都要争一下,有问题都推给对方,最后没办法中央才弄出个巡抚制度。

    巡抚这个官职最开始是钦差的一种,最初是朱元璋为了解决一些地方事务设立的临时官职,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巡抚就是巡查安抚。第一个巡抚就是懿文太子朱标,朱元璋命他巡抚陕西,所以明代命皇子担任钦差并不是朱宏三首创。

    巡抚一开始只是临时官职,仅负责督理税粮总理河道抚治流民整饬边关,明朝中后期战乱频发,所以巡抚开始偏重军事。在嘉靖年间,地方人口增多,三司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大,同时帝国西南倭寇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央实在没办法,才在嘉靖十四年,命巡抚出抚地方,节制三司,实际掌握地方军政大权。

    在明朝后期,流民日益增多,同时帝国战事越来越频繁,在一个省设立主管军事的巡抚已经不起什么作用,所以中央在巡抚之上又增设总督一职,主管多省军事,巡抚就这样由一开始中央下派到地方主管军事的钦差,彻底变成了主管一省民政的最高长官。

    朱宏三占了天下后,更是下圣旨将巡抚这个官职定了下来,规定每省设立一个巡抚,是全省最高的行政长官,在三司之上,级别是正二品,和中央部委尚书一个级别,而原本的最高长官布政使成了正三品,和侍郎一个级别。

    布政使和按察使虽然官职降了,但是因为负责的事务没变,还是手中握有很大权利的。当然三司并不是都手握重权,其中最倒霉的就是都司了。

    都司全称都指挥使司,是一个省最高的军事长官,负责管理所辖区内卫所,以及与军事有关的各项事务,是地方平时最高军事领导机构,隶属于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并听命于兵部。

    都司在在明朝前期还算比较重要,是三司中的一员,但是随着明朝中期文官阶级的崛起,这些武将丘八被打进了十八层地狱。同时因为都司有一些职能和按察使重复,所以各地都司在文官的打压下,完全变成了只负责卫所制的土地主。

    都司被打压下去,但是地方治安不能不管,这时候中国官场上最混乱的官职就出现了,这就是道员。

    道是中国历史上的地方行政或监察区划,始设于西汉,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持续发展完善,明清时期趋于完善,中华民国时期沿用,新中国建立后停止使用。需注意的是不同时期的道,其性质和行政单位都不尽相同。

    在汉代道是和县平级的行政区划,唐代道是比省级还大的机构,全国也只有十道。元代道是在省级和府级之间的行政机构,有些像新中国的地区,管着县市,还受省政府控制。

    但是明代道这个行政区划开始变化,一开始道只是掌管一至数府州县的民政监察,其名称不一,按系统划分,有布政分司道和按察分司道,按职掌划分,有分管专门事务的道和管辖府州县的道。后来因为都司职权的削弱,又出现了负责关键节点驻兵的分守道负责治安的分巡道还有负责武器后勤的整饬兵备道。

    在明朝后期道这个官职十分混乱,级别也五花八分什么都有,代表布政使的分司道是从三品高官,可是一些分巡道只有从五品,当年李植就是广州的巡海道,官职就是从五品。

    除了这些地方官一省还有中央下派的官员,比如督粮道,这个直属中央户部负责督理粮储的官职,还有那个天下第一肥缺,放屁油裤裆的两淮巡盐道,这些都是中央委派任命的官职。

    河南省现在最高的行政长官是巡抚吴培昌,三司是布政使张家玉,按察使杨琼芳,都司魏庆,这四人是省级干部,他们下边的就是那些乱七八糟的道员们,什么法院副院长的按察分司道省教育厅长的提督学道省邮政局长的驿传道水利厅长的水利道管理黄河水道的河道省军区训练局的招练道省食盐专卖局的盐法道,还有其他什么监军道分巡道兵备道等等。

    这些道员后面就是知府了,河南省下辖八府十二州九十六县,今天是迎接钦差,全省所有地方行政长官都要出席,所以全省的所有知府知州知县全部来了。这些人加上那些道员,还有各种轿夫家丁卫兵等人,一共足有三百多人,乱哄哄的站在开封府衙门口的校场上。

    张家玉作为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将全省所有官员都给告了,这样自然成了一条臭鱼,大家纷纷躲着他,怕被其他人打击报复。所以张家玉一人站在开封府门口,闭着眼等候钦差的传话。

    在张家玉对面站着的是省法院院长也就是按察使杨琼芳,还有省军区司令员都指挥使魏庆。这二人也是张家玉告的主要官员,所以这二人对张家玉真是横眉冷对。

    魏庆是新军的副团长,也是新军二师出身,当年他在济南攻城战中负伤,所以转业到了地方,成了一省的军事长官,负责全省所有卫所军队。魏庆是个武夫,看到张家玉这副臭屁模样就是生气,在杨琼芳边上低声骂道:臬台大人,你看看张家玉那副小人模样,下官真想上前打他一顿!

    杨琼芳知道这魏庆在吹牛逼,当年张家玉可是军机处出身,可是魏庆的直属上官,魏庆那敢真去动手。不过杨琼芳现在和魏庆是一个阵营,要给他留些面子,所以并没说破。

    魏大人,你我都是一省长官,千万不要做那些有失体统的事,至于那件事好说,朝中有首辅大人,省里有抚台吴大人,魏大人放心吧!

    魏庆听杨琼芳这么说放了心,这一个多月他可是提心吊胆。前几年江苏那件大案子死了上万人,就连南京步兵统领衙门的真定侯张崇伦都砍了脑袋,张崇伦可是跟着皇帝从武昌起家的老人,更是第二批教导团出身,绝对的根红苗正,官职也升到了副师长,还是世袭的侯爵。这样都被皇帝杀了他魏庆一个副团长,一个省的指挥使,爵位只是世袭锦衣卫千户,真要被钦差查实了绝对活不了。

    魏庆这时也挺后悔,当时为啥就钱迷心窍,听了吴培昌的话呢?真不应该收那几千银元。

    杨大人,听说这次来的钦差是陛下的四皇子,不知道能不能。。。魏庆的意思是你们楚党行不行,能不能将钦差糊弄明白?

    杨琼芳是进士出身,是湖广长沙人,对魏庆这种丘八向来看不起,但是现在没办法,谁叫二人是一个绳上的蚂蚱呢!

    杨琼芳耐着性子说道:魏大人放心吧,就算巡抚大人不行还有首辅大人呢,首辅大人不行还有太子呢!

    这时校场上人群分开,一顶四人官轿来到面前,正是巡抚吴培昌到了。

    杨琼芳和魏庆赶紧走上前去,躬身说道:下官恭迎抚台大人!

    吴培昌出了轿子,拱拱手说道:二位早到了!说完看了看不远处的张家玉冷笑道:藩台大人,为何不来迎接上官呢?明清时期官场礼仪十分繁琐,看什么人如何称呼,如何行礼都是一门学问,巡抚是一省之长,作为常务副省长的张家玉不来迎接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张家玉上书那天就已经准备好和吴培昌死磕了,现在听吴培昌这么说也冷笑道:吴培昌,你和本官都停职待查,还讲什么上官不上官,现在你和本官平级。当年本官在江西当巡抚的时候你还是一个侍郎,还想让本官给你行礼?

    张家玉和马明远的死结就是当时结下的,要不是马明远搞明升暗降那一套,张家玉也不能从巡抚一下成了布政使。不过张家玉说的也在理,当年吴培昌在财政部当侍郎是正三品,张家玉是江西巡抚正二品,确实是张家玉高过吴培昌。

    吴培昌被张家玉抢白气的要死,刚要反唇相讥就看到开封府大门打开,一个身穿明黄色飞鱼服的锦衣卫出来喊道:河南巡抚吴培昌及河南大小官员,进府拜见钦差大人!

    吴培昌听要办正事了,也就不再和张家玉怄气,瞪了一眼张家玉后带头走进开封府。



第八百六十五章 冲突
    走进开封府衙大门,就是大堂前面的广场,两侧的厢房前站满了腰挎绣春刀的锦衣卫,朱渊身穿一身大红亲王服色满脸肃穆的站在大堂门前。
1...464465466467468...5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