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杂家宗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胖一点

    刚才就该掉头走的,应霄看着唯唯诺诺常浩,心里简直快后悔死了

    不过,事到如今,应霄后悔也来不及了,将支支吾吾常浩拉到身后,自己开了口。

    学生应霄应伯云,见过晋马先生。

    听了应霄的话,马晋眉毛一挑,嘴角微微勾起,这人有点意思啊。

    一般来说,像应霄这种初次见马晋,且身份又没他高的,多是称呼马晋为驸马或者大人,而这种应霄另辟蹊径的尊他笔名为先生,自称学生的叫法,马晋还是第一次见。

    你我初见,当不得客人先生之称。

    马晋心里依旧不爽书迷抗议之事,所以还是一副不咸不淡的样子。

    非也,先生乃士林名士,所作之书无不广传天下,令四海闻名,九州识君,乃是我大乾一等一的文豪大贤。

    此外,先生又创《杂志,编众文于册而播万民,兴民智,广民识,实为我等后晋士子之楷模,伯云能称您一句先生,是我的福气,万没有先生不当之理。

    应霄声情并茂的反驳的马晋的说法,然后发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啧啧啧啧

    马晋看了看一旁已经傻了眼的常浩,缓缓摇了摇头,感叹不已。

    要不说人还得多读书呢,不然你连拍马屁都拍不过人家。

    话是如此,但从马晋明显和缓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对应霄真心实意的这番话还是很受用的,轻轻一笑道。

    奉承话不必说了,应伯云是吧,我听说过你,右将军雷霆霆的外甥,大儒贾若的关门弟子。

    去科乡试,你是京城解元,许多名士都发话说,此次春闱,你只要发挥正常,二榜有望,是京城年青一辈数得着的俊杰。

    马晋今年还不到二十六岁,但说起比他小小不了几岁的应霄,语气却是老气横秋,而应霄常浩两人也没有丝毫觉得不妥。

    不谈他驸马身份,单是马晋正四品副巡按的官职和大乾名士这个名头,就足以和他们的父辈平起平坐,他叫应霄一声年青人,很正常。




第四百九十二章 忽悠啊忽悠
    公主府

    先生过誉了。

    面对马晋道出自己的来历,应霄显得有些受宠若惊。

    这可是五驸马马晋,京城的一等一的风云人物,连他舅舅军方大佬右将军雷震霆也要略逊其一筹。

    而这种他只能仰视的大人物,竟然对自己的经历颇为了解,应霄能不既惊且喜吗,只是,应霄的惊喜没过太久,就因为马晋的后面的话变为惊吓。

    怎么会过誉,应公子这还没中进士,就敢引着几千人算计我马晋,若是他日应公子金榜题名,怕是我都得收拾细软,携妻儿远避海外了。

    马晋说这话时,脸上没有半分怒气,笑容和善,让人感觉如沐春风,可正对着马晋的应霄却觉得,这股春风后面全是杀人的钢刀。

    先生误误会

    应霄再也没了刚才的神情自若,寒冬十月的,冷汗一下子将身上的衣服侵湿,脸上慌张的还不如刚才的常浩。

    没办法,马晋说的太吓人了,什么叫他中了进士后马晋就得远避海外,这把他当什么了,皇上还是首辅?

    如今随着颜易即将上位,马晋的影响力也随之水涨船高,应霄相信,只要马晋这句话放出去,自己绝对完了,就算自家舅舅和师父联合出面能保下自己,他以后也别想在仕途有所作为。

    什么叫杀人不见血,这才是杀人不见血!

    看着张惶失措的应霄,马晋神情不变,端起茶杯淡然喝了口水。

    这小子脑子不错,但还是太嫩了,想的太也天真,以为给说几句奉承话,就能让他笑颜即开,尽消心中之火?

    要不,是这家伙把他当成那个蠢货常浩一般好糊弄,要不,就是这位应公子以为自己是位面之子,自带降智光环。

    笑话,把他马晋堵在家门口两天,红口白牙一张嘴,就想将这事抹了。

    想好事去吧

    咳咳。

    几句话把应霄俩人说的方寸大乱,完全掌握住节奏的马晋,咳嗽一声,神情玩味的开了口。

    你们的来意我很清楚,不过,我想知道,你拿什么条件和我谈?

    然后不等应霄开口,马晋又自顾自道:无外乎就是凭借公主府附近那几千书迷,还有你们背后的衮衮诸公,给我施些压力逼我就范。

    看着目露惊色的应霄二人,马晋摇了摇头带着点可惜道。

    说实话,我是真不明白,你们哪来的勇气,敢让你们把主意打到我头上。

    书迷?

    信不信我只要露面,几句话就能让他们全部散去,我还能告你们一个聚众闹事的罪名。

    家世?

    你们觉得我要是死盯着你们不放,他们会为了你们得罪我吗,解元郎,我记得你舅舅有好几个亲儿子吧,你这个外甥能在他心里排第几?

    还有常三表哥,你更不用说了,我都不用出手,递个话就自有你大伯和你爹出手教训。

    马晋看着被自己说的神情恍惚的二人,犹不满意,又添了一把火。

    不要以为朝中的那些老狐狸会为你们出头,只要我做点保证,不下死手,为了安抚我,他们也绝不介意我拿你们撒撒怨气。

    到时候我加更几章,书迷和大佬们得了实惠,我得了名声,而被他们放弃的你们呢,就只有被我捏在手里撒气的结局了。

    啧啧,你说你们好好当你们的阔少爷多好,惹这档子麻烦作甚。

    马晋语气阴测测的,对着应霄二人是一顿连蒙带吓,可把二人唬了个够呛。

    应霄还勉强能撑得住,常浩就不行了,他本来就图个新鲜,过来凑热闹沾光的,眼下一听光没沾成,自己搞不好还得搭进去,当即就急了。

    妹夫不驸马爷,我是一时糊涂才酿成大错啊,你看在我爹我大伯,还有贤妃娘娘的面上绕了我一次吧。

    实在不行,我我给你跪下了

    急切之下,常浩也顾不得许多,撩袍就要跪地求饶,却被马晋让连盛拉住了。

    你啊你让我说什么好。

    马晋看着都快哭了的常浩,满脸愤怨:咱们是什么关系,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戚啊,外人算计我,你不帮我就算了,还上赶着去给人帮忙。

    你自己说,有你这么当表哥的吗,眼下还敢跑过来当说客,要不是看公主的面子,我刚才就直接让人把你撵出去

    常浩让马晋说的羞愧难当,连连告饶不已:驸马,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看在咱们表亲一场的份上,你可得高高手,绕过我这一回啊。

    这个倒也不是不行,只是不知道你能不能办成了。

    马晋被常浩缠的没办法,扔出去一句话,顿时吸引应霄二人的注意,常浩更是一口承诺下来。

    您说,我们肯定给您办好。

    马晋却根本不接他的话,这胖子的德性他方才就领教过了,根本不是成事的人,他此话其实是说给应霄听的,这才是能做事的主儿。

    不过,看到应霄一副犹疑的模样,马晋知道这家伙还没完全中招,于是吓完之后的第二步——哄。

    先让应霄二人坐下,马晋神情见缓,眼神真诚,语气恳切道。

    我不是吓唬你们,前面说的虽然可能夸张,但七八成的真实性还是有的,我马晋虽然不算什么朝堂大佬,收拾你们几个小辈还是绰绰有余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你们此番虽然不对,但也是出于好心,又是我的书迷,再加上你们父辈那里,我也不是非一定要出手惩治你们。

    你们俩听我的,回去告诉你们那伙人,老老实实的让门外的书迷散去,并承诺以后不弄这些幺蛾子,我就当这些事没发生过。

    而且,为了你们好交差,我也给你们个面子,以后每月初一那刊,我加一章回,也算你们这次没白费劲

    可是

    应霄有些被马晋说动,但还是犹疑。

    可是什么。

    马晋打断他的话:你真以为我是怕了你们才服软,只要我这病装咳咳病下去,躺床上重病不起,那群老狐狸也拿我没办法。

    而且你不要忘了,我能等,那几千书迷能熬多长时间,万一中间出了什么岔子,背锅的还是你们几个。

    还不如现在见好就收,你们也能交了差,书迷也每月能多看一章回,我的名声不损,几方共赢,多好。

    应霄被马晋一连串的话砸懵了,迷迷糊糊之间又被常浩急声催促,脑子一热:好,我这就去找他们,撤去书迷。

    好。

    马晋双目一亮,事还真让自己忽悠成了



第四百九十三章 马晋搞事了
    公主府

    看着踌躇满志离去的应霄二人,马晋笑容很是灿烂。

    还是这种生瓜蛋子好糊弄,换个经历多的老油子,最后就算把事办成了,自己也得出点血。

    别看马晋刚才话说的很硬,实际上真要是应霄等人和他死磕到最后,这些人挨收拾,他这个当事人也逃脱不了干系。

    几千个书迷啊,弄不好就是个小型民变,这个责任马晋要是背上,两三年都缓不过来。

    当然,事情肯定没有那么绝对,但这事马晋是不想拖下去了,早早了结他也轻松,

    而且,此番若是让应霄等人组织书迷自动退去,他也不算是被逼加更,保留了面子,而后再以补偿为由,宣布每月加一更,还得了些好名声。

    同时,经过这次对峙,马晋算是在书迷中树立起了的他宁死不屈强硬态度,很大程度上杜绝这些书迷以后还想搞事的想法。

    只是,也不知这小子行不行

    马晋摸了摸短须,有点怀疑应霄能不能把这件事办成。

    应霄没有让马晋失望!

    虽然刚出了公主府,应霄就咂摸出味来,觉得自己可能被马晋忽悠了,但已经意识到此事棘手,不是自己能够参与的他,也生出来赶紧脱身的想法。

    应霄带着常浩到大本营——那个酒楼包厢,找到了顾之远,结合马晋的话自己又添油加醋,陈明厉害,成功说服了顾之远并几个骨干。

    然后几人联手,压服了其他所有持反对意见的人,在十月二十日下午,撤散了公主府附近所有游行的书迷,并找到几家小报,以书迷的名义向马晋登文道歉。

    道歉的文章由应霄连同几个书迷里的几个笔杆子操刀而就,通篇言辞恳切,饱含歉意,将马晋捧得很高,自身姿态放的很低。

    同时该文还着重表达了书迷对马晋的支持,什么几十万书迷之类的数字往外一抛,让不少人为之侧目,而后深深眼红。

    这可都是马晋的护身符啊,有这几十万拥趸在这戳着,连景康帝想杀他都得注意一下影响。

    马晋没让应霄他们唱独角戏,在书迷的道歉文书刊发后,第二日新华那边就刊登了新通告。

    文章不长,大致意思是马晋在太医的诊治下,病情大好,原定停载之事取消,并且,因为有感书迷们的真诚致歉,马晋很是感动,所以特此做出决定,每月初一《三国加一章回,由之前的每月四更,变为每月五更。

    消息传出,顿时在书迷中引起了轰动,无数人高呼马晋仁义,之前的晋贼也重新变成了晋马先生。

    呃,很真实

    不过,甭管这些书迷真实不真实,总得来说,这事算是在马晋和应霄等人的通力合作下,勉强圆满解决。

    只是

    此事虽然在旁人那里算是已经结束,但马晋心里可一直憋着一口气没撒出来呢。

    无缘无故让几千人堵了家门,老贼老贼的骂了两天,这事换个好脾气的都受不了,更何况一向心眼不大的马晋。

    普通书迷也就算了,马晋不好计较,也没必要和他们置气,可是那几个领头闹事的,和给他们背后撑腰的人就不一样了,马晋心中深恨已久。

    为此,他专门还让人跑了一趟应国公府,寻到常浩要了一份名单,然后开始了自己的报复计划。

    哼,他正愁着新官上任没火点呢,这群人还上赶着往上撵,也好,他就让这群衮衮诸公知道知道啥叫职业喷子!

    十月二十二日

    马晋请示了蔡阳和吕善文后,以京畿道巡按衙署副巡按御史的名义,召集了京畿道麾下全体御史,在衙署举行了议事会。

    在会上,马副巡按御史对最近京城的部分官员的一些失当的行为事迹,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马副巡按御史觉得,如今京城官场的风气,和部分官员素质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不然再这样下去,很可能会有损朝堂体度。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肃清目前京城官场上的不良风气,加强部分官员素质之事已经刻不容缓,因此,马副巡按御史提出,由他们都察院牵头,他们京畿道巡按御史主抓,对京城朝堂来上一场整风整纪。

    在此之间,马巡按御史会列出一些重点整风对象,京畿道巡按御史重点关注,一经发现其有什么不良失当行为。

    轻者,巡按衙署御史立刻上奏弹劾,以为警告;重者或有犯罪的,都察院立刻联系刑部同大理寺,进行依法追究。

    马晋将这场行动称之为清风行动,取自廉洁君子,两袖清风之意。

    马晋的清风行动获得了蔡阳的大力支持,素以铁面御史之称的老蔡,最看不惯这些贪官庸员,只是他身为都察院之首,一举一动牵扯甚大,所以不能随意轻动。

    而都察院其他人又没有蔡阳的魄力,没人敢挑这个头,此番马晋挺身而出,誓清官场之风,蔡阳虽然知道他有私心,但也是很高兴都察院又出了个硬点子。
1...242243244245246...3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