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若华的小时空直播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弄雪天子

    就说刚才,如果是普通老百姓,一辈子没多少见识的那种,见了那个壮汉,不用接触已经被吓得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哪敢惹是非

     




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二
    方若华没太在意,乡试在即,他自己不怎么担心外界环境的影响,但高家其他士子们却个个急着找关系,托门路,不为别的,就为考试时千万不要进入坏号,臭号之类的号房。

    这年头读书人都娇气,每年因为外界环境影响,发挥不出真实水平以至于落榜的不计其数。

    方若华到是觉得到了此时,放松放松很要紧,干脆撑起画架,坐在门口画画。

    不远处便是贡院,来来往往的读书人无数,此种风景可不容易见到,现在画下来,简直能做传家宝。

    “哎!”

    还传家宝呢,她将来有没有机会再一次恋爱成家都不知道,在当下这个小时空到是为了能不成家,不骗婚,不祸害女孩子头疼的很。

    隔壁的小丫鬟频频探头看他,不一会,就送了一坛子状元红,这也是规矩,乡试前有秀才应试而来,左邻右舍送些状元红,状元糕之类,算是取一好彩头。

    方若华连忙道谢,也送了几样点心作为回礼,应酬完继续作画,落笔之前手指一顿——“姓罗”

    那脸上有灼伤疤痕的小姐,姓罗,老家盐城,早些年迁来明州,据说是商人,生意做得不小。

    方若华想了想,上空间把水友们总结的剧情调出,从上到下一翻找,就看到种马男主林远南的其中一位‘红颜知己’,也是唯一一个虽然是很有存在感的女子,却是为了各种缘故借用林远南的身份挡去麻烦,自始至终没有真正被男主收入囊中的。

    那女子姓罗,名为罗乐,自幼聪颖非常,十二岁父亲早亡,主动担起家业,三年便把家里的小生意发展壮大,五年之后罗家在明州就成了相当出名的大商户,后来明州知州家的公子欲娶罗乐为妻,这绝对是一门好亲事,罗家算是高攀,自然答应下来。

    却不知为何,晚上罗乐闺房就起了火,虽然她逃出生天,可毁了容貌,这门婚事自然也就作罢。

    方若华想了想,又翻到番外,里面有一小段写罗乐八月十五放河灯,在溪前说了一番话,她这一生,只爱了一个人,却是老天无眼,有情人难成眷属,终究蹉跎一生,她却是甘之如饴。

    她的爱人是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玩伴,姓凌,凌非,字无过,出身将门,早年因身体缘故来明州外祖家中休养,与罗乐相识,并且相恋,相许,但没多久,凌非便受皇命从军,与敌国柔然交战,三年后战死沙场。

    从那以后,罗乐的心也跟着死了,所以那日知州公子求亲,她毫不犹豫地放火烧了自己,花容月貌对她来说,已经毫无意义。

    “是个狠人!”

    故事里看到没什么感觉,但真正见到这样的姑娘,方若华也不禁有些难过。

    罗乐和她喜欢的男人分开时,也不过十三岁而已,在现代,十三岁还是个孩子,初恋到是有可能经历过,但是那种初恋,百分之九十九难成正果。

    可是就这样的初恋,放在这个姑娘身上,便束缚了她的人生。

    感叹了两句,到底和方若华无关,回头继续画画,晚上还陪高家家学的学生们玩了一个时辰联句游戏,然后就各自回房休息。

    两日后,便是乡试的日子。

    乡试一共三场,第一场考四书义,通常三道,要求两百字,要想取得高分,至少写三百字以上。还有韵诗一首。

    第二场则是一道试论,剩下的还要考诏、诰、表内科一道,判语五条。

    第三场就是经史时务策五道。

    方若华对这些如今已经算是相当熟悉,其实早前在北宋时,她是没资格参加科举,却



第二百四十七章 神仙宴
    回过头,还得去拜谢真正的先生。

    房老到是淡定,没把徒弟中举太当回事,只是随口给了他一个字——‘玉荣’。

    这什么破字……

    奈何既然认了师父,这等小事也只能顺从。

    唐小飞,高秋,房玉山等人,却是很高兴,热热闹闹地给他办了个庆祝会,喝得酩酊大醉,还招来女妓歌舞助兴,把大周才子的风流做派表现得淋漓尽致。

    方若华还得盯着他们喝醒酒汤,一个个安排下人把他们都送回家去。

    临出门居然碰见几个女子自荐枕席,是真抱着枕头,抱着席子出现在他们身前,其中一人走到方若华眼前,盈盈一拜,不必说话已然是柔情似水:“妾虽蒲柳之姿,仰慕郎君才华,愿荐枕席,还望郎君笑纳。”

    方若华也不惊慌,只是有些好笑:“我既非楚王,也非宣王,尔既不是巫山女,也不是钟无艳,还是算了吧。”

    唐小飞迷迷糊糊清醒过来,大笑:“你说半天,人家懂吗”

    只看对方迷迷糊糊的眼神,恐怕连这么明显的意思都弄不明白,方若华不过是想说,你既然不是钟无艳那样德才兼备的女子,那就别玩自荐枕席这一套,对方不懂,显然不是什么正经的名妓,不过,碧水小县城,名妓也不是说有就有。

    懂不懂的,赶紧回家。

    参加完不参加不合适的各种活动,对剩下的,他算是能推脱就推脱,即便如此,还折腾了足足大半个月,才终于借口要读书准备会试,逃回了山里。

    碧水西山如今和以往大大不同,因为有仙迹出现,这几年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外来人,虽然因着各种原因没敢打扰山上的神仙,不过却在山里兴建了几个庄园,偶尔有人来此常住几日。

    甚至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渐渐有流言,说西山已成一座灵山,山中有神仙在,在此常住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寻常读书人在此多呆几日,脑子都会变得灵光,背书比往常要快得多。

    一时之间,碧水西山,被传得真成了人间仙境。

    虽然外来人多,显得麻烦些,不过好处也着实不少,附近的山民们都跟着受益,平日里给那些游人带个路,或者卖些药材,山珍野禽,再或者,若是能留客人住个几日,赚得的银钱过去一年都不一定能赚得回来。

    方家所在的无名村村民们就没少沾光,方家这些年还算宽裕,除了方老太太有些家底,便宜大哥偶尔捎钱回来,便宜爹也能干之外,和这个也不无关系。

    好长时间没回自家别墅,方若华痛痛快快泡了个澡,又到健身房锻炼两个小时,去舞室跳了半日的舞。

    他在家唯一能做的锻炼,就是练练太极,五禽戏,就连跑步也不大敢,怕吓到方家老少,还有泡澡也是个大难题,他要是想,当然能,可挑水,烧水,再痛痛快快洗一回澡,小半日就下去,谁有那个闲工夫。

    就是如今他好洁,每日擦一擦,洗一洗,便宜爹,便宜娘还背地里说自家这儿子是天生的贵人命,不该是他们这样人家出来的。

    刚洗完澡,头发还没有吹干,方肖就推门而入,笑道:“咱们家是不是也该开宗祠在族谱上记一笔,你可

    是咱们家第一个举人。”

    方若华:……

    幸好爸不靠谱,妈还是疼‘闺女’,各种美食奉上,只是一边给孩子夹菜,一边也笑他:“你现在行情越发好,外面传你洁身自好,只求贤妻,不爱美色。”

    “错了,我最好美色。”

    方若华哼哼了两声,世上哪有人会不爱美色看见好看的,别管男女,他都会多打望几眼。

    夏芬笑意更浓,自顾自地道:“我儿不错,比人家男主风光得多,人



第二百四十八章 重金
    把画画完,方若华就拿去碧水县城的书肆寄卖,他在碧水是名人,乡试又刚刚结束,虽说不是榜首,但那老榜首可没他风头大,书肆那边一看是他来,连手续费都不收,便答应寄卖,而且给定了一个一看就能吓退大部分凡夫俗子的高价——要价纹银三百两。

    方若华一听这数字,登时哭笑不得不得,又劝不动那画痴书肆掌管,只能做好准备,这里两幅画恐怕要砸在他自己手里了,只要他不愿意让房玉山,高秋他们为了自己的面子着想,自己出钱购下。

    三百两银子是多少

    这么说吧,在碧水县,良田价格算是贵的,一亩良田六两银子,三百两就是五十亩。

    他只是区区一举人,在外界并无多少名气,并非书画名家,第一次卖画就敢要价三百两,简直是笑话。

    “还得再想想别的法子赚钱。”

    方若华叹气,要不去写书

    人人知道古今中外最好卖的是教科书,他现在以自己乡试第二名的身份,编写一部写给秀才看的乡试指南,哪怕偷懒些,只列参考书,再出一部分题,估计就能卖不少。

    只是他考科举是应付事,真不大喜欢,如今好不容易过了乡试,居然还要琢磨这些,未免太惨了些。

    房老听自家小弟子很随意地说讨厌科举,哪怕能赚钱也不乐意辛苦,登时大笑:“恐怕没人不讨厌,是人就好逸恶劳。”

    方若华还没想出新的赚钱法子,书肆那边的掌柜就一脸不高兴地给他把钱送了过来,还一个劲喊可惜:“可惜,我还没看明白小郎君的技法,哎,临摹也才临摹了一次,可惜啊!”

    方若华:……!

    居然还真有冤大头

    确实是个冤大头,方若华这两幅画刚一挂出来卖,就声名远播,至少碧水县读书圈子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即便没人买,却还是要夸赞一二。

    首先,那画的确好,看起来至少有几十年的功底,色彩运用也是难得鲜亮,画法特别,像工笔,却又比工笔还要细腻真实。

    再者,内容也有说头,穹顶之上的仙宫,彩霞缭绕,仙气纵横,仙人们欢饮聚会,表情十分真实。

    看此画,都有一种偷窥神仙**的奇妙感觉,让人欲罢不能。

    第二幅画,更奇妙,却也不是看不懂,而且讨论得更多,从中能看到东西的也更多。

    说来也巧,书生们这么一讨论,就引来一人,此人乃是东宫的管事,出门办差,途径碧水,被仙人传说勾搭过来,想打探打探消息,虽说时间紧迫,没机缘面见仙人,却听了一肚子的传说回去,这日茶馆喝茶,就听到几个书生议论一幅画,夸得天上有地上无,他是个粗人,却知道自己干爹每次出外办差,都要给太子殿下买一两样文玩摆件,书法绘画,不拘好坏,有趣即可。

    他不会揣摩上意,却也知道跟着学,脑子一热,就去把画买了回去。

    别说,即便是他事后肉痛了片刻,结果他干爹却连道买的不贵。

    “三百两,唔,还行,没被坑,这回出去有长进。”

    夸了干儿子两句,东宫的总管大太监,转身把画献给太子,太子如今卧病,到越发爱起书画,见了也惊喜,竟然非常喜欢,喜欢到连前朝书画圣手,李奉节的寒梅图也被比了下去。

    当天,这幅画就代替价值千金的寒梅图,挂在了东宫书房里。

    大管家心下惊讶,却也有些欢喜,回头盘问



第二百五十章 良配
    方若华的亲事,定的很快,非常,非常快,快得都略有些荒谬。

    方家老太太自从听方肖和夏芬两个人说,她家二宝的福分被过到了前程上,其他方面有碍难,若着意事事求好,不肯妥协,怕是随之大祸临头,便始终提着一颗心,私底下也辗转反侧,不是没想过请个高人来给二宝改运。

    可真神仙就在眼前,天底下的高人哪个能比得上

    再者,她又担心这运改回去,二宝仕途前程就没了,方老太太到也不是非要二宝飞黄腾达,但已经走到如今这一步,举人也考上了,他哪里舍得让二宝从此开始科举不顺,而且还有可能倒霉。

    真要一辈子郁郁不得志,便是娶个天仙,生十个八个儿子,子孙繁茂,难道当真就算好

    方老太太难受了许久,最后只能认命,在二宝的婚事上已经不想那么多,什么官家千金,豪门贵女,她都不想要,对官媒也避之唯恐不及,如今只盼着二宝能成个家,有个知冷知热的女人,她便心满意足。

    现在方肖来提了一句,明州罗家此女罗乐,可为二宝良配。

    方老太太立时便拍板,准备厚礼请一位官媒来,去罗家提亲,甚至没想到提前该去探听探听,至少要知道女方的脾气秉性才对。

    人家神仙说好的婚事,难道还有不好

    这日,正是大好的日子,明州天气晴朗,风和日丽,罗乐去正房给爹娘请安。

    罗母看到女儿慢吞吞地走进门,心里就开始发愁,等到罗乐漫不经心地坐下来吃茶,她就更愁,叹了口气道:“你大伯娘请了西城的王半仙给你算了算,说你命硬克亲,后半生命途多舛,一会儿你给她支二百两银子,给你化解化解,城东王家的夫人宴客,我去转了转,他们家三房有一公子,早年丧妻,但性子好,温柔体贴,我看王夫人对你有意,不如考虑考虑”

    罗乐轻笑一声:“三十八岁的老人家,我可伺候不起,怕赚不回给他的医药费,养不起他的小妾。”

    罗母皱眉:“什么怪样子!”

    她女儿怎么就变得如此惫懒,其实本来长得不错,又读书识字,性子爽利的很,当初还差点和知州公子成了亲,只是命不好,命不好啊!

    罗乐搁下茶杯,坐直了身体:“母亲不必为我操心了,我已经为自己找了一个夫婿,过一会儿官媒登门提亲,你和爹招待一二就好。”

    罗母愣了愣,随即大惊失色:“是什么人!”

    难道是个看重罗家家财的破落户

    “我中意之人姓方,二十岁,名方若华,字玉荣,碧水县人,今年桂榜第二名举人。”

    罗母:“……”她这姑娘难道疯了但不及细问,罗乐就不见了踪影,逮住丫鬟问了两句,说小姐去整理账本。

    一整个上午,罗母都心神不宁,坐立不安,她大嫂一等二等等不来银子,登时气恼,找上门,见自家这个懦弱妯娌好像完全不记得答应自己的事,眼睛一转,咳嗽了声,“我看王家是门好亲,谁不知道他们家的公子性情柔和,咱们家乐儿别的都好,就是脾气倔,得找个能弹压得住的好儿郎才合适。”

    罗母唯唯诺诺,心不在焉,视线不自觉往外瞟——乐儿莫不是糊涂了,她一个内宅妇人,却也听过那位方公子的大名,据说在士子中颇有声望,人也年轻,相貌




第二百五十一章 享受
    方若华也不是头一次来古代时空,但在北宋时也好,在颂星世界也罢,赶路都不是什么大难题。
1...6566676869...1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