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若华的小时空直播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弄雪天子

    若是经营个铺子,做点生意,赚些银钱,也能给姐妹们傍身。

    方若华见黛玉问起生意经,考虑得颇为全面细致,不禁一笑。

    以往她看过几本旁人写的红楼同人,多是说黛玉不通世故,不注重钱财,但现在她与有血有肉的黛玉小姑娘相处久了,却发现这孩子确实不特别爱财,但并非不知道人在世间,没银钱不好生存的道理。

    她自幼被充作男孩儿教养,虽则年纪尚幼,其实于经济民生,也有些见地。

    黛玉如今行动力就强得很,考虑妥当,便下帖子邀请三春姐妹过来商议。

    对此事,探春最积极,迎春只是听着,随着姐妹们行事罢了,惜春别看年纪小,竟是极感兴趣,人都少了几分清冷,叽叽喳喳和黛玉,探春几个商量做什么生意好,兴头十足。

    各个掏出私房钱,三十两,五十两的来入股。

    几姐妹商量许久,还是黛玉出的主意,做些胭脂水粉,钗环首饰一类女儿家的生意。

    三春也都觉得好。

    方若华听了也点头,笑道:“我那有两个暖房,还有一个庄子,各种花卉都有,你们姐妹尽管拿去用,只以后我的胭脂水粉就由你们免费供应。”

    黛玉失笑,到是似模似样地应下,还学着幻真观的一应做派,认真拟订合同签了。

    一干水友:“林妹妹牌胭脂多少钱要多少我给多少,来一盒嘞!”

    方若华浏览了下弹幕,觉得自己说不定能靠黛玉发家致富。

    玩笑话不提,方若华是真觉得黛玉几个姐妹做点女孩子们的生意挺不错。

    一来林家和幻真观都有庄子




第八百七十九章
    黛玉向来不怎么会拒绝师姐的好意,便点头应了。

    方若华点了二十人的护卫,人人配上弩弓,送她回贾家去。

    说起来,虽说外地也有豪族养家丁护院,但养的护卫能用弩弓,还是在京城,那真是天字第一号,独一份,便是睿亲王这等备受万岁信任的亲兄弟,亲王府的护卫也无此殊荣。

    方若华有这等特权,是因着一桩事,得了陛下特批,且她替那位陛下‘研究’出许多兵器不说,甚至还装备了一支火枪兵,让那位大佬颇为满意。

    即便如此,方若华的火器一类也不敢在京城乱用,在城外用一回,都要提前报备,而且,她心里也很清楚,想要保留这点特权,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分寸,不能指望封建时代的统治者真变成吃素的小绵羊。

    黛玉一走,方若华也收到方肖和夏芬的信,说是他们救下了香菱。

    方若华苦笑,她都几乎忘了,还有甄英莲一事,主要是她看的以种灵为主角的红楼同人,香菱虽说在薛家到贾府时出现了一回,作为薛宝钗的丫鬟,给贾母磕过头,却不大有存在感,她看文着实不仔细,事情一多,竟把这姑娘给忘了。

    到是夏芬因为自家只有一女,最恨拐子和骨肉分离之事,一直将这件事放在心上,自从到此时空以来,便一直寻找甄英莲的下落。

    可他们到了此地,安顿下来,有能力派出人手寻人时,甄英莲已然被拐子拐了去,一场大火,甄家也不复存在,甄士隐出家而去,封氏到是找到了,但也投奔了娘家。

    这下子可好,要从万千人潮中寻一个拐子,和一个小女娃,那真是艰难得很。

    这两年夏芬和方肖夫妇,救下来被拐卖的孩子到是一大堆,有的送回家去,有的干脆收养下来培养以备后用,却独独找不见英莲。

    只能说当下的拐子太多,如英莲一般的苦命孩子也太多。

    没法子,夏芬只好遣人盯着冯渊,终于赶在薛小霸王和冯渊为了美人和冯渊起冲突,把人打死之前,带官府的人抄了拐子的老宅,救下香菱。

    至于这是不是坏了香菱和那位冯公子的缘分,夏芬一时也顾不得,估计便是香菱知道后续,也宁愿选择现在这般结果。

    夏芬还在信中说,她已经托人去找香菱的母亲封氏,好让她们两个能母女团圆。

    方若华合上信,心中却想,薛蟠既未曾打死人,薛家还是举家来京,看来的确是要送薛宝钗备选,只听睿亲王妃说,这次今上采选,其实谁入选,谁不入选,上面早就心中有数,大部分仕宦名家的闺秀,都是走一过场,过了复选,以提高身份好说亲罢了。

    今上并不大好美色,前几年采选,也只给儿子与一干亲近的宗室子弟择佳妇,自己后宫并未进人,如今还是那几个老人而已。

    以薛宝钗的身份,她便是容貌丰美,品格端方,恐怕也不在今上记名的名录里面。

    却说,黛玉坐自家师姐的车,匆匆赶回贾府,还不到宁荣街,路上便遇见一队人马,大车有七八辆,浩浩荡荡,堵了大半的路。

    黛玉隔着百叶窗看过去,就见一架马车旁边,有一少年男子随侍一侧,这男子身形高大,相貌端正,骑着高头大马,顾盼神辉,只看容貌到也不坏,但总有些骄横霸道之感。

    那边车队众人,显然也注意到黛玉一行,如今黛玉坐得是方若华的车,车窗特别改造过,从里面看外头清楚,外头看里面却是模模糊糊,一片阴影。

    马车里坐得正是薛宝钗和其母小王氏,虽不知来者身份,可举目见四周车马行人全都避开,又见黛玉身边护卫精神抖擞,腰配弓弩,目中神光内敛,显然都不是一般人,宝钗便沉吟道:“都说京城三步路走下来,撞见的都可能有些家世,我们初来乍到,为人客气些总不会错……且让宏叔他们避上一避。”

    薛蟠自来听自家妹子的话,闻言忙让了路,一众护卫护着黛玉目不斜视,径直走过去,黛玉心道,以后师姐的车还是莫要常坐了。

    虽则师姐爱护,可她孤身至京城,老坐师姐的车驾出入,总不免让人觉得骄狂。

    两队人马错身而过,桂荷刚拿铜火箸替自家小姐拨了拨手炉里的灰,只听耳畔哐当一声,身子一顿,惊得差点打翻了手炉,黛玉忙坐直了身体,顺着车窗向外看。

    左边竟来了一队官差,正挨家挨户地搜查,尤其针对生人和外地的车马,搜检得尤其仔细,撞破了好些小商贩的货物,动静闹得很大。

    为首那人,黛玉却认得,乃是睿亲王府的侍卫统领宋权,这些官差片刻间搜到他们附近,拦住薛家的马车,将所有行囊悉数打开,翻翻捡捡,还令薛夫人和薛宝钗下车。

    薛蟠大惊,行李被翻一翻也就罢了,可他妹子入京应选,云英未嫁的千金小姐,怎能大庭广众之下让人随意轰来赶去,连忙走上前理论。

    他本是暴躁的脾气,当初在原文里打死了人,他把人命官司也视作儿戏,只当花几个臭钱,就什么都能了了,如今到京城,便是在亲娘,妹子面前收敛一二,也绝对受不得气,不过片刻,竟与官差争执起来,吵闹间动上了手,让两个官差一刀抵着脖颈押了下去。

    薛姨妈和薛宝钗都吓了一跳。

    薛蟠也脸色发白,只大声吵嚷:“我舅舅乃是九省统制,你们是什么人,凭什么抓我”

    显然薛蟠不傻,知道薛家的名号在京城恐怕不大管用,能想到扯王子腾的大旗。

    旁边官差冷笑,并不多言,一挥手吓唬薛蟠道:“且押下去,我看他与老妖道就是一伙的,等咱们抽出手,十八般大刑伺候,不怕他不招。”

    薛姨妈和薛宝钗登时心中大惊,薛姨妈眼前发黑,握着女儿的手哭道:“这可如何是好,那都是些什么人!你哥哥就是个孽障,何苦与人家冲突。”

    薛宝钗还镇定些,撩开车帘下车,让丫鬟莺儿取了二十两银子,便想下去说情,推开车门还未下车,却见前头的马车也停了下来。

    却是黛玉听见薛蟠的话,想起贾家二太太的兄长,便是刚升了九省统制的王子腾王大人,先前外祖母遣人来幻真观,正是说王夫人的妹子一家快到了。

    似乎,眼前这些,便是王夫人的那些亲戚。

    说起来两家关系着实不远,遇见这等事,她总不能不问一句,便喊了声:“茂才叔。”

    替她赶车的,一身短打打扮,看着很不起眼的中年汉子,便起了身,笑道:“小姐少坐片刻,容老奴过去瞧瞧。”

    &



第八百八十章 期许(两章合一)
    王夫人与妹子多年未见,再见面二者都是四十余岁的人,王夫人更是儿孙满堂,见面不免细叙别情。

    薛姨妈抹了把泪,随着王夫人去贾母所在的正房,才想起姐妹相见竟忘记林姑娘,连忙把刚才发生的事情一说。

    “可是多亏了林姑娘,要不然我那个孽障,还不知要惹下什么麻烦来!等会儿我可要好生谢谢林姑娘才是。”

    此时黛玉已经见过王夫人,送走幻真观的车马,便站在一边,和王熙凤凑在一处。

    她也是知道,王氏姐妹重遇,必有不少话要说,并不上前打扰。

    王夫人面上有些异色,还是道:“黛玉这丫头不是外人,妹妹不必客气。”

    薛姨妈却还是郑重对黛玉道了谢,又痛骂了薛蟠一顿,显然心中有些气闷自家儿子不上进。

    还是王夫人连连劝解:“外甥懂得爱护母妹,又如此孝顺,这是妹妹你的福气。”

    薛姨妈这才回转过来笑道:“虽则顽劣,好在还知道疼惜妹妹,哎,我这辈子,只能指望这两个心肝肉。”

    说着话,王夫人又转头细看宝钗,见她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端庄温柔,心下喜爱得很。

    不多时,薛姨妈就带着宝钗去见了贾母。

    贾母看到薛姨妈母女,也十分高兴,一手拢着一个玉儿,笑着问了宝钗几句,都是些读什么书,可有进学,今年多大之类,但凡见亲戚家的小孩儿必问的问题。

    薛姨妈也会做人,早早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又准备礼物给宝玉等人。

    她还特特专门备了一份厚礼给黛玉,对黛玉比旁人更热情亲近。

    贾母便吩咐王熙凤,置备下酒席,给姨奶奶接风,那边家政也见过薛蟠,薛蟠光看外表,身材高大,样貌也好,那是很能拿得出手,再者,如今没有打死人之事,又是自家的子侄,家政对他的印象也很不坏,特意送了文房四宝,。

    林黛玉对新来的宝姐姐也颇为好奇,忙和三春姐妹上前与其攀谈,见她出口成章,文采斐然,行为举止也豁达可亲,随分从时,心中也不免有几分敬佩。

    薛宝钗细看黛玉,也惊其灵秀,羡其气度,平日里她也自以为出众,同龄的闺秀与她相比,多有不如她之处,现在见黛玉,却不得不相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贾宝玉更是高兴,他惯常喜欢和姐姐妹妹们相处,再听说宝姐姐也要在自家住下,乐得不成:“如此甚好,如此甚好,都是一家子姐妹,住在一起也好亲香亲香!”

    却说薛家举家进京,暂住贾府,收拾停当,在梨香院安顿下来,薛母便与姐姐王夫人相叙。

    一说,便说起贾家这些女孩儿,薛母认为个个都好,论出挑,黛玉那是头一份儿。

    王夫人叹息摇头:“人人都道她好,我却不喜欢,宝玉爱同她玩,终日也不读书习字,就知道胡闹,还是宝钗稳重,略大不了几岁,瞧着就别的女孩儿妥帖。”

    说到此,王夫人又重提早说过多次的那事。

    “我的宝玉你也见了,自幼含玉而生,将来必能有大造化,宝钗和他是正经的姨表兄妹,若是嫁入门来,我总不能亏待了这孩子。”

    薛姨妈听她这般说,这只道宝钗报名应选,且先敷衍过去。

    回过头,却把这些话给宝钗说了。

    薛家与别家不同,当初薛父在时,就酷爱唯一的女儿宝钗,认为宝钗比儿子要强上十倍,自幼亲自教导其读书,后来父亲去后,宝钗也是颇为留心家计,处处为母亲分忧,薛母通常有什么话,都不瞒着宝钗,因爱女儿,便是这等婚姻大事,更要与宝钗商议。

    “你姨母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若是当真进了宫门,咱们娘俩恐怕再见之日不多,我一想起来,也是心痛如绞。未来贾府之前,我还不觉得,如今看贾家豪富,不愧是国公府邸,你姨母待你也好,若是不成……”

    宝钗摇头,虽有几分羞赧,却并不回避,只道:“这等话母亲不要说了。”

    薛母想了想,也便不提。

    她只是一时被王夫人勾起愁思,不忍女儿离了自己身边,可至少现在,母女两个对宝钗进宫一事,还抱着许多希望,并未考虑贾宝玉的意思。

    薛宝钗与黛玉迎春等姐妹,一处读书下棋,写字画画,或随李纨做做绣活针线,日子过得颇为逍遥快活。

    这日,薛宝钗正与迎春下棋,见往常要过来的宝玉不见人影,刚问了一句,莺儿就进门道:“听说林姑娘那儿来了客人,老太太也在,大太太和二太太都在作陪。”

    宝钗听了就一愣。

    迎春随即笑道:“必是方真人到了。”说着,不多时前面就来了个小丫鬟,只道鸳鸯姐姐遣她过来,让二姑娘过去见客。

    司棋忙收拾衣饰,为自家小姐装扮整齐,迎春便携宝钗同行。

    进了老太太所居的正房,给老太太请过安,连忙又给方若华请安。

    却是方若华数日不见黛玉,正好新得了一些白狐腋,雪貂,天马皮,雀金呢等料子,便给黛玉送过来,让她分给几个姐妹们,好做来穿。

    “都是好料子,一放就旧了,到不如打扮我们这些姑娘。”

    方若华见了黛玉,就挽着她的手笑道。

    如今她算是贾府的常客,哪怕只是表面上,她把各种礼仪都摆足了,待贾家上下都客气,贾母自是很给她面子,一直表现出十二万分的亲近来。

    “谁不知道我们方真人最爱这些女孩儿,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她们,我这几个孙女,日日都是一听见你的名儿,就笑逐颜开。”

    说着,贾母也略介绍了宝钗。

    方若华这才依着水友们的好奇,把视线落在宝钗身上。

    唔,宝钗年纪同样不大,可也很漂亮,皮肤特别好,不见瑕疵,但是略微丰腴了些,在当下可能更得长辈们欢喜,毕竟胖乎乎的姑娘,没有人会不喜欢,但那帮水友们的审美,却更偏爱黛玉。

    方若华也不看这帮人的言论,私下里觉得,更大的可能是黛玉出场更早一些,他们看黛玉看得多,几乎有一种自己来娇养漂亮女孩儿的感觉,好像他们是黛玉的长辈,自然就更有感情。

    即便是宝钗粉,看到如此灵秀的林妹妹,就在自己眼前,从一个略微苍白的漂亮姑娘,被养得身体大好,灵秀不减分毫,却更开朗活泼,又怎么可能没有成就感

    黛玉一见自家师姐,自是同样开怀,只是方若华事务繁杂,便与黛玉约定,幻真观新建了一个新奇的水中暖棚,可在里面吃饭赏景,过几日就接她去玩,便先行离开。
1...8788899091...1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