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主大闹历史三千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炎垅
杜伏威挺起胸膛,严肃起面孔说:“兄弟们可别乱说话,什么皇帝不皇帝的,你大哥我有自知之明,我没那个命,也没那个能力。只是想带着大家奔个前程。弟兄们也不用担心我任用这些士子读书人后就会疏远大家。”
他喝了一大口酒继续说道:“我们已经占有了淮南近三个郡的地盘,已非当年散兵流寇。所以需要治理地方的人才,否则这十万大军兵源,粮草从何处而来你们打仗可以,但是管民断讼,征粮收税,组织劳役,统计民户,发展农耕,这些你们愿意做吗会做吗我不去找这些士子读书人去做,找谁来做”
大家连忙附和说:“大哥说的是,是…”。就在此时,一名令兵惊慌失措的跑了进来,跪报道:“报…,东北面的江面上发现大量隋军舰船!约有两百只左右。”
杜伏威脸色大变,刷的一下站立起来,历声问道:“何方的隋军,竟然在这大雪皑皑之日前来袭我历阳。”
“禀报将军,对方舰船应该是乘夜穿过**江段,导致我**驻军的探马并没有发现他们,所以未能发来警戒讯号。对方进入历阳境才被我军设在沿江的望楼岗哨所发现。”那令兵如实回禀道。
旁边的李子通说道:“大哥,如今历阳城中并无多少驻军,仅有三千步上募卒,而以对方的船只数量来看,至少载有一万多人马。如果让他们安然登陆,恐厉阳城会被围住。不过,我们的水师主力都屯驻在这厉阳城水营之中。兄弟我建议先用水师拦截他们,能将隋军水师一举击沉当然好,即使做不到,至少的迟滞他们一段时间,乘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在周边军营调集兵力,而后在预判的登陆地点设伏。就像当年您大败宋颢,公孙上哲一样,将他们围在芦苇荡中活活烧死!”
杜伏威沉吟片刻说:
第八章 扬子江水战
江都城宫城甘露殿书房之外,杨广看着满庭的雪景。突然对旁边当值护驾的右翊卫将军沈光问道:“夏越的大军现在应该到达厉城了吧”
沈光回道:“禀陛下,按这个风速半天一夜的光景,应该到了。嗯…”沈光说到最后欲言又止的将后半句话咽了回去。杨广头也没回,肃穆说道:“有话就说完,别吞吞吐吐的。朕最不喜欢如此。”
沈光连忙回道:“请陛下恕罪,臣只是有点不解,望陛下解惑。”
“说。”
“陛下既然已经下了大赦诏,为什么不事先遣人诏告于杜伏威,先试探他能否归降朝廷若是为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还好理解。但陛下又让夏越总管亲领大军,大张旗鼓的杀向厉阳。这样臣就百思不得其解了。”沈光将自己的疑惑都说了出来。
杨广一笑说:“前面几仗都是打给杜伏威看的,朕要打服他,而不是为了灭了他,更不是为了将他打的东逃西窜,那样就没什么意义了。偷袭能让他臣服吗至于为什么不先诏告于他,你动动脑子想想为什么。”
沈光垂头沉吟片刻,拍拍脑子说:“圣上英明,沈光知道了。如果一道诏书就让杜伏威降了,恐他还不能心悦诚服,日后可能还会再反。另外万一他拒降,日后再将他打败又不杀他仅仅收降,那样圣上的威严就有所折损。因为诏书上写的是自接到诏书之前的罪过才能赦免。”
此时,萧皇后也步到庭院之中,为杨广批上一条大氅,柔声说道:“陛下,外面天寒地冻,还是进屋歇息吧,以免凉到龙体。”杨广微微一笑,搂着萧皇后的纤腰返回殿内。只留给沈光一句话:“孺子可教也!”。
……
历阳城东北面的江面上,两军水师大小五百余艘舰船已经十分接近。床弩,弩炮,弓弩能够投射的战具火力全开,开始对射。
隋军最前面的是那五十艘蜈蚣舰,而后是五十艘传统战船,最后是近百艘运兵船。五十艘蜈蚣舰早已落下风帆,动力全由桨手提供,舰船两侧的四列长桨上下翻飞,卷起两道白色的航迹。
装备在它们舰首的弩炮开始射出一发发砲弹和火爆弹。现在的弩炮经过了大幅改进,有了启蒙时代精密的加工工艺,弩炮都设置了由链条,棘轮等传动,制动装置构成的自动上弹装置。
数名弩炮手手扶扶杆,如同踩水车一般脚蹬一个转轮,就能反复将弩炮的炮弦拉回,到位时触发供弹装置的卡锁,落下一发圆形的石弹或火爆弹,而后炮弦从悬刀上自动松开。推弹板一下子将弹丸射入空中,最后不断往复的链条钩住炮弦再向后拉回,进入下一个循环。
砲弹和灌满猛火油的火爆弹不断的击中杜军的战船,只打的木屑飞溅,烈火熊熊。杜军利用布置在船首的床弩也发起了攻击,但这个射击频率,弩枪威力还有精准程度和弩炮相比就差太远了,在八十仗之外基本没有效果。
除了普通弩枪,他们也发射燃烧弩枪,但这种燃烧体很容易被蜈蚣舰上的水军扑灭,而且因为蜈蚣舰的上层甲板是完全平整且没有任何附属物,所以很难将火势蔓延开来。
但注满猛火油的火爆弹对杜军战船造成的效果就非常恐怖了。每每有火爆弹落
第九章 飞骑登陆
杜军战船在王雄诞的指挥强令之下,不顾蜈蚣舰侧舷弩炮射击的危险,纷纷试图贴近要与己方船队错身而过的蜈蚣舰。
但是此时完全依靠划桨动力操纵的蜈蚣舰远比以风力为主,船橹为辅的杜军战船要灵活的多。蜈蚣舰船舱内,在舰长有节奏的竹哨声指挥下,桨手们整齐划一的如同机械般的进行着各自的划桨动作。江面上,蜈蚣舰如同一条水蛇般灵活的走着之字形路线。
杜军不仅没有能成功贴近蜈蚣舰的战船,这个过程又被对方的侧舷弩炮击沉多艘战船。不一会这些蜈蚣舰就窜到了杜军船队的后方长江上游处。
这样当前的水战战场局势就成了,杜军在江面的东北下游处面对的是五六十艘隋军传统战船,西南上游处是五十艘蜈蚣舰。王雄诞的水师处于被对方前后夹击的态势。
有长期水战经验的王雄诞一看就知道大事不好,他低头沉吟片刻,立刻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不顾后方的蜈蚣舰,直接全力出击前方的隋军战船,若能击溃这些隋军战船,或冲过他们的防线,就能全歼跟在它们后面的隋军运兵船。那样即使己方损失惨重,但换来的战果也是值得的。
想到这,王雄诞喝令道:“全军全速向下游冲击,全歼隋军的战船和辎重船。”随着令旗兵的旗语不断打出,王雄诞船队排出契形阵列,快速向下游的隋军船队扑去。
但是,王雄诞想像不到蜈蚣舰航速最快时到底能有多快。这些蜈蚣舰在上游调转船头后,已如离弦之箭般再次向王雄诞船队的尾部冲来。之前双方一个是顺水逆风,一个是逆水而行。现在还是一个顺水逆风,另一个则是顺水,再加上蜈蚣舰桨手马力全开。因此相对速度相差并不大。
王雄诞的船队甚至还没与下游隋军的战船群靠近到能弓弩对射的地步,后方的蜈蚣舰就再一次冲了上来。
这一次,王雄诞的船队有了教训,他们惧怕蜈蚣舰的侧舷弩炮,就尽力让自己的船体不与对方保持平行,纷纷将船体横了过来。这下正中这些蜈蚣舰舰长的下怀,一支支蜈蚣舰直挺挺的向这些暴露出自己侧翼的贼军战船撞去。
这些贼军战船大多是船身相对巨大的斗舰。船上的头领们做梦也没想到对方这低矮扁长的奇怪船只敢直接撞击自己。因猛烈撞击导致的巨响随即而来,让他们从震惊状态中清醒过来。被蜈蚣舰水下金属撞角撞到的战船先是猛烈倾斜,甲板上的兵卒如同被倾倒的果实一样向一边滚去。而后船舷大面积破碎,寒冷的江水瞬间就灌满了底舱,整个船身开始慢慢下沉起来。
在连续的巨响之中,王雄诞的船队再次有近百艘战船被击毁。王雄诞自己也掉入冰冷的江水之中,不消片刻时间就已经四肢冻僵,神志不清,死死的抱着一块破木头在江水中一沉一浮的向下游飘去。
剩余的船只早已军心大乱,士气全无,正要四散而逃。隋军的斗舰战船已经靠了上来,箭矢,飞爪,矛钩相续袭来。这些都是江都本郡水师,由江都的地方将领陈陵指挥。
尽管此时杜军战船仍有一百多余条,但已兵无斗志,在双方互射中反而落于下风,不少杜军战船已经悄悄的溜出战场,向两岸逃窜而去。紧接着,一些战船开始接舷,甲板上的兵士们刀枪剑戟齐出,隔着舷帮互相捅刺砍杀。
 
第十章 智取历阳
杜伏威来不及细想,因为对方有近千骑这样的轻骑飞驰而来。杜伏威毕竟是身经百战,转战千里的反王。他的惊惧转瞬即过,立刻镇定心神,高声吩咐道:“全体弓弩手准备,枪兵上前,成防御骑兵阵形。“
这上募兵是杜伏威军中百里挑一,配置精良装备,由杜伏威亲自训练的精锐之师。在杜伏威的号令下,迅速的变换阵形。手持近四米长枪的枪兵挺枪在前排成数列,弓弩手在后开始弯弓搭箭,刀盾手护住两翼。
一丝冷笑浮现在杜伏威的嘴角,因为他看清楚了这支骑兵太“轻“了,虽然人马俱甲,但却都是穿着并不厚的皮甲。这皮甲用普通箭矢就能轻松射穿。所以他认为这些骑兵虽快,但会在冲入本方阵列之前就被射成刺猬。
但是事情的发展远出于他的意料之外,对方还没驰入己方弓弩手的射程范围,就放出了第一轮箭矢。眼看着漫天而至的箭雨,要想变换阵形已经来不及了。杜伏威只能空吼一声,强劲的箭矢从空中纷纷疾射而下,军阵之中大片大片的枪兵和弓弩手倒下。
杜伏威只能忍受着伤亡,咬牙切齿的等对方再靠近些加以还击。终于对方进入了四十仗之内,这是己方弓箭手的最大射程,杜伏威将悬于空中的手狠狠的挥下,他的弓弩手们纷纷射出复仇之箭。
谁料到,这些轻甲飞骑看到飞来的箭矢,在呼哨声中突然齐齐的向左右散开,奔驰而去。这一轮箭矢完全射空。分开的轻甲飞骑以极快的速度向杜伏威军阵两翼抄去,并在奔驰中继续向对方不间断的射击。
杜伏威一看,这样下去只能被动挨打,甚至有被包抄合围的风险。但是己方两千上募卒只有三百骑兵,离厉阳城还有近十里地的路程,跑是肯定跑不过对方的,这时他心里才慌的乱作一团。
旁边一个亲卫提醒说:“将军,我们身后三里处有一座小城名为和县,我们可以在那里暂避。“
杜伏威当即下令,全军后撤到和县据守。上募军训练有素,得令后迅速有序的以撤退防御阵型向和县撤去。在离和县还有一里地时还是被飞骑追上,猛烈的箭矢再次袭来。飞骑在上募军左右后三面来回穿插,并刻意保持着距离,不断的用飞矢杀伤对方。等杜伏威逃入和县时,他已损失了三四百人的上募兵,这得亏是有精良甲胄防护的上募兵,若是换成杜伏威的其他普通兵士,全军覆没的可能都有。
和县本身有五百驻军,加上杜伏威入城的一千六七百上募精兵,面对汹涌而来的隋军,勉强能将此城看守住。和县现在已经四门紧闭,城外一千飞骑在四周不停巡弋警戒。片刻后,陈俊已经带着八千隋军步兵也来到和县城下。将和县团团围住,开始分处扎营筑垒。那一千飞骑却不知什么时候在和县外悄然消失了。
不过此时杜伏威已经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他心里清楚最多再过两个时辰,西门君仪就应该带着从历阳各县各营调来的两三万大军前来增援了。所以现在他只要坚守和县一两个时辰即可。但是他现在担心的是仅有一千上募卒的厉阳城是否能守住。
厉阳城外,从东北方向行来一支军旅,有骑兵五百,步卒两千,打着的却是杜伏威军的旗号,到了城下便开始叫门。城楼上的守军不敢怠慢,连忙报告上峰。一个头领样的人探出脑袋问道:“城下的
第十一章 败走
上募兵蜂拥而至,来势汹涌。后方一排的背嵬卫也丢了弓箭,持刀与前排战友并肩一起战斗。双方挺盾对撞,刀剑乱刺,不时有人倒在血泊之中。
背嵬卫拼力抵抗,连夏越都受创几处,但对方依旧悍不畏死的一层接着又一层踩着尸体往前冲杀,誓要将夏越等人驱逐出城门之外。
尽管如此,留给厉阳城守军的时间仅仅有十几息的时间,也就是百余米冲刺的时间。后方的数百背嵬卫已经涌入城门甬道。伴随着他们手中的弓弦相继作响,一发发箭矢近距射向正与前方背嵬卫短兵相接的上募精兵。
这些正在奋勇拼杀的上募精兵在密集箭矢下,或因面部中箭倒地,或四肢中箭丧失行动能力,被对方一刀结果。数百背嵬卫如同一道洪流从城门甬道奔腾而过,后面跟着两千隋军步卒。
历阳城中大街小巷上到处是乱飞的箭矢,满耳是兵戈碰撞之声,遍地是倒卧在血泊中的尸体和伤兵。随着时间推移,喊杀之声,兵戈碰撞之声渐渐变小。半个时辰后,只剩下满街的伤兵呻吟哀嚎之声。此时隋军已经完全控制了厉阳。
夏越留下两千隋军步卒看守厉阳,将自己身上的伤口简单包扎一下,就率领数百背嵬卫策马奔出厉阳,不知所踪。
……
困在和县的杜伏威还在安心的等着西门君仪的前来,而此时西门君仪领着从历阳郡各处调来的大军已经来到附近。本来计划是调集三万大军,但因为雪天路滑,为了赶时间,仅调来二万余步骑。
他来到江岸,看到江中到处都是烧成焦炭搁浅的战船,还有沉没战船的桅杆,就知道战斗已经结束,但却不知谁胜谁负。他又带着大军抵至历阳城下,又发现城头已换大王旗,这才知道大事不好。
西门君仪竟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发了好一会呆,才派出数十个侦骑分散出去,四处查探杜伏威的下落。到了傍晚时分,终于得到了和县有大批隋军聚集,他的主公杜伏威应该被困于和县的确切消息。
西门君仪立刻马不停蹄的向和县赶去,很快他就看到夕阳的余辉映照下重重叠叠的隋军人马。统帅隋军的陈陵早已得到军报,集结好兵力,整顿好阵形准备战斗。
西门君仪立刻吩咐下去,将两万大军分成左中右三部向隋军包抄而去。他的兵卒们随即吵吵嚷嚷的忙碌起来,在混乱中排列着队形。军阵还未布好时,远处一骑外围探马飞驰而来,人还没到,远远的就在马上喊叫道:“有敌骑来袭!有敌骑来了…”
他话还未说完,胯下战马悲鸣一声,人立起来,而后倒伏在地,他本人也从马背上滚扑到地上。旁人这才看清,那马的躯体之上已中多箭。
后方百仗处已是“白雾蒸腾”,那是成千的马蹄踩踏雪地飞溅形成的效果。西门君仪看见冲来的敌军马队,连忙变换阵形。令步兵卒对着敌方来向布下专门防御骑兵的阵形,又让骑兵做好反冲锋准备。
这支隋军自然是轻甲飞骑,在距西门君仪大军六七十仗外就开弓放箭。他们又突然调换了运动方向,开始围着后者的军阵兜起了圈子。
西门君仪连忙喝令己方弓弩手还击,但是他的弓弩手射程有限,有效射程
第十二章 六合惊变
杜伏威乘陈俊主力追击西门君仪之时,奋力向城外突围,只不过方向是向东,也就是与西门君仪溃散的方向相反。他不仅带着自己的那两千上募兵,还将和县城内的所有守军一并带了出来,显然他是要放弃和县,或者说放弃了整个厉阳。
上募兵的战力果然名不虚传,尽管包括西城门在内的四门都被陈俊设置了坚固的拒马等工事,布置好了防御兵力。但经过上募兵的一番苦战,还是让他们溃围而出,向东边的**逃窜而去。
和县西面,西门君仪的溃军在雪原中慌不择路的奔逃了五十多里,这五十多里路实际上一直都被隋军追杀。一路上都能看见倒伏于雪地之中的贼兵,若不是对方兵力相对较少,怕是要全歼他所率领的这两万余步骑。
西门君仪发现隋军已经放弃了追击,这才停下马来歇了一口气。他立刻吩咐身边的部下四处收拢溃兵,此时天早已黑了下来,周围又没有可以落脚的小城或营垒,只得让兵士们露宿野外。
因为这次是紧急调动,每个兵卒除了随身的几顿干粮,全军并未携带辎重。当然也就没有棉被毛毯之类的御寒之物。西门君仪又害怕夜间被隋军的铁骑发现,严令兵士不得生火。这些贼兵只好通过互相拥挤在一起来抵御严寒,啃起已被冻得和石头一样硬的干粮。
另一边的隋军就幸福多了,他们分别进驻了厉阳城与和弦,有现成的温暖营房使用。伙夫开始生火做饭,除了城内府库,送他们来的船队也随船装载着补给,甚至还有酒肉。
太阳从东边升起,将白皑皑的雪原映照的通红,凛冽的寒风也停了。西门君仪终于捱过一个严酷的冬夜。他让部下亲兵清点人数,才发现能走能动没有丧失战斗力的兵卒仅仅剩下五千不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