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盖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初阳不冷
所以此刻在面对这看起来很是和善的师兄,周安然也不吝还以善意与尊敬,深深作揖,尽显后进师弟的谦逊。
小泥村
莫云欢有些茫然,这小泥村是哪里为什么从来没听过
村一个村能出周安然这样有大后台的人
百思不得其解,但是事实摆在眼前,周安然有后台是可以确定的了,所以莫云欢打消杂念,热情的冲周安然招手,带着他向初学班的宿舍走去。
一路上,莫云欢很是周到的向周安然讲解龙泉书院的情况。
&nb
第十三章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四千字大章)
有了外号猴子的逗趣少年候天起头,六号舍寝其余八人也纷纷自我介绍起来,其中六人俱皆是龙泉郡人。
有两个是外郡来的,一个天武郡,一个更远,来自云梦郡,极其出名的云梦大泽便是位于云梦郡内。
令周安然吃惊的是六号舍寝的舍长,年纪最大,满十四岁的那个名为曹添的少年竟是出自清河县!
算起来,他应该可以称作周安然的同乡了,毕竟小泥村就归属于清河县治下。
俗话说得好,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当曹添知道周安然出自小泥村时,当即便一把揽过周安然,来了个熊抱。
曹添体型健壮,如同一头小熊罴般,听说是出自尚武世家,从小便经受了各种炼体锤炼。
而曹添天赋也极其出众,其家族一直将之视为中兴之子,麒麟儿。
未曾想曹添最后却走上了读书人的道路,不过这也不打紧,毕竟儒家一路,走到深处,亦是耀眼无比。
“对了,周师弟你说你是小泥村人氏”曹添兴奋过后,突然醒起此事,面色有些许怪异和疑惑。
“对呀,我就是小泥村的人,土生土长,如假包换。”周安然半点没有那种出自穷山恶水的自卑感,反而颇为自豪的拍了拍胸脯。
“不对呀,眼下还未到入学考试的时候,你这会中途入学肯定是走了后门的吧,小泥村那里有人有这么大的脸面,能够让宁院长低头”
曹添愈加疑惑了,不过在见到周安然脸色不太好,貌似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后。
他双手抱拳,面色严肃的道:“想必周师弟定有难言之隐,既如此倒是师兄我强人所难了,我在这里向你道歉。”
看着曹添一脸真诚耿直的神色,想必其人也是心直口快,方才所问定然未曾想太多,应是无心之举,所以周安然也大度的摆手示意无碍。
“哈哈,周师弟够爽快,入了六号舍的门,以后大家就是兄弟了,我年纪最大,任六号舍的舍长兼老大,以后遇见了事尽管找我帮忙!”
曹添爽朗大笑,颇有江湖豪侠的气概:“对了,周师弟是几月生的”
“我腊月十六,今年虚岁十二。”
“腊月那还有几个月才满十二,如此算来,你在我们舍寝应该排老四!”曹添大笑道:“猴子这家伙是老六,青霜郡的,柳园是老二,柳县的,崔泽这家伙是老三,云梦郡来的,为了来我们龙泉书院可是跨越了数郡,足见咱们书院的名气之大了,嘿嘿。”
曹添自豪的摸着后脑勺,一脸傻气。
随后曹添又为周安然一一介绍六号舍的其余人,每介绍一人,周安然都会认真的作揖行礼。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还惹人爱。
面对周安然这样一个懂事有礼的新人,大家都愿意回以善意。
片刻后,介绍完毕,大家就算是熟悉了,以后便是同窗了。
这个时候,外边天色也昏暗了下来,一轮明月高悬,月辉清冷,舍寝内点起了幽幽火烛。
烛光照射在窗纸上,摇曳变化,投影出千奇百怪的影像,舍寝内众人也开始上床睡觉,不过还是有窸窸窣窣的讲话声响起。
在这样的环境下,周安然的心格外宁静。
终于安定了下来,算是有了一个归宿,那么接下来便好好读书,争取出人头地,完成所愿!
如此想着,再加上路途劳累,很快周安然便在猴子旁边的空床上进入了梦乡。
呼。
望着熟睡的周安然,在其对床的崔泽善解人意的吹灭了烛火,六号舍陷入黑暗,大家不在讲话,开始缓缓睡去。
……
次日卯时,日出。
学子们纷纷起床洗漱。
睡得格外安稳香甜的周安然也早就从床上苏醒,接过猴子给的洗漱用具,清洗之后,穿上了淡蓝色的书院院服,戴上蓝色的头巾,跟着其余人一同向着初学班所在的学舍走去。
途中还碰巧的遇上了一号舍寝的几人,其中那昨日带领着周安然的莫云欢莫师兄赫然也在其中,且站位前列。
一号舍寝的人服饰与周安然等人的相差无几,只不过在袖口领口处有淡金色的松树图案,显得极为雅致。
此时,不知道有多少启蒙院的学子们目带艳羡的望着一号舍寝的十人。
毕竟要想院服上绣金色松树,必须得是排名第一才行。
至于第二则是淡银色,第三是淡青色。
松树图案代表了听涛崖畔那株极其古老,并且生有灵性的古松树,此树可以看作是龙泉书院的第二象征,至于第一,当然是那一眼龙泉了。
院服上绣松树对于龙泉学子来说乃是一种莫大的荣耀,相应的在书院行走也会有诸多优待。
“周师弟,起得挺早呀。”一号舍寝队列前,莫云欢很是热情的向周安然打着招呼,这倒是让得周围人纷纷对周安然投去了惊奇的目光。
要知道莫云欢可是出自龙泉望族,莫家主脉,乃是实打实的名门子弟。
平日里虽然看似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实则骨子里却极为心高气傲,一般人根本就瞧不起,更别说与其如此热情的打交道了,看来这新来的背景不凡呀。
周围学子纷纷在肚里皮里阳秋,猜测着。
初学班共有六个班,每班三十人,总共人数便是一百八十人,启蒙院的六个舍寝,每三个舍寝恰好三十人组成一个班,启蒙院便占了两个班,还剩四个班,便意味着还有两个初学班的舍院,他们分别是谨言院、慎行院。
初学班一百八十人,最后能升入中学班的却只有六十人。
竞争如此激烈的背景下,启蒙、谨言、慎行三院平日里也就两看两相厌,彼此间处处竞逐,争得不可开交!
时不时的便有各种文斗诗词比拼。
也因此发生了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乐事。
六个舍寝的学子们排起了整齐的队列,由一号舍寝带头开始向着门外走去。
没走多久,当走到一条大道前的分叉路口时,左右两侧也各有学子组成的队列缓缓走来。
“哟,这不是启蒙院的纳兰王八吗”左侧慎行院领头的一位少年啪嗒一下打开了一把雪白色的折扇,讥笑的望着启蒙院一行人。
其折扇之上绘有飞雪连天,冰冻大湖,湖上凉亭之境。
“哼,大清早的真是晦气,碰到了你胡光腚!”启蒙院为首的,名为纳兰玉玦的少年面色一黑,亦是毫不示弱的反击道。
“哈哈,两个手下败将吵起来了,我们倒是可以看看热闹了。”右侧谨言院的人也不甘寂寞,横插一脚进来。
其一语便攻击了两方人马,如此一来,双方仇恨瞬间被吸引到了谨言院的人身上。
“罗不举,你有什么脸面如此大放厥词”
纳兰玉玦和手拿一把雪白折扇的少年李雪晖异口同声的大声反驳,倒是整得那谨言院领头的少年满面胀红如猴子屁股。
“猴子,他们名字为何如此奇怪,居然还有人叫王八、光腚、不举的”
站在队伍末尾的周安然一脸惊奇的询问道。
“嗨,四哥呀,你有所不知,这些都只是外号罢了,是我们三院院首之间文斗比拼输了之后接受的惩罚。
其实不止三个院首,三院中很多人都有外号,全都是在各种比拼中输了之后获得的惩罚。”
猴子当时便乐了,唯恐天下不乱般的嬉笑道。
“原来如此,那猴子你除了这个外号之外,还有其他称号吗”周安然一脸呆萌,又问。
“额,四哥没你这样整人的哈,往事不堪回首,就勿要再提了。”猴子捂着心口,一脸受伤,想要吐血的神情。
&
第十四章 有匪君子,礼轻情意重
竹林深处,风在流动,叶在轻响,但却半点不躁乱,相反使人心神宁静,烦恼尽消。
似剑般的竹叶重重叠叠盖在一起,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光影。
踏着满地竹叶,仿佛脚踩棉花,启蒙院一行人渐入青竹林深处。
越过几株通体碧绿似翡翠,有种青翠欲滴之感,主干粗壮笔直的灵竹后,眼前豁然开朗。
前方大片空地之上,一间竹屋静静矗立。
屋门前,一个身材矮小,略微有些佝偻,胡须灰白的夫子身穿一袭青衣,手持一把戒尺,一脸肃然的望着启蒙院一行人。
“见过徐夫子。”一行人十分乖巧的对着夫子见礼。
“祝徐夫子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在一片见礼声中,偏偏有一朵奇葩与众不同的怒放开来。
那身材矮小佝偻的徐夫子当即就把目光移到了这朵奇葩身上。
不出意外,果然是那铁骨铮铮、顶天立地的猴子是也!
“侯天,我说过多少遍了,读书人要务实,你小子倒好,整日里吊儿郎当,油嘴滑舌,哪里有读书人的样”
徐夫子大义凛然的训斥着,但是眼中却有一抹笑意闪过。
一直紧盯着徐夫子的猴子自然是抓住了这一抹笑意,当即趁热打铁道:“夫子您这就谦虚了不是
我一直都认为您的学问比那傲梅学堂的许夫子要高得多,寿比南山对您来说不是挺正常一件事嘛。”
“侯天呀,你这娃娃虽然平日里不怎么爱学习,但是天赋还是挺不错的,眼光也独到。
老夫虽然自认学问不高,但是无论怎样也比那许不悔老头儿要高吧,偏偏这老家伙儿还一直不承认。”
一听到自己的学生当着众人面说老冤家梅夫子学问不如自己时,徐夫子话锋一转,严肃的神情便再也绷不住了,一脸得意。
“那夫子您大人有大量,《春秋》是不是就不用抄……”猴子一脸兴奋的搓着双手,期待的看着徐夫子。
“打住!一码归一码,犯了错,上学迟到了就得挨罚,而且鉴于你个臭小子妄图拍夫子马屁,使夫子飘飘然破坏规矩,别人都只抄一遍,你得抄两遍才行!”
徐夫子瞬间翻脸不认人,指着猴子的鼻尖无情说道。
“夫子,您不能这样吧,您这纯属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呀!如果真要这样,那您的肚量可就没有许夫子大啦!”
侯天一脸心痛的哀嚎,试图做最后的挣扎。
“好你个侯天,这下子暴露真面目了吧,诋毁夫子罪加一等,必须抄三遍!”
“我的天哪,老天爷你干脆降道雷劈死我得了!”侯天两腿发软,险些站立不住。
“哈哈哈。”眼见得侯天如此之惨,周围人顿时哈哈大笑,心里因为要抄书籍而产生的烦恼瞬间平复。
人嘛,都是这样,无论自己多惨,只要见到有人比自己还要惨,那么心理瞬间就能得到平衡。
一直在旁静静观看的周安然在瞧得这徐夫子颇为有趣的性格后,壮着胆子站了出来,作揖行礼道:“见过徐夫子,学生周安然。”
“我知道你,昨日院长已经给我说过了,鉴于你刚来,就不用抄《春秋》了。”徐夫子大袖一甩,道。
“谢过夫子。”周安然大喜。
“诶,别慌嘛,老夫话还未说完呢,听说你没有读过私塾,也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势的蒙童学习那你就先把《仓颉篇》抄写一遍吧,不认识的字可以自己想办法。”
“一切但凭夫子安排。”
徐夫子所说的《仓颉篇》周安然还是有所了解的,小时候母亲教自己识字时就说过很久以前的周朝有一本启蒙识字课本叫《史籀篇》,乃是历史记载最早的启蒙识字课本。
等到战国时期结束,秦朝一统,书同文,又从《史籀篇》的基础上编写了一本课本,正是《仓颉篇》,别名又叫秦三苍,全文共3300字。
只有系统学完《仓颉篇》,才能真正算作识字。
“好了,都赶快进来开始上课了。”徐夫子开始招手示意一行人。
竹屋内飘荡了青竹清香,一间教室内,摆放有三十张案桌,启蒙院众人纷纷落座。
徐夫子手拿戒尺,慢慢悠悠的走上讲台,站定,遂开口道:“今日我们讲五经之一的《诗经》。”
“你们认为君子当何如”徐夫子望着众人提问道。
“至圣先师曾言:君子之道有四焉,行己也恭,事上也敬,养民也惠,使民也义。”六号舍寝里排老二的柳园率先起身说道。
“不错,此言出自《论语.公治长篇》,是至圣先师评价子产时所说,看来柳园平日里是下了苦功夫的,对《论语》十分熟悉。”
徐夫子毫不吝啬的夸赞道:“还有吗”
“我,我知道!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猴子猛地蹦了起来,大声说道。
“嗯,不错,坐下吧。”徐夫子点头。
“关于君子之道,我们儒家为此做出了很多解释,在此便不一一阐述了,今日我要说的是《诗经》中有关君子的诗句。”徐夫子戒尺轻点虚空,流光如夜间流萤般扑飞,最后一行字出现在虚空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