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密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秦兮
沈琛要这些人的名单当然是要去查事情的真相,虽然他给沈琛提供了方便,给出了这些人的名单,也相当于给了沈琛一条线索,可是要参与更多,他却实在是不愿意的。
凡事无论如何都该留一点余地,依照沈琛的聪明,他透露这么多,就足够平安侯府自保了。
若是沈琛成功,把隆庆帝救回来了立了大功,那平安侯府因为给沈琛递信的缘故不会被隆庆帝清算。
而如果沈琛失败.....沈琛也不会把这件事拿出来说,平安侯府仍然或许能够得以保全。
不能再牵涉进去更多了。
沈琛对于平安侯这么做的目的心知肚明,只是一笑并不说破,接过了名单才朝平安侯夫妇点了点头:“多谢侯爷施以援手,侯爷也不必太过紧张了......”
他说着便道:“我今天是从秦大人府中过来的。”
秦东和秦升!
 
第一章·所图
自从之前曹安曹文的事情过后,隆庆帝就对身边的太监内侍苛刻了很多,很怕他们会仗着跟皇帝亲近就在外面耀武扬威。
也因为这样,虽然安公公曾经短暂的接过了锦衣卫都督的职责,又总督过三大营,可是很快又被隆庆帝给罢了这些职位,转而让五军都督府自行管理,而这些都督们又直接向隆庆帝负责,比之前交给太监可靠的多。
作为近身内侍的安公公的地位不说一落千丈,也差不了多少,跟从前那样的风光是没法儿比的。
可是要替侄子谋个前途,却一点儿不难。
沈琛挑了挑眉:“就这些”
“我们查过了,这个侄子的来路”汉帛摇摇头,很是尽职尽责:“他说是自己一路从河南过来的,要饭来的,可是我们查过了,他侄子来京城投奔的时候,根本没有到处求门路,一来就住进了湘悦楼而且开的还是天字房,一开便是十几天,到处吃喝玩乐,还在锦绣赌坊一掷千金,梳拢了天香楼的花魁姑娘”
天香楼背后可是蒋子宁的女婿,来这里消遣的人要么有钱要么有权。
能在天香楼梳拢花魁的,可都是王孙公子才能办到的事。
当初有个外地来赴考的举子,在家乡也算得上是富贵了,可是进了天香楼,却耗光了家资也不过只能得见心仪的姑娘一面。
而花魁
她可不仅仅只看你有钱没钱,还得看你背后站的人。
当时这个侄子可还没跟安公公相认,更别提仗着的是安公公的势力。
那么是谁给了他这样的自信和特权
安公公
他要是有这个能耐,早就去把这个命根子找回来了,哪里还会拖到今日而且还不怕死的让这人去天香楼,他就不怕到时候蒋子宁参他一把
虽然安公公现在没了总督三大营的权力,可是掌印太监的事他可还是做着的,蒋子宁素日跟他很有些不对付,蒋子宁要是抓住了他这个脉门,哪里会轻易放过他。
所以肯定不是安公公自己做的。
而是有人刻意为之,有人用前把这个人找回来,让他来投奔他叔叔的。 一流小站首发
那是谁
联想到安公公近日的反常,沈琛就饶有兴味的牵了牵嘴角,觉得有些嘲讽。
彭德妃已经不是很得隆庆帝的信任了,她要是想要在隆庆帝身上动脑筋,是一定得收买些隆庆帝信赖的人的。
而再没有人比安公公更加合适了。
“去,把那个安路给我抓了。”沈琛面色清冷,神情不变的进了平西侯府书房,才又补充道:“尽量小心,不要留下痕迹。”
汉帛立即答应了一声,要转身走又有些迟疑的立住脚:“侯爷,抓了安路,是不是打草惊蛇了”
“惊不了,这不是一个不省事的主儿吗他闲不住的,消失个一两天,很正常。”沈琛坐下来,打开底下人新送来的汇总的消息,一目十行的看起来,又冷笑了一声:“何况安公公接下来还有许多事要忙,恐怕暂时是顾及不上这个侄子了。”
太监们因为没有根,因而都对收干儿子有强烈的嗜好,一个两个的,但凡只要是得了势的,就没有不收干儿子的,生怕跟正常人不一样。
这个安路就算是跟安公公情分没什么,可是有一点-----他是安公公的亲侄子,身上带着安家的血脉,这是多听话孝顺的干儿子都比不上的,是安公公的命根子没错了。
抓住他,不怕安公公不乱了阵脚。
 
第二章·笃定
沈琛知道他的担心,见他很是紧张愤怒,就轻声道:“还没到那个地步,事情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怎么没有那么简单楚景吾喉咙有些痒痒,清了清嗓子坐在了沈琛对面:“怎么能不紧张德妃步步紧逼,我看她根本就是打着弑君夺位的主意。现在圣上昏迷不醒,她一开始是剪除淑妃羽翼,对付淑妃,而之后,自然就轮到我们了。我们难道就等死吗”
虽然知道沈琛做事向来稳当,可是毕竟这是百年不遇的大事,是可以决定前途生死的大事,现在跟临江王府的联系又暂时切断了,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再做什么落人话柄的事,他的心里就比从前还要着急。
沈琛咳嗽了一声,斜了他一眼:“你从前从来不这样毛躁!”
楚景吾冷静下来了,见沈琛出言呵斥,只好喝了口水静了静心,才道:“我只是担心.....”
“我知道你担心。”沈琛点了点桌子,拿出一封信扔给了楚景吾让他看:“你先看看这个。”
楚景吾诧异的挑眉,接过了信看了一眼忍不住就瞪大了眼睛,很是有些不可置信:“二哥!这消息都是真的!”
“怎么不是真的”沈琛笑了一声:“所以我让你先不要着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
楚景吾一时没有完全消化完这些消息-----里头的信息让他颇有些头晕目眩----信里汇总的消息,有隆庆帝在出事前一晚曾经呵斥过安公公,并且让秉笔太监之一的陈平接任了安公公的职责。
还有,隆庆帝特意去看六皇子,还将六皇子宫殿中的侍卫增加了一倍。
这些消息......
楚景吾惊疑不定的问自己二哥:“二哥,你这些消息,是哪里来的”
“宫里的暗桩送出来的。”沈琛眉目不动的回答他的问题,又补充道:“还有林三少的功劳。”
林三少竟然也能提前知道吗!
楚景吾觉得好似摸到了什么脉络,却又觉得更加茫然,好一会儿才慢慢的把关系梳理清楚了,顿了一顿才道:“二哥,是不是,这件事有讹误”
他看出来了,不管是沈琛还是林三少,明明处于风暴中心的人,却都冷静沉稳的过分了。
可不该是这样的,最低限度,沈琛也该跟他商量逃走的事的,可是沈琛除了第一天的时候提醒过他一声让他不要答应侍疾,之后就再也没有提过这件事。
现在想想,结合这封含着这么多讯息的信,他有些明白了。
“或许有讹误。”沈琛微微点头,看着楚景吾,不再卖关子,详细的跟他解释清楚:“头一天的时候,孔供奉来找我们,说是圣上出事了,宫里留了一晚上的太医,我当时也慌了。可是和安安一商量,我们都觉得圣上的昏迷来的太突然,恐怕不是如孔供奉之前预测的那样,吃丹药吃的过量了的原因,是德妃要谋害圣驾。而事实上,最近德妃的所作所为,也的确印证了我们的猜测,她肯定是跟圣上昏迷的事情脱不了关系的。”
这些楚景吾都知道,他点了点头,等着沈琛继续说下去。
沈琛便又道:“可是....她做的好像太顺利了。”
楚景吾不解:“太顺利二哥是说,圣上原本该没那么容易让她得逞的”
沈琛向来清澈的眼睛便露出几丝锋芒,如同利刃出鞘:“难道不
第三章·逼迫
楚景吾的声音飘散在夜空里,很快就消散不见了。
不一时汉帛就回来了,轻轻敲了敲门,问他们:“侯爷,到了时候了,您是在家里用饭,还是过定北侯府去”
沈琛最近往定北侯府去的越来越频繁,在没出事之前,他基本上就是赖在定北侯府吃饭的。
虽然出事之后他明显去的少了,可是因为定北侯府那边有人过来问了一趟,为了保险他还是问了沈琛。
沈琛看了楚景吾一眼,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按照计划去做,又道:“不要太担心,记住除了说圣上昏迷,你要侍疾,并且表示担心之外,千万别再寄信给父王。”
这样才最合隆庆帝的心意。
楚景吾心里的疑问都已经被沈琛解决了,现在沈琛再这么说,他就低声答应了一声:“我知道了,二哥你放心吧,我一定不会给你添麻烦。”
沈琛冲他笑了笑,等到他走了,才往定北侯府去。
定北侯府也同其他勋贵人家一样,连大门都关闭了,侧门处除了采买之外严禁人进出,当差的人进出都要登记。
这是严防家里出什么打听消息的,也是防止有人出去乱说话。
看来三夫人和二夫人现在做这些事越发的娴熟了,沈琛径直被领去了卫老太太那里。
卫老太太正跟三夫人说事,是给卫玠娶媳妇儿的事,卫玠娶妻的事耽误了一段日子又一段日子,实在不能继续耽误下去了。
就算是现在隆庆帝昏迷不醒,不能大肆操办,可是跟陈家通气,提前开始准备起来,也是应该的。
毕竟卫玠的孝期已经过了,再耽误下去,年纪便太大了,陈绵绵也等不起。
见了沈琛,卫老太太便笑起来,吩咐三夫人:“告诉他们大伙儿,今天便都在我这里吃饭,你吩咐厨房,多做些菜上来,这几天阿琛也辛苦了。”
三夫人笑起来,并没有受到外头腥风血雨的影响,应了是就又道:“既然老太太这样说,那不如就把席面设在外头卷棚里正好卷棚外头的桃花也开了,正是好看的时候......”
家里的几个媳妇儿都已经历练出来了,三夫人经过了孔供奉的事情越见沉稳,遇上这种事还如此能稳得住,卫老太太面露赞赏,眼里含笑:“你作主便是,去跟老三说一声,让他跟老二今天都不许出去了。”
二老爷三老爷原本也基本不出门了,只去衙门办公,下了衙便径直回家。
三夫人应是,出了门便吩咐金嬷嬷:“去外头看看三老爷回来了没有,若是回来了,跟他说,今天老太太叫他们在里头用饭。”
帘子放下了,沈琛坐在卫老太太下手跟卫老太太说:“我已经去找了平安侯,平安侯他并不知道圣上是装病.....”
看来这回隆庆帝瞒得还是死死的。
卫老太太面上的笑意消失无踪,看着花嬷嬷沏茶,冷淡的道:“幸好你和安安机警,进宫了发现不对,又等了几天,从蒋子宁等人身上看出了端倪,否则的话,要是你让楚景吾逃命,我们所有人的性命,恐怕就都没有了。”
卫老太太对隆庆帝很是不屑。
他既要引出彭德妃,却又要试探身边人,因此竟然想出装病这一招。
可是有些东西是禁不起这么试探的-----面对生死利益的选择,没有几个人受得住诱惑,有些东西本来就不能试,尤其是人性。
以试探揣度去猜疑别人,得到的只会是谎言。
隆庆帝太没有自信和安全感了,作为一国
五十七·高招
不管罗源分析的到底有没有道理,现在何亮和黄文杰除此之外已经无路可走了。
沈琛要是再不出来,等着他们的就是抽筋扒皮的结果,不管怎么样,都要试一试。反正别人的命也不是他们自己的命,罗源说得对,再不济,身份作假总是真的,是卫安自己不要命不肯以真实身份示人的。
到时候他们就拿这个理由往上一说,谁也不能说他们做错了----通倭这样的大罪,难道还管你是谁吗
他们这些官员对于通倭的人,可有就地处决的权力的。
既然决定了,事情就要立即去办。
何亮是按察使,当即就把事情分派了下去,将文书都做好了。
那些倭寇都是早就已经收买好了的,口供证据都是一应俱全,不必费劲。
至于卫安那边,根本就无人去提审。
他们反正只需要做个样子就是。
等到第二天,整个高唐便都知道了,境内出了倭寇,勾结商人意图不轨的事了。
虽然东昌府自来受到倭寇侵扰不多,可是海贼却是出了名的彪悍的,东昌府百姓多有靠水吃饭的,对海贼基本上是闻风色变。
现在听说竟然有商人勾结倭寇透露钦差信息,导致钦差被掳,便都惶惶然起来。
原本钦差失踪过后,官府一日一日的搜查就已经让人很是惶恐了,加上如今又要杀人,高唐的百姓都沸腾了,四处奔走相告起来。
每天要杀一个人的消息,还是何亮手底下的许千户带来的,他带着点儿怜悯的看着困在牢里的卫安他们,手里捏着厚厚的荷包,掂量了掂量就摇头:“上头的命令已经下来了,明天便要行刑了,你们自求多福吧。”
等到许千户走了,谭喜才转身看着卫安,深吸了一口气将声音压得极低:“姑娘,都被你料中了。”
真是给他们栽赃了通倭的罪名,然后想要用杀人来威胁沈琛出来。
罗源想的是对的,站在他的位子,就算是卫安,想的肯定也是这样的法子-----沈琛太狡猾,嗅觉灵敏的逃脱了追杀不说,还躲的无影无踪,让他们陷入了被动。
这个时候,除了引寿宁郡主来,利用寿宁郡主的生死来操纵沈琛,的确没有更好的法子了。
可是,罗源在利用她的时候,恐怕想不到,她也正是在利用罗源。
东昌府这么大,眼线这么多,不仅民间有倭寇在追踪沈琛的踪迹,官府和锦衣卫无一靠得住,这样的情形下,她就算是找到了沈琛,也是无济于事的,她们到头来还是会被罗源他们一网打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