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密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秦兮
吃上肉是行话。
但凡是有要抄家的地方,哪里会没有油水可捞的
定北侯府虽然沉寂了这些年,可是到底是有底蕴的世家,积攒的那些东西不知凡几,到时候稍稍揩些油,那也足够一年半载吃喝不愁了。
黄俊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嚼了嚼呸了一声,带着不屑和自信:“急什么左右也就是这一阵了。”
等到最后杀招一出,卫家是必定要玩完的,现在跟他们计较什么
何况,他瞥了一眼外头冷笑了一声:“何况现在动手,岂不是便宜了外头那帮家伙”
那帮家伙,指的自然是跟着林三少的那帮锦衣卫,如今的锦衣卫,挂了名的都督刘振说了根本不算。
说了算的,唯有之前跟着曹文甚久的黄俊和年少便进锦衣卫的林三少。
八十一·黄雀
时候已经不早了,沈琛也不欲再多费口舌,轻轻一点桌面,引得卫安回神,才清清淡淡的冲她笑了一笑:“那我便先领着他去了。”
楚王妃自以为得计,领着人去了山上找镇南王妃和卫玉珑,可是却不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而她自己,并不是那只黄雀。
定北侯府才是。
连卫安的身世这个秘密,也是卫安自己放出去的,她找了个婆子,假扮成长宁郡主的旧仆,专门去普济寺,又故意收买了几个小和尚,放出了消息去,说长宁郡主立了长生牌位,且这牌位来路不明,极受重视。
长宁郡主花了重金,逢年过节都必定亲至拜祭,且有专人打理。
然后自然而然引得楚王妃上钩。
又自然而然的‘经受不住诱惑’,接受了楚王妃的重金,把卫安的身世和盘托出。
还绘声绘色的讲述了长宁郡主是如何的厌恶卫安,当年卫阳清是如何接到了密信而置自己妻子于不顾......
楚王妃原本就处境堪忧了,因为黄家的事,她在楚王跟前的地位一落千丈,虽然楚王不见得有怪罪她的意思,可她自己却受不了那种被冷落的不安感,因此肯定要想方设法的重新得到楚王的信任。
而还有什么,比能让楚王之前的计划能顺利实施,握住卫家的把柄更能重获楚王欢心的法子呢
她想要什么,卫安便送她什么。
卫安并不得意,明家的这么多条命,卫家的这么多条命,不是一个邱楚英就能偿还的了的。
她们的东西是怎么失去的,她说过,她就要那些人怎么双手把这些东西还回来。
她也冲着沈琛笑了一笑:“既然如此,便全靠你了。”
&nbs
八十二·良策
秦升曾经亲耳去听秦妈妈说当年的事,秦妈妈说起来的时候,语气里并无多少起伏,他听的还没有如今这样难受。
可是到如今,岑二说的声情并茂,连秦芮的孤坟长满野草的细节也说的让人历历在目,秦升才终于从麻木中回过神。
人受了巨大打击,有的自然能哭喊发泄,可更多的人却要选择面对,吏部尚书自来被称天官,自然是位高权重。
可是吏部尚书也同样是人,这世上有自私只顾自己的父母,也有将子女看的比自身还要重要的。
秦东自然是后者,秦芮的事当初没叫他倒下,是因为他还强撑着一口气要替女儿报仇雪恨,可是一旦等到邱楚英的案子移交至大理寺,并且圣上叫三司会审,他便忽然撑不住了。
当了这么多年的官,替隆庆帝办了这么多年的事,他当然知道隆庆帝最忌讳的是什么,最在乎的又是什么。
当年明家的事,到现在也是横亘在隆庆帝心里的一根刺,凡事只要涉及上明家,就没那么容易过得去。
这回邱楚英扯出卫家和明家的事,他作为关键人证,自然是死不得了,秦家的事只好往后拖,可是往后拖.....
他的年纪却已经不小了,再过几年也是乞骸骨的年纪了,原本身边也是群狼环伺,不知道多少人盯着他的位子想要取而代之。
这一次不能打蛇打七寸,邱楚英能暂时避过风头,以后就更难了。
眼看着没有希望了,秦老太太的身体一日差过一日,不过也就是这半个月的功夫,已经水米不进了,秦东也告了假在府中陪伴发妻。
秦家愁云惨淡,沈琛是知道的,他看着秦升渐渐冷下来的脸,终于切入正题:“我知道你很想杀了邱楚英,可是杀了他,得先越过一座山。”
沈琛以手蘸了茶水,在桌面上写下了几个字,引得秦升皱起了眉头。
茶桌上是两个字----楚王。
秦东是吏部的人,不能说手眼通天,却也差不到哪儿去了,他们当然也知道是楚王在背后当邱楚英的靠山。
不然的话,邱楚英早在刑部大牢就死了,还能活着上折子,去到隆庆帝跟前那一天
其实楚王的势力已经大不如从前,充其量也就是一只被拔了牙的老虎罢了,可是在官场上做事,就没有绝对的。
秦东不是个铁面无私两袖清风的人,收人钱财,替人消灾的事也从没少办,而给楚王办的,也不止一件两件。
除非秦家是真的想为了一个秦芮赔上满门,否则是不会彻底跟楚王撕破脸的。
在邱楚英一口咬死了卫家之后,秦家就更加明了了。
而既然知道,现在沈琛还刻意来挑拨离间......
秦升嘴角便浮现了一抹冷笑,抱臂好整以暇的看着他:“你的意思,是要我们跟楚王斗个不死不休”
然后好叫临江王府坐收渔翁之利
临江王府果然是打的一手好算盘,引狮斗虎,极好的盘算。
可惜,也要看秦家上不上钩,秦升拍了拍衣摆上沾上的灰尘,站起来便想要走。
沈琛却出声喊住他:“别急啊,我话还没说完呢。”
他见秦升果然应声止步,拍拍椅子叫他坐:“你急什么我只是说个事实罢了,也不用你们做太多,只要.....到时候山要倒的时候,你们推一把就行了。莫非你们连这点事情都不肯做”
沈琛最知道秦升在乎什么,话便说的稳准狠:“那也没什么好说的,邱楚英要真的是立下了平定云南叛军这样大的功劳,逼死原配的事,就不能叫什么事了.....”
不仅如此。
&n
八十三·安抚
自己告诉楚王!
这是为什么定北侯府里头,被卫老太太请来合安院的二老爷和三老爷也相顾失色,几乎是控制不住情绪的异口同声的出声:“为什么!”
卫安的身世是明鱼幼的女儿这事儿也就算了,他们震惊过后也接受了,可是为什么要自己把这件事抖搂出去给楚王知道啊
这可是杀头的大罪啊!
卫老太太料到他们俩会是这副表情,便咳嗽了一声示意他们稍安勿躁,偏头看了一眼卫安,让她:“安安,你来说。”
卫阳清一直垂着头,看不清楚表情,直到此刻才抬起了头,冷冷的看着卫安:“我知道这不是母亲的主意,母亲恨不得一辈子护着你,保你万无一失。你的确该说......”
他咳嗽了一声,这阵子因为家事而越发消瘦的身体便有些支撑不住,好容易控制住了眼前的阵阵发黑,才紧跟着喘了口气,咄咄逼人的冷笑了一声:“你到底是想怎么样你莫非以为,这事儿传扬开了,你便能回郑王府,当你的郡主娘娘享尽荣华富贵”
他少有这么刻薄的时候,一时间屋子里的人都听愣了,尤其是二老爷,瞪大了眼睛不知该如何反应才好。
卫安却已经习以为常。
她上一世的时候不懂事,总是做惹长宁郡主生气的事,长宁郡主向来是不屑于斥责她的,斥责她的便都是卫阳清。
他总是这样一副恨铁不成钢又心痛万分的态度,高高在上,自以为付出的已经足够多,不肯低头看看她活的究竟有多么艰难。
卫阳清不等她回话,已经腾的一声站了起来:“你怕是想的多了!你以为你公布了身份日后便能一飞冲天吗整个卫家都会跟着你陪葬!”
这才是他的真正想法,他觉得,救了卫安已经是天大的恩德。
或者他从前不是这样想的,可是家里接二连三的因为卫安出事,他的耐心终于到了极限。
卫玉珑被接去镇南王府,长宁郡主走了,剩下的卫玠跟他也生出隔阂来,他在前朝为了站稳脚跟呕心沥血,可是回到家永远还是母亲的冷脸和一地鸡毛,他终于受不了了。
卫安眼里的水光一瞬间就隐没了。
难过的多了,其实也就麻木了,无所谓难过不难过。
卫老太太却看不得卫安受这样的委屈,她总觉得卫安不像是青春少艾的少女,反而更像是垂垂老矣的老妇。
没有情绪,永远是一副水波不兴的样子。
从前她总觉得或许是环境使然,可是等到这些日子,跟郑王相认以后,她才忽然明白过来,是把孤独的日子过惯了。
她似笑非笑的喊住了还要继续说教的卫阳清,问他:“你说够了没有若是说够了,也该抽出些时间来听听安安说。”
她已经懶怠跟卫阳清说话,也不想再跟卫安说不要在意这样的话,她知道这么多年,这句话,别人一定已经在卫安跟前说的够多了,因此她也只是叹了口气,让卫安:“你说你的。”
卫安便点了点头,声音平静,眼神清澈的抿着唇:“的确是我让人把消息放给楚王妃知道的,可我并不是因为想回去当什么郡主。”
她神情坦然。
三老爷便率先嗯了一声:“我信你。你做事,必定是有缘故的。”
二老爷看了五老爷一眼,也跟着点头:“安安你便说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当年告密说明家造反的是邱楚英
八十五·前奏
卫家老太太被宣召进宫的消息,陈家是当天下午便听见的,天气渐渐热起来,陈夫人不过穿了一件圆领的月白色绢衣,外头罩着青色的褙子立在廊下,焦急的来回踱步,好容易见了陈御史,才忽然一把扑上去拽住了他的胳膊,顾不得影响,便急切的问他:“您也要进宫去?”
声音压得低低的,见陈御史点头,整个人都紧张的冷汗涔涔:“您别去.......我听娘娘说,卫家此次是凶多吉少了.....”
她只差没把话说明了。
卫家这回惹上的是明家的事,她带着些哭腔继续断断续续的告诉陈御史:“咱们现在抽身退步,还来得及的.....”
陈御史深深的看了妻子一眼,轻轻伸手将她的手拿开,陪她进了东次间,叫伺候的人都退下去了,才同她说:“圣上传召,我是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怎么能不去”
“卫家就算是要凶多吉少,那也不是立即就能成的事。”他安慰陈夫人:“也没那么快能牵连上我。何况.....”
一切事情还未定呢。
胜败仍旧难料。
冯贵妃却觉得卫家的气数已经尽了,她一身缁衣跪坐佛前,虔诚的双手合十念念有词,好一阵才在掌事姑姑的搀扶下站起身来,淡淡的看了忐忑不安上前来的冯氏一眼,冷笑着问她:“你怕什么”
冯氏在她的示意下上前搀了她坐下,自己也跟着在她下手坐了,亲自接了茶给她递过去,不安的扯开了笑:“您不知道,我这心里总觉得害怕的很......”
“这有什么好怕的”冯贵妃保养得仍旧精致的有些过分的眉眼里带着不合时宜的戾气:“要是连这都怕,那你怕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冯氏恭敬的弯了弯身子应是,又试探着问她:“娘娘,楚王妃真的能找到长宁郡主卫家跟镇南王府哪里能那么轻易就让她把
八十六·伸冤
未曾料到卫老太太竟不用过多盘问,便说出了长宁郡主被打发走的缘由,方皇后一时竟不知道该如何反应,静默了一瞬,忍住了往后头去瞧的冲动,高高在上呀了一声,而后才好奇又震惊的问:“什么这是怎么个缘故”
方皇后的肚子已经极大了,眼看着就要临盆,她挺着肚子摇摇欲坠的模样着实吓人,隆庆帝便皱了皱眉头,朝刘振使了个眼色。
刘振立即便冲方皇后身边的肖姑抬了抬下巴,示意肖姑将方皇后扶住了。
方皇后这才扶着肖姑的手坐稳了,声音冷硬的问卫老太太:“不用我说,您老也知道,明家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
明皇后......
隆庆帝的青梅竹马,煊赫世家中出来的天之骄女,偏偏又不自持身份高高在上,连当年的太后亦对她青眼有加。
隆庆帝当年就算是再厌恶明家的时候,为了云南的事焦头烂额的时候,也不曾动过废了皇后的心思。
明皇后死了以后,更是多年没有立后......
方皇后收回心中酸意,回过神来去瞧趴伏在地上的卫老太太:“长宁若果真说了这样的话,您就该早些来回报本宫才是!这事儿事关重大,岂是将长宁送走便能了结的您老简直糊涂了!”
卫老太太便苦笑了一声,哀哀的喊了一声娘娘。
方皇后小时候是见过卫老太太的,那时候方家只不过是没落了的侯门,家中又有个惯会惹是生非的弟弟,向来在人前抬不起头来,而那时候卫老太太却是高高在上的侯门少年夫人.....
她是皇后亲妹,长得又美,去了哪儿都是人群中的焦点。
她
八十七·重审
隆庆帝不是没有察觉。
当年明家的人,尽数都死在了路上,竟连远房的族人也没留下一个活口,土匪杀人......这个说辞也实在是有些说不大过去。
只是那时候他才刚刚登基,万事不稳,若是要严查,再翻出明家是冤案来,说不得他那几个虎视眈眈的兄弟们就要拿这个做文章。
他连自己妻族都杀了个一干二净,最后竟还查出是冤枉了人家,到时候哪里还能服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