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苏四公子

    公社张书记的脸上浮起了一丝笑意,在座的几位陌生人似乎也是微微松了一口气,刘祥和唐明亮更是整个人都放松下来,果然有刘好好在,就不会有错!

    “小刘老师,坐下来说,我给你介绍一下,这几位是省里语言学研究会的同志,国家让他们来我们这儿调查研究南省方言的情况。”张书记的态度算是难得的和蔼了,刘祥站在一边搓着手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干搓着手赔笑。

    “书记,我们生产队一定会好好配合!”刘好好看了刘祥一眼,刘祥只顾着拼命点头。

    “那就好,他们几位同志会在你们这里住上一段时间,你们好好安排,他们粮票照交,没什么问题吧”

    刘好好又看了刘祥一眼,他这时才反应过来,用口音浓重到外地人根本就听不懂的普通话答道,“没问题,没问题。”

    “书记,您放心,我们刘队长是个妥当人,一定会把这几位领导安排好的。”

    “别叫我们领导,当不起当不起。”几个陌生人中为首的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戴着黑框玳瑁眼镜,看上去十分斯文。

    “还是叫老师吧,”张书记想了想,“这位是带队专家赵老师。”

    “赵老师,您好!”刘好好从善如流地改了口。

    张书记满意地点点头,“我来金花公社工作不久,这还是第一次




第一百零八章 初心
    刘好好笑而不语,倒也不否认。

    “以前庄老司令还在南省的时候,我在他的手下干过一段时间,他是我的老领导,我和庄家也是老交情了,立军更是我看着长大的。”赵老师也不遮遮掩掩,“这孩子踏实沉稳,有责任心,是个好男人,我看了这么多年轻后生,就没几个比得上他的,刘老爷子给你选了这桩婚事着实是煞费苦心。”

    “是啊,我阿公一直都在为我操心,庄立军这么好,还真是委屈他了。”刘好好感慨,“赵老师,您别急着否认,在您认识我之前,听说他有这么一桩婚约,肯定为他觉得可惜吧”

    赵老师干笑两声,“那时候对你不了解,有误会是正常的,毕竟谁也想不到刘老爷子能培养出你这样的孩子,你嫁入庄家对你有好处,离开这里,到京城去再多见一些世面,多学一些东西,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也不一定要靠着庄家才能离开这里到京城去吧。”她漫不经心地捧着茶缸,模样看起来散淡,却带着一股笃定。

    赵老师不知道她哪来的自信,“哦,你还有其他的法子到京城去你可是连上大学的资格都被别人夺去了,你不会觉得自己接下来到了公社,很快就能到县城,再到省城……就算你再聪明,这一切也没这么简单。”

    “谁知道呢,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后的事情还真的很难说,就像您过去想不到自己会把大把的时间花在研究工作上一样,您过几年说不定还会怀念现在的悠闲时光呢。”刘好好淡淡一笑,把话题又绕回了赵老师身上。

    赵老师又被她反将一军,她的话让他的心里产生一股说不出的惆怅,可是心情似乎又莫名地轻松了很多。

    连他自己都说不上来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也许他真的不甘心这辈子都把时间浪费在这种边缘的研究上面,也许是觉得就算被这个小村姑看破了也无碍,他太需要找个人倾诉心里的愤懑了。

    赵老师叹了口气,“我是有心想要多做些事情,可最后还是落到了这个田地,研究这个没什么前途可言的课题,那几个孩子跟着我也是白白耽误时间。”

    “怎么会是白白耽误时间”刘好好听出了他被深深压抑住的不满,摇头笑道,“您在我们南省这么多年,有多久没有这么一个个生产队一个个公社走过去了如果不是您研究这个课题,怎么能够知道这么多基层的社情民意您真要为咱们办点实事,光坐在屋子里凭空想象可不行,还得这么一步步脚踏实地地走下去。厚积薄发,您现在的付出都是为了将来打基础的。”

    赵老师瞠目,自己在官场上这么多年,竟然被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给教育了这孩子的年龄还没自己的工龄长呢!

    “我就不信刘老爷子能教出你这样的鬼精灵!”赵老师简直都无言以对了,就农村这样的生活条件,凭着刘老爷子这么个没多大文化老头子,真能教导出这样的孩子

    刘好好大笑,“赵老师,您可别小瞧我阿公,他可是远近闻名的聪明人。”

    “那你阿爹还是独子呢,怎么他就教不出来”赵老师摆明了不相信。

    “天赋有限嘛,您不知道世界上有一种人,她就是天才,学什么都比人快,想的也比普通人更深更远,像我这样的



第一百一十六章 小百灵
    “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

    “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

    “放牛的却不知道到哪儿去了——”

    “放牛的却不知道到哪儿去了……”

    几十个孩子在刘好好的指挥下,分成两个声部轻声合唱着,没有任何乐器的伴奏,歌声却随着袅袅升起的炊烟飘散开来,远远地传了出去。

    下工回家路过学校的人们,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停下嘴里正在闲聊的话题,侧耳认真倾听着。

    “这帮孩子唱的真好……”

    赵老师带着研究小组的组员们正在不远处做调查,听到歌声也都停下了动作。

    “这种唱法不常见,是合唱团的唱法吧,没想到一个农村的老师也懂这个。”一个短头发的女生捋了捋头发,矜持而清高地说。

    赵老师没有理会她的话,继续侧耳倾听着,在这样夕阳西下的黄昏美景中,看着不远处长势喜人的水稻,听着孩子们的歌唱,还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吗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

    清亮悠扬的童声传来,一下子将人的情绪吊到了最高点。

    赵老师不由得叫了一声好,“谁家的孩子生了这么一副好嗓子!简直就是天生的百灵鸟!”

    “这是谁家妹仔的声音,这可了不得哦!”

    “是阿石家的菊花哦,那孩子自出生起就生了副大嗓门,从小哭得比谁都大声,唱起歌来当然了不得喽。”

    听到歌声的人们都在低声议论着,虽然他们并不经常接触音乐,但是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是人类的本能,听到这样如天籁一般的歌声,他们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赞叹不已。

    刘天天此刻却闷闷不乐,刘好好是她的亲姐姐,却把领唱的机会给了刘菊花,这也太不公平了!

    为这件事刘天天气了好几天,最近每次参加合唱团的活动都无精打采的,看到刘向上昂着脑袋,张大着嘴,唱得十分起劲,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大姐不疼她,小弟也背叛她!

    他们全都靠不住!

    指挥刘好好做了个结束的手势,今天的练习就到此为止了,孩子们拎着书包嘻嘻哈哈地散去。

    “刘老师,您什么时候再教我们唱新歌”刘菊花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扎着两条羊角辫,看起来特别天真可爱,她依偎在刘好好的身边,一脸依赖与信任。

    “等你们把这几首歌都练熟之后。”刘好好抿嘴笑了起来,“六一的时候咱们到县里去参加文艺汇演,用的就是这首曲子,所以这段时间咱们要多花些时间在这上面,新歌先放一放。”

    “我们已经都练熟了,汇演肯定没问题。”刘菊花嘟着嘴,她的成绩并不好,音乐课是她最喜欢的课了。

    “你是练熟了,可是同学们还不熟啊,虽然你走的快,可也要停下脚步来等等他们,别只顾着自己往前走。”她摸了摸刘菊花稀疏发黄的头发,因为营养不良的原因,小姑娘长得十分瘦弱,可是她的嗓音却是无与伦比的,这是上天赐给她的天赋,如果她善加珍惜利用,今后说不定会成为小山村走出的歌唱家。

    刘菊花的眼中却慢慢浮起了一层薄雾,“老师,我喜欢唱歌。”

    “我知道,”刘好好给了她一个肯定的笑容,“好好保护自



第一百二十章 演出
    “不穿鞋哪行啊”带队过来的公社教委王主任急了,“不穿鞋多寒碜,张书记还在台下坐着呢。”

    “王主任,您也不是不知道我们生产队的情况,不是每个孩子都能穿得起鞋的。”刘好好将王主任引到一边,小声商量着。

    “哪也不能脱鞋啊,光脚上台影响多不好。”王主任直皱眉,“那些没穿鞋的,让他们站到后排去,挡住了就看不着了。”

    “孩子们的位置都是排过的,按照有没有穿鞋调整的话,高矮不一样,效果肯定不好。”

    “那就让后排穿鞋的把鞋让给前排的。”

    “可是上下台的时候,还是会让人看到后排的人脚上没穿鞋啊,那样影响更不好,倒不如就让我们扮演那个年代的小英雄,这样也说得过去啊。”

    “扮演怎么扮演”王主任听过他们合唱,却不没见过他们还有什么其他的花样。

    “是我昨天刚排的,就是让一个同学在前头简单地做一些动作,扮演王二小,其他同学在后头一边唱一边配合,这样会更有戏剧感,也更容易把观众代入歌曲之中。”这也是她临时起意加进去的,合唱这种东西,想要出彩总是要添一些动作的。

    王主任对她半信半疑,他不知道什么戏剧感,代入感,在文艺表演上他实在没有什么天赋,只得低咳两声,“我不管你想怎么排,但是今天的节目县委领导都在台下看着,还有各个公社的书记也在,你不准给我们金花公社丢脸,张书记脸上要是挂不住了,我拿你是问。”

    虽然王主任心里对张书记始终不服气,可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张书记训起人来又从来不顾情面,他对这位年轻上司也是怵得慌。

    “王主任,您放心吧,我保证不给金花公社抹黑,不给您和张书记丢脸。”刘好好从来就不是一个怕担责任的人。

    这年头的演出形式都比较乏味,何况只是一个小县城的儿童文艺汇演,那水平连几十年后班级联欢会的水平都不如。

    刘好好在后台听着舞台上的表演,无聊得打了一个又一个的呵欠,从地瓜腔普通话的诗朗诵,到全程不在调上的独唱,还有笨拙稚嫩几乎没经过编排的舞蹈,这文艺汇演演出了街头摆摊卖艺的水平。

    街头卖艺还有杂耍这样的新鲜东西,这种文艺汇演除了唱就是跳,要不就是朗诵,没有一点新意。

    刘好好觉得自己学校的节目稳操胜券,但孩子们却一个个紧张得面无人色。

    他们只在学校操场上唱过歌,那时候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根本不知道害怕是什么,可是现在他们从来没有试过台下有那么多人,没有走上过那么高的舞台,没有见过那么明亮的电灯,这些都让他们觉得恐惧。

    “老师会和你们一起上台,上台之后,你们什么都不用看,只管看着我知道吗台下那些人就当他们不存在,只有我和你们在一起,明白吗”刘好好站在孩子们之中,眼神缓缓地扫视过他们,“你们的眼里只需要有我,觉得害怕的时候就死死盯着我的脸。”

    听到刘好好的话,孩子们顿时放松了很多,毕竟排练了这么久,师生之间自有一种默契在,只要看到她,他们就觉得安心。

    “你们把那舞台当做咱们学校操场,把上头的灯当成咱们中午在操场上唱歌时的大太阳,台下的人,”她压低了嗓子,“全当他们是青菜萝卜。”

    &nbs



第一百二十四章 恶意
    刘好好特地留心了自己学生的情绪,见他们一个个有说有笑,显然已经不再把刚才的事情放在心上了,便也不再过去多做纠缠。

    毕竟这些人都是县小学的,说不定还有几个领导家的孩子,没有必要为了小事,把他们逼急了,真要逼急了,他们胡乱攀咬,对刘好好来说,也是一个麻烦。

    反正这些熊孩子也得到了该有的惩罚,带着情绪上台,像他们这样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孩子不出洋相才怪。

    离评选结果出来还有一段时间,临近中午,县小学的孩子们也带了干粮点心,和乡下孩子们不一样的是,他们带的是松软的黄米糕,一阵阵香味飘过来,惹得这边啃光饼的孩子们双眼发直,直咽口水。

    他们毫不掩饰的羡慕终于让这些挫败的县城孩子们感到了一丝优越,土包子就是土包子,他们说不定连黄米糕都没吃过。

    那个刻薄的小女孩赵雪眼中充满着恶意,朝离她最近的一个小男孩招了招手,举着手上的黄米糕笑道,“你想吃吗”

    小男孩看起来不过七八岁的年纪,穿的衣服打满了补丁,脚上也没有穿鞋,一看就知道家境贫寒,他的双眼直勾勾的盯着她手里的黄米糕,毫不犹豫地点点头。

    “给你!”赵雪笑得十分温柔。

    小男孩喜出望外,不疑有他,伸手就要接过她手中的黄米糕,没想到赵雪却故意手一松,黄米糕“啪嗒”一声落在地上。

    小男孩心里一紧,连忙俯身去捡,乡下孩子没那么讲究,丢到地上的东西吹一吹还是能吃的。

    赵雪却在他的手即将触及黄米糕的那一瞬间,一脚狠狠地踩在了黄米糕上。

    所有人都惊呆了,就连赵雪老师和同学也不可思议地看着她。

    现在全国上下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就算是大领导都舍不得浪费食物,他们这些小县城的人生活虽然比农村好一些,但也好不了太多,对他们来说黄米糕绝不是想浪费就浪费的。

    “赵雪,你干什么”县小学的带队老师厉声喝道,浪费食物简直是无法宽恕的罪过,让一向对赵雪十分忍让的她,一时失去了理智。

    “老师,我不是故意的,”赵雪回过头一脸无辜地说,“我看他可怜,想把黄米糕让给他吃,没想到不小心掉到地上了,不过我想乡下人一向都爱惜粮食,应该不会在乎这个吧”

    她一边说着,一边从鞋底将那块被她踩烂的黄米糕掰了出来,送到小男孩面前,脸上的笑意让人恶心,“来,吃了它!”

    刘好好皱着眉看着这个十来岁的小姑娘,知道她这番刻意羞辱,其实是针对他们大目小学来的,只是大目小学的孩子和其他公社的孩子一样,穿着破旧土气,才让她羞辱错了人。

    只是小小年纪就这样心胸狭窄,睚眦必报,不惜用这样偏激的手段来羞辱别人,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变得极为可怕,到了最后,吃大亏的还是她自己。

    那个小男孩看着她递过来沾满了泥灰的黄米糕,一脸纠结,都踩成这样了,不知道还能不能吃,可是他长这么大还没吃过黄米糕呢,听人说又香又甜又软,好想尝一口啊,把外面的土拨掉应该可以吃吧……

    小男孩受不住诱惑,鬼使神差地伸出手去……

    “啪”黄米糕再次掉落在地,这一次是被人打掉的。




第一百二十八章 馋
    刘好好的话刚说完,刘学习就一脸震惊地看着她,“油炸!爆炒!那可费油啊!”

    现在家家户户用油都十分紧张,城市里要用油票,农村连油票都没有,只能靠生产队种在山头的那些茶树出产的茶籽榨成的山茶籽油,每年每家都只能分到几斤,根本不够吃,所以平时家里的菜几乎都见不到什么油星。
1...108109110111112...2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