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苏四公子

    &




第一百六十章 探望
    张书记不着痕迹地仔细打量着会场,这才发现每一张长条凳上都规规矩矩地坐着两个人,而且他们是按着各个生产队的顺序排下来的。

    照理说他们是不可能坐得这么齐整的,这些生产队的队长,个个都是粗人,每回到公社开会,总是几个相熟的挤在一张凳子上,上面开大会,他们就在下头开小会,有的凳子上挤了三四个人,有的凳子上只坐了一个人,看起来乱得不行,他也喝止了几次,却没有人愿意动,不仅没有效果,还有损他们的微信,后来只好不了了之了。

    今天这样的会场秩序是他第一次见到,不用怀疑,肯定是刘好好的手笔,他真有些好奇她是怎么做到的。

    张书记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茶杯里的水只剩下一小半了,他正准备起身添水,便看到刘好好拎着暖水瓶走了过来,适时给他添了水,又挨个儿给会场上的所有人一一添水。

    公社的级别并不高,没有专门的服务员为领导端茶送水,以往这种时候谁要是渴了,自己到一边的茶桶里添水就是了,哪里有人专门上前给大家倒水

    但不得不说,她的举动极大方便了大家,开会的人没有走来走去,会场的秩序也好了不少。

    这一场会开得张书记异常舒心,却不知道怎么就走神了,开始琢磨起刘好好在会场上的小细节了,他自忖自己刚才并没有流露出太明显要添水的意思,可是刘好好却那么正好地拎着暖瓶过来添水,难道她一直在计算着自己喝了几口水

    可是她刚才明明一直坐在角落里奋笔疾书地坐着会议记录啊,这眼观八方耳听六路的能力,也未免太让人惊叹了,如果不是他知道刘好好是刚从小学借调上来的,还真以为她是省里哪个领导的大秘下来的。

    其实张书记也算是一个很敏感的人,从刘好好这察言观色的做派就能推断出她曾经的职业经历,只不过她的过去太过匪夷所思,就算他们脑洞开得再大,都猜不出来她的过去,想来想去只能用天赋异禀来解释她的能力了。

    刘好好在公社的生活过得十分得心应手,对于工作能力卓越,效率奇高的人来说,就算他们都把工作推到她的身上,她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何况熟悉了解了情况之后,她的效率更高了,反倒还有大把的时间花在档案馆里整理往日的档案。

    这段时间她对金花公社各个生产队历年的情况算是摸了个透,但是这些都是纸面上的功夫,真正的情况还得等到有机会,下到一个个生产队实际调研查看才知道。

    “什么时候要有机会下去走一走就好了。”她嘟囔了一句,自从到了公社后,她就一直在琢磨着写一篇田间调研报告,真实反应这里的情况,这些汇总上来的总结报告真实性还有待商榷,要想写一篇实实在在的文章,必须要走到田间地头去。

    “去哪里走一走”有些熟悉的声音自她身后响起,吓得她手中的笔差点脱手而出。

    “你,你怎么会在这里”她站了起来,不可思议地看着一身绿军装的庄立军。

    “你在信上说你调到公社来了,正好部队离这里不远,就想着抽空来看看你。”庄立军难得见到她这副惊慌的模样,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丝弧度。

    刘好好眨巴着双眼,一时还反应不过来,“你就这么找上来了了”

    竟然没人拦着他,这公社管理得也太松了



第一百六十四章 疼人
    刘金凤被关起来之后,刘好好并没有放任不管,去看了她几次,刘金凤那一身泼辣的暴脾气在牢里被磨得半点不剩,眼神畏畏缩缩的,甚至都不敢直视她。

    刘金凤过去理直气壮,是觉得父亲偏心,弟弟一家亏欠了她,这个家她明明也有一份,凭什么要被刘长生独得,而且程招娣还成天拿着他们刘家的东西去接济程家,这更让她看不惯了,被高依淼一撺掇,心里的底气更足了,觉得她上娘家闹那是应该的。

    现在赵小月是个特务的证据确凿,高依淼和她搅和在一块儿,也绝对是个反动分子,按照派出所同志的话来说,她这些年做的事就算不是主谋,也是帮凶,当时她就身子一软,脑袋里成了一锅浆糊,满脑子只顾着担心自己要被枪毙了。

    天天提心吊胆地担心着自己要被拖出去枪毙,时间一久,她竟被吓得有些精神恍惚了,看刘好好就和看到鬼一样,刘好好那笑里藏刀的样子,可不就是恶鬼

    刘金凤虽然现在变得胆小了,可是一听到刘好好建议她和高依淼离婚的事,又立刻激动起来,无论刘好好怎么劝,都死活不愿意离开高依淼。

    哪怕高依淼把她害到这个地步,她还是不愿意放手,刘好好都不知道她究竟是真的爱他爱得无法自拔,还是把这段婚姻当成生命中唯一的执念。

    “你大姑怎么这么固执,看来中毒很深啊,平时那些反动分子肯定没少给她洗脑。”

    “也是个痴情种啊。”

    “什么痴情种,根本就是不知悔改,冥顽不灵。”

    “其实她就是个以夫为天的传统女性,男人就是她的精神支柱,要离了婚她不仅觉得失了面子,更不知道该怎么过日子了。”刘好好只得再次出来为刘金凤辩解。

    “也不知道你们家倒什么霉,摊上这么个拎不清的大姑。”

    “哎,谁家没几个拎不清的亲戚”

    “可不是嘛,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大姑什么的还算远的,我家婆婆那才是个拎不清的……”

    刘好好已经习惯了这种一边聊八卦,一边做事的工作氛围,手上唰唰唰地写着总结,嘴上竟然还能抽出空来插上几句话。

    等她理完手里的事,一看墙上的钟发现已经下班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大家互相招呼着去食堂吃饭。

    都这个点儿,庄立军应该已经走了吧,心里虽然这么想,但她还是不放心地回了趟宿舍,门虚掩着,推开一看里面已经没人了,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缺了角的桌椅被修好了规规矩矩地放在墙角,最显眼的是屋子正中摆着一个刚钉好的铁皮炉子。

    她瞪大了双眼,走近一看,真的是新的铁皮炉子,用的正是原来屋角的那片旧铁皮,不用问,这一定是庄立军的杰作。

    她蹲下来,看着铁皮炉子傻乎乎地笑着。

    “好好,你真是好福气啊,庄连长对你真好。”食堂打饭的大婶一见到她就打趣道,“你晚上的饭是他拿过来蒸的,还特地给你交了粮票和钱,嘱咐我给你留菜。”

    整个公社也就十来个人,大家围成一桌吃饭,大婶的嗓门大,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声。

    “好好,看来没嫁错人啊。”

    “嫁人就得嫁这么个知冷知热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刚才庄连长还来找我借炉子和工具,听说给你钉了个一模一样的铁皮炉子,你看到了没”

    &n



第一百一十七章 哄
    程招娣却对她的话不以为然,“什么婚姻自由你们小姑娘家的,年纪轻轻不晓事,当时你阿公给你定下庄家这门亲事的时候,你不也是哭着喊着不愿意么现在你和立军不也挺好的。”

    “阿妈说的是,不过那时候我闹还不是因为没见过庄立军吗你们要是早让我见一面不就完了所以说啊,盲婚哑嫁要不得,就算是你们看中了,最后还是得让学习自己见见,自己决定。”刘好好大大咧咧地说。

    “不害臊,还什么早让你们见一面,不就是贪他长得俊。”程招娣被她给逗乐了,伸手戳着她的额头,“姑娘家的可不兴你这样不害臊的啊。”

    “婚姻大事关系到一辈子,还有什么可害臊的我可是新时代的女性,公社上头也说了,今后要重点做婚姻自由方面的工作,大力反对包办婚姻。”自从到了公社工作之后,她动辄就扯起这面虎皮大旗唬自己的父母。

    “还有这事公社连人家结婚都管”程招娣被唬住了,可还是有些怀疑。

    “这不是出了好几桩事了嘛,有个姑娘和他们生产队的小伙情投意合,姑娘家里不同意,收了另一家人的彩礼,要把姑娘嫁过去,那姑娘一哭二闹三上吊的,结果活生生给她阿爹打死了,那小伙恼了就告到了公社上头,后来那姑娘的阿爹被抓去坐牢了呢。”

    程招娣听了直拍着胸口,一脸心有余悸,“我的天老爷,这可是一条人命啊,怎么下得去手啊。”

    “可不是嘛,还有一家人收了彩礼,把姑娘嫁给一个老汉,那老汉天天打小媳妇,那小媳妇受不了了,带着一身伤闹到了派出所那儿,她婆家来人逮她,她也是个烈性的,拉拉扯扯间,竟然一头碰死在派出所门口的柱子上,这回事情闹大了,她婆家的人都被逮了起来,听说娘家的人也被抓到派出所去了呢,说是买卖妇女。”

    “哎哟!”程招娣又是一惊,她天天听到的只是生产队里那些无关痛痒的家长里短,哪里见识过和《故事会》情节相似,充满了戏剧张力的八卦新闻,听得她一惊一乍的。

    刘好好在她面前编起故事来,毫无心理负担,反正她也无处求证,向来都是怎么刺激怎么编,最好要刺激到她的神经,触及她的灵魂才好。

    “所以啊,现在不兴包办婚姻这一套了,公社上头说了,”刘好好压低嗓门,神神秘秘地说,“要严厉打击包办婚姻,要是姑娘上去告了,不仅婚约作废,还要抓人呢。”

    “这,这……”程招娣第一次听说还有这种事,心里觉得不可思议,可是刘好好就在公社工作,她说的话总不可能有假吧。

    “这话就咱们自家人关起门来说,心里有数就行了,阿妈你可别往外乱说啊,这摊事可不归我管,外头要闹起来,别来给我添事找麻烦。”刘好好越是神秘地叮嘱,程招娣就越相信。

    “那你和立军的婚约……你要是不愿意,岂不是也能去告了”程招娣慌慌张张地想到了这一节。

    “这哪用告啊订婚又不受保护,我要是不愿意和他扯证,谁也强迫不了我,婚姻自由嘛。”刘好好笑眯眯地说。

    程招娣傻眼了,如果刘好好真的没有回心转意,他们还真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唯一能制住她的阿公不在了,她和刘长生两个压根就管不住这个女儿……



第一百二十六章 热情
    刘好好熟练地拿刀将光饼剖开一半,往里头夹了些热菜,饼被汤汁浸软了,加上热汤也更容易下咽。

    李蓉接过她夹好菜的饼,轻声道了谢,却将饼递给刘向上,“小弟弟也一起吃吧。”

    刘向上虽然馋,却很有自尊心,红着脸连连摆手,指着自己碗里的饭,“我有饭吃。”

    “一起吃吧,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李蓉也不好意思地红着脸,她手里的饼是最普通的干粮,的确不是什么好东西,可是刘向上刚才那眼神那么馋,她实在忽视不了。

    “那就一起吃吧,”刘好好也当真不见外,让刘学习也给她盛了一碗饭,“你也尝尝我们的饭,也就是普通的地瓜饭,你别嫌弃。”

    “不嫌弃,不嫌弃,我在生产队里也都是吃地瓜饭的。”李蓉朝他们感激地笑笑,将手里的饼分给大家一块儿吃,这样也会让她安心一些。

    不得不说刘学习是个很会过日子的孩子,她只要了一碗肉片汤,倒到今天新买的锅里,加了几碗水和咸菜,做了一锅咸菜肉片汤,虽然汤多肉少,没多少油水,但搭上咸菜的味道尚算鲜美,每人还能分到一两片肉,吃得大家都很满足。

    刚开始李蓉还有些拘谨,但是刘好好太热情了,不住地和她闲聊,没多少功夫就把家里的情况如竹筒倒豆一般倒了出来。

    “我和我二姐最要好,她只比我大三岁,”李蓉的眼中蕴着笑意,“她和好好姐一样大呢,性格也和你特别像,你们要是认识了,一定能成为好朋友。”

    “真的吗我真想认识她,下回你一定要介绍我们认识啊。”刘好好的声音有些发颤,她的母亲行二,正是和李蓉关系最要好的二姐。

    “一定一定,”李蓉用力地点头,“不过二姐在屏南县插队,我们平时见面的机会也不多,我已经快一年没见到她了……”

    “有机会的,一定有机会的。”刘好好不住地点头。

    李蓉只觉得刘好好是在说客套话,刘学习却听出了刘好好的着急,奇怪地看了自己大姐一眼,不知道大姐为什么会为一个素未谋面的女孩子急切到这个地步。

    李蓉吃完了饭,刘好好一直将她送到了公社门口,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注意身体,不要太勉强自己,我看你这么瘦,身体素质肯定也不是很好,如果有什么不舒服,千万别撑着,该休息休息,该看医生看医生,有什么难处尽管来找我……”

    李蓉心头一暖,和她一起插队的知青们干活都很卖力,她为人老实,总是不好意思拖人家后腿,家里人也常常鼓励她要好好表现,争取早日回城,所以很多时候她身体再不舒服,也死撑着在地里干活,从来没有人像刘好好这样告诉她,撑不下去的时候也可以偷偷懒,她知道她是真心为了她好,不由得又添了几分感激。

    刘好好看着她柔弱的背影,她这样的身体和性格,在农村继续呆下去真会出事,得想个办法运作一下,把她弄回城,招工回城和推荐读大学都是无数知青争破头的事情,而这个权力却掌握在公社张书记手里,只要疏通了他这里,如果没有更硬的关系压下来,这件事就**不离十了。

    当年刘好好读大学的名额被人抢了的确不假,但是当时的公社书记是张书记的前任,她



第一百二十八章 梦想
    “再没有意思的内容,只要用心,也能读出有趣的内容来,我要你们读报,不是让你们像背课文一样,把报纸背下来,而是让你们自己去寻找报纸上吸引你们的东西,也许是一个名字,也许是一个地名,还有可能是一个活动。无论是读报,还是读书,用的都是脑子,而不是用嘴巴用耳朵,任何东西不经过大脑的思考,就像是小鸟飞过天空,半点痕迹都不会在你心里留下来。”她随便抽了一张报纸出来,指着上面的小豆腐块,“我们现在就来试一试,从这篇小短讯里我们能够读出什么内容。”

    如果不是苦中作乐,硬琢磨出这么一套给自己找乐子的方法,她早就在这个精神世界极度贫乏的年代无聊至死了。

    他们从没有想过报纸还可以这么读,明明是一样的文字,怎么在大姐分析之下,就能多了那么多有趣的内容,她引导着他们进行思考,一篇小短讯变成了推理猜谜游戏。

    三个孩子并不笨,之前只是缺少了学习的方法,刘好好给他们指了这条路后,他们很快就能举一反三,兴致勃勃地自己玩了起来。

    每个人都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力,一边读报一边胡扯,屋子里一片欢声笑语。

    “大姐,这电灯真是好啊,一点都不熏眼睛。”刘向上揉了揉眼睛,伸了个懒腰,呆呆地望着桌子上方的灯泡。

    “是啊,电灯就是方便,可惜就是暗了点儿。”外头的喧闹静了下去,她估摸着时间已经不早了,便抬头看了他们一眼,“时间不早了,你们去洗洗,早点儿睡吧。”

    “大姐,今晚能别关灯睡吗”刘向上痴痴地看着电灯,仿佛怎么看都看不够,他觉得电灯真的是世上最神奇的东西,不用点火竟然也能亮。

    “那可不行,太费电了,开着灯睡对身体也不好。”刘好好一口回绝。

    “咱们家什么时候也能装上这样的电灯啊。”刘向上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叹了口气。

    “快了,过几年就能装上了。”刘好好埋首在自己的资料中,头也不抬地说。

    刘向上对电灯实在太感兴趣了,冲了个凉回来,还是盯着电灯瞧,“大姐,你说电到底是什么啊为什么电灯是靠着电亮起来的”
1...110111112113114...2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