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嫂奋斗史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苏四公子
“学习这孩子
第四百九十八章 支持
刘好好的话让庄立红愣住了,过了好半天才接话,“人家都说我姓庄,是庄见明的孙女怎么怎么着,好像我得了不少便宜一样,实际上是半分好处也没从我爷爷那儿得来,蔡大愚退休了又怎么样,还不是照样能让他的孙女出国,我呢爷爷从来没有关心过我,更别说帮我了。”
庄立红想起庄见明还是觉得难过,不仅为蔡玉芬和方新国的事情,更为了刘好好这次无辜被打的事情,别说关心了,就连要讨个公道都很难,就让郑沧浪来问了几句,这还是因为受伤的是刘好好,要是搁在她自己身上,恐怕他老人家连问都懒得问一声。
“如果蔡玉芬没出事,蔡大愚也不会帮她,蔡家那是让他们出国避风头呢,免得让他们在国内承受那些闲言碎语,你和她怎么能比”
“是不能比,我要是蔡玉芬,不用爷爷动手,早就被我妈打死了,哪里还有人会想着保护我不去承受那些闲言碎语”庄立红满心委屈,就算她已经明白了方新国无论对谁都不是真心的,但还是会为了家人的冷落而难过。
“别人靠不住那就更得靠自己了,自己保护自己不被人伤害,自己为自己谋一个想要的前程,这才是最保险的,靠山山倒,靠人人跑,蔡玉芬也不能靠蔡大愚一辈子,说到底一切都得靠自己。”刘好好从来就没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过,大概这是许多现代独立女性的共性吧,习惯于依靠自己,也就不容易失望了。
“你说的对,什么都得靠自己,别人都是靠不住的。”庄立红瞪着眼睛看着天花板,暗暗下定了决心,刘好好能够吃的苦,她也能吃,刘好好能靠自己,她也可以。
杨平第二天起来的时候,就看到庄立红已经把早饭打了回来,正和刘好好坐在餐桌前,各自捧着书本看,模样很是专心。
“你们怎么这么早不会昨晚一晚没睡吧”刘好好勤奋苦读不奇怪,庄立红也一大早起来看书就稀罕了。
“睡了一会儿,天亮得早,起得也早。”刘好好看了庄立红一眼,“姥姥,立红有事要和您说。”
“什么事儿”杨平一面收拾着家务,一面漫不经心地问。
“姥姥,我想考历史系的研究生。”庄立红鼓足了勇气说。
“咳咳咳……”杨平呆了呆,还没来得及说话,正在洗漱的苏弘毅却被呛到了,急吼吼地跑出来,不可思议地看着庄立红,“你想考历史系的研究生为什么”
“我想考研,但是不喜欢自己的本专业,觉得自己对历史的兴趣比对机械的大,就想要试一试。”庄立红老老实实地说,看到苏弘毅那惊诧的样子,瞬间红了脸,她就知道自己的痴心妄想会被嘲笑。
“女孩子读研留校是挺不错的选择。”杨平没有嘲笑她打压她,而是正如刘好好所猜测的那样理智客观地帮她分析起来,“你要是真心喜欢历史,就试一试吧,我待会儿去给你找几本书,你先看着,有什么不懂的随时都能来问我们。”
“离考试没剩多少时间了,光看书没用,你要真想学,最好得找个人好好指点你。”苏弘毅一边拿毛巾擦脸,一边说道。
“姥姥姥爷,你们不能指点一下立红吗”刘好好奇怪地说。
&n
第五百零七章 办法
“向上,你说如果大姐在的话会怎么做”刘天天抱着膝盖低声问道。
刘向上歪着脑袋想了想,“她会给个巴掌再给一颗甜枣。”
刘天天低低笑了起来,这的确是刘好好的风格,那时候刘金凤来他们家撒泼,她也是先把她打怕打服,再轻声细语地嘘寒问暖,逢年过节送点儿节礼什么的,现在刘金凤一家对她是又敬又怕,就连他们整个水澳生产队提起刘好好都要竖个大拇指赞一声“仁义”。
“你说大姐知不知道阿龙表哥的事情”
“我觉得她十有**是猜到了,她早就说了阿龙表哥做的事情是犯法的,早晚要被抓起来,每次回来都叮嘱我们少和程家来往,现在不就应验了吗”刘天天对刘好好几乎是盲目崇拜。
“我看咱们待会儿得写封信把这件事儿告诉她。”
“告诉她做什么平白让她在外头担心,要是她真为了阿龙表哥他们特地跑回来怎么办两个舅母不就是指望着靠着她的关系替阿龙表哥他们说情吗”
“大姐是那种拎不清的人吗连我们都看得出来的事情,她能看不出来她一早就让我们和程家划清界限,更不会把自己陷进去了,她心里有数着呢。咱们之前答应过她的,家里的事儿都不能瞒着她,这么大的事儿当然得告诉她了。”
“行,你写吧,最好把阿爹阿妈是怎么做的也告诉她,我就担心阿妈……”刘天天担心地看了一眼程招娣,“阿妈那人本来就没主意,被两个舅母和外婆这么一顿哭哭啼啼,我真担心她做出什么傻事来。”
“她能做什么傻事”刘向上莫名其妙地看着她,“她就算真想帮阿龙表哥也没辙啊,她又不是大姐,可没人买她的账,难道她还能上公安局去给阿龙表哥顶罪不成她愿意去,人家也不信啊。”
“你想到哪儿去了,她当然没那个胆子,我就是担心她成天这么恍恍惚惚的……”刘天天顿了顿,“她那天哭的时候说自己命苦,不想活了,你听到了没”
刘向上打了个激灵,“不会吧,我以为阿妈是随口说说的……”
“听起来是随口说说的,我就担心把她逼急了,她要是一时想不开,真去寻死了,那咱们怎么办”
“得想个办法把舅母他们赶走啊,再这么逼下去,别把咱们家给逼散了。”刘向上一脸忧虑。
“你能想出什么法子刚才我想让祥伯赶他们走,祥伯又不肯,咱们俩年纪小,根本没人听咱们的……”
“要是大姐在就好了,真想大姐啊……”刘向上愁眉苦脸,“她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别成天想着依靠大姐,她在京城读书,今后也是要嫁到京城庄家去的,不会回来了,咱们得靠自己。”刘学习拍拍刘向上的肩膀,“我先去做饭,你去屋里仔细听听他们怎么说。”
这一屋子人里,除了刘好好的两个舅母之外,都是三杆子打不出个p来的锯嘴葫芦,一会儿是大舅母呼天抢地,一会儿是二舅母破口大骂,一会儿两人一起哀哀切切,真是花样百出,程招娣抹着眼泪没有主意,刘长生一脸烦躁却又不知道怎么对付程家的人,索性闷头喝茶,屋子里虽
第五百一十三章 挖人
赵清河的作品在国外那位著名诗人怀特的推崇下为m国,甚至世界所知,也正是因为m国人重视仰慕赵清河,人们才从故纸堆里把这位老者找了出来,随后就掀起了一股赵清河热,以研究赵清河为潮流,甚至连教材课本里都收录了大量赵清河的诗歌、散文、小说节选,反正到了刘好好那个年代,全国上下只要是读过书的人,没有不知道赵清河的。
所以刘好好第一次在杨平家里见到赵清河的时候,又是激动又是好奇,偷偷打量了这位老人很久,还一时情难自已地背了赵清河的一首诗,差点把羞涩内向的赵清河给吓着了,他对自己在国际上的名声并不清楚,特别是近年来从没有遇见过刘好好这么小的粉丝。
也许是他的人生经历让他变得胆小,赵清河其实是非常怕与人交往的,所以后来封笔,转去和金石纂刻这些不会说话的古物打交道,虽然默默无闻,但胜在安逸踏实,苏氏夫妇是历史界的大师,和赵清河这些考古专家平时素有往来,夫妻俩的性格脾气又好,所以赵清河难得会在他们面前卸下心防,成为还不错的朋友,而就算是苏氏夫妇也不甚了解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只把他当成普通的文学爱好者。
刘好好果真很快就接受了盘问,不过来问话的人态度十分和蔼,问了几句了解了刘好好和苏氏夫妇及赵清河的关系后,也就不再多问了。
他话锋一转,甚至可以说是语带欣赏地说,“刘好好同学,你的英语很好,反应能力也很快,态度不卑不亢,看得出很有潜力,毕业以后可以考虑来我们部门啊。”
刘好好差点被自己的口水给呛着了,不是说要盘查疑点吗怎么变成了拉人挖墙脚了
主要是刘好好在学校里的形象已经立起来了,作为校学生会主席,她是活跃的学生骨干,这段时间和她接触下来,他们也都很欣赏她。
这样一个人实在没有什么疑点,而且她根正苗红,又是庄见明的未来孙媳妇,只要她能有个合理的解释,就不会有人把她当成怀疑的对象,反倒更对她起了爱才惜才的心思。
“陈主任,谢谢您。”刘好好朝他笑了笑,没有搭他的话茬,大家都是聪明人,不用再多说什么,就已经明白了她的拒绝。
陈主任有些遗憾,但是这个部门的职位虽然是个香饽饽,却不是她想去的地方。
“你刚才的表现非常好。”和刘好好一起送走了外交部的官员们,谢亮在她身边低声说道,他是真的很佩服刘好好,他在京大校园出生长大,也许还曾经和赵清河擦肩而过,可是他竟然也不知道赵清河是何许人也,让生性清高倨傲的他汗颜,对刘好好又添了几分服气。
“是吗我也挺紧张的,”她长长出了一口气,“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算是长见识,不过真挺累的,特别是绷着一根弦和那些m国人说话的时候,太累了。”
这种活动还真是她两辈子以来的第一遭,之前是抱着好奇的心理参加的,真经历了这么一遭,她就对陈主任的邀请没有半点兴趣了,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要小心斟酌,还要打起一万分精神应对突发状况,否则就是有失国体,这种工作一点都不适合她。
&n
第五百一十五章 选择
但是目前唯一让她举棋不定的是毕业后究竟是回南省,还是先留在京大工作一段时间,回南省可以做她喜欢的实务性工作,但是在京大呆一段时间再回去,起点更高人脉更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有优势。
徐华奇怪地看着若有所思的她,人人都对出国的名额趋之若鹜,怎么她倒像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照理说,像她这样的聪明人不该这么短视的。
“我是对自己有自信,我呆在国内,肯定比出国更能有所作为。”刘好好看出了他的疑惑,嘻嘻一笑,“谁让我有这么好的老师呢,m国法学院优秀毕业生教出来的学生,肯定不比那些出国留学的人差。”
徐华被她一拍马屁,心里颇为受用,但更多的是惆怅,“今天虽然在人家面前强撑场面,说什么劳动给我带来了启迪什么之类的话,但老头子自己心里清楚,我最好的时光算是被荒废了,我们真的落后太多了,说实话,我自己都想出国去看看,咱们能弄到手的资料太少了,我多想要读读他们先进的理论和研究的方向啊,可惜人老了,连这个机会也没有了,所以我才这么急切地想要让你出去看看,一直待在国内容易故步自封啊。”
“衣服好看,但也是人家,全都拿来穿,未必就合适,特别是咱们这个专业,我觉得法律就和量体裁衣一样,关键是要合穿,管用比什么都重要,m国的法制水平虽然高,可他们用的是判例法,我们是大陆法系,用的是成文法,在本质上就有区别,一味地崇尚他们并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刘好好正色道。
“那你想去大陆法系的国家留学这也不是不可能的。”徐华却曲解了她的意思。
“不是,我是觉得虽然有句话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也未必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一味地移植国外的法律,很容易水土不服,与其削尖脑袋一门心思想着去国外留学,倒不如踏踏实实地下基层调研,看看什么是我们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法律,如何真正让制定出来的法律管用有效,又能符合法律的精神,否则做再多精美的法典也只是好看的空中楼阁,对社会进步没有帮助。”
“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不可否认,学习交流借鉴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先进的理念都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否则制定出来的法律只管当下,没有前瞻性,够用几年三天两头修法不仅浪费立法资源,也有损法律的权威。”
“对啊,立法需要各个方面的综合平衡,所以国家才会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啊,至于我更喜欢留在国内踏踏实实地做一些基层研究工作,只能说是人各有志了。”
涉及到个人选择问题,那便没有对错可言,只有合适不合适,就算徐华再觉得可惜遗憾,也没有办法再劝下去。
“听说你妹妹快高考了,也准备考我们京大吗”徐华转而打起了刘学习的主意,刘好好对她的弟弟妹妹十分上心,都是一母同胞,智商水平应该差不到哪里去,又有这么个好大姐管教着,三个孩子一定很优秀,“干脆让她也报我们法律系好了。”
&n
第五百一十九章 闭门
“晓娟姐那么孝顺,不是经常回来看你嘛,李婶,尽管看开一些,人家都说养儿防老,可有的老人遇上不孝的儿子,刁蛮的媳妇儿,日子也一样过得苦,我听说过有个老婆婆,含辛茹苦养育独子长大,结果儿子找了媳妇后就嫌弃他阿妈累赘,三天两头非打即骂,后来把老婆婆给活活饿死了。”刘好好倒不是编故事,这是她过去亲眼见过的,那老人死的时候只剩下一把骨头了,知道的人无不在背后痛骂不已。
“真是没良心,死后该下地狱的哦。”李婶骂了一句,话锋一转,“说句实话,幸好那个程龙被抓了,他的媳妇也跑了,不然你那个大舅母没准也是这么个下场,她宠他们家老大,宠得无法无天的,听说他们家程龙还听了他媳妇的话揍过她几次呢,她硬是没敢吭声,只说是自己摔的。”
刘好好觉得李婶真是神了,她一个外人讲起程家的事情来简直是如数家珍,这些事情她都没听说过,仿佛程家是李婶的正经亲戚,刘好好倒是个无关紧要的外人。
“见过偏心的,没见过这么偏心的,你不是还有个表弟程虎嘛,也是她生的,偏偏就不讨她欢心,你知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李婶好奇地问。
“这我哪里知道啊,十指有长短,父母对孩子有偏心,也不少见。”
“就是觉得她太过偏心了些,做人可不是那么做的。程龙的媳妇跑了之后,她把气都往二儿媳妇身上撒。她这两个儿媳妇虽然是姐妹,但还真不是一路人,小的这个是个踏实肯干会过日子的,结果她拿捏不住大的,就去磋磨小的,生生把小的这个给磋磨流产了,哎哟,可把你那个表弟程虎给气的啊,原本挺孝顺的一个人也上手揍了她,听说她现在躺在床上还起不了身呢,也不知道是给揍的,还是给气的……”
“李婶,你知道的可真多,这些事从没有人和我提起过。”刘好好目瞪口呆地说,刘家人现在对程家毫无好感,就算听说了这事儿,也不会和她提起,只是照李婶这么说,她那大舅母应该还在床上躺着呢,被打的事儿竟然都传到公社上来了,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李婶被她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其实在过去谁知道程龙是哪个啊还不是因为程龙干的事不一般嘛,咱们金花公社都多少年没有出过死刑犯啦,他们在公社上头游街,别提有多轰动了,下头各个生产队都有人专门上来看呢,而且程家和你们家又是亲戚,谁不好奇……”
李婶突然反应过来,尴尬地看了她一眼,金花公社说小也不小,不可能谁家有个小纠纷就传得沸沸扬扬,要不是程家和刘好好沾了亲,也没有那么多人关注他们,这两家沾亲带故,结果一家出了个状元,一家出了个死刑犯,能不让人觉得稀罕嘛。
刘好好朝她笑了笑,表示理解,他们一家现在就像是活在显微镜下的细菌一样,一举一动都被好事者看在眼里,是半步都不能行差踏错。
刘好好这段时间住在公社,自然惹来了不少老熟人拜访,除了答应在金花中学给应届高中生们加油鼓劲之外,她几乎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每天都和刘学习在房间里复习,请李婶帮自己谢绝所有访客,
第520章 换人
虽然刘天天觉得不该让大姐二姐在这个时候回来,可是她却想着到了公社上头,找个理由住下来,大姐也不至于把她赶回去,还不比在家里对着成天阴着脸的父母好吗当即二话没说,欢天喜地地收拾了东西带着刘向上往公社上头去了。
刘好好看着怯生生地来投奔自己的刘天天和刘向上十分无语,“你们怎么在这时候上来了现在正是你们二姐的要紧关头,几天以后我们就回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