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嫂奋斗史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苏四公子
他们也就是跟着别人茶余饭后闲聊几句,就没有放在心上了,毕竟无论位子上换成什么人,都轮不到他们就是了。
现在最让他们诚惶诚恐的是,刘好好说庄老爷子要见刘学习他们姐弟三个,所以暑假里刘好好必须带着他们去京城。
既然是庄老爷子发话,刘长生哪里敢阻拦,忙不迭地让程招娣帮忙收拾行李,但是心里又有些发酸,三个孩子去京城见世面固然是好事,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许多益处,但是为什么庄老爷子只想见他们,而不见他呢
他心理有些失衡,觉得是程招娣拖累了他,一旦有了这种心理之后,他越想就越觉得是这么一回事,看程招娣也越来越不顺眼了。
“都是你们程家拖累的!要不是你们程家做了犯法的事,庄老爷子也不至于这么不待见我!十几年前我去京城的时候,他老人家还一直让我有机会再去京城,现在却不肯叫上我,肯定是因为你这个败家娘们!”刘长生现在有气就往程招娣身上发,四个孩子看上去都是有出息的,而且他们在刘好好的调教下,一个个鬼精鬼精的,每回教训他们的时候,都如一拳打在棉花上,完全无法使力,搞得他现在都不好随便向他们发火,只能朝全家最弱势的程招娣身上发泄。
程招娣已经习惯了他这段时间变本加厉的非打即骂,恍若未觉地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心里却在冷笑,刘长生这是自己拉不出屎来怪茅坑,就他那副熊样,谁能看得上他庄立军当初也来家里几次,那模样分明就是看不起他,这个未来女婿都如此了,何况是庄老爷子
刘好好看出来了父母之间的心结已深,但她也没办法,刘长生和程招娣的性格都有缺陷,注定成不了一对恩爱夫妻,下半辈子也不过就是凑合着过吧,他们俩互相憎恶着对方,都还愿意继续平静地躺着一张床上,她这个做女儿的自然不会多事,只要他们不闹出什么大事来,他们想要怎么样,随着他们就是了。
刘学习姐弟三人一脸忐忑地坐上了开往京城的火车,现在的社会风气渐渐开放了,一些大城市里经济条件好,又追求时尚的年轻人也开始旅游了,尤其是抱着朝圣的心态到京城旅游的所占的比例最高,但是旅游这种事对普通人,特别是刘学习他们来说,还是想都不敢想的,刘天天和刘向上年纪小不懂事,可能还不觉得有什么,刘学习就十分忐忑不安了,一路上不住地问刘好好,庄见明见着他们会问什么问题,他们要怎么回答比较好……
刘好好本意是带他们出来见世面的,可不想让他们背上沉重的心理压力,只好把事情真相告诉他们,“庄爷爷没说过想要见你们,是我自己想带你们到京城玩,所以才这么哄阿爹阿妈的。”
这下不仅是刘学习了,就连刘天天和刘向上都被她的胆大惊呆了,“这要是被发现了,可怎么办”
第五百二十六章 思考
“卖鸡蛋和玉米也是这一段时间刚看到的,能赚多少钱我还真不知道,不如你算一算”刘好好鼓励道。
“我看刚才在咱们火车停靠的十分钟里,有个小姑娘篮子里的鸡蛋一下子卖掉了一半,大概也有二十来个,一个煮鸡蛋三毛钱,扣去成本一毛钱到一毛五,最少净赚一毛五,那二十个蛋就是三块钱,只要一天路过这里十趟车,那她就能赚三十块钱,十天是三百块,一个月就是九百块!”刘天天拿着纸笔写写算算,算到最后,无论是她还是刘学习刘向上都惊呆了。
九百块是什么概念,在这个一个月能赚一百多块钱工资就算是家境优渥的年代,无疑是一笔多得让普通人无法想象的巨款。
“只可惜咱们家那儿没有火车站,不然我也上火车站卖蛋去!”刘天天咬牙,在火车站卖蛋能赚这么多钱,还读什么书,上什么大学啊。
“你总说自己最不喜欢数学,可是现在看来你的数学很不错嘛,”刘好好鼓励道,“但是你再算算看,一天赚三十块钱需要多少鸡蛋如果我没算错的话,应该是两百个鸡蛋吧两百个鸡蛋得养多少只鸡你们见过哪家人养那么多鸡的”
刘天天呆了呆,现在家家户户一般也就养个两三只鸡,养多了就算没被当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也没那么多粮食喂鸡啊,“但是她可以去买别人家的鸡蛋啊……”
“一天两百个鸡蛋你让她上哪儿买去就算她跑遍全村,也不大可能买到两百个。”
这下刘学习和刘向上也从震惊中回过味来了,“那一篮鸡蛋最多也就三四十个,应该是那个小女孩儿家里攒了好几天的,就像是我们家平时攒了蛋赶集的时候拿去卖一样,卖完那一篮,她应该就回家去了,下一次来又得好几天后了。”
“现在日子虽然比过去好了,咱们都能吃饱肚子了,但是菜禽蛋肉这些农副食品的供应还是不足,不仅咱们在农村吃不上,就算在城市里也是凭票供应,所以那个小女孩的煮鸡蛋才能卖得那么快,坐火车的人大多经济宽裕,能够买得起她的鸡蛋,但是平时吃到鸡蛋的机会并不多,在旅途上遇到卖鸡蛋的,既可以打打牙祭,又不需要蛋票,卖蛋的小姑娘虽然不至于像你计算的那样暴富,但对买卖双方来说,都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刘天天听得认真,但表情还是有些失望,她本来还以为自己找到了一条致富的好日子呢,“怎么就没办法每天弄到两百个鸡蛋呢……”
“一天弄到两百个鸡蛋怎么可能你想什么呢”刘向上第一个嘲笑道。
“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果能够将散养鸡鸭的状态变为成规模的大型养鸡场,集中圈养几百只鸡,那么日产两百个鸡蛋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但是要养那么多鸡,饲料必须跟上去,对玉米、麸皮的产量要求就很高了,不能仅够我们人吃的,还得为鸡鸭留足分量。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样才能提高粮食的产量……”刘好好适时住了嘴,后头还有很多话,涉及深层次的原因在家里说说也就算了,现在在火车上人多嘴杂,再往深里说就不合适了。
她说的这些话已经够让姐弟三人思考很久的了,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买卖,会牵扯到这么多环节。
&nb
第五百二十七章 较真
“我们那儿雨水少,草比粮食长得好,这些年风沙大,很多地方连草都不长了……”中年男人像找到了知音,很朴实地打开了话匣子。
刘学习他们几个没有去过西北,听着中年人介绍与他们家乡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都听得入了迷。
中年男人的口才不错,虽然眼界和知识并不算广,但是刘好好有意让弟弟妹妹多听一些,便引着他往下说,还真让中年男人给他们上了难得的一课。
中年男人刚开始还只是诉苦,说到老家的历史和名人,便涌起了一股自豪感,大说特说当地的传说故事,将刘学习他们三个唬得一愣一愣的。
他说的起劲,孩子们听得起劲,其他的乘客却听不下去了,这中年人把自己的老家夸得天上有,地上无,仿佛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一般,这牛皮吹得可不是一般大。
有一个年轻的男学生推了推眼镜,不屑地冷笑,“大叔,照你这么说你们那儿还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啊,可是怎么和历史上的记载不一样啊”
刘学习他们几个听得入脑入心,一股脑地都相信了,完全没想到还会有人出来质疑,不由得面面相觑,不知道谁说的是对,谁说的是错。
中年大叔涨红了脸,颇有些恼羞成怒的样子,“咱们家乡那儿都是这么说的……”
“那可真是有意思了,我正好是学历史的,要不等到了京城,咱们当面请教请教我的导师让大家考证考证”眼镜男神色倨傲,带着一股文人的清高倔强,为了一点儿小事也非要和人论个是非对错。
这让中年大叔很下不来台,他也是个干部,在他们那儿是很受人尊重的,被个年纪轻轻的毛头小子这么当众挤兑,面上很难过,但这年轻人看上去就是个读书人,在这个大学生被称为天子骄子,受人崇拜的年代,说的又是年轻人的专业领域,他还真没有底气去和他对上。
刘好好有些看不下去了,开口转圜道,“民间传说很多都只是口耳相传,真实性的确有待考证,但是旅途寂寞,我们当做故事听听也就算了,何必这么较真呢”
火车上闲聊吹牛的人多了去,比起那些把自己的牛皮吹上天的人,中年大叔说几个当地的民间传说还真不算什么,这个年轻眼镜男针锋相对倒显得小家子气了。
“原来这就是京大学生会主席刘好好同学的治学观”眼镜男一脸讽刺地调转枪口,转而攻击起了刘好好。
刘好好有些意外,她觉得眼镜男看起来很面生,自己应该是没有和他接触过才对,他却能叫出自己的名字,显然是对自己有所了解,难道他也是京大的学生
还没等她想明白,眼镜男毫不掩饰自己的不屑,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如果京大的治学观是这样的,我还是真得感谢自己没考上京大。”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刘天天第一个忍不住,跳出了刺了眼镜男一
句。
“你说什么”眼镜男一脸愠怒,觉得自己被冒犯了。
刘好好一听他不是自己学校的,也是松了一口气,既然不是同门,那就不必给太给他面子了。
“你没考上京大,那也难怪了,京大
第五百二十八章 比较
刘好好点点头,她很能理解王大叔这种对故乡的感情和依恋,她两辈子都是h市人,很清楚h市,乃至南省的短板弱点,可饶是如此,她还是深深地爱着自己的故乡,还是不容许别人开地图炮贬低南省。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那些不满的话,自己能说,却不容许别人说。
“王大叔,我们正在组织同学下基层进行实地调研,如果你们那儿方便的话,我们几个同学想去征西县看看,做一做调查研究,您看可以吗”刘好好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她对南省的情况是很熟,但是做这种乡村调研如果总在一个地方转来转去,收获一定很有限,她想要抓住机会到不同的地方去看看当地的风土人情,就两地的异同做一个比较,一定能够给自己更多的启发。
王大叔有些惊讶,随即反应过来,按刚才那个眼镜男的说法,刘好好可是京大的学生会主席,在大学生中那绝对是最优秀的,立刻高兴起来,“像你们这样高材生中的高材生愿意到我们那儿了解情况,真是求之不得!你们什么时候来尽管开口!我一定全力支持!”
“大概也就是最近吧,我们打算八月份开展这项工作,不知道会不会影响你们那儿秋收”她之前本来选定的是另一个调研地点,但是一直并不满意,因为学校派出的好几个调研组调研的都是相似的内容。
“不影响不影响,你们尽管来。”王大叔热情地说,“我到京城是去开会的,大概一个礼拜后就回去了,你们来之前可以打我们县委办的电话。”
王大叔将自己的名字、电话和职务抄在小纸条上递给刘好好。
刘好好看了看纸条,自己的猜测果然没错,笑眯眯地喊了一声,“王书记,刚才真是失敬啦。”
“别这么叫,膈应得很,还是叫我王大叔顺耳一些。”王大叔淳朴地摆摆手,他在老家虽然还算是一号人物,但是出门在外,尤其是在这趟开往京城的火车上,他还真不敢托大。
那个眼镜男并没有听清楚两人的对话,只见他们聊得十分热络,隐隐约约还听见什么乡村调研之类的字句,脸上便浮现出不屑的神色。
这个刘好好还真是爱出风头,他们这些大学生今后都是要待在城市的,她还净往农村跑,有什么可调研的
不过都是玩虚的而已,真让人觉得恶心,应该说他们这些人都让人觉得恶心,一个个口不对心,谁相信他们是真心愿意为老百姓服务的难道刘好好今后会回到农村去他才不信呢。
眼镜男自己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他却再也不想回到农村去了,他要留在城市里做一个真正的城市人,至于那些家乡父老怎么想,和他有什么关系他没从他们身上得到一分钱好处,他们也别想让他为他们做什么。
那个王大叔虽然看起来淳朴,但也是久经世故的县高官,眼镜男在想什么,根本逃不过他的双眼,只是在
心里默默感叹,同为大学生,这思想境界还真是差别不小,如果所有的大学生都和这个眼镜男一样自私,那将来还有什么希望好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像刘好好一样的人存在。
刘学习姐弟三人却用崇拜的眼神看着刘好好,他们的大姐无论走到那里都是那种能够轻易得到别人尊重的人,这个王大叔是
第五百二十九章 关系
“之前不是说,好好从小就是刘大力带大的吗老人家有见识,他一手调教出来的孙女当然不同凡响,所以说言传身教,还是很重要的,”苏弘毅觉得这是由外在因素造成的,“你看那个庄小理为什么会犯下大错就是因为庄见明对他的教养太疏忽了,没有把他带在身边亲自管教,慈母多败儿,把好端端的一个孩子交给宋晓悦,能把孩子教出什么好德性来”
“说到庄小理,他那个妹妹庄小妍怎么样了”杨平关心地问道,刘好好和庄立红遇袭的事情也让她十分愤怒,偏偏始作俑者庄小妍还是一个孩子,她就算再气愤,也不能拿她怎么样。
“爷爷和庄小妍关系本来就不亲近,现在宋晓悦去了疗养院,庄小理坐了牢,其他兄弟姐妹都被送走了,庄小妍一个人跟着爷爷过,成天在家里甩脸子发脾气,听说爷爷好几次要拿皮带抽她,结果年纪大了抽不动,差点把自己气得送医院,后来索性就不管她了,只让郑叔叔和勤务兵跟着她,走到哪儿跟到哪儿,不让她和那些社会上的混账玩在一块儿,有的时候她不想去上学,就让人绑着她去学校……”庄立红幸灾乐祸地说。
当初庄见明不惩治庄小妍,她满心愤懑不平,现在看到她过得不好,她也就满足了。
“要不是你妈和庄小妍闹得太僵,我还真想劝她也把庄小妍接过去一起带,毕竟是南生的妹妹,要总放在庄老爷子身边,真把老人气出个好歹,南生和立军在前线也不安心。”杨平劝道。
“别!千万别!”庄立红连连摆手,“我妈那性子,你们也不是不知道,好不容易消停了,你可千万别给她找事儿了,她连我都处不来,带着庄小文和庄小婷已经是叫苦不迭了,再来个庄小妍,还不把屋顶给掀了啊”
“也是,素云现在只要能安安稳稳的,别闹事就好了,别给她施加什么压力了。”苏弘毅劝道,自从苏素云和刘好好和解之后,就消停了很多,这个家也总算恢复了平静,他可不想再折腾出什么事儿了,毕竟年纪大了,实在经不起刺激。
“我也就是随口说说的。”杨平笑了笑,她虽然同情庄见明,可也没有多圣母,自家的女儿自家清楚,如果她有刘好好一半懂事,也不至于这么一把年纪了还让人担心不已。
庄立红到书房向二老借了几本书,她已经考上了京大的研究生,和苏素云的关系也有所缓和,所以在暑假的时候就搬回家住了,正好苏素云接下了庄小文、庄小婷两个烫手山芋,在她忙不过来的时候,她也能上前搭把手,她被气得不行的时候,她也能宽慰几句。
“立红,明理上回借你的笔记快些还回去,他最近急着要用。”苏弘毅随口说了一句。
庄立红却僵住了,一脸不自在地漫应了一声,就匆匆出门去了。
杨平有些奇怪,“明理如果急着要用笔记直接找立红要就是了,何必还要通过你”
苏弘毅也反应过来,胡明理已经留校做了老师,成天都在学校里,庄立红考研复习的时候,因为基础太差,苏弘毅和杨平没法帮她系统地复习,而是交给了自己的得意门生胡
第五百三十章 山芋
苏素云并不擅长带孩子,自己的亲儿子庄立民每天都阴沉躲在房间里不和她说话了,更何况那两个向来都对他们一家人很敌视的孩子要不是庄见明不由分说地逼迫,她说什么都不会接下这两个烫手山芋,现在虽然接下来了,她却无时无刻不想着有一天能把这山芋扔出去,刘好好对带孩子很有一套,她自然把主意打到她的身上。
庄立红无语,完全没想到母亲在打这个主意,“妈,你这是把好好当保姆啊她一个人带五个孩子,怎么带对了,我们家还有个立民,不会把立民也扔给她带吧”
“立民向来乖得很,每天都在房间里待着,从来不惹是生非,哪里需要她带”苏素云自豪地说,她的孩子,尤其是儿子,在她眼里都是完美得无可挑剔的,哪怕是孤僻的庄立民,她也觉得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