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陶礼满天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江左有梅郎




0358章 创纪录
    这个打来电话的男子,确实是夏文志的一个朋友,两个人的关系也还不错。前段时间夏文志担心《数学之友》卖不出去,于是便给这些朋友打电话,希望他们能搭把手,第一个打给的就是这个人,当然了,这个人当时在电话里支支吾吾的,说什么暂时手头紧,没钱买什么的。

    谁知道刚过去没几天,居然这么快就有钱买五千本了,前后两副嘴脸,让夏文志实在是有些厌恶。

    更可恶的是,这家伙竟然还好意思要求插队,在电话里跟夏文志攀起来了交情,这才是让夏文志最不耻的地方,简直是刷新了夏文志对这个人的认识。

    “不好意思啊兄弟,不是不让你插队,而是排在你前头的那些人,早就已经下单了,他们也着急提货呢。”夏文志在心中冷笑一声说道。

    “不是,老夏,我就要五千本,也不算多对不对,这一次以后我肯定按照你的规矩来,你看成不成”对方依旧是腆着老脸说道。

    “公司有公司的规矩。第一批印刷出来的书,我肯定是要按时交到最先下单的那批客户手中的。你看这样,第二批印刷出来的书,我到时候优先给你提供,行不行再等个十多天就可以了。”夏文志依旧是不为所动,能给他这样的优待,已经是夏文志最大的仁慈了。

    “不是,老夏,咱们的交情……”见夏文志再次拒绝,对方还是想打感情牌,不过话还没说完,就被夏文志打断了。

    “就这么说好了吧,我这边还有点事,就不陪你闲聊了,下次有机会再说。”说着,夏文志也不管对方是否回答,直接就挂断了电话。

    “下次遇到这样的,直接挂断,不用理他们。”临走之前,夏文志对另一个前台的小姑娘说道。

    昨天你对我爱答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这句话,说的还是有点道理的。

    而夏文志回到办公室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删掉了刚刚那个人的所有联系方式。找他帮忙,他不帮,夏文志也能理解,毕竟谁都有困难的时候,但是借着自己的名声在外面吆喝,就是夏文志所不能容忍的了,这样的朋友,不要也罢。

    这件事情,只是一个小插曲,印刷厂的工作,依旧是有条不紊的在进行着。

    一旦印刷厂的机器运转起来,后面的印刷速度就会以一个固定的速度稳定下来,所以后续的产能也是足以得到保障的。

    时间悄然来到了印刷工作开始的第六天,在前五天的时间里,印刷厂的员工已经完成了将近15万本《数学之友》的印刷工作,按照下单的先后顺序,这些已经印制好的书,已经被交付到相关的客户手上,虽然仍旧不能满足全部的市场需求,但好在也是缓解了燃眉之急。

    “就剩下最后的不到五万本的工作量了,大家再加把劲,明天完成任务之后,每一个员工都有3天的带薪休假福利,另外,为了庆祝咱们公司书本的大卖,明天每一个员工还有一千元的嘉奖!”

    夏文志站在车间内,高声的对所有人说道。这二十多万本的订单,给夏文志带来的利润,少说也在一百万,整个公司的员工也没多少个,发点嘉奖,对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是很有帮助的。再者说,这段时间也确实是辛苦他们了。

    听到夏文志的这番话,车间里干活的工人员立马就发出一阵欢呼声。钱多钱少无所谓,关键是老板有这份心,这样一来,大家才愿意为他出工出力,不然的话,这二十万的订单怎么可能按期完成。



0359章 筹措
    《数学之友》火了。

    当然了,这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早在新未来与好东方两家公司为它推广宣传的时候,他就已经火了。

    而且,鉴于这本书的主编是陶礼,再加上又是陶礼最擅长的数学领域,这本书火起来也是在情理之中,按理说也不应该引起大家的惊讶。

    但是这一次,陶礼再次因为《数学之友》这本书而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因为这本书火的实在是太纯粹、太一塌糊涂了。

    光是销量这一块的数字,就足够秒杀市场上同类的产品。

    “再创佳绩!陶礼陶老师主编的数学参考书《数学之友》三天内售出20万本!”

    “教辅界的传奇!陶礼打破单本教辅用书销售记录!”

    “下一个王后雄《数学之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抢购热潮。欢迎度直逼《王后雄》系列。”

    …………

    大大小小的新闻媒体开始扎堆报道这件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从来就没有一个人能像陶礼这样,多次引起大家的关注与热议,其自带流量效应的属性,绝对是其他任何老师比不了的。

    如果说媒体的报道只是从一方面反映了书的火热,那么网上对于《数学之友》的评价,可以说是从另一面解释了这本书为什么会如此的受欢迎。

    “这是我用过的最好的一本数学参考书,没有之一!”

    “从开始的知识架构,到后面的讲解,乃至习题的安排,都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后悔没有早点遇到这本书!我决定了,从此以后,《数学之友》就是我数学参考书的唯一选择!”

    “我无意评价两种书的好坏,但我真觉得,相比较我之前一直用的王后雄系列,这本《数学之友》简直好上太多了。”

    …………

    清一色的全都是好评,评论的学生与家长来自全国各个地方,除了买书难这一个地方被大家所诟病之外,单从书的内容质量上来说,没有任何人给出差评!

    网上的好评与热议也给了夏文志更大的动力,经过三天的简短修整之后,公司再次进入到“备战”状态,因为订单量越来越多,按照现在的印刷状况,根本就没办法完成相应的任务。也就是说,《数学之友》这块大蛋糕,夏文志想要独吞下去,实际上是很难的。

    为了能够顺利的度过当前的时期,夏文志没办法,只好找到了合作的印刷厂,将其中一部分订单的印刷承包给了他们,算是一种代工厂的模式,但是出版权依旧在夏文志一个人手上。

    当然,这些印刷厂的选择,夏文志也是下了一番心思的,并不是随意找的代工厂,因为他还要保证印刷质量不会因此而下降。

    而他找的这些印刷厂,也是金陵市有名的几家传媒公司旗下的附属印刷厂。不过这种代工厂模式也只是当前一种无奈的选择,等到稳定下来,印刷厂的规模扩充之后,夏文志还是倾向于将所有的印刷都留在自己公司的。

    而另一边,陶礼这里,《数学之友》系列参考书编制的相关筹备工作,也已经被提上了日程。

    校长办公室。

    包括陶礼、陈科、杨忠明以及陈天祥几个人全都在列,而程蝶依则是坐在办公桌前。当然了,其余的人只是过来旁听的,主要还是由陶礼与程蝶依进行商谈的。

    “我看了新闻,书很火啊。质量也不错。”程蝶依坐在那里,笑着说道。

    “校长你就别这么说了。我听起来有点怕。”陶礼无奈的笑了笑说道。总觉得程蝶依夸人,就给他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0360章 成立工作室
    “成立工作室”陈天祥等人一愣,看向陶礼额脸上也充满了疑惑。

    工作室虽然不像企业那样,是一种专门的组织机构,但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对外统一的形式,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各个明星的工作室。工作室的规模可大可小,像陶礼这样的,参编老师达到近百个的,实际上都可以成立一个公司了。

    “这也是我早就想好的计划。不靠一个组织将大家统一在一起,就没办法对这些老师形成有效的管理,刚开始的时候估计还好,这越往后,利益越大,纠纷也会越多,有一个工作室,将这些事情都用合同的形式定下来,也方便后续的管理。”陶礼笑着说道。

    “那为什么不干脆成立一个公司呢这样不是更好”陈天祥好奇的问道。

    “成立公司所需要的手续太麻烦了,工作室就不一样了,很方便。而且,真要是成立公司的话,你指望这么多老师都脱产啊。那程校长还不把我们给杀了!有个工作室就足够了,平时老师们该上课的上课,不会耽误他们的教学工作的。”陶礼摇了摇头,笑着说道。

    “那凭什么让陈老头管理这个工作室。咱们拼死拼活的编制参考书,他倒好,就在那里指挥我们”杨忠明不服了,玩笑着说道。

    “咋的!你还不服了平时在年级,还不是我指挥你!你个杨老头。”陈科不甘示弱的回击道。

    两个人平时在学校就会这样,所以陶礼等人也就见怪不怪了。

    “那要不杨老师你来管理工作室”陶礼调笑道。

    “拉倒吧!这种活还得陈老头来干,我连咱们教研室的工作都不想管,哪有时间管理一个工作室。”杨忠明却是连忙摆了摆手,表示自己没兴趣。

    “就知道你不行!还敢在这跟我瞎叨叨。”陈科没好气的说道。

    “工作室的事情暂时还只是一个想法,后续的事情以后再详谈,现在关键还在于将工作室的架子搭起来。”陶礼扬了扬眉毛说道。

    “这个倒不难,应该是没问题的。可关键是,陶老师你真的让我来管理工作室啊”陈科有些忧虑的说道。

    “这还没成立呢。陈主任怎么就开始否定自己了。其实我觉得工作室的事情也没多少,肯定没有咱们高二年级的事情多,具体的我也说不清,不过陈主任既然能将咱们年级管理的这么好,区区一个工作室,肯定是没问题的。”陶礼笑着说道。

    “就你陈老头的事多,先等我们准备好其他的事情之后,你再说行不行”杨忠明急了,陈科老是打岔,让他总是说不到点子上。

    “好好好,你们聊,我不说话。等事情确定好之后,再找我细说。”陈科摊了摊手,无奈的说道。

    回到办公室之后,杨忠明跟教研室的老师都宣布了这个消息,表示校长无条件支持他们的决定。听闻这样的消息,老师们自然是很高兴的,对于未来的生活也是充满了期待。

    下午的时候,根据陶礼的计划,杨忠明找到了高一年级数学教研室的负责人,因为跟杨忠明也是老熟人了,所以杨忠明也就没有隐瞒,直接就跟他说了这件事。

    对方负责人倒也没多说什么,《数学之友》的热卖,如今有哪个老师不知道,要说不心动那是假的,但它毕竟不能代表所有的老师,还得去问一下才行。

    反正陶礼他们也不急,而且这种事也急不得。聊了一会儿之后,几个人又去跟高三年级的数学教研室负责人谈了谈,这一次得到的依旧是一样的回答。

    一番折腾之后,几个人再次回到了办公室,原以为这个“等”会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概念,可谁知道



0361章 创造历史
    开完了这次简短的动员大会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很顺理成章了,无非就是对所有人进行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争取早日完成相关系列参考书的编写。

    利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陶礼等人完成了工作室建立的相关事宜,工作室的名字就叫做“数学之友工作室”,主要人员就是陶礼、杨忠明、陈天祥以及陈科这四个人,至于其余的参编老师,实际上并没有算在工作室中,但和编写教辅相关的一切事宜,还是以工作室的调度为准。

    工作室的职能分配上,陶礼自然是名义上的总负责人了,但实际管理还是交由陈科负责,杨忠明以及陈天祥这两个人则分别负责同高一与高三两个年级数学教研室的负责人进行沟通,同时工作室的大小适宜,还是需要由大家套理论决定的。

    成立一个工作室实际上所需要的工作量并不大,手续也不繁琐,但接下来,对近百个参编老师的分工,就显得很棘手了。陶礼的想法是,不管是哪一本教辅用书的编制,他仍旧是总的牵头人,参考书中具体的行文思路还是由他自己负责,让其他的老师负责,陶礼也不放心。

    按照这样的思路,实际上依旧是陶礼包揽了大部分的工作,那些余下的边边角角,则交给了其他的老师,这样一来,最累的还是陶礼。虽然杨忠明以及陈天祥等人觉得这样对陶礼不公平,将大部分的工作全都丢给了陶礼,那还要那么多的老师干嘛

    但是陶礼却觉得没什么,按照他的标准,其余的老师编写出来的书肯定是过不了他这一关的,到时候还得要他去修改,还不如最开始的时候自己多吃点苦,等到这些资料成型之后,以后每年的更新工作,就可以交给这些人去做了,陶礼到时候只需要拔一下关就行了。

    根据这样的计划,最终的工作安排是这样的,现阶段主要是把高中全部的教材对应的参考书编写出来,之后才会考虑其他的衍生品。分配到每一个老师的头上,就是每一个年级的老师负责对应年级教材的材料收集,陶礼负责编写。

    当然,并不是说一本书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由陶礼执笔的,像杨忠明这样有经验的老教师,每个年级都至少有一个,参考书中的某些章节内容,就可以交给这些老师来负责,这样也可以减轻一点陶礼的负担。

    至于每个年级的任务具体如何分配到每一个老师,陶礼不会做过多的干涉,由相应的年级自行决定,但有一个原则就是,“多劳多得,按劳分配”!

    这样一来,就避免了有人会“搭顺风车”现象的出现,干的越多,拿到的分成也越多,这些老师谁不想多拿点自然而然也就争着工作了。

    在陶礼的带领下,《数学之友》系列参考书的编写工作,就开始如火如荼的进行了,距离这个学期的结束还有将近三个月的时间,算上寒假的二十多天,大概四个月左右的样子,陶礼希望能在下学期开学之前,上架全部的、覆盖高一到高三下学期用到的所有数学教材的参考书!至于剩余的,会在后续继续补上。

    与此同时,在陶礼他们进行的热火朝天的同时,夏文志那边,印刷工作也是在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着。和其余几家印刷厂谈妥之后,《数学之友》已经能源源不断的供货了,仅仅是一个星期的时间,夏文志这边就已经向全国各地的书店提供书本近四十万本了,比第一批出货的速度整整提升了两倍。

    有了充足的货源,各地的市场也就基本得到满足了。这样一来,《数学之友》的热卖,让夏文志可以说是赚的盆满体钵,光是这最近一个月的利润,就已经快超过以往一年的利润了,买下《数学之友》的出版权,绝对是夏文志有史以来最划算的一个投资了。

    &nbs



0362章 全面上架
    “创造历史……”

    夏文志轻轻地重复了一下陶礼刚刚说的话,虽然陶礼说的声音并不大,但是夏文志却没来由的感觉头皮发麻,这段时间的经历告诉他,这句话从陶礼口中说出来,就绝对不是吹牛!

    “荣幸之至。”夏文志站起来,走到陶礼跟前,伸出自己的右手说道。

    “互惠互利,共勉。”陶礼一愣,不过随即还是握住了夏文志的右手,笑着回答道。

    “这些书的版权,我想找个时间,跟陶老师你们好好的谈一下,这一次我希望能将陶老师目前编制的所有参考书的出版权都买下来,而且和上一本一样,也是独家出版权。”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夏文志还是觉得早点把版权买到自己的手中才好。

    “上本书的合同中已经注明了,夏老板你有余下参考书的优先购买权,但是我过几天想去夏老板的公司实际考察一下。我想确认夏老板的印刷厂是否真的有能力在下学期开学之前,满足全国市场对于这些参考书的需求,如果有这个能力的话,出版权自然还是归夏老板你的,如果不能的话,那我就得重新考虑一下了。希望夏老板能理解我的意思。”
1...8485868788...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