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起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赤血萌萌

    自是芙蓉帐暖…侍儿扶起娇无力…

    王朗入东冶,(东冶)侯官县县长商升助王朗发兵反叛,商升陈列兵马,列与城外。

    张昭怡然不惧,视刀剑如无物,昂首阔步,直入城中。

    商升说:“我有兵数千,矛如林,刀如雪,你不怕么”

    张昭大笑:“我主安东将军,青州牧、涿侯刘公,击鲜卑、乌桓、破黄巾、拒二袁,败曹操,灭孙策,援陆康,大小数十战,哪一个对手不比你强”

    商升脸色铁青,

    其部将张雅、詹强皆说:“你是何人敢如此嚣张,岂不惧刀剑无眼,祸在当前!”

    张昭:“安东将军刘公麾下户曹掾、广陵郡丞,协理江东军政大事。你二人见到上官,还不拜见”

    “来得好,给我绑了!好大一个人物,正好抓为人质!”

    虞翻连忙劝告:“二位将军稍歇,来之前,刘公曾说,若谁敢对张郡丞不利,便是南走交趾,北走鲜卑,西入西域,也要抓起来,屠三族。”商升惧了,会稽地近山越,各家聚族而居,谁不是一大家子人。

    王朗见下马威不成,出来见了张昭:“故人相见,没想到今日你位高权重,我惶惶如丧家之犬。”

    张昭讲徐州风物,讲刘军秋毫无犯,讲天下形势。又讲叛军主动投降的,都不追究,不投降的,都要剿灭。

    王朗听得连连叹气

    张昭说:“景兴,昔日你拥有整个会稽郡尚且不是刘公对手,如今又岂能相匹敌”

    王朗只是叹气,不停摇头,不说话。




第646章 建安新郡
    张昭:“你看这是何人!”

    王朗大惊失色:“刘正礼派你至此”

    原来是另一副使许光,他与王朗相识:“从兄许劭、许虔、许靖都已投入安东将军麾下,皆劝府君投降。

    他们说刘扬州已经完全归顺刘青州,袁术已退到江西,王府君还能等谁呢”

    王朗叹息道:“我这是不能折而折啊!”

    王朗投降后,回到会稽郡治山阴,献上会稽太守印绶。东冶长商升畏惧刘备威名,也派人质随同王朗,请求臣服。

    贺齐写信让使者带回给商升,说自己已经赶到山阴投降,并向他陈述祸福利害关系,不要以为东冶偏远就动摇。

    商升这才亲自赶到山阴,拜伏于地献上印绶,向刘备请求投降。

    刘备大喜,升商升为东冶县令,让他依旧回东冶。

    商升回到东冶,就召集部下,宣布都送人质到山阴之决定。

    其麾下张雅、詹强私下商量:

    东冶偏远,与山阴等地陆地一千五百里,皆山间小路,虫蛇混杂,越民聚居;

    水路更远,超过两千里,沿路海盗横行,水湾岛屿复杂,亦极难行。

    要是派出质子,就受制于人,最终不过当个县官。

    此时孙静、朱治退入会稽中南部的建德、桐庐、大末(衢州)、义乌、金华等地,堵塞了路上通道。只要封闭海港,以东冶周边大批汉人为基,治理统治山林中越人,足以割据,为一方之主!

    就算中原派兵来战,失去东冶,也可退回南平、东瓯,效仿瓯越,世代王侯,好不快哉!

    张雅、詹强虽召集亲信,怀利刃,冲入县衙中,一起杀死商升,张雅自称无上将军,詹强自称会稽太守。

    又与孙静等联络,并收买山越,造成会稽郡南方地区的分裂。

    …

    会稽南部变动迅雷不及掩耳,无论刘备,还是曾经的会稽太守王朗都目不暇接。

    “东冶太远,周边土地贫瘠,譬如鸡肋,食之无味”

    王朗甚至劝刘备干脆放弃。

    贺齐坚决反对,说:“臣闻,海水不厌细流故成其大,山岭不厌抔土故成其高。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会稽之大,莫非君侯之地,臣愿为君侯平定东冶,安抚瓯越、闽越!”

    贺齐是会稽山阴人。早年时,曾任郡吏,后来代理剡县长。

    当时县吏斯从轻薄放荡、为非作歹。贺齐想惩治他,但县主簿劝他说:“斯从,郯县豪门大族,山越人都附从他,您今天惩治他,明天贼寇就会攻进县城!”

    贺齐初生牛犊不怕虎,闻言大怒,当即斩杀斯从。

    斯从的族人党羽便相互纠集联合,聚众千余人,举兵进攻县城。

    贺齐怡然不惧,率领官吏百姓,打开城门伏击斯从党羽,大获全胜,由此威震山越。

    后来太末、丰浦两县叛乱,贺齐被王朗任命为太末长,一个月就将叛乱镇压。

    “哼!原来是你这恩将仇报的小子!

    你去过东冶几次大言不惭!哼”

    贺齐屡次为王朗所提拔任用,最终却率先离弃王朗投靠刘备,让王朗心中很不是滋味。

    贺齐心知有愧于王朗,也不反驳,只是离座,跪拜于地:“愿抬棺材为将!”

    对王朗的反应,刘备倒是无所谓。

    对贺齐的反应,就喜出望外,原本是担心他不肯尽心出力的,如今立封为东冶长、别部司马。

    刘备接下来的话却让贺齐、王朗、张昭、鲁肃皆惊掉了下巴:“以毗陵典农校尉简雍为建安太守,吴岳为建安都尉,将会稽南部、夷洲全部划归于建安郡,郡治设于东冶。

    建安郡划归于海东,由安东将军直署。”

    张昭不解其意,还在思索、沉吟

    王朗目露奇光:“昔日徐州为黄巾所乱,百姓流离,君侯移民夷洲;我为会稽南部都尉,移民东冶、永宁、泉州。

    君侯莫非当时就有此想法原来我在君侯瓮中已近数年,犹不自知啊!”

    刘备嘿嘿而笑,算是默认。

    鲁肃略一思考,就明白其中奥妙;“属下就没想到!!当真是妙不可言!”

    夷洲人口约五十万,足以立郡,然而夷洲距离陆地太远,物产丰富、地形上有高山有大湖,一两代之后,很容易产生分裂倾向,其民也将逐步倾向于安逸。

    现在将建安与夷洲统合在一郡,设郡治于东冶,就给夷洲这艘不沉航母找到了锚定点!给夷洲之民找到了磨刀石。

    此外,简雍曾经在夷洲做过县长,可以调动夷洲人脉、资源,投入建安,抵挡和剿抚山越!

    等到鲁肃略加解释,张昭才明白过来,叹息道:“一石二鸟,君侯之大略规模,世间无敌!”

    刘备大笑:“岂止二鸟,你等仔细揣摩。”

    …

    建安之事议论已定,就轮到人事安排。

    周昕、王朗二人,都是当时名士。

    周昕曾任丹阳太守,颇有能力,却为人淡然,是个好好先生,足以担任一郡太守。

    周昕、周喁战败投降,就便于降级使用。刘打算观察试用一段时间,再任命为太守。周喁长期带领军队,武艺不凡,可以带领丹阳、会稽兵。

    两人与袁绍、曹操交好,距离太远,且与袁术都有仇怨,不担心忠诚问题。对地盘迅速膨胀,缺少人才的刘备来说,都是可以任用的。

    王朗名声高,学问高,口才好,人缘好,治政、带兵治政的能力却普通,适合担任清贵闲职。

    刘备打算任命他为议郎,与刘琰一起,掌礼仪、接待、来往、议论(信访)事。

    另外青州有书院,徐州、江东亦应有,王朗博学多才,是非常好的教授,博士人选。

    除魏滕、虞翻、周昕三家,会稽还有几家十分重要之世族,不能不亲往拜见。

    首当其冲就是吴郡太守陈瑀的前任,盛宪。

    其次是故渤海相杨璇的家族,杨璇与刘备同剿河北黄巾,结下了深厚友谊。杨璇虽然已经故去,刘备却要好好任用其后人,

    连挑头作对的王朗都能赦免,并给予实际职务。江东世家豪族心中就安定下来,纷纷前来的拜见,求取职务、推荐子弟。

    刘备便顺水推舟,计划在建业或吴县设立州学,以开设学府的名义留质子,自然而不做作。

    各个家族是衷心支持,还是骑墙观望,还是阳奉阴违,都可以略微验证。

    江东多竹林,就可用于造纸,印刷诗、书、利、乐、春秋…九章算术、农书、医书、造船航海…等基础教材,顺理成章扩大教育规模,避免门阀垄断,避免教育集中在四书五经上…



第647章 兴平二年
    仲春二月,

    江南、广陵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山水名胜,常常可见游玩富家公子、姑娘;田间地头,处处是繁忙的农人耕牛;驿道码头,商贾繁忙行人拥挤

    同样的天空下,关中却炊烟稀少,饿殍满地。路上行人绝迹,田间杂草横行。老人,妇女,小孩为之耕耘,禾生垄脉无东西。

    尚书贾诩巡查士卒屯田返回,像老农一样,坐在田垄边歇息,旁边的马儿跟他一样瘦,不由心中悲凉:

    “关东任何一个郡守国相,依靠郡国税赋,大都能养上万士卒,还绰绰有余。”

    “关中有肴函之固,河池之险,京兆尹、左冯栩、右扶风三郡居八百里秦川,原本水旱不涝,天府之国。秦人依之而取取天下…”

    “没想到,如今,连吃饭都成问题!”

    贾诩是个极聪明睿智之人,虽然他担任的是选曹尚书,这种天旱缺粮之气候下,不可能不对户、仓曹、司农给予极大的关注。

    旁边一个白净少年道“大司农朱俊号称文武兼备之能臣,对缺水之难,却也无能为力!”

    侍中甄豫道“陛下慎言,朝中诸关东大臣,皆以朱公为望。朱公以三公降为大司农,已是屈尊降贵,公忠体国…”

    “国舅说的对。”少年吐了吐舌头,对二舅的萝莉啰嗦、一本正经,仿佛无力吐槽。

    甄豫“陛下,是大汉百姓的皇帝,昊天之子孙,不能轻易好恶,一言一行都需慎重十分!”

    “朕有那么重要祈雨也不见老天回应。”看了看不远处环绕着呈环形的一队“保护”士卒,“不过傀儡罢了,说几句李将军爱听的话有什么打紧。”

    甄豫为之气结,想说什么,看了看周边士卒又做罢。

    贾诩仿佛没听到少年皇帝的吐槽和叛逆,转头看天。

    皇帝见贾诩又沉默,知道讨了个没趣,拍拍屁股起身:“快走,到蔡师那边吃午食。”

    甄豫脸色一振,立即跟了上去。

    贾诩摇摇头,他岂能不知皇帝对李傕、郭汜、朱俊、杨彪不满由来已久。

    当初征招朱骏,一是为了利用朱俊的威望,与关东诸侯搞好关系,让袁术等人支援些粮草。哪知道袁绍根本不吃这套,袁术、刘表运来的粮食也极有限。

    根本入不敷出。

    第二嘛,何尝不是他贾诩看出朱俊志向大于才干,翻不起什么大风浪。

    贾诩经常听到李傕、郭汜等人嚷嚷那些王公大臣有屁用!拿着俸禄做不成事儿!养条狗,还知道看家护院,这些人胳膊肘净往外扭!

    话糙理不糙

    关中压根养不起大汉帝国中央庞大的官僚系统!

    当然有此看法的不止李傕、郭汜。

    张济、樊稠等将士皆望护帝架东归雒阳。朱俊、蔡邕虽等重臣也都明白东归是必须。

    可李傕、郭汜绝对不同意!

    “皇帝是我等亲自搏斗、不惜身命,打败王允这个逆臣而拥立!

    皇帝要是被二袁掳走、利用,我等忠诚之士岂不尽成了叛逆!”李傕甚至嚷嚷着把皇帝一人留下,让这群浪费粮食的大臣们自己回关东!

    郭汜稍微和缓一点,认为还是要把杨彪等几个重臣留下,其他的人都遣散。

    这两个军阀头子,简单粗暴的想法,得到了不少将士的支持

    他们的道理很简单,朝堂诸公既收不上税,又无法安抚关东人,凭什么位居人上的地位、领取高于将士的俸禄

    关中从去年蝗灾、旱灾开始就饿殍满地,财政已近奔溃,治政是三公九卿、郡守国相的任务,难道可以把治理不力归结给军队么

    朱俊等人又是另一个说法若不是李傕、郭汜掌权,关东州郡岂会不听命令若不用供养数万士卒,朝堂岂会入不敷出

    双方各执一词,都指责对方错误,谁也说服不了谁!

    矛盾越发激化,要不是贾诩、杨彪等关西人苦劝,要不是诸官员降低俸禄,早就上演全武行予…

    贾诩一面回想雍凉将士和朝臣矛盾,一面接连叹气,牵马跟上队伍

    转过南面一座山丘,只见两山夹一山坳,色彩从青黄变得翠绿,一片片麦粟田,沿着碎石路和干枯小渠向前延伸,水渠尽头的台地上立着一个里聚,房屋错落,鸡犬相闻,炊烟袅袅。台地尽头两山渐渐收拢,一山坪塘堵住小河。

    皇帝的师傅之一,侍中、博士蔡邕就隐居于此

    …

    兖州,

    曹操于吕布相斗经年,又兼去年蝗灾,生产破坏,百姓流离,白骨露于地,百里无鸡鸣

    两军供给发生严重不足

    曹洪“又抄了一家不服的,嘿嘿!”
1...180181182183184...1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