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起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赤血萌萌

    祁济还好说,可以回上谷,下次再找祁胭脂借来用就可。刘朗是族兄弟,若带去京城,苦点、穷点,估计也没什么问题。

    典韦就不好安置了,当初刘备说好了让人家从军立功、洗脱罪名、当官发财,如今除了给的几金安家费之外,一个都没办到。典韦愿意跟去雒阳么而且雒阳高官太多,以典韦的本事,去了雒阳被世家看上了拐走怎么办

    思考了多个方案,刘备都觉得不妥当,扭过头又去找卢植,不敢汇报真实情况,就说郎官俸禄少,又不自由,干得还是伺候人的活,不愿意去。。。

    卢植苦口婆心地劝解:“孝廉是大汉当官第一坦途。因为可入雒阳为郎官,在见习、执勤等活动中成长,就有着当官的经验。

    郎官数目较多,相互之间就是三同——同学、同僚、同年的关系,日后即使仕途不顺,因事离职,只要有三同的守望相助,日子过得绝不会太差。

    若在学识、才干、武略或其他方面能表现突出,就有可能得到三公九卿等中高级官员的赏识,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但孝廉太少,升迁又太容易,大部分名额逐步为世家豪门所垄断。不说别人,就连卢植都没有被举为孝廉,可见孝廉之难!

    卢植:“入仕之途还有明经等科目,分几门经学、律法等,只要考试能通过,就是是明经之士。人数当然大大多于孝廉,于是只能从佐吏开始做起。三公九卿也有明经科出身的,但要比郎官曲折数倍。

    如今你若能从郎官做起,老老实实做做几年学问、熬几年资历,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估计弱冠年龄就可外放一县之长!”

    县尉和县长的差别,不比后世副县长和县长的差别小。

    刘备知道,即使做成了县尉,若是得不到卢植、陶谦或其他中高级官僚的支持,自己年龄小,家族势力也小,没什么根基,很容易被排挤免职。

    顺便闹一出“鞭打督邮”“挂印而去”的闹剧。

    。。。

    刘备说:“弟子能力今日,全凭师傅教导和栽培,阿母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弟子跟在师傅身边,朝夕请教,增长学识。县尉还是郎官,本该一切全凭师傅做主。”

    卢植:“我一会还要与郑君论经,你要没事,还不离开”

    刘备见说不通,只好老老实实禀报了典韦的大体情况,最后总结道:“师傅,典韦确实是个杀人犯不假,我当时吝惜他的勇力,想着师傅平叛,或许用得上,就想方设法交好与他,将他留下来。后来得知,他杀的人曾经是官员,这才发现事情不好收场。

    如今我们去雒阳,不知道怎么安置他。

    我不想去当郎官啦,您可以不可以推荐我回幽州做个县尉,我也好安排他啊。”

    陈品舟逃亡后,卢植让刘备兼任贼曹掾,刘备就让典韦做个佐吏,并把他带的一帮轻侠养了起来,有酒喝、有肉吃,有事时带头剿匪,平日带队维持治安,其中有几个派给刘德然做生意。

    有酒有肉多兄弟,要是当了郎官,没酒没肉,只有粟米饭,估计不少得散伙。

    “他杀得谁”卢植正在看简牍,一下把简牍扔在桌上,串联牛皮裂开,简牍炸开,散开成一片片竹简,落了一地,“什么,故富春长李永夫妇当街杀人,杀得还是以前的官员,这可是罪不可赦的大罪、重罪。你怎么敢把这样的人藏在麾下”

    刘备一边去捡散落的竹




第一百三十三章 珠胎暗结
    幽州,上谷郡

    陶谦:“什么,卢子干要把刘玄德推荐为郎官”

    公孙瓒带着骑兵返回幽州:“是的府君,这是卢师的决定。刘玄德反对过,但被卢师驳回了。玄德私下告诉我,京官收入低,他其实并不愿意现在去雒阳。”

    曹豹:“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卢府君居然借而不还!真是不地道啊。”

    陶谦咳嗽一声,制止曹豹的牢骚,曹豹忠诚勤勉没问题,就是说话太随便,不太会团结人:“伯圭辛苦啦,子干还有什么话说”

    “这是感谢府君的礼物,黄金10斤,还有一些南方的土特产。”

    陶谦拿起黄金,喜上眉梢:“以我与子干之间的关系,哪用这么客套。”

    。。。

    上谷乌桓

    祁胭脂摸着苗条的肚子,异常地苦恼。

    那夜春风数度,被刘备折腾地腿软。那个小冤家不知道为何那样厉害,换着法子蹂躏,用了许多见都没见过、想都不敢想的姿势,数次在她体内留下痕迹,以至于她怀疑那个地方是不是被注满了。

    那时候羞得恨不得把他一脚踢下床去,想想本就是借种,也就任他摆布了。

    半个多月之后,月事真没来,祁胭脂小心地欢喜起来:“这次终于怀上了。”

    又过了半个月,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原以为生死难测,多半已死在长城之外的难楼王,带着千余乌桓人,衣衫褴褛地回来了。

    那个时候,祁胭脂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恨不得在肚子上猛击!恨不得跳冰水里生一场大病。

    可小手打到肚子上,祁胭脂的手掌不由自主的柔软下来,哭泣道:“成婚这么多年,一直怀不上,现在好不容怀上了,就是长生天赐予的宝物。不论他父亲是谁,都是我的孩儿,除了我自己,谁也不能夺走她的性命!”

    祁胭脂拭去泪水,装点姿容,坚定而魅惑地走向难楼王的房间,这是他回来的第三个晚上,无论如何都躲不了了,她也不想躲。

    难楼王一路风餐露宿,一月没见女人,昨前天的晚上都在几个侧室身上放纵,见了祁胭脂,心里发虚,身子更是发虚,可阏氏求欢,作为汗王怎能拒绝

    只好勉勉强强地上了。

    一男一女各有心思,加上事前后温存,竟然不到一刻钟就缴械投降。

    难楼王抚摸着祁胭脂白如羊脂的温香玉体,心有余力不足,有些愧疚,可不知怎么回事,面对妻子洁白诱人玉体,就是没xing趣,来不了第二次。或许这就是审美疲劳。

    祁胭脂原本很喜欢闻难楼王身上的男人味,今日厌恶地只想干呕,她知道干呕是孕期反应,又不能真的干呕,暴露自己偷了人,只好说:“大王连日操劳,便早早歇了吧。胭脂还有些账目需算,回头好像大王禀报。”

    难楼王如蒙大赦,捏了捏一对白兔:“真是辛苦你,这一个月都廋了。”

    祁胭脂心中鄙视,哪里廋了,怀孕之后明明丰满了不少,打掉男人的手,穿上衣物袅袅婷婷走了。

    难楼王望着她美丽的背影,心中叹息:“胭脂什么都好,怎么就怀不上呢,看来得多纳几个女子,开枝散叶。嘿嘿,从鲜卑抢来的那几个都不错。”

    想到这里,难楼王发现自己又起了反应,喜滋滋地找其他女人逍遥去了。

    。。。

    涿郡,楼桑里

    于此同时,刘备的母亲耿氏笑得眉毛弯成了一条缝:“真是辛苦你了,如今有了身子,渔阳的活,就别去做了。真要去,也别骑马,坐马车去。”

    乌敏英轻呕着,脸上满是红霞:“阿母,小宝宝真是从下面生出来么下面那么。。。小,不得。。。疼死啊。”

    耿氏:“女人都有这么一遭。别怕,阿母请最好的稳婆。”



第一百三十四章 人人争相改课本
    “关于九江太守卢植上奏一事,诸位看了奏章,有何看法”皇帝刘宏问道。

    太尉东海陈耽是一个古板正直的人:“卢植剿平叛乱,就是有功,有功当赏。怎么能随便辞职呢把国家的名器,太不当回事啦。我的意见就是不许辞职!”

    司徒袁隗的妻子是马融的女儿,而卢植是马融的得意弟子,两人也算熟悉。袁隗却不说话,拿眼睛去看司空许训。

    司空许训是汝南郡人,他的族侄大大的有名,一人叫许邵、字子将,后来开创了月旦评。另一人叫许靖、字文休,也以评论人物著名:“这个,卢植有功,该赏就要赏嘛。至于辞职,奏章里写了原因,主要是身体不好,北方人不适应南方气候,也算情有可原。

    当然,卢植这么急着辞职是不对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陛下和我们三公九卿用他时,给他官职,不用他就逼着他辞职呢。”

    许训说几句,都是和稀泥,两边不得罪!如同没说。

    杨赐鄙视的看了一眼许训,大部分人眼中,许训才干、名气不算突出。之所以能当上司空,一个原因是紧紧抱住同乡袁隗的大腿,另一个原因是紧紧抱住宦官们的大腿,简而言之就是两头倒、应声虫、和稀泥,毫无士大夫的风骨。

    杨赐出自弘农杨氏,祖父杨震,少年时即好学,跟随太常桓郁学习《欧阳尚书》,当时的儒生称赞他“关西孔子”,长期隐居,不接受各级征辟,直到五十岁才在州郡任职,以刚直著称于世,留下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典故,之后逐步做到司徒、太尉,被诬陷免职之后,在雒阳西门饮鸩而卒。父亲杨秉,博通书传,常隐居教授,四十多岁才接受征辟,司空征辟,历任四州刺史,以廉洁著称,后亦官至太尉。

    杨赐本人,少年时精研经文,也是名大儒,亦不接受征辟。后接受大将军梁冀征辟,之后历任地方、中央,并当上皇帝刘宏的老师。曾任司空、司徒,只是因为灾害频发,改任了光禄大夫。

    杨赐家族,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三世三公,位高权重,处于斗争的中央却能三世不衰,比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稍弱,并为东汉一等一的世家豪门,隋文帝杨坚既是杨赐的直系后代。二是经历三世,从杨震、袁安的耿直、刚烈、坚持理想,逐渐演变为更加圆滑、更加务实,又与龙亢桓氏等世代交好,构成了一张权贵网络。

    杨赐家族第三个特点,就是通晓今文《尚书》为家学,是今文经文的有力传导者,与研究修行古文马融、卢植、郑玄等终究有古文、今文之争!

    经过秦始皇焚书坑儒,大量经学著作失传。西汉建立之后,一些学者口口相传的经书,称之为今文经书。但不同学者脑中记忆和解释的就有差别。

    东汉时期,从墙壁、宅地、坟墓中发现了埋藏的古文经书。

    矛盾的基础是,古文和今文内容不完全一样,就像学校用的历史课本,韩国的历史上写着中国东北是韩国的,这还得了

    矛盾的发展是经书的解释不一样,两派互相指责,古文学者认为今文经书在传授过程中,已经改变了,不是真经书,要求返古搞原教旨的古文。今文学者们认为世界是发展的,古代的圣人能写出经书,为什么今天学者不能写呢

    如果任由矛盾进一步发展,或许会如欧洲的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从指责对方是异端,发展为互相仇杀。

    要说卢植最擅长的古文《礼记》与杨家的今文《欧阳尚书》并没多大矛盾,但卢植同时还研究并注释《尚书》,而杨赐也不可能只研究《尚书》、不研究《礼记》,两人就有着学术上的矛盾,还有着大批学生和支持者,有时候



第一百三十五章 从裆下爬过去
    司隶,虎牢关

    卢植向西一指:“那就是旋门关,前汉名成皋,秦代名虎牢关!荥阳及其西面的旋门关,南面嵩山,北靠大河,东为平原,汜水纵流其间,西为司隶核心区域。高祖与项羽战荥阳、争成皋之口,大战七十,小战四十。后东方腹地被高祖部下击败,项羽暂时东归,叮嘱守将曹咎等不得出战,务必等他回来。

    高祖令部下连续谩骂守军,用激将法诱杀曹咎等于此,之后从防御转为总体进攻,一年之后将项羽围困垓下,于是终究取得天下!”

    俗话说不到雒阳,不知道官小,刘备过去就是做最小的官,心里无线歪腻。真不愿意给人当小弟、小秘,事事都把他当后生晚辈。当县尉多好,手下那么多人,望着雒虎牢关,就是迟疑:“雒阳!我现在来,是不是太早了”

    过旋门关,之后是巩县,沿着数车并行的宽阔官道,两旁是途鳞次栉比房屋。从巩县、经偃师到雒阳,连续二百里,城市、乡、里的房屋几乎连续不断,商旅、行人遍布道路,显示出雒阳大都市圈的繁荣。

    刘德然嘴巴长得老大:“这得多少人啊比涿郡人多太多啦。”

    卢植:“据说雒阳有户口百万,实际上加上官员、士兵、仆役和他们的家人,远远不止这个数量。。。”

    第二日,终于到了雒阳城。

    原以为洛阳城是个很大的城,没想到东西只有六里、南北九里,真的很小。到是城外周边都是房屋、集市、手工业场、车船码头,延绵不绝。刘备感觉这种内城外民居的方式,类似于一千多年后日本战国时期随处可见的内城外町。

    其实他并不清楚,并不是汉代城市类似日本战国时,而是日本人学习了汉朝以来的城市建筑方式。

    这种皇城或宫城占据城内主要部分,大量民居在城外的建筑形式,在汉代最是普遍。根本上是为了实现城市的军事功能。中国从数千年前的石茆时期就已明确存在,周、秦、汉,直到唐朝的城市,很多都是如此。只是从宋代的汴京,明代南京,清代北京,城墙范围剧烈扩大,将许多百姓民居包括在内。

    。。。

    到了光禄勋府衙报到,又出了个新状况。

    刘备:“什么,让我到太学去读书我不去,我不去。我有师傅干嘛要去太学”

    接待他们的是一名五官侍郎:“你才15岁,就是童子郎,怎么安排工作去年年底,故扬州刺史藏旻的长子藏洪一样安排到太学当童子郎。你父母长辈没跟你说”

    刘备看看五官侍郎,又看看卢植,恍然大悟:“喔。。。喔明白了,师傅您骗人!我跟臧洪怎么能一样呢臧洪是靠爹为郎,我是杀敌有功!”

    这句话声音很大,传出去老远,许多人都听见了。估计“臧洪靠爹”明日就会成为谈资。

    卢植难得脸色变了变:“你小声点,雒阳天子脚下,怎能随便胡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进了太学一定要好好学习,谨言慎行。”

    刘备:“师傅我真不去,家里一大摊事情,几百人等着我养活,要不然过几年满了18岁再来”

    五官侍郎:“卢君,只要写了申请,经过审批,也不是不可以。”

    卢植:“混蛋,你是去也得去,不去的也得去,司隶重地,把在地方上的飞扬跋扈收起来。你父亲去的早,为师不多管教管教你,还不上了天。学人家侠客,学人家从军,打仗时也不想想家有老母,膝下无子。

    不知道天高地厚!”

    整整抓住刘备,批评了一刻钟。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下第一义士
    臧洪是谁

    刘备恰巧记得,因为后世有人评价臧洪是汉末第一义士!

    不是关羽、不是赵云、不是太史慈、典韦,而是臧洪!

    讨伐董卓时,袁绍在河北,袁术在南阳。酸枣会盟虽有数路诸侯,然群蛇无首,竟都惧怕董卓,互相退让,不敢领头誓盟。
1...3334353637...1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