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起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赤血萌萌

    。。。

    明日就是大婚,刘备不去准备,却来找陶谦叙话。

    陶谦是证婚人,亦在王庭住下:“玄德,为何要给乌桓女人以汉女同等的地位”祁胭脂所宣称的财产权、离婚权是汉律给汉女权力,乌桓女子常常负责家中除征战之外的多项事务,经济地位亦不低。而儿子继承父亲的女人,是草原的女子婚姻不自由的悲哀。

    刘备:“府君认为边郡的乌桓越来越多,汉人越来越少是什么原因呢”

    陶谦:“边郡经常打战,加之气候恶劣,不适宜农耕和居住,故而男子多早夭。男1女2也是常有,故而不容易繁衍。此外算赋、口赋导致一些家庭不举。”不举不是某处不举,生孩之后,因为养不起,或者送人,或者溺死,不养。对婴儿来说是相当残酷和不人道的。

    从秦汉开始,就有对15岁以上、56岁以下成年人征收算赋,作为国防开支更有从3岁开始,收取口赋,一年20余钱。实际操作中,有些贪婪的郡守、县令长,甚至从一岁开始收取,而且多次收取,今年把明年、后年的提前收取。百姓无钱养儿女,故而一般百姓家庭最多养三个孩子,以后再生的,多半不举。

    因为不举,口赋、算赋之类的人




第246章 羊毛毯上伽罗花开
    结婚的队伍,绕着王庭外走了三圈。而后新郎新娘从不太旺的火堆上跳过,接受火的洗礼,洗去一切晦气,再向高堂和证婚人陶谦行礼,进献玉帛和礼品。

    之后添加更多柴火,把火堆燃地旺盛。

    祁胭脂、刘备坐火堆东面的正中,乌敏英、祁黄芩、拓跋伽罗分居两侧。各部落的头人或使者,一一拜见。除了格乾,所有上谷乌桓部落酋长,都前来拜见,献上玉帛,礼物和礼单。

    美玉代表着德行和仁慈,洁白的帛是后世哈达的前身,所谓“化干戈为玉帛”。进献玉帛的仪式,可以追溯到涂山之会、会稽山之会,是万国首领朝觐大禹表示尊敬的方式。不少汉人忘记了此项风俗,倒是少数民族记得清清楚楚。

    刘备的族叔和启蒙恩师刘珖,是高堂之一,越看婚礼仪式越发感觉奇怪:“府君,怎么感觉是玄德入赘乌桓,而不是娶妻。”

    陶谦说:“婚礼在乌桓王庭举行就已经够奇怪的啦,更别说朝拜的全是乌桓人,男方亲戚很少。”

    刘珖:“按照草原风俗,祁胭脂是毫无疑问的正室。可如今说是四女都是平妻,汉地官府根本没有办法登记入户。因为按照汉律,任何人都只有一妻,侧室实际上都是妾室。”

    陶谦:“让相当于侯爵的海津君祁胭脂做妾完全不可能!祁胭脂相当于县候,嫁给玄德,就如皇帝的公主下嫁,自有汤沐邑,经济上完全独立,名位甚至高过男方。

    拓跋伽罗率领拓跋部落一部分归附,早在雒阳时国家亦分别授予她印绶,相当于一乡有秩。乌敏英带部众屡次从军,立有功劳,官职与拓跋伽罗相当。只有祁黄芩能常年在家,无官无职。

    在大多数人眼中,玄德就是个吃软饭的小白脸。”

    四女之中三人有官职,想想都让人发疯。按照汉律来看,四女与刘备其实是不清不楚,不正当男女关系,或者说是情人。

    也就是说,刘备在汉地,还可以另娶正妻!

    刘珖:“哈哈,玄德以后怕是抬不起头来。”

    。。。

    新娘们早早回房间休息。

    刘备酒到半酣,羊肉吃了一肚子,这才告罪去后院。路上自言自语:“四名女子皆情深义重,先去那个屋呢手心手背都是肉,真是头疼啊!”实际已经在幻想一龙四凤了。

    苏媚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啐了一口:“你就得意吧,今后别进我屋。”

    刘备这才想起,一夕之缘后,苏媚就不让碰:“还真不知你想什么,老挑刺。看你,头发也不盘,跟个未过门的姑娘家一模一样,还真看不出你是我女人。”

    苏媚叉着腰怒道:“那时长辈以为你没娶妻,故而要我下嫁,哪里想到。。。哪里想到你如此好色,吃着碗里瞧着锅里,寡妇,乌桓、鲜卑人都不放过。。。”委屈地快要哭起来,“她们都有婚礼,我的婚礼呢连辞别父母的机会都没有,不明不白跟你数千里。”

    刘备举起手臂:“我在此发誓,一定找机会给补上。”

    “别,别发誓!”苏媚急忙拉住,“别以为有了一晚就是你的人,人家才不见得跟你呢。。。”

    刘备目瞪口呆:“你的脑袋也太超越时代了吧。”

    看着刘备摇晃而急不可耐的背影,苏媚眼睛噙着泪,双手握得发青,心中恨恨想:“你还不知道吧,扶风那晚睡得像头死猪,根本什么都没发生!床单上的血是鸡血。人家就算嫁给个普通人,也不会做侧室!”

    。。。

    乌桓习俗,以东为尊,东头起第一间屋子是祁胭脂的。刘备回想起跟她总共就几次,次次都是偷吃,而且多是从别人房里出来,再去折腾她,心中有些愧疚。四女之中,祁胭脂最漂亮,或许是年龄稍大,又是二婚,这些天来很有些惴惴不安,更很少争宠。

    其实刘备心里生理年龄虽不大,两世阅历加起来,比祁胭脂大得多,怎么可能嫌她老从来都认为她腹中有才学,脑袋里有思虑,最是女中豪杰:“胭脂开门啊,夫君先来疼你,夫君要吃你嘴上的胭脂。”

    祁胭脂隔着门说:“这几日颁布法令、接见各部头人,分户分财产,操办婚事,几件事事凑在一块,忙得腰疼。明



第247章 黔陬大虾
    青州、东莱郡、黔陬qianzu县

    县丞是一个三十几岁的文士,名叫伏海,出自东汉初年大司徒伏湛的宗族,如今正满腹牢骚:“任主薄,大伙等着县长行春劝农,他怎又不见了真在是小孩心性!”

    县尉田常说:“未满弱冠,本就是小孩。”

    主君被批评,任旐也觉得脸上无光:“两位慎言,请问有何事”

    县丞伏海一指向门外:“都是来告状的,你一看就知!”

    好几十上百号百姓里三层、外三层围绕着县衙门口,任旐倒凉一口凉气:“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来告状决狱是县尉职责,为何直接扯到县长头上”

    言下之意是怪罪县尉不履职。

    县尉田常阴阳怪气的说:“刑事案件都是县尉负责,可这些人都是听闻县长有好事之名,故而前来状告的!”言下之意是民事案件不归他管理。

    本来县尉主责是抓捕盗贼、侦查案件,训练兵马、防备贼侵。可刘备一到黔陬,以防海盗不力为由,将田常大半权利收了,练兵备寇从此与之没有任何关系。田常一直很不高兴,希望找机会找回场子。今天袖手旁观,把一堆百姓推到直接面对县长,可以说是蓄谋已久。

    “来人,都给他们的案子做好记录。”任旐从青州逃难到幽州,遇到刘备后得以成为一名管事,管理渔阳数千亩土地、数千流民,最擅长的一是圣人之学说,二是农业。断案还真不是他所擅长。

    。。。

    “青天大老爷,我儿晏弘是被人害死的,不是被鬼上身的!”一名老妇人哭诉。

    普通的民事案,多半是些财产纠纷、借贷关系、家庭纠纷,可以先登记在册,然后要么发往县里各曹,要么发往各乡。晏弘之死,是刑事案件,县尉田单几天前调查后认为,晏弘因为酗酒过度和鬼上身,失足摔落水池中淹死。

    任旐复审案件,在田常看来,就是对他不敬,毕竟任旐担任主薄之前只是白丁。

    可任旐也顾不了那么多啦,亲自提审当日在场的几个当事人。

    一问之下,就感觉是一起蓄谋已久的谋杀案。

    。。。

    李浩、傅士仁从幽州过来。

    刘朗:“你们两个不在幽州享福,怎么跑想到青州跑来”

    傅士仁:“唉,别提了,这此回去总感觉和原来的朋友谈不到一起去。”

    李浩:“其实我们是被赶出来的,长辈们说与其游手好闲在家走狗斗鸡,不如跟着刘君有一份钱粮。”

    刘朗稍微有些低沉,别人都可以选择,他却没有选择:“黔陬县小,我们都降职使用,不比在匈奴中郎将下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我们来了十天,县丞、县尉阴阳怪气,地方豪族一点都不配合,步步维艰。”

    “刘君总有办法的!在并州,在草原上,再大的困境,总能带我们走出来。”李浩早从对刘备有意见,转变为佩服崇拜,“刘君去哪里呢”

    刘朗:“去海边了,青州、徐州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海寇不少。如今正是冬季,风小浪弱,方便行船,海寇入侵颇频繁,前几天才洗劫了一个村子。”

    几人说这话,走到坊市,正好快到日中,街上行人不多,酒楼、饭馆生意倒是不错。蒸汽弥漫的蒸笼,里面是刚刚熟的大包、馒头、窝窝头白色的羊肉汤锅,特地加入了海鱼,和漂浮着青白色的大葱、萝卜,凑起了咸“鲜”的味道。

    李浩舔着嘴唇:“咱们找个店填填肚子吧。”

    恰好路过一家店子,门口摆着烤肉、烤鱼、烤贝壳,还有不知名的鱼类,香气弥漫,傅士仁留着口水说:“就这家吧!小二,帮我们把马迁去喂食。”

    刘朗刚想拒绝,李浩、傅士仁已经率先跨步而入,只好跟上,一看牌匾“善德楼”三个字龙飞凤舞,



第248章 装神弄鬼
    死者晏弘家颇有资产,然而生而体弱多病,从少小时就四处延医问药。

    可惜一直起效不大,直到十九岁那年,遇到了太平道于吉。

    于吉稍稍诊断既说:“你是不是出生时难产,呛了羊水”

    晏弘:“道长怎么知道可有治疗之法”

    “你呼吸不畅,脚步虚浮,行快了脸红喘息,不能干力气活,这些都是肺脉不畅的表征。”

    晏弘:“道长真神人也!母亲怀我7月而生,因此体弱。请道长救我!”

    于吉摇了摇头:“得此病之人多命中早逝,估计你家颇富有,生下既善加调养,但最多不过还有十年寿命,非人力可扭转。”

    晏弘极力恳求,于吉只是不准:“我见你骨架柔弱,多半是娘胎里带来的,上天注定,生死有命。若是后天得此病身体会稍好一些。”

    有了活下去的希望,怎么会放弃,晏弘天天跟着后面,于吉传教则听教,于吉吃饭就买单,于吉去去山上则跟着上山。

    晏弘花了不少钱财供奉于吉的弟子们,在山上住了一个多月,整天跟着道士们粗茶淡饭,念经习操,耕地种菜。尽然奇迹般发现身体好了不少。

    晏弘:“感谢仙师,经过这些日子,我发现自己筋骨强健了些,呼吸顺畅了不少。闪舞母亲来信让我回去准备结婚,今日来是向仙师告辞的。”

    于吉叹气道:“你不仅肺弱气虚,还有口臭、脸上长痘反映出胃气、心火上升,是因为肺属金,心属火,肺水不能冷却调和心火、不能下降胃气。山里气息清新可以调养你之肺,粗茶淡饭可以降低心之火,念经习操可以降低、强健身体,都是为延年益寿。

    你与我太平道有缘,回去后多念道经,切不可大鱼咸肉,否则胃气、心火将更盛,而肺弱无法调和旺盛的心火,易怀肺、心皆。记住今后不要吃太咸,咸肉、咸鱼都要少吃,切记切记。。。”

    晏弘回乡娶妻生子,每日早中晚各一次念道经,从此一家人都颇信太平道,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

    两年后,一个叫卜已的道士来到晏弘乡中,声称:“我乃于吉之徒,奉命向乡间传道,还请晏居士襄助。”

    晏弘希望继续治病,过去一年中多次到山中找寻于吉,可于吉一直在外云游,连带一些道法精深的徒弟也不见踪影。晏弘担心自己肺部之病加重,非常焦躁不安,如今卜己主动找上门来,自然大喜,积极请教道经。

    卜已也有些本事,不仅擅长于吉曾教晏弘读过的太平青领书等道经,还特别会侃,人又长得精神、力气又大、干活情况,很快就为晏弘一家所认可,成为晏家的宾客。

    恰逢县、乡发生疫病,卜已擅长调配药物、制作符水,于是救了很多人,上到达官贵人、商贾、下到贩夫走卒,大多很尊崇他。在卜已要求下,乡中维修了一些破旧仿佛,为太平道立道观,从此前往烧香、听道、求签、治病的人络绎不绝。

    。。。

    经过任旐调查,晏弘死亡过程颇为离奇。

    有一天,一个游方道士说晏弘头上有黑线,怕是有性命之忧。晏弘自然不相信,于是问卜已游方道士是否说了真话。

    卜已当然说没有黑线,但却总是盯着晏弘不停地看。

    晏弘问:“你是不是在骗我,否则为何一直用这种眼神盯着我看”

    卜已一开始不说,被逼的没办法才说:“肺上的病本来快好了,没想到今天却有加重的迹象。但据我观察,加重不是因为身体中的病根,而是因为外有其他外在的东西影响,外邪入侵!”

    晏弘当然无比紧张。

    卜已于是建议大摆流水筵席5天以消弭祸端。

    一切都那么顺利。

    直到第四天晚上,大多数人都已经吃好喝好,各自回家。晏弘平时因为身体不好,从来不喝酒,此时也难得的喝了不少,晕乎晕乎的,和几个朋友一起,散



第249章 张角
    黔陬县街头

    刺奸和善德楼老板带着二十几个人将刘朗、李浩几人被团团围住:“今日,你们若不给六千钱,就把你们关进县狱!”

    竟然将餐费从三千一百增加了近一倍。

    李浩要这时候还不明白给上了套,等就白活了。在涿郡,一向只有他欺负人,没有别人欺负他,故而咬牙切齿,恨不得上去打一架。刺奸毕竟是官员,也不好真在街上和他动刀枪,若不动刀枪,在人数不敌对方之半情况下根本打不赢,只有被揍的份:“好汉不吃眼前亏,六千就六千!拿去。”

    “慢!”刘朗拉回李浩给出的半金,“今天就随你去县监狱。关了爷爷们,回头有你好受的!”

    刺奸并不认识刚来没多久的刘朗,只感觉此人口气很大,心里也有些担心对方会不会大有来头:“这。。。”

    “别怕,我从兄弟是县丞你还怕什么。”善德楼老板伏冲凑过来,对刺奸又是塞钱又是用言语刺激。

    刺奸考虑到德善堂老板伏冲是伏海的远房亲戚,坐地起价这点根本不是事,况且对方几个明显是外地人,出了事也不怕:“罢了,把他们押解起来带走。”

    “别推,我们自己走!”刘朗怀中有半通印,估摸着就算被关起来,狱卒也不敢把他们怎么样。反倒是有心以退为进,让对方骑虎难下。新官上任三把火,做下级的不弄点事出来,上级怎么好点火呢。
1...5960616263...1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