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起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赤血萌萌

    。。。

    平城

    炙热通红的铜水,在模具中一一成型,年过半百刘洪畏畏缩缩躲得老远,眯着若昏花的眼看得滋滋有味,不时流出非人的精光:“这是最后一个部件,嘿嘿,浑天仪就要成啦。”

    徐岳摆弄中手中的小个铜制仪器:“师尊设计的测星仪,可以通过测量日中太阳高度、夜晚北极星高度来测量纬度,但经度如何测量呢”

    刘洪叹气道:“经度只能通过比较星图差异来测量啊,例如浑天仪制好之后,通过调试,可以模拟雒阳天象。再与东莱天象做比较,两者的角度差,就是经度差!”

    徐岳狂汗:“那谁去测东莱天象呢刘君要测星仪,可是出海用啊。”

    刘洪盯着徐岳,轻轻地笑着。

    徐岳指着自己:“不会是我去吧”

    刘洪一本正经的说:“测量经纬度,观测不同地区的星象是大事,是制定、修正历法的基础,其他弟子我都不放心。你是东莱人,做事又谨慎认真,所以把你推荐给刘君!”

    为了浑天仪,刘洪老早就打定主意,把徐岳卖给刘备。

    。。。

    “没想到我一个男人,竟然要学女工。”荀攸自嘲的笑着。

    “荀君,九九给君做了件毛手套,上次做的做毛衣可好”刘九九眨着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满怀期待的看着族兄刘备和父亲刘珖刘子玉选定的夫婿,感觉他好有魅力,聪明的不要不要的,天文地理,教书打仗什么都会,就连女工教两遍就会能掌握到窍门。

    “很暖和,放在家里的。”对面的九九,有着一张鹅蛋脸,五官精致,脸上露出红晕,荀攸突然有一种名叫幸福的感觉,唯一受不了的是,她太热情了,热得荀攸遭不住,现在可是仲夏五月。

    那我还给你做。”九九被荀攸盯着,心如小兔乱




第320章 妒火中烧袁本初
    雒阳

    袁绍养父袁成留下的庄园

    袁绍:“虚岁二十的亭候!刘备这小子还真不让人省心!”

    “是我考虑不周,没想到这个结果,当时应该建议把他扔到更边远的县。闪舞”何隅曾建议将刘备从何进身边调走。

    袁绍摇摇头:“与你无关,是我自己没考虑周到。

    刘备这人锐气太盛,进太学便联术弟、臧洪,下东南又运漕粮,任黔陬则立海关,守北疆亦谋草原,处处搞事情,处处立功劳,没有一年消停。”

    何隅:“何进、袁术最近领着着刘备,四处聚会,风头无两。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几个两千石没有封侯,他却封了亭候,泠征、董卓、郭缊等人应该是不满的很。”

    袁绍:“让他们不满去,与我们何干,刘备毕竟是袁门故吏,放宽心些。”

    嘴上说放宽心,袁绍心里却嫉妒得紧,后汉不是没有更年轻的宗室、宦官、外戚或继承者获得侯爵,但在大部分人心中,东汉以来,弱冠因战功封侯者,刘备是头一位!

    更令袁绍不满的是,他迁居雒阳之初,带着守孝6年的孝子光环,李膺孙女婿的党人帽子,有着公族子弟的身份、袁成嫡子的财富,是舆论的焦点,社交圈的大,青年士子的榜样,宾客盈门,车马塞路,用高富帅根本不足以形容。

    可如今,风头全被刘备抢去!何进与刘备的关系和好如初!

    整个雒阳、河南尹、司隶、大汉都是刘备的传说,就连少年时期一些典故如“卧冰求鲤”“少年戍边”,诗词如“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也不知道从哪里翻了出来为众人所念叨和传唱。

    因少年行中“马上觅万户,遥望霍骠骑”一句,雒阳和幽州、并州、东莱人更是将刘备与骠骑将军霍去病作比。不仅士人,游侠群体也掀起了投军报国的。

    待何顒离开好远,袁绍才愤怒猛拍书案:

    “雒阳这些人有眼无珠,竟然将一个大头兵,与数代英杰的袁门公子做比!

    荒谬,真是荒谬!”

    让袁绍直接爆发的原因,是雒阳市井最近流传的一首打油歌,其中两句“男儿当如刘玄德,孝子应学袁本初”。

    袁绍:“刘备这人,竟然蹭我的名声、风评,真是不要脸!”

    然而袁绍不愿意承认的是,他的名声主要在世家、贵族、党人、汝南郡圈子里流传,而刘备则在所有群体中流传,名声比他大得多。

    不是刘备蹭了袁绍的名声,而是何顒等人自作主张,编写诗歌,将袁绍与在雒阳风头正劲的刘备等并论,以为袁绍扬名。

    。。。

    袁绍的不满,很快化作实际行动。

    雒阳城中所有权贵的目光,集中在一场刺杀上。

    议郎曹操,持着一双短戟,潜入张让家,甚至摸到正在睡觉的张让卧室。

    就在准备刺杀的千钧一发之际,为张让仆人所叫破,家丁、护卫蜂拥而至。闪舞曹操刺杀不得,且战且走,竟然成功翻墙逃脱。

    大官宦曹腾的孙子、大宦官曹节族子,刺杀大宦官张让!

    雒阳舆论一时间爆炸,就如太阳从西边出来。

    大司农曹嵩气得七窍生烟,将曹操关在家中恨恨地打了一顿,备上百金,亲自上门向张让告罪,努力解释。

    张让与曹节关系莫逆,与曹嵩也是多年的老相识:“以令郎之勇猛矫健,我看得出,当日并非想要我性命,否则我早已成了一具尸体。我也并非想要令郎性命,否则弓弩招呼之下,他怎可能翻墙而逃。”

    曹嵩奇怪地问:“这倒怪了,既然双方都怀着善意,这事又怎么会发生”

    张让:“你仔细想想,最近令郎与哪些人交往亲密,或是为人所利用!”

    思考一阵,曹嵩猛站起来:“我知道了,一定是袁绍!那日我打孟德,他口中一直说本初害惨我也。”

    张让怒道:“多半是!袁绍仗着袁隗势力,交接党锢之人,收藏亡命之徒,拒不接受朝堂征辟出来做官,他想做什么!反贼么”

    于是两人约好,对袁绍多加关注,并仔细探查事情起因。

    。。。

    在曹嵩眼中,曹操无比任性的行动并未到此为止。

    不久,曹操既上书,说窦武、陈蕃正直而见陷害,如今奸邪满朝堂内外,善良忠诚之士无法获得官职。这封奏章文采斐然,意气纵横,言辞恳切,在官宦、士人、党人之中广泛流传,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位党人之后所写。

    &



第321章 致命弹劾
    雒阳

    光和三年,冬,十一月

    议郎刘备如往常一般,前往朝堂,经过公车署,见旁边一人影有些熟悉:“张平仲”

    心中巨震!这人不是犯了杀人、贪污重罪,丢官下狱了吗

    张平仲转过满是皱纹的脸上,显示出长久的愤怒,一道浅而长的疤痕让他看起来更凶恶:“嘿嘿,拜你所赐,我被流放五原,皇恩浩荡,遇大赦得还。”

    皮笑肉不笑的声音,让人发慌。

    刘备眯着眼睛,心想犯了如此重罪,却还出来做官,后汉的官员不政审么

    前汉时李广能够用钱财赎罪、司马迁被宫刑后能为宦官,后汉时苏不韦复仇后在郡中为官,曹鼎输作左校劳役后官至尚书令,可见两汉的刑罚不像刑罚,而是像后世的检讨和处分一样,过了有效期或者遇到大赦,或者有钱可以赎罪,则刑罚不过过眼云阳。

    再加上后汉历任皇帝过于频繁的大赦,进一步纵容了犯法,甚至有人故意在大赦之前杀人报仇。后汉的政策还真是失之以宽啊。

    张平仲扬了扬手中的奏章:“如今我复官至县令,也给你送一份厚礼!自求多福吧,哈哈哈。”

    远去的笑声显得那么渗人,刘备发现自己下手太软了!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大脑疯狂转动,仔细回想着近几年所作所为是否有犯法行为。

    很快,尚书台就传来消息,弹劾的奏章有好几个。传口信的卢养转述卢植的话,让刘备早做准备,实在不行就逃离雒阳。

    卢植的口信,让刘备充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同时很疑惑:我所做违法之事,最多不过走私马匹,只够贬官去职而已,为何要逃亡呢

    。。。

    很快,摘抄的弹劾主要内容,就送到议郎刘备面前:

    其一,凭借官员身份,走私马匹,获利千万。

    其二,强抢公孙度已经下聘的民女王氏,并与公孙度仇杀于道。

    其三,私通外国,娶鲜卑拓跋部落族长之女为侧室,为拓跋氏谋求王候之爵。

    其四,刘备之父刘弘,包庇党人张俭等逃亡,因此党锢下狱,刘备为党人之后,理应禁锢!

    其五,刘备与党人颍川陈纪、荀爽等过从甚密,征召党人颍川荀昱之孙荀攸为平城县吏。

    按照规定,必须归家闭门自省。

    刘备在雒阳,就城外东南洛水边天上人间一处产业,归家自归家,天上人间还是要开门迎客的,因此消息灵通。

    从卢植、袁术等人处传来消息,大意是有人不仅想令刘备丢官去职,还想剥夺亭侯之封。闪舞

    令人奇怪的是,距离皇帝最近的侍中何进,却一直沉默,令人疑惑。

    刘德然打探消息,悄悄告诉刘备,发现京师舆论,因何进的不作为,猜测日多,到处疯传刘备犯了重罪,一定会倒下,因此何进才不出手相助。

    刘备顿时对何进心寒不已。

    倒是张让传来消息,让刘备尽量上书自辩,实在不行就以钱赎罪。

    。。。

    在袁绍庄园中,何顒嘿嘿直笑:“这下刘备无论如何都跑不了,袁君可满意”

    袁绍:“多谢你的谋划。我倒不是想整谁,而是刘备如此文武全才,不为党人所用,岂不可惜。”

    何隅:“眼看大汉财政日益败坏、民乱越发严重,不用多少年就会出大事,到时候党人一定可以重新得重用。

    没想出了刘备这个奇葩,又是运粮代赋税,又设海关陆卡,还能解决边患,几年时间财政复又宽裕,皇帝竟然有钱修园子!”

    言下之意是恨不得吏治越发败坏,国家日益倾颓,党锢才好解除。

    袁绍:“宽裕说不上,只是略有盈余罢了,有不少还是卖官钱!”

    去年,上禄县长和海曾上书说,从祖兄弟早已经分家,恩义已轻,属于小功及其以外



第322章 牢狱之灾
    卢植、袁术、刘岱等人都建议逃亡,以免下狱。

    跑,不仅意味着丢官去职,更意味着在官场上多年奋斗付出,一旦付之东流。

    刘备辗转反侧,一夜未眠,披衣而起写了一份有情有节的奏章自辩,大意为:“臣年幼丧父,无过庭之训。家母编席织履,含辛茹苦以养育,节衣缩食以启蒙。

    臣少时多为族中所欺辱,祖产为叔父、堂兄侵夺,年十五因交不上赋税而从军,几乎死于上谷。有人说臣父是党人,臣还真没有接受过党人的帮助,否则也不会如此艰苦。”

    这些话,既是自辩,也欲将对家族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后侥幸不死,积功入雒阳为郎。陛下不以臣卑鄙,以刘氏子弟待之,遂得仰慕天恩、引为近臣。臣振奋精神,单精竭虑,南下江淮、西至西域,东到大海,北上草原,远涉数万里,无日不思报陛下之恩。”

    紧接着将大大小小的功绩数了一遍,然后说,“臣能有现在的功绩,一赖皇帝陛下提拔,二赖同僚、下属支持,三赖奋勇杀敌。

    臣幼时未尝得慕天颜,贫穷困乏,食不足果腹,衣不足暖身。故汲汲于钱财,曾利用职务之便,买卖马匹粮食,而关卡守卫不敢阻挡。钱财大多用于养士卒,以求为国立功。

    臣年纪略长之后,每忆陛下之殊遇,常叹息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继而按律纳税赋不敢再犯。

    陛下素知臣善于经营、理财,臣之钱财、土地,主要是合法经营而来,指责臣不法而得千万资产实为污蔑。

    臣少时无知而犯错,如果陛下和三公要罢免臣的职务,臣无话可说,也愿意用钱财来赎罪。只是希望能继续为陛下之吏,继续为国家和陛下积累钱财、抵挡贼寇。

    臣不胜感激,痛哭涕零。”

    写完表章,已经泪流满面。

    王荣给刘备披上衣服:“真有这么严重吗”

    刘备递给王荣一封信:“明天一早你和兄长就离开,先回娘家去避避风头。”

    王荣打开一看“涿郡涿县男刘备,与赵国邯郸女王荣,婚后无子,感情不谐,故和离之。”

    王荣的眼泪瞬间掉下来:“你不要我了吗”

    “这次多半下狱,或者逃亡,怎能牵扯你。”

    王荣将信在油灯上点燃,哭道:“我不走,死也要与你一路,黄泉路上也不孤单。”

    。。。

    “杨公安好”

    苏固现在担任使匈奴中郎将臧旻属下从事,从北疆回来,给杨赐带了几件厚厚的羊皮大衣,羊毛衣,狼皮手套。

    司徒杨赐年纪大了,畏寒,穿上了就舍不得取下来:“多谢,这些礼物,我十分喜欢。闪舞这一年在北疆过得如何”

    苏固感激杨赐谋划,杨彪带头揭发王甫、段颎,为苏家搬开头上大山,故而只管挑着好话说。

    半响,杨赐发觉不对:“你来做说客”

    苏固这才老老实实地说出来意:“还请杨公高抬贵手,放刘备一马。”长跪在地。

    杨赐长叹:“你不懂,他这次不仅犯了罪,还背上党人身份,曹节不会放过他。即使我是司徒,也怕改变不了陛下心意。”

    苏固:“刘备的父亲刘弘,因包庇党人之罪,下狱、丢官,如今去世已约十年。没有证据可以断定刘弘本身是党人。”
1...7980818283...1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