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怪兽工厂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匣中藏剑
但实际上除了顶级程序员,没人能做到随心记住全部的数字编码。
就算记住了,一个复杂动作可能需要十多个数字代码。难不成用户在动手前,心里还得默念一遍咒语?
这个解决思路是对的!
回来后,叶青和电晶商量过许久。
奥托博克公司只能识别出一种动作,那如果巨兽工业能识别出更多种呢?
假设收张动的代码是1,通过这个1,仿生手可以利用1的重复间隔,或1的存在时间长短,来完成复杂动作。那如果仿生手可以识别出2,识别出3。那仿生手的动作编码,就会被大大简化。
用户只用掌握更短的,更容易理解的编码语言,就能用思维去随心所欲的控制仿生手。
想要识别更多代码,那第一件事情就要提高感应贴片的识别精度。
这点很好解决,电晶已经制造出了六枚具有更高识别精度的贴片。现在有两块贴片,被连接在了一台生物电波示器上。通过显示器,叶青可以直观的观察到,人在运动手掌时,神经释放出的生物电频率变化。
地底实验室内都是一帮怪兽,所以第一个试验对象,只能是叶青。
实验前,叶青先在胳膊上涂了一层导电胶,然后把电晶制造的高精度感应贴片,贴在左手臂上,右边贴上来自奥托博克公司的感应贴片。电晶负责记录两款产品,在识别同样动作时,具体有哪些细节差异。
好了老板,你可以开始了。
叶青坐在一张纯木椅子上,这样可以避免金属带来的干扰。
嗯,那我先做第一个收张双手的动作。说完,叶青慢慢举起双手,两只手同步的握紧,再慢慢松开。
在叶青做动作的同时,两条脑电波一样的生物电波图,出现在电晶前面的两台显示器上。
它有些像股市走势图,但叶青左手臂的数据更加丰富,波动对应的旁边生物电压数值表上,显示它刚刚精确到了01微伏的生物电压变化。而右手上那个,只有毫伏的变化。
记录下刚刚的波动,我再重复一次。
叶青先是放松了下呼吸,接着再次同步握紧双手,松开双手。
这一次,叶青不借助软件对比,也能观察到与上一次记录的生物电压波动不同。
同样的动作,却有不一样的生物电压表现。电晶站在波示器前啧啧有声,老板,你们人类对身体的控制能力也太差了吧。
废话,控制能力强,那不是机器了嘛?
用程序比对一下那两段生物电波动,有没有相同部分。
电晶立刻进入比对中。
程序把所有的波动线条比对一边,给出的结果让叶青和电晶很是意外。
来自电晶生产的高精度感应贴片,两次比对结果只有47的相同处。
而来自奥托博克公司的感应贴片,却有72的相同之处。
难道说精度差,也有精度差的优势?叶青感觉心灵受到打击了。
1026章:即将完善
识别精度差,意味着生物电波动幅度小,也意味着两次生物电波对比误差小。
不过这里,不能单纯按百分比大小来看。
高精度,虽然百分比很大,但她采集到的数据样本更丰富,能够从微伏,跨越到毫伏,等于有两种对比方案。它只会比奥托博克公司的感应贴片,识别率更高。
叶青又重复了几次动作,结果每次生物电波的误差都有变化。
累计五次,叶青问电晶,如果让程序智能识别,那程序能从这些生物电波中,找到关键的,可以判定的手部收张信号?
老板,这五次对比中,仪器采集到了四次,从32微伏,到66微伏之间的同步生物电波动。电晶站在波示器前不停捏着尖尖的下巴,如果建立完善的生物电数据库,通过模糊对比,我想可以当做判断依据。
但我不敢保证每一个人在采集数据时,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另外样本采集次数也太少,我觉得最少有上万次的数据对比,才能更确定一些。
采集到不难,公司里有很多人。
看似没什么进展,其实叶青觉得进展很大。只要能精确判断出收张手掌的信号,那就等于在1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2。因为可以把所有非1的信号,统统归类成2。
我们再来测试挥手的生物电信号。
静下心来的叶青,开始同步挥动左右手。
这个动作一直重复了十次。
通过对比,叶青惊奇发现,这十次动作中,竟然采集到十次,可以起到判定自用的相同生物电波动片段。
分析后,叶青和电晶一致认为,这个判断来自手腕摆动时,释放出的生物电信号。
并且是手腕肌肉在运动中,释放出的肌肉生物电信号。因为它只在微伏范围内活动,并高度一致。
有搞头。电晶看完对比图,又看住了叶青。
确实有搞头。叶青点点头,一副难道就这么简单的不置信表情。
神经释放出的手掌收张信号为1,非这个动作的信号为2。
那手腕或者手臂肌肉,在做特定动作时,完全可以列为3。
肌肉在运动中,当然也可以产生生物电活动,它只是比神经释放出的生物电信号要小很多。奥托博克公司的感应贴片识别不了,电晶制造的这种完全可以。
123,就这么容易的被找到了思路?
老板,这一切也太简单了吧?您不说奥托博克公司,在这方面的技术是行业第一嘛,我觉得这第一,水得一塌糊涂。
我也觉得
叶青思考了片刻,说道:归根结底,应该还是工业技术能力的差距。或许他们没有把感应贴片识别精度,提高一个量级的能力。检测微伏级生物电压变化,他们可以做到,但那套设备会很笨重,有可能和医院里的心电图记录仪一样。
另外检测到这些细微变化后,能否把这个变化应用到机械运动中,又是一个问题。
这个难度比感应贴片更高,没有我们的仿生手运动技术,再好的感应芯片也是白搭。
最后就是编程方面难度了。
如何把这些信号,编程一套简单有效的控制命令,也是个问题。
电晶拍了拍胸口,说一切交给它。
简单易懂?
这个好办,电晶可以搭建一套仿生手的专用控制程序。然后启用公司和工厂的超级服务器集群,让带有一定智能的程序,把人手的所有动作分拆开来,每一个动作模拟百亿次,寻找出最简洁的一套命令。
生物电的样本采集?
工厂那边当晚就开始量产高精度感应贴片,到了次日下午,五百套生物电采集装置送到了公司中。
公司员工每人每天抽出两小时,坐到椅子上胳膊贴上贴片,根据视频一遍一遍,做出固定的双手动作。
或是握手或是鼓掌或是端起茶杯,或是竖起赞叹,鄙视的手势。
这些数据源源不断汇集到超级服务集群中,每一个人,每一个手势,都会被集中比对。
数据采集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这中间出现了许多意料之外的问题。
比如服务器对比到异常数据,提交给电晶审核时。电晶通过翻看监控录像,发现这位员工在录数据过程中,一只手拿着手机看消息。
通过重复试验,电晶发现当手机靠近感应贴片时,手机内正在工作的电子元器件,会释放出电磁干扰,严重影响贴片的识别精度。
感应贴片在生产线上的封装过程中,已经做了抗干扰处理,现在看来做得还远远不够用。
电晶很快给出了解决方案,目前数据采集时,这些感应贴片都暴露在外。放到产品上,它实际是安装在仿生手,与用户残肢的连接处。只要在仿生手的外面添加电磁屏蔽隔层,就能完美解决这一问题。
有数据溢出的异常,也有数据大幅衰弱的异常。
调查后发现这个数据来源于一位年轻女员工,她在胳膊上擦拭过润肤露,和防晒隔离霜。
防晒隔离霜中的钛白粉和氧化锌,严重阻挡了生物电信号的传递。
电晶让产品部在使用说明书上,加了一条使用前,请清洁肢体连接处,不要涂抹化妆品的注意事项。
也有人既没有玩手机,也没有擦化妆品,数据却一直异常。
电晶翻来覆去也没查出问题原因,后来还是这位保洁部员工,自己想到了结症所在。她说她有轻微癫痫,去年在医院做脑电图肌电图,医生就说她神经放电异常。
类似问题还有很多。
但每一次,电晶总能迅速给出解决方案。
另外,第二代仿生手上的硬件改动也很大。
电晶在第二代仿生手内部,增加了一套类似幻晶手机的处理器系统。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连接,自定义修改操作命令。也能通过手机,随时随地给仿生手的系统升级。
与残肢的连接处,也被加长了一倍,这样仿生手与用户的连接更坚固。
电晶还把员工们在接触各种物体时,手掌回馈出的神经信号,也采集出来。它尝试把这些信号,通过仿生手的另一个神经回馈贴片,回馈到用户残肢末端,让用户体验到真实手掌带来的触感。
目前这套系统还不完善,只能模拟出30的触感,更像是麻麻的感觉。
但电晶觉得,可以赠送用户一个采集芯片,让他贴在自己身体其它部位,来收集触感信号,然后量身定做出,每个人的专属触感。
忙碌中,米德医院那边也传来消息,他们对仿生手的宣传时机有了方案。
1027章:观星台
姜舒雅发微信告诉叶青,再过十七天,就是欧罗巴医学联合会,每年一次的学术交流会。
今年这场会议,米德医院也在受邀交流的名单当中。
到时候,她会带着仿生手去参加这场交流会。
欧罗巴医学联合会成立于1947年,当时有二十一个国家医生汇聚于巴黎,召开了第一次学术交流会。发展到今天,欧罗巴医学联合会已经囊括了来自欧美国家的数十万名医生成员。
这也是从1947年开始,全球学术水平最高的医学交流会之一。
近年来,欧罗巴医学联合会,开始接纳亚洲的医学成员,但门槛一直很高,理论上只有在国际医学刊物上发表过文章,或对医疗事业有过贡献的医生,才会被接纳进去。
有过留德经历的姜舒雅,也是这个协会会员之一。
叶青回复她说,听起来像是一场很纯粹的学术交流会议,那你带着仿生手,会合适嘛?
合适的。姜舒雅发了个ok表情,欧罗巴医学联合会上,不仅交流医学技术,还会对那些围绕医学这块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做分析研究。
通常在会议室被大家一致推崇的产品,都会立刻收到各国医院的热情关注。
美国医疗界去的人多不多?叶青发了个坏笑表情。
多
不仅美国医疗界会员多,来自美国的医疗器械公司也特别多!
那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还有十七天,如果不出意外,我们的第二代仿生手也能拿出样品。
叶青把第二代仿生手的技术变化介绍一遍,介绍完,姜舒雅大感意外同时,又催促叶青最好能提前几天把第二代产品送过来,她们这边先熟悉一下性能。
任何一件产品,只有把它的功能完美展示出来,才最有说服力。
对了叶总,仿生手有另外名字嘛,我们一直叫它仿生手,会不会太普通了一点?
叶青无所谓地回复,那你们医院负责想一个。
好吧
还有还有,两天后就是我们米德医院,与巨兽工业合作成立的仿生手实验室动工典礼,院长让我邀请您参加这场仪式。
姜舒雅顿了顿,又回复道:就是出于礼节邀请,你来不来随心意,我知道你是大忙人。
去不了啦。叶青用一个叹气表情,代替自己的心情,明天我飞九泉,要在那边呆上几天。
说到这儿,其实叶青内心微微有点炫耀心情。他想让姜舒雅问自己去酒泉干嘛,结果姜舒雅过了十多秒都没问这茬。
没机会炫耀,叶青正打算结束这次通话。
然后姜舒雅还是忍不住好奇问了,九泉那边好像都是大荒漠,你去那边
航天中心邀请我过去的,到时候我们公司还会用长三甲火箭,打一颗卫星上天。
666~姜舒雅目瞪口呆。
距离预定火箭发射日期越来越近。
早在四天前,被电晶检查了最后一遍的卫星,就用公司专用运输机运抵了九泉航天基地。那里的工程师们检查完卫星细节后,就把这颗不知道会不会成功的卫星,吊装进长三甲运载火箭运载舱。
火箭预定明天发射,但这也只是预定。航天中心那边告诉叶青,说火箭发射前,必须寻找一个最有利的时间窗口,这个窗口要符合天气情况,风力要求,而且只有在早晨和傍晚这两个时间段内进行选择。
出发前夜,叶青乘专属电梯来到大厦最顶层。
巨兽工业大厦九十九层,最顶层是叶青私人办公室。
这间办公室叶青使用频率并不高,但这间办公室绝对是整个中云最独一无二的一间。
因为它是全玻璃幕墙和穹顶结构,叶青坐在这里办公室时,只需轻轻调动办公桌上的玻璃透明度旋钮,就能让一缕缕金色阳光,照进办公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