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怪兽工厂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匣中藏剑
九泉,跟踪信号正常,遥测信号正常。
九泉,光学跟踪正常。
雷达跟踪正常。
两分钟后,长三甲留下的声势彻底消失殆尽,只有每隔三十秒,各个观察站汇总的信息声。
叶青重新来到指挥中心,这时总指挥陈方利已经无暇和叶青打招呼,只能快速回头一笑,就赶紧转头盯住前方信息墙。
九泉,火箭姿态正常。
九泉,太原雷达站发现目标。
九泉,进入一级箭体分离。
雷达发现目标,一级箭体分离成功,二级发动机点火成功。
跟踪信号正常,遥测信号正常。
九泉,抛整流罩。
雷达发现目标,整流罩分离成功。
二级主机关机,星箭分离准备。
在大气层之外浩瀚的宇宙中,那枚从一片荒凉大地上,拔地而起的长三甲火箭,已经从当初五十多米的庞大流线型身躯,变成如今的数十米长,并且发动机和各种管道都裸露在外。
箭体最前端,是一台金黄色不规则方形物体。
一道道纯白气流,无声地从两个物体的连接处喷出,随后这颗金黄色物体,朝着更遥远,更深邃地黑暗星空前进。那枚承载了最后一道路程的箭体,则无力的停滞下来,缓缓朝着下方那颗蔚蓝星球下坠。
星箭分离成功。
星箭分离成功。
指挥员连续喊了两次,严肃的语气中,藏着难以掩饰地激动。
成功啦!
指挥室内不知道有谁喊了一声,接着整个坐着的工作人员就全都站立起来。
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虽没有电影里表现出的那种互相拥抱庆祝,可整个大厅内的气氛却并不比电影里差太多。
云诗在不停鼓掌,笑容如花,老板,我们成功了。
叶青和总指挥陈方利在互相握手庆祝,紧绷着的心情,随着火箭发射成功缓和很大一部份。
叶青这时转过头说,我们只成功了第一步。
总指挥陈方利也跟着点头,对,目前只是火箭发射成功,还有第二步工作要做。
第二步是把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并成功激活。
欢庆没有持续太久,工作人员很快又投入到紧张忙碌中。
数十分钟后,飞抵预定停泊轨道的卫星,点燃小型助推发动机,开始沿着预定角度环绕加速,做最后冲刺工作。
这个时候,星空深处的那颗卫星,冲刺同时,几个角度开始不停喷出小股气流,进行更精确地姿态微调。
它必须以分毫不差的姿态,完全停泊在同步轨道上。
1030:一张不清晰的自拍
后方是蔚蓝的星球,后方是漆黑无尽宇宙。
发射之前,技术人员曾咨询过叶青,问这颗通讯卫星叫什么名字。
叶青心里有了名字,但叶青希望等它发射成功后,再公布出来。
现在看来,距离成功已经走完了80的路程。
卫星以第一宇宙速,向最终的轨道飞去。接着是减速工作,宇宙没有重力,通常在前进上花费多少能量,就要用相同的能量来把速度降低为零。
信号正常。
远程监视雷达和测高雷达,跟踪正常。
三十分钟后减速完成,尝试进入轨道。
显示墙上,不停有一道道叶青看不懂的数据闪过。
听着技术人员汇报,这一切,出乎意料地正常。
半小时等待变得极其漫长,以至于当总指挥陈方利拍了拍叶青肩膀,告诉叶青卫星已经成功入轨后,叶青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叶先生,这次入轨极为顺利。卫星从启动助推器,到调整姿态,利用反向推力减速至零,整套动作一气呵成,没有任何多余的二次微调动作。
这颗卫星的推进系统很出色呀。
这说明我们国产工业技术,正在大幅进步,并在航天航空事业里取得了傲人成就。叶青故作轻松地笑了笑。
卫星推进系统,是从航天中心配套的科研工厂那边购买而来。这里面固然有巨兽工业调校出色的缘故,可控制软件再强,也要硬件过关才行。
成功已经走完了90,我对剩下10稳操胜券。总指挥陈方利顺手夸了夸巨兽工业。
说完,总指挥陈方利转过头对话筒喊道:进入太阳能帆板展开程序。
是~指挥员下达命令,各部门注意,太阳能帆板将在一分钟后展开。
卫星感应器正常。
主无线电收发射机正常。
蓄能电池循环正常。
帆板需调整到负27角,手动介入纠正随时准备。
准备完毕,展开帆板。
是!
一道肉眼看不见的电磁波,以光速从航空中心的发射站出发。零点一三秒后,电磁波抵达卫星的位置。
卫星无线电接收器接收到信号,信号通过多道加密芯片验证后,控制程序自动执行信号中的命令。
展开太阳能帆板,是卫星进入轨道后,最后一道,也是最容易出现意外的程序。
卫星在执行任务中需要大量电能,以巨兽工业这颗通讯卫星为例,至少需要十平方米面积的太阳能帆板,提供上千瓦的能源供应,才能满足要求。
没有能源的卫星只能是太空垃圾,为了能源,卫星就必须拥有面积巨大的太阳能帆板,并保证太阳能帆板的一面,始终朝向太阳。
卫星运载舱面积有限,这也就要求卫星上天前,必须把帆板收拢在一起。
所以卫星的太阳能帆板,都是用弹簧约束机构,固定在卫星两侧,并用火工机构将其锁死。
运载火箭的每一克载重都极其宝贵,卫星只能采用重量最低的一次性展开方案,来把帆板展开,展开后帆板失去收拢能力。
同样,卫星也只有一次展开帆板的机会,失败就变成盒子。
每个航天大国,都有太阳能帆板展开失败的例子。
远的不去找,把巨兽工业这颗卫星送上天的长三火箭,就遇到过。
而屡次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卫星展开帆板采用全机械的方案,那道锁死帆板摊开的机构,是八颗爆炸螺栓。
爆炸螺栓属于火工品,无法提前技术检测。
爆炸螺丝保险解除,两两同时起爆。
航天中心里有人喊了一声,随之是轨道上那颗卫星的两侧,同时亮起两道闪光。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
每一次闪光,就会有两个极为细小的螺帽,从卫星表面崩出。
一号螺丝起爆完成。
二号螺丝起爆完成。
三号螺丝起爆完成。
四号四号也成功了!
所有爆炸螺丝全部起爆,失去了束缚的弹簧约束机构,立刻释放出经过严格计算的弹力,把六块太阳能帆板推成一道平面。
阳光处于卫星负27角方位,光线感应器自动捕捉太阳位置,控制系统驱动帆板缓缓转动,把深蓝色表面迎向阳光。
当阳光照射在帆板的那一霎,当帆板把炙热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到电池组内部时,航天中心指挥大厅,再次传来激动的喝彩。
太阳能帆板展开完成,能源循环系统工作正常,帆板自动调姿系统正常。
我们,成功了!
成功了?叶青用目光询问总指挥陈方利,后者给予肯定眼神。
完美,从发射到卫星展开,每一步都如教科书般的完美。总指挥陈方利激动握住叶青双手,叶先生,您看大屏幕,刚刚工作人员已经启动了那颗卫星的主无线电收发机。
主收发机是通讯微信最核心,也最耗能的部件。
现在无线电主收发机一切正常,我们已经完全成功了!
就在这时,叶青的手机跟着响起。
接通电话,坐镇在公司的电晶,向叶青汇报它在十秒前,已经可以从控制室内联络上卫星的好消息。
很好!
那下面进入测试工作,测试完卫星通讯能力后,就调整光学镜头,拍一张我们的大厦来看看。
嗯!电晶用力答应。
过了十多分钟,叶青微信里收到一张电晶发来的图片。
那是一张表面布满了噪点,并且色彩略显失真的图片。乍一看,它就像是被只有三十万像素的山寨手机摄像头,拍摄出来地效果一样。
但它真正来源,是位于三万多千米外太空,那颗通讯卫星拍摄出来的画面。
菱形大厦略显倾斜地,耸立在地表。
大厦上方,还能隐约看见巨兽工业的巨幅怪兽徽标,在阳光下发出一团银色光芒。
能让一颗同步轨道上的通讯卫星,拥有和低轨道侦察卫星一样的出色能力,这显然有些不现实。
但根据这张照片的清晰度来看,叶青让通讯卫星,可以实时锁定跟踪飞行器的设想,已经成立。
陈总指挥,您之前不是问我这颗卫星叫什么嘛?
叶青握了握拳头,对他说道:这颗卫星叫【天网一号】。
很快就会有天网二号三号四号
1031:不能好高骛远
晚上的庆功宴并不隆重,因为九泉航空中心档次最高的地方,也不过是食堂里小灶而已。
菜肴一般,但旁边游隼号上存有不少好酒。
像正儿八经从拍卖会上购得的八二年拉菲这种,也只配躺在储物箱里。
叶青平时也不大爱喝,比起红酒和威士忌这两大国外酒种,叶青觉得白酒系列,尤其是上了年头的白酒,往往更对味儿。
苏冰和苏雨俩姐妹,捧来了两小坛装在青花瓷瓶里的琥珀色酒液。
总指挥陈方利和一帮技术人员们,差点儿把眼都看直了。
他们关注目光当然不是那俩位姐妹花,而是她们放在桌上,并拆开了泥封的两瓶美酒。
包括总指挥陈方利在内,绝大部分人都贪婪地吸了吸鼻子。
光是装酒的青花瓷瓶子,一看就知道不凡。那上面画了两幅不一样的山水图,很明显的名家手工作画。泥封一开,一股醉人般醇美地酒香,在房间里来回荡漾。
这股酒香,不同于总指挥陈方利所熟悉的任何白酒牌子,里面似乎带着历史的味道。
啊~叶先生,这是
瞧见一帮人惊讶目光,叶青微微得意一笑,不算什么了不起的美酒,只是历史长了点。
之前我们巨兽工业不是在大建女妖机场嘛,有个机场就建在了离酒镇不远处。当地酒厂负责人为了感谢我们,特意送了几坛老酒过来,说是不久前扩建厂房,他们无意中挖出了一个小酒窖,里面堆了好多老酒。
厂里品酒师认为这批酒出自四十多年前,他们干脆就把这批酒全部起出来,用二十年窖藏的牡丹酒重新勾兑成新酒,专门用来送人。
我知道,几百年的历史啦。总指挥陈方利陶醉在醇美的酒香里无法自拔,他不停吸着鼻子,感慨道:四十多年前,那也是段特殊的日子啊。
酒桌上其他人,一个个蠢蠢欲动。他们想分得一杯,又想掏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
苏冰苏雨俩姐妹客串起了服务员,给在座的每人都斟上一杯。
连几乎不喝酒的云诗,都捧着杯子不停吸气。
来~为了我们的成功,干杯!叶青带头举杯,一口琥珀色的酒液入口,仿佛喉咙中被一条柔滑的丝绸拉过,不觉辛辣,尽是无法形容的,绵长柔和的馥郁浓香。
接着就是一片咂嘴声,和吃了神仙果一样的陶醉轻哼。
在这种欢快喜悦气氛下,哪怕喝十几块钱一瓶的牛栏山,也会觉得异常甜美。
更何况品地是,这种有钱也无法买到的老窖珍藏?
连续三杯下肚,总指挥陈方利脸红一片,他眯着眼睛意犹未尽地说道:叶先生,以后您的天网二号三号,四号卫星等等,只要您那边制造出来成品,我们这边就立刻帮您安排发射任务。
频段和轨道位置,我们也捡最合适的位置来排。
叶青又敬了他一杯,脸上同样带着沉醉,那我在这先谢谢陈总指挥,当然也要谢谢在场的每一位。
对了陈总指挥,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您说,我们巨兽工业,如果要制造自己的航天飞行器,比如类似暴风雪号的那种产品,航天部门会允许嘛?
总指挥陈方利完全没想到会是这个问题,如果是一般企业询问,他心里会给对方打上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异想天开标签。
航天飞行器是什么?
它是人类最尖端的工业技术之一,是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才能掌握的压倒式工业产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