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浩然正气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石皮破
“嗯,这也就是我把打密支那的任务交给第六十六军的原因,好了,先不说这些了,胡康河谷上的防御工事你盯着点,我得先到孟拱上空看看地形。“
蒋浩然说着就回头喊冷如霜和梅家姐妹,带上测绘工具准备出发。
看蒋浩然没有进去的意思,黄杰望着蒋浩然这身衣服出了神,昨天好歹还穿了身作战服,看情形今天就准备短袖
第六百六十七章 剑走偏锋
很快,南方军司令部的将官参谋们各抒己见,各种推断汇总,最后得出结论,以四五十架的数量,可以看出这已经是批量生产,是成熟的产品无疑。这款飞机能低空飞行,对地面部队的打击是空前的,简直不敢想象,皇军将士在下面冲锋,头顶上却盘旋着无数的飞机,用机枪、机炮对他们凌空扫射,是何等惨烈的场面。
而超低空的飞行,支那军可以一寸寸地搜索,什么丛林、战壕的掩护都不复存在,皇军勇士的身体将直接暴露在枪口之下。机翼下方悬挂的炮弹更是可以对地面上的坦克、装甲车准确投放。从地面进攻,延伸到侦查、救援、空降等等用途,总体来说,这就是一款战略性武器。
不得不说日军的分析还是挺全面的,凭着两张草图,愣是把直升机的基本情况猜测得差不多。
但他们做梦都不会想到,直升机还有悬停功能,所携带的炮弹也不需要投放,可以远距离直接发射,虽然没有装备红外线制导,瞄准和发射都是由炮手手工操作,但命中率十分高。更恐怖的是火箭炮,大面积的集群发射简直就是地面部队的噩梦。
鉴于战场发生了不可预测的情况,寺内寿一即刻命令部队从进攻状态转为防御,随即命令航空兵马上将这两张草图送到大本营,请求战术指导,同时,请求大本营即刻调配飞行团支援缅甸,重新夺回制空权。蒋浩然的新型飞机虽然厉害,但寺内寿一还是可以看出,这得是在完全控制制空权的前提下,面对快速高效的战斗机,这款新式飞行器绝对无所遁形。
而此时,寺内寿一也发现了,对付这种低空飞行的飞机,火箭筒是最好的武器,可惜火箭筒在诺门坎战役中的表现平平,日军视为鸡肋产品,一直没有大量装备部队,现在只有从大本营紧急调配。
的确,火箭筒射程近、火力不足,对付日军薄皮肉馅的豆式坦克是一戳一个准,但面对苏军那样的坦克集群,就完全没有任何优势了,尤其火箭筒面世之后,苏军、美军都已经增加坦克的装甲,就算是日军自己,现在也大大增加了最新投入战场的九七四式、五式的坦克装甲,所以,这火箭筒在战场上就更显得力不从心了。反倒是在中国战场,日军粗制滥造的坦克依然在横行,国民政府对炮火的渴求一如既往,火箭筒倒成为了一款无所不能的神兵利器,可惜就连这样的“神兵利器”国民政府也不能普遍装备部队,尽管蒋浩然早已在火箭筒问世不久就将它的生产图纸贡献给各大兵工厂,至今为止,也只有中央军的嫡系才有全面装备。
刚刚处理完直升机的问题,一个军事参谋就急匆匆地走进指挥部,带来了两份电文,一份是第五十五师团师团长多田骏的,一份是第二师团师团长今村均的,但很奇怪,两份电文的内容都不谋而合,都是让寺内寿一考虑向密支那增兵。而且理由也大同小异,都认为蒋浩然不会退兵,此人的性格是宁愿直中取不愿曲中求,战术上极富冒险精神,善于剑走偏锋,专从对手不敢想或是想不到的地方下手。
“这个不太可能吧”寺内寿一捏着电文好半天才冒出这一句。
“嘶!”
六百六十八章 非常手段
不得不承认,寺内寿一的头脑十分清晰,就算在情况如此复杂的前提下,他还是准确地扑捉到了战场后期所带来的战机,由此来证明特战师不会轻易冒进。
但他还是认同了今村均和多田骏的看法——蒋浩然要打密支那,理由很简单,远征军给养严重不足是当前首要的,蒋浩然如果不走野人山回国,或是向西撤退到印度,他必须首先解决这个问题,打密支那虽然不能从皇军手里拿到他想要的粮食物资,但最主要的,密支那有整个缅北唯一的机场,有了这个机场,远征军完全可以获得空运补充,然后再利用伊洛瓦底江与皇军分庭抗礼,只要坚守两个月,就完全能拖到国内的支援部队到来。因为再过两个月,缅甸的雨季就会如期而至,奔腾呼啸的伊诺瓦底江会成为一道天然屏障,把皇军和远征军分割开来。
这是寺内寿一不能接受也不愿意看到的,尽管局势十分不明朗,在失去了制空权之后,侦察机都无法出动,对远征军的行动更是一无所知,但寺内寿一还是快速做出决定,即刻命令芒市的第五十五师团尽数开赴胡康河谷,畹町的第三十八师团即刻开至密支那和胡康河谷身后,随时准备对两个师团支援,一旦蒋浩然的远征军对密支那展开攻击,第三十三师团立即向胡康河谷展开攻击,然后英多的第二师团随即出发,从霍马林至孟关,配合第三十三师团以两翼迂回包抄之势,直抄远征军的老底。
下午五时许,胡康河谷至密支那的公路上,新38师正在急行军,虽然公路在丛林里蜿蜒,但树林密不透风,闷热难当,士兵们都走得气喘吁吁,加上虽说是公路,但坑坑洼洼十分难走,好在还不是雨季,就这样的道路,被雨水一泡,恐怕就更加寸步难行了。
师长孙立人坐在吉普车上摇摇晃晃感觉身子都快要散架了,干脆跳下车走路。
脚刚刚落地,一个参谋就从队伍后面急匆匆地跑过来,说是军长都发脾气了,大骂新38师走得跟个蜗牛似的,照这样的速度什么时候到得密支那。
孙立人冷哼一声,骂道:“他娘的,他倒是说得轻巧,这么大的范围要搜索前进,怎么可能快得了”
骂归骂,但孙立人看了看手表,还是命令通信兵通知前面的搜索队加快进度,遇到缅人不用啰嗦,直接杀了。保证此次行动的隐秘性,关乎的是十数万远征军将士的性命,只能采取非常手段了。
此次进攻密支那,新38师担任第一梯队主攻,孙立人也是倍感压力山大,这次面对的可是日军常设师团第十六师团,进攻顺利还好,虽说是整个六十六军三个师一起行动,但谁知道一旦他们没有打开局面,后面的两个师能不能及时顶上来,稍微拖延都会让他们陷入绝境。
不过,好在这次第五军的直属榴弹炮团暂时归他指挥,关键时刻应该还能压住阵脚,想到炮团,孙立人马上命令通信兵问问炮团的位置。
须臾,通信兵就向他报告,炮团就在他们身后不到十里地。
听到这个消息,孙立人暗自吁了口气,攻城拔寨有炮就有底气,更何况还是150毫米榴弹炮,再不济也能崩下日军几颗门牙下来。可惜38师虽然有六个团兵力接近一万二千余,但自己的嫡系部队却只有三个团,还有三个团掌
第六百六十九章 防御体系
孙立人剜了唐初一一眼,道:“没那么恐怖看吧,你很快就能看到他们恐怖的战斗力,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在我们身后打孟拱的,一定是雪狼特战队为先锋,特战师部队空降孟拱后方”
“空降这个不可能吧,总座这么跟你说啦”唐初一惊道。
孙立人得意地说道:“他是没有说,但有些事情得用这个”
孙立人说着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看唐初一一副等着他下文的样子,又道:“让你小子涨点见识吧,首先,孟拱的地形地势有多凶险不用我说了吧,距离还比我们远了近百里,但蒋浩然没有在我们前面派出部队,正面进攻就不可能了吧,孟拱西面是高山、东面是峡谷,两边都不可能进入,而且路程更远时间上也来不及,他既然信誓旦旦地能拿下孟拱,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他要空降,你还真别怀疑他没有空降部队,这小子连飞机都能整出来,还有什么是他不能做的”
还真别说,孙立人的话还很有前瞻性,就在他说这话的时候,两架运输直升机在孟拱后方十几里的某个山谷悄悄降落,一个分队的特战队队员从直升机里跳下来,快速进入丛林中,直升机离开的时候,他们也消失不见,如果不是有一大片被踩到的草丛,根本看不出有人来过这里。
这个四十八人的分队,带队的正是擅长侦查的黄树林,蒋浩然查看完地形,制定了空降区域,接下来他们必须清除附近的日军防守、制定攻击的路线,为空降部队扫除一切障碍。
胡康河谷。
虽然第五军和第六十六军已经相继开拔,但胡康河谷上依然是一片热火朝天,两万多人的第七十五军将士,正在依托河床紧张地修筑防御工事,一条长达几里地的战壕已经初具规模。
因为军饷提高了,又空降了一个威震全国的总司令,士兵们的士气很高,虽然嘴里叽里呱啦不停,手里的活计也没有丝毫减慢,挖的挖铲的铲,肩扛手提小推车,脚下的步子都带着小跑。新总司令打仗有一套,但治军严明、要求苛刻也是出了名的,上至军官下至士兵,没有人愿意去触这个霉头,都力求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漂亮,就算平时喜欢偷奸耍滑的士兵,这会也都格外卖力。
河谷正中有一片的低洼地,身后更是一片广阔的开阔区域,因为河床低,估计雨季到来的时候这里也是一片泽国,现在正是干旱的季节,所以碎石遍地杂草疯长。
这一块区域也是第七十五军重点防御的区域,河床低就注定这里会成为敌人的主攻阵地,所以,这一带的士兵也最密集。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总司令来了”,让所有的士兵都侧目张望,只见一路人马簇拥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路走来,年轻人脚踏一双黑色的布鞋,下面穿着不长不短的青色裤子,上身穿着白色的短袖,头上戴着顶缅甸特有的棕榈树皮编织的斗笠草帽,虽然长相俊朗,但更多的是显得不伦不类,尤其在这军营,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总座
容不得士兵怀疑,因为年轻人身后还有三个如花似玉的军装女,参谋长黄杰也在其中,簇拥着他们的更是一身迷彩全副武装的雪狼特战队,只有蒋浩然才有这么大的摆场。
第六百七十章 三头六臂
敌人费尽力气撕开前面两个防线之后,中间还有两千米的缓冲区,战备区的炮营这会正等着他们,经过一番炮火的洗礼之后,敌人才能进入主战场区,顾名思义,主战场就是和敌人真正厮杀的地方,经过前方两个区域的阻敌之后,日军进入这个区域,不说筋疲力尽,至少也是战斗力整体下降,主力部队以逸待劳,集合所有优势火力全力招呼进入的敌人,而且,就算主战场的兵力不能和日军对等,蒋浩然还有杀手锏,因为他还有一个装甲团和五十架直升机,只要士兵沿着交通壕撤出战场,这些杀手锏会在战备区蜂拥而出,杀敌人一个措不及手。
但吴化文修筑的主战场太靠前,主力部队几乎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炮火之下,万一敌人的坦克部队也跟上来的话,部队连撤退的机会都没有,会完全和敌人搅在一起,就算有坦克、直升机恐怕也不能无差别射击吧
所以,难怪蒋浩然会发如此大的脾气,这简直是把他所有的作战计划都打乱了。
面对蒋浩然的问责,吴化文也知道自己惹祸了,嗫嚅着解释,因为战壕从昨天开始已经开挖,当时就是这个布局,要完全推翻重来时间上已经不允许,所以只好在昨天的基础上尽量后退,这个已经是他们能退出的最远距离了,他也是考虑到身后还有坦克、直升机,再怎么样日军都无法攻陷他七十五军的防线。
吴化文一脸通红,说话还直往外喷酒气,估计是喝了不少的马尿,虽然现在已经是日落西山的时候,也正是饭点,但战前饮酒就是大过,加上这一番牵强的解释,只把蒋浩然气得恨不得抽他两耳刮子,虽然最后也没有动手,但也没有便宜吴化文,两罪并罚,蒋浩然命令他自己到军法处领三十军棍,这在他看来是最轻的了,但在吴化文看来比打他的脸还难受,堂堂的上将军长被打屁股,实在没有比这更荒唐的了,他却也不敢不从命,灰头土脸地走了,直接去军法处领军棍。
接下来的时间里,蒋浩然命令参谋长黄杰,看看还有多少缅甸的侨民没有来得及撤退,全部把他们带到战场上来修筑工事,此时只能赶多少算多少啦。又把几个师长都找来,重新调整方案部署兵力。
因为吴化文被打了军棍,暂时无法指挥战斗,军长一职由第五十五师师长陈勉吾暂代之,并强令其他两个师长,但凡有不服从命令者,陈勉吾可以不用上报当场击毙以儆效尤。
有了吴化文的前车之鉴在哪里,彭壁生和吕国全两个师长再不服气也只能咬牙忍着,蒋浩然可不止敢打,他还真敢杀呀
不到半个时辰,军长吴化文被打屁股的消息就传遍整个七十五军,军官士兵一个个直抽凉气,想动点歪心思或是偷点懒的人顿时就打消了念头,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比军长还牛逼。
第二天凌晨,密支那日军第十六师团指挥部。
天还没有完全亮,日军第十六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中将就被参谋长中泽三夫吵醒,到指挥部的时候眼睛还没有完全揉开,打着哈欠,中岛今朝吾不悦地说道:“中泽君,什么事情这么急着把我找来,昨晚和多田君喝得太多了,头还有点晕乎乎的。”
 
第六百七十一章 遭遇埋伏
早晨七时许,整个缅北的上空不时盘旋着的飞机,有机首部位画着凶猛鲨鱼图案的p-40,也有机首部位画着狰狞狼头的野马,前者是飞虎队,后者当然是第四十集团军飞行大队,他们此时担当的是空中巡查和侦查作用,敌人的兵力调动都会通过步话机随时传到蒋浩然的指挥部。
七点三十分,孟拱大后方的某个山谷中,一片雪白的降落伞正在悠然降落,上百架战狼运输机绕过敌人的防区上空,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三千将士空降在这里。
而昨晚就已经到达的雪狼特战队分队,经过一夜的搜索排查,已经扫除一切障碍,低洼的山谷地形,再加上丛林的掩护,可以保证空降部队不被任何人发现。
八点整,惠通桥特战师第一旅阵地。
第一旅旅长李兵放下手里的望远镜,目视前方,狞声道:“命令,炮团开始炮袭,时间半个时辰。”
不多时,带着尖啸声的炮弹呼呼地飞向惠通桥对岸,在敌人的工事里开出一朵朵璀璨的火花,透过火光,可以看到工事里的日军鸡飞狗跳、血肉横飞。
李兵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一旁的参谋长郭文福却提醒道:“旅座,下去吧,我们一开火,敌人也马上会反击,这里还在敌人的炮火范围内,不安全。”
李兵横了郭文福一眼,却没有正面回应他的问题,问道:“参谋长,突击队准备得怎么样了”
“都准备好了,只等炮声一停,他们就会发起冲锋,不过旅座,让这些六十六军撤下来的散兵游勇,穿上我们的衣服背上我们的装备组成敢死队冲锋,总觉得心里有些不忍,这简直就是把他们当炮灰使嘛”
“啥,难道你还准备让我们的弟兄们去当炮灰总座要的是佯攻,又要打出猛攻的气势来,我有什么办法,我这不是还给他们一个连掺和了一下嘛”
李兵虽然说得硬气,但也可以听出心里也有些不忍,这种抢桥战役,不知道要填多少士兵进去,一天时间里反复地进攻,估计第六十六军的这三千残余也要耗得差不多了。但是没有办法,身为军人,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他们的战斗力低下,和特战师比起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这个时候只能牺牲他们来保存特战师。
其实他们本来有更好的选择,基地还有七十余架眼镜蛇武装直升机,只要往对岸一摆,机枪、机炮、火箭炮一顿狂扫,抢桥部队随即跟上,顷刻间就能让敌人的防线土崩瓦解,但昨晚蒋浩然一道命令,把这七十余架直升机连夜调到缅甸战场了,吴化文的工事达不到要求,造成蒋浩然一个庞大的野心无法实现,所以,只好把这几十架武装直升机调过去弥补这个缺陷。
就在特战师发出第一炮的同时,密支那第38师的进攻也已经开始,二十四门150榴弹炮齐发,带来的震撼效果非同凡响,整个密支那顿时笼罩在一阵隆隆的炮声中,一团团的蘑菇云不断升起,让密支那上空一片硝烟弥漫。
在失去了制空权之后,日军对于150这种远程攻击炮火完全没有办法,只能以炮火还击。但装备的是德制sfh18口径为150毫米,发射43.5千克高爆榴弹,有效射程是13 250米,杀伤半径更是高达五十米,这还得亏没有使用火箭增程弹,事实上现在的德军使用的就是火箭增程弹,有效
第六百七十二章 贪功冒进
倒不是将士比日军单兵素质好,相反,日军第十六师团的士兵都是从中国战场上下来的老兵,经过了侵华战争中血雨腥风的洗礼,战斗力和意志力都要比38师的士兵们强,之所以能快速击退东面树林里的日军,一个方面得益于的火力强大,另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日军的兵力并不多,估计全加起来也不过一个中队左右,而且一旦占住了战场的主导权,他们立即撤退。并没有纠缠的意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