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浩然正气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石皮破

     




第九百三十一章 桥头堡
    工程虽然重要,但在蒋浩然眼里,像茅工这样的学者才是最宝贵的,所以,他希望茅工在抓工程进度的同时,也要保证不拖垮自己的身体,倒下一个专业领域的顶尖人才,那是国家巨大的损失。

    蒋浩然很真诚的关怀,倒让茅工唏嘘感慨不已,文化人嘛,都有些酸,一向不喜欢这套的蒋浩然居然也没有反感,站在雨中陪着他聊了几分钟才上车。

    吉普车很快来到江边,在听得到江水怒吼的地方停了下来。

    下了几个小时的雨,终于在这会停了下来,天空中一轮红日高挂,清新的空气中满是泥土、植物的芳香,让人神清气爽。

    一行人脱下雨衣下了汽车,在黄杰的带领下走了十几分钟,一道纵横交错的半永固工事横亘在众人眼前。

    不远处,一行人正朝他们一路小跑过来。

    这里属于第六十六军第28师的防区,一听说总座和参谋长亲自来视察,28师师长马维骥带着参谋将领赶紧出来迎接。

    很快,马维骥一行就到了他们面前,气都没有喘匀,马维骥就啪地立正敬礼,“报告总座、参谋长,28师师长马维骥欢迎总座、参谋长前来视察,请训示!”

    蒋浩然回礼,笑道:“马师长,不用这么隆重,我和参谋长就是来看看,让大家都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这一群人汇集在一起,别让小鬼子一枚流弹一锅全烩了。”

    蒋浩然说的可是实情,整个伊诺瓦底江不过三四百米宽,加上阵地的延伸段,也不过千余米,敌人的炮弹轻松就能打到阵地上来。

    马维骥马上驱散随行人员,在前面引路,带领大家进入防御工事,两米多高工事里,士兵早已经齐刷刷地站立两边,一个个挺直着胸膛目视前方,很有一股子的英气逼人。

    “敬礼!”

    一声令下,随即就是一片整齐的枪械声,所有士兵右手持枪枪托置地,左手置于胸前掌心向下,行大礼,行动整齐划一如同一人。

    蒋浩然回礼,朗声道:“弟兄们辛苦啦!”

    “保家卫国,义不容辞!”

    士兵们的声音山呼海啸、气壮山河。

    蒋浩然满脸笑容连连点头,不管他们的战斗力如何,至少这精神头都上来了,一支有精神的部队就有灵魂、就有碾压一切的士气。

    “马师长,兵带得不错!”

    蒋浩然夸奖人的时候不多,这全军都知道,冷不丁地来了这么一句,倒让马维骥有些紧张,马上上前报告,虽然他们身处第一线,但训练却从没有落下,部队从来都分上下午轮训,风雨无阻,就算是进了战壕,那也是老兵们向新兵传授战场经验、战术理论的时候,到了晚上,还有专门的理论课,丝毫不敢放松。

    一旁的黄杰不失时机地说到,这些都是按照他蒋浩然制定的大纲来的,不止28师这样,整个远征军部队都如此,积极的训练和学习已经在部队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氛围,所以部队提升得快。

    不管过程怎么样,这个结果是蒋浩然乐于看到的,但他也没有忘记来这里的目的,问道:“马师长,我要找一个地方能看清伊诺瓦底江两岸,有没有这种所在”

    “有,前沿上有一个小山岗,是整条防线上最高的位置,我们凿穿了整个山体,做成了暗堡,也是最佳的前沿观察哨。”

    一听说有这么一个好所在,蒋浩然大喜往外,一挥手道:“走,带



第九百三十二章 异想天开
    面对黄杰的抓狂,蒋浩然倒是云淡风轻,微微一笑,道:“达云兄,别着急嘛,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怎么打开日军的防线我们回指挥部再商量,现在我们只讨论怎么过这个江。”

    蒋浩然说完也不理黄杰,将手里的望远镜交给茅工,让茅工看看在什么位置搭建浮桥,怎么来搭建这座浮桥。

    茅工接过望远镜,笑道:“总座,不用看,这里我都观测了上百回,什么地方水流最急、什么地方河道最窄、什么地方水最深都在我的脑海中,你只告诉我这浮桥什么时候搭建就行啦”

    “呵呵,这样啊,二十天左右吧,也就是雨季快要结束的时候。”

    “啊,二十天左右哪个地方都不行,根本就没有这个可能。”

    伊诺瓦底江水流喘急蒋浩然自然清楚,所以才会带上茅工这个专家,就是希望他能化腐朽为神奇,虽然茅工的回答干脆彻底,但蒋浩然依然不死心,“茅工,能否搭建浮桥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你一定得想想办法,无论如何我都要在二十天之后将部队开过江去。”

    茅工也急了,道:“总座,不是我不想办法,而是根本不可能,三峡你知道吧,那是长江水流最急的地方,流速也只不过是每秒钟两至三米,但这里起码是三峡的三倍,而且每秒的水流量是十几万立方米,说它鹅毛都沉底一点都不过分,浮桶、操舟机等设备放在水面上马上就会被卷走,别说二十天,就算是雨季过后,也得再过十几二十天,等上游的积水排得差不多才有可能在江面上搭建浮桥。”

    看茅工把话说得这么死,蒋浩然的眉头深锁起来,开始在屋内来回踱步,没有人知道他打得什么主意,也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急于打过江去,所以,大家这话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只好瞪着眼睛就这么看着蒋浩然走来走去。

    几分钟后,茅工叹了口气,道:“倒是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过江,只不过?。”

    蒋浩然一个箭步就窜到了茅工面前,急道:“只不过什么”

    “只不过有些不太现实,除非能先打下对岸的敌军阵地,在对岸架起一个大型的绞架,从这边拉起上十根钢索,在钢索上铺上木板,凌空架起一条索道桥,除此以外,恐怕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想。”

    茅工的话音一落,屋内顿时一片唏嘘声,要是能打到对岸去,还要这条钢索桥干嘛

    但蒋浩然却两眼放光如获至宝,激动地说道:“你是说像泸定桥一样,架十三根铁索过去”

    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故事脍炙人口,蒋浩然在小学的课本里都学过,茅工一提铁索桥,蒋浩然脑海里第一个就反应了过来。

    “对,就像泸定桥一样,下面布上几条钢索,左右两边各两根当扶手,桥面上铺上木板,这样部队就可以快速过江。”

    蒋浩然显然被茅工的话打动了,很快提出,泸定桥下的大渡河只不过百余米宽,但伊诺瓦底江最窄处都在三百米以上,钢索架空这么远的距离,怎么保证大桥不晃动,十三根三四百米长的钢索可不是小数目,而且起码得鸡蛋粗,重量都有可能达百吨以上,短期内到哪里去找这么多钢索,又怎么样把这些钢索拉起来还有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架设这座桥需要多长时间

    面对蒋浩然海量的问



第九百三十三章 妙棋险棋
    马维骥道:“有,刚开始的时候,基本上天天都打,机枪、大炮轮番上阵,但带来的伤亡不会太大,差不多就是浪费弹药,后来就慢慢少了,改打冷枪,前沿总有双方的狙击手,士兵一露头就?”

    “等等,马师长。”蒋浩然毫不客气地打断了马维骥的话,道:“炮袭了这么多次,就没有敲碎过敌人的碉堡”

    “没有,敌人的碉堡很坚固,我们最大的炮也就是一零五榴弹炮,倒是经常命中敌人的碉堡,但没有给它们带来过什么明显的损伤。”

    蒋浩然回头对黄杰说道:“达云兄,重炮旅现在在哪里”

    黄杰道:“在锡当前沿。”

    “全部调回来,交给28师,试试一五零榴弹炮怎么样”蒋浩然说完,又对马维骥说道:“马师长,从今天开始,每天不定时向对岸的敌军阵地开炮,不管白天黑夜每天炸它个三五回,不用跟老子节约弹药,先累他狗日的一段时间。”

    “是,总座!”

    半个小时后,蒋浩然、黄杰回到指挥部,因为汽车轰鸣音太大,一路上黄杰硬是憋着没有问蒋浩然,这一进门,他就亟不可待地问道:“总座,你总得告诉我你准备干什么吧,我是不被憋死也会被你吓死去”

    “呵呵呵,梅香,给我泡杯茶来,这一路都渴死我啦。”

    看黄杰急得跟个猴子样,蒋浩然故意卖关子,大马金刀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等着梅香泡来了茶水,慢条斯理地喝起来,还问梅香这是什么茶叶,气味芳香味道醇和,很不错。

    原本以为蒋浩然喝了茶就会开口,但看这架势,他根本就没有打算开腔,黄杰干脆一把抢过蒋浩然手里的杯子,佯怒道:“你说不说,再不说我直接给你到掉。”

    “啊别,达云兄,你急起来的样子越来越像我第四十集团军参谋长刘鹤了,所以,我就想多看一会,来来,你把茶杯给我,我这就跟你好好说说。”

    黄杰半信半疑地将茶杯递给蒋浩然,眼睛死死盯着蒋浩然。

    蒋浩然嘴角微勾,露出了招牌式的笑容,随后正色道:“达云兄,你也知道,敌我兵力悬殊,如果等敌人做好一切准备来进攻我们,我们除了被动挨打,就只有等滇西的部队撕破敌人的防线,从后方发起进攻来解救我们,但日军在整个东线屯兵两个军六个师团,而且有一个军三个师团占据怒江以南的险要地形,一旦滇西部队遭到敌人的殊死抵抗,他们不能撕破敌人的这道防线,即便是他们撕开了日军的防线,但日军依然可以节节抗击,甚至是继续增兵,让他们迟迟不能达到与我们汇合的目的,如此一来,我远征军将独立面对有备而来的日军疯狂进攻,试问我们能坚守多久所以,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完全打乱日军的阵脚。”

    望着神采飞扬的蒋浩然,黄杰咽了一口口水,冷冷地回了一句:“所以你就准备空降瑞古,强行夺取伊诺瓦底江东岸”

    说实话,蒋浩然说的虽然都是实情,但黄杰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好计划,哪怕是如期打下了东岸,他们立即



第九百三十四章 冷如雪
    密支那丢失事小,毕竟身后还有孟拱天险,但密支那一丢,就意味着机场也丢了,几百架飞机又只能回保山基地,这对缅甸的制空权掌控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同时,对战场的支援力度也因为航程远而大打折扣,完全达不到快速机动的效果,尤其是各种紧张物资都无法快速地运到前线来。

    黄杰将这些问题一提出来,蒋浩然却表现得十分淡定,坦然说这基于他对茅工的信任,茅工说能建成钢索桥那就一定能。

    看蒋浩然信心满满,黄杰也不好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什么,叹了口气说道:“好吧,就算这钢索桥建起来了,部队也过了江,但在锡当前沿还有日军的第十七军,为了缓解东线的压力,日军必定会疯狂进攻我们的后防线,单凭第五军三个师,能挡住日军的进攻吗”

    “哈哈哈!”

    蒋浩然仰天大笑起来,让黄杰一头雾水。

    随即,蒋浩然向黄杰招手,大步流星地走向作战沙盘,“达云兄呀,你是还没有看清楚战争的局势,你看,一旦我们占领了瑞古、南帕卡、腊戍,将此三点连成一线,构筑一条钢铁防线,滇西部队兵分三路,从龙陵、腾冲、惠通桥正面随即开始进攻,虽然是两头封堵,但东西两面都是几百里开外了无人烟的原始森林、高原地带,无形中已经对缅北的日军六个师团形成了包围,试问,日军在物资仓库被劫,后勤通道被堵的情况下,他们能坚持几天”

    黄杰道:“如果是大型的战役,日军的单兵携带量加上军部、师团的蓄备物资,也最多坚持十到十五天。”

    “好,就假设十五天,我远征军以空降旅为主力,加上六十六师之全部、七十五军之大部,再加上昂山的缅甸独立军,你觉得日军需要多久时间才能撕开我瑞古至腊戍的防线”

    黄杰盯着作战沙盘观注良久,从远征军的实力,结合瑞古至腊戍不利于日军大部队展开的地形,最后得出结论,“鬼子十天半个月都不一定能打通。”

    “那你觉得日军下一步该怎么办”蒋浩然继续引导。

    “除了从南面增兵,配合里面的部队对我军防线进行夹击,我想不出鬼子还能有什么办法”

    “对,增兵南北夹击!那你觉得日军短期内能调动的部队在哪里”

    “锡当的第十七军!”黄杰惊叫一声,恍然大悟,事发突然,日军从本土或是太平洋岛屿上调兵已经来不及,唯一可调动的部队就只有锡当的第十七军。

    分析到了这一层,整个战役的局面已经豁然开朗,蒋浩然这一搅和,把整个战场都移向了东线,虽然还没有进行推演,但黄杰已经看到了三分胜算,让他这个沙场老将不得不向蒋浩然竖起大拇指。

    接下来,一道道命令从指挥部紧急发出,几个小时后,各军各师的军事主官、参谋长,包括空降旅的刘现伟、英军的约翰威廉姆斯,都逐一到达司令部,大型的军事会议开始了。

    从战役布局,到兵棋推演,再到部署任务将命令下达到各师、各旅、各团,整个会议进行了二十几个小时,直到第二天下午四点钟才结束。

    蒋浩然走出指挥部,在门口伸展着手臂,活动活动筋骨,一夜辛苦,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一丝倦容,反而有种



第九百三十五章 黑龙会事件
    但不管是哪种传言,都没有任何根据,警察经过一番调查,最后也没有任何结论,这事成为一桩悬案。

    那一年,冷如霜刚好十九岁,还有一年才从金陵女子大学毕业,而冷如雪还在读国中,冷大钊的死,对这个家庭来无疑是灭之灾,冷大钊留学几乎用光了家里的积蓄,千斤重担全压在杨凤娇身上,她一个人的工资根本无法负担两个女儿的学费和家里的开支,冷如霜只好辍学,母亲带着她找到了时任中央大学校长的李肆光,在李肆光的关照下成了中央大学图书馆的一名图书管理员。

    有了工作后,冷如霜所有工作之余的时间都用来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调查父亲的死因,这对刚刚走出校门的她来无异于是大海捞针,但聪明坚韧的她从不放弃,并且很有条理,从父亲回国后的这段时间起,见过什么人、做过什么事、去过什么地方一件件地排查,并试图翻阅了父亲所有的文件、手稿、日记。

    没想到,父亲视若珍宝的文件手稿居然不翼而飞,要知道,这满满的几大皮箱,是自己亲手在父亲死亡后,搬进杂物间的。

    这时候,冷如霜隐隐觉得父亲的确是掌握了一项学术上的尖科技,外界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父亲的死亡原因一定是与他的学术有关。

    于是,他开始调查在父亲回国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所有来找过父亲的人,很快,冷如霜就发现,来找父亲的有好几拨人,其中有一个人冷如霜时候见过一面,那就是父亲国中时的同学,滕杰。

    起滕杰,在哪个时代也算是赫赫有名,是复兴社的骨干人物,名噪一时的“复兴社十三太保”其中就有他。

    当冷如霜出现在时任复兴社书记的滕杰面前的时候,滕杰表现得十分震惊,更加证明了冷如霜的推断,父亲的死和复兴社有莫大的关系。

    但接下来,面对冷如霜咄咄逼人的质问,滕杰拿出了一份保密档案,是复兴社人员名单,父亲的名字赫然在目,同时,滕杰也告诉了她真像,她父亲的死是日本黑龙会的∮⌒∮⌒∮⌒∮⌒,m..人干的,的确是因为她父亲是个科技上的怪才,日本人笼络不了他,只好杀了他以绝后患,党国为了避免和日本人发生冲突,就把这个事情压下来了,本以为复兴社做得天衣无缝,这事就变成档案室的一件秘密,永远不会被外人所知,但没有想到却被冷如霜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翻出来了。

    知道这个结果,冷如霜几乎哭晕了,跪求滕杰给她一把枪,她要手刃仇人。

    滕杰当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冷如霜白白送命,同时,冷如霜表现出的谍战天才也让滕杰起了纳入麾下的想法,于是,他耐心劝慰冷如霜,以她冷如霜现在的实力,根本不足以和黑龙会抗衡,而他有心为老同学报仇,但政治不允许,如果冷如霜决心为父亲报仇,他建议冷如霜不如加入复兴社,学成一身的本领,在某个夜黑风高的夜晚,一家伙将南京的黑龙会全端了。
1...184185186187188...4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