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浩然正气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石皮破
“盖世忠臣天下第一奸雄”夫人喃喃地念叨着,目光望向天空中的那一弯月牙,也许,这个答案真的就只有月亮知道了。
三天后,东京,岛国大本营。
岛国各大臣及重要将领汇集一堂,屋内一片将星闪烁,不难看出这是一次高级别、大规模的军事会议。
但屋内的气氛有些沉闷而压抑,众大臣、将领一个个满脸阴云,神情肃穆得仿佛是在参加追悼会,裕仁天蝗坐在首位,脸色铁青,双眼里满满的都是哀痛的神色,甚至还有闪闪的泪花,让人不禁狐疑,他是不是死了某位至亲
也无怪乎他们这种表情,刚刚第十五军、第十六军来电,时至今日,他们进入掸邦丛林十几天时间,前进的路程不足百公里,但伤亡已经超乎了想象,上万伤兵在进入丛林的第三天就基本消亡殆尽。
丛林里潮湿闷热的坏境,更适合细菌繁殖,在药品严重短缺的情况下,这些伤兵几乎没有活下来的可能。
远征军的直升机成群结队,每天都深入丛林,对他们进行不间断肆虐,因为丢下了所有的重装备,蝗军对这些树梢丛林杀手几乎是措手无策,只能选择逃跑、隐藏,十几天来,倒在机枪、机炮枪口下的蝗军不知凡几,十几万蝗军勇士每天都活在极度的恐惧中。
但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那些数不清的蚊子、蚂蟥和蚂蚁。丛林里的蚊子形体几乎和蜻蜓般大小,被这种蚊子叮咬后先是全身肿胀,直至全身的血被吸干。雨季刚过,丛林也是蚂蟥的天下,小蚂蟥会通过衣服的缝隙钻进人的皮肤里,一只大蚂蟥一次能吸一斤血!蝗军勇士们走过的地方,很快便被血水染红了,这是名副其实的一条血路。
多田骏、田中新一进入丛林的第一天,便意识到了情况不妙。但他们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三天后部队就弹尽粮绝。仅有的骡马也很快被吃光,骡马吃光后,士兵就开始吃皮鞋、吃皮带,连手枪套也成了食物。这些都吃光以后,只能靠树皮和草根来维持生命了。
树皮和草根裹腹的日子过了几天,蝗军士兵的身体就开始浮肿起来,步履蹒跚。有的士兵走着走着,突然“扑通”一声跌倒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丛林里的蚂蝗、蚂蚁会蜂拥而上,数小时内就会变成一堆白骨。蝗军勇士死亡累累,前赴后继,沿途尸骨遍野,惨绝人寰。
追兵、看不见的丛林杀手和饥饿,几乎使蝗军勇士们寸步难行,求生的本能使得战友之情也不那么重要了,伤病员直接被弃置。有的伤病员拄着棍子拼尽最后的力气追赶部队,有的哀嚎着请求不要扔下自己,但人人都自顾不暇,谁还能管他们。
就在电文发出的时候,后方报告,有2000多名伤病员自知无法跟随部队撤退,又不愿被俘落到剥皮屠夫的手里,他们集体点火,以死报天蝗。
电文字字带血,声声都是泪,让天蝗和满屋子的文武大臣如何不悲怆落泪,电文最后还说道,这将是他们最后一次发电文,所有的电池都已经耗尽,如果大本营再不对他们进行空投、救援,十几万蝗军勇士将集体玉碎在这茫茫的掸邦原始森林里。
其实,南方军多次派出侦察机寻找第十五军和第十六军的下落,但派出去的侦察机从来都没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荒唐的建议
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就这种荒唐的建议,居然也会有人认可,而且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 ([
为了这次会议,连冈村宁次都被紧急召回,可见日军高层对此次计划的重视。日军在中国战场虽然接连打败,甚至还出现了第十一军几乎全军覆没的恐怖事件,但华北却在冈村宁次的管理下日趋平稳,辖区里的反抗势力逐渐减少,八路军也随着他的打压从敌后转向了正面,整个华北已经被他经营得无懈可击,大本营对他现阶段的表现十分满意,就在这个月前,冈村宁次已经荣升大将。
冈村宁次的战略水平在日军高层一直是备受推崇的,即便他与蒋浩然数次交手,最后都是损兵折将,但在战略上并没有落下风,所以,他的认可,顿时让人侧目,屋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期望着他有什么惊人之语。
冈村宁次先对当前的战争形势进行了一番分析,他认为,蝗军短时间内灭亡中国已经完全不可能,中队因为蒋浩然的出现已经变得强大,但这还只是一个次要原因,更多的原因来自蝗军内部,大量的老兵战死,十七个常设师团已经有过三分之一被全歼,蝗军的作战能力整体下降,虽然兵力在逐年上增,但部队的年轻化和老年化越来越严重,上至五十岁、下至十五岁的士兵在新编的军队里比比皆是,已经无法形成精兵效应。
而且,过度的征兵,已经致使国内大量技术工人也被迫投入战场,生产、制造能力也逐年下滑,这种局面再持续下去,蝗军马上就会面临兵源枯竭的危险境况。
虽然蝗军占领了东南亚,但缅甸动乱的时局,占领区里各种资源都无法在短时间内转换成产能,物资紧缺依然是岛国最大的威胁。
在武器和高科技方面,蝗军更是大大地落后于中队,ak47、虎式坦克、直升机、野马战斗机、导弹、凝固汽油弹等等,中国人层出不穷,简直让蝗军目不暇接,还好他们的工业落后,所有的武器都不能实现大规模生产,但这种局面不可能维持太久,他们有了米、英两国的强力支援,各种武器装备很快就会达到战场的需求。
摆在蝗军面前最尴尬的就是武器落后,武汉会战失败、缅甸两个军败走掸邦高原,绝大多数原因都是吃了武器落后的亏,但现阶段蝗军对这些武器还处在研阶段,要达到中队装备的水平,起码得有半年甚至是以上的时间才有可能。
但这个时间中国人不会等你,也许明天就会传来远征军进攻曼德勒的消息,也许不需要更多的高端武器,几十枚凝固汽油弹就会让曼德勒再次面临失守,随后就是仰光,一旦蝗军丢了缅甸,远征军的兵锋随即就会指向整个东南亚,而米国经过大半年的休整,太平洋舰队也基本恢复元气,加上他们现在的战略目标已经开始向亚洲转移的倾向,到时候水6两路大军齐头并进,整个东南亚都岌岌可危。
所以,冈村宁次认为,接受德军的建议也许是蝗军唯一的出路,只要希特勒开出的条件合适,蝗军可暂时放弃中国战场,北上苏联,向西伯利亚进攻,与德军前后夹击苏联,也许半年时间都不用,德日就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超级特工
这一点从他们接下来的防御部署可以看出来,掠夺了中国的东三省之后,他们马上在关东南部修建大量防御工事,最知名的是东宁要塞,号称“东方的马其诺防线”。[〉
其实德国在二战前就希望拉岛军一起夹击苏联,但都被岛军拒绝,岛军只与德国结成防御性的盟约,而不是进攻性。
岛军在对米国开战中,其实也体现了这个思路。他们袭击了珍珠港,却不占领珍珠港,要知道这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战争初期,岛军的战争准备是优于米国的,如果占领珍珠港,登6米国西海岸,是完全具备这个实力的。可是岛对珍珠港只是打了一下,没有占领,却把兵力转向争夺东南亚。
这些都体现了岛军的战略眼光短浅,他们是照搬日俄战争的经验。日俄战争,俄国退缩,不是因为岛军强大能威慑俄国,是因为当时俄国有内忧,无力解决外患。后来的苏联搞集权体制,没有内忧,只有德国和岛国这个外患。斯大林的领土野心也是天下少见,怎么可能知难而退只是因为德国威胁更大,所以才暂时缓和对岛国的矛盾。一旦斯大林解决了德国,接下来就是解决岛国。
米国就更不用说了,岛国偷袭了珍珠港,只是给米国带来了一个小小的皮外伤,根本没有伤筋动骨,米国岂能这么轻易知难而退
岛国人自以为聪明,让苏联和米国“知难而退”,自己做东亚的霸主,这种思维本身就是不合逻辑的,任何一个对自己民族责任感的大国,都不希望其他的对手、甚至潜在对手强大起来,他们会千方百计的削弱对手,甚至击垮对手。苏联米美国那种白人至上的国家,绝不会允许一个非白人国家强大、以至于威胁自己的程度,他们之间矛盾再大,当非白人种族和宗教兴起时,他们必然会携起手来,建立统一战线,共同打击同一个敌人,以达到保护自己,削弱别人的目的。因此,无论是中国,还是岛国、印度,在苏美两国的眼里,永远是限制的对象。东方人的国家如果要强大,必须迈过他们的坎。强大的标准就是:在接受他们一次打击后,仍然具有能够至少一次毁灭他们的能力,使他们不敢有与你鱼死网破的想法,这样的国家才是真正的强大国家。
可惜岛军一直没有明白这个道理,他们的策略是不断地捅马蜂窝,而不是端掉马蜂窝。倒是眼前冈村宁次的计划很有前瞻性,与德军联手铲除苏联,彻底端掉这个马蜂窝,然后再回过头来对付中国,有了苏联强大的物资保障,再加上德军的从中协助,中国的形势不见得会比现在好,只有可能更惨,因为真到那时候,中国已经完全得不到外援,覆灭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但不管冈村宁次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内阁成员都不与采纳,保守的思维让他们放弃眼前的一切推到重来,他们做不到,也不敢下这么大的赌注,更何况,他们还有强大的海军可以依赖,东南亚战局虽然充满着变数和威胁,但只要能在太平洋上压制住米国海军,他们就还有资本和远征军在缅甸一决雌雄。
冈村宁次的支援者都是一些新锐力量,比较有分量的就只有南方军司令官冢田攻,而且他这种声援都是带有压迫性或是目的性的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冷如雪的挣扎
第二天早晨,英多,如意斋饭店门口。
冷如雪提着一个纸包从饭店里走出来,门口停着一辆吉普车,上面坐着两个雪狼特战队队员,看见冷如雪出来,副驾驶上的一个队员立马从车里跳下来,飞快地打开车门,手握ak47身子站得笔直,一双眼睛却警惕地扫向四周,等候冷如雪上车。
冷如雪将手里的纸包递出去,道:“给你们带的,你们先回去吧,海棠姐今天做的糕点太好吃了,我都吃撑了,想走走路消化消化。”
队员接过冷如雪手里的纸包,为难地说道:“冷小姐,这样怕是不行,我们的任务是保证您的安全,这要是您出来点什么事情,我们队长还不把我们活剥啦”
冷如雪一翻白眼,指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道:“就你们神经兮兮的,这满大街都是警察和远征军的士兵,我能出什么事放心吧,我不会跟你们队长说的,我走走就回去。”
“这”
“这什么这赶紧走人!”冷如雪佯怒道。
“是冷小姐,那您一定不能在街上逗留太久呀”
“知道啦,走吧!”冷如霜推搡着队员上车。
队员无奈,跳上吉普车一路风驰电掣而去,冷如雪却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有些失神。
以往都是雷战在身边保护冷如雪的安全,因为这几天部队扩编,他被调到连队协助扩编了,以前出门起码是一个十二人的小队,现在也变成两人了。
冷如雪倒是没有计较保卫人数上的问题,只是,她知道,此次雪狼特战队出征,伤亡很大,几乎接近半数,而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
这一段时间的相处, 冷如雪被他们像公主般宠着,这种感觉以前只在父亲的身上享受过,让冷如雪有些迷恋,但自己却亲手将他们送上了不归路,很多以前冷如雪认识的队员都没有回来,这让她心里也有种说不出的愧疚感。
自己是中国人,这个身份冷如雪从来都没有忘记过,她也记得学生时代,自己也曾挥舞着小白旗,参加过抗日游行队伍,当年她也曾高呼着“驱除日寇、还我东北”的口号,痛恨日寇的侵略。
但这一切随着父亲的被暗杀远去了,她更痛恨蓝衣社无情地杀害了自己的父亲,也因为当时年少,一心想为父亲报仇,稀里糊涂地就加入了日军的樱机关,几年的残酷训练下来,她已经成为一名出色的特工,这些年她为日军窃取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不单只收集蒋浩然在米国的一切“罪证”,还曾潜伏在爱因斯坦身边,为日军获取过曼哈顿工程的资料和进展。
因为一直在米国,她并没有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有什么不对,甚至觉得自己正在一点一点地为父亲复仇,她要让当年杀害父亲的仇人一个个都死在她手里,这是日军给她的承诺,等她完成这次任务,她将获得回国的机会,樱机关会将当年杀害父亲所有人的名单交给自己,由她手刃仇人。
她曾经无数次幻想过这个时刻,也无数次期待着这个时刻的到来,但就在这几天,她听闻此役伤亡的远征军将士人数高达十几万人,心里突然就莫名地难过起来,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这些人都是姐夫的士兵,都是姐夫的生死兄弟,她可以伤害全天下的人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为了国家民族
庄富国犀利的眼神和话语,顿时让蒋浩然虎躯一颤,眼神里的惊喜之色渐渐隐退,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浓浓的忧郁和痛苦的神色,良久,他才低沉地说道:“富国,冷如雪我还真不能让她死啦,我”
“蒋浩然”蒋浩然的话还没有说完,庄富国一声爆喝打断了他的话,随即冰冷鄙夷的话语喷薄而出:“我没有想到你是这样的人,为了女色连原则都不要了,纵然她是天上的嫦娥又能怎么样她受伤沾满了十几万远征军将士的鲜血,那些可都是跟你同生共死、浴血奋战的袍泽兄弟,你让这样一个女人睡在你的身边,难道你就不怕”
“够了庄富国,你他妈的胡说八道什么,谁说要睡这个女人啦脾气这么火爆,真不知道这么多年的情报处长你是当下来的,我蒋浩然在你心里就这么不堪吗我是为了一个女人可以忘记兄弟们血仇的人吗”
蒋浩然一拍桌子,怒而起身,话语连珠,明显也带着情绪,庄富国顿时就不做声了,但依然用冰冷的眼神看着蒋浩然,表情里带着些不屑,仿佛在等着蒋浩然接下来的解释。
作为情报处处长这个职位,应当是心思缜密、戒骄戒躁,但庄富国却也会表现出火爆的一面,就在去年的“赣南事变”中,他也冲蒋浩然发过一场无名大火,最后的责任当然不在蒋浩然,他也为此背上了党内处分的重罚。
看庄富国不出声了,蒋浩然叹了口气,坐回了椅子上,又从桌子上拿起香烟,抽出一根递给庄富国,同时示意他坐下再说。
蒋浩然知道,他必须给庄富国说清楚这其中的原委了,但居然不知道该从何处说起,总不能告诉他,自己留下冷如雪,是因为冷如雪可以接触到曼哈顿工程的核心机密,而自己留下她的目的就是要获取核武器的最新进程。
但这些庄富国能相信吗他知道什么是曼哈顿工程什么是核武器解释不好,立即就会变成他蒋浩然为了掩饰自己的龌蹉私欲而撒出的弥天大谎。
当然,如果庄富国只是自己的情报处长,这个恶名自己背着倒也无妨,但他同时也是“那边”的人,他可不希望这种不良的言语传到延安去。
抽完一支香烟,理清了一下思绪,蒋浩然道:“富国,你知道冷如雪的父亲是怎么死的吗”
庄富国一愣,显然没有意料到蒋浩然会突然问起这个,但还是回答道:“知道,我调查过冷副官。”
“那你知不知道日本人为什么要杀死冷大钊”
“听说过一些,好像是因为冷大钊学术上有什么成就,但他拒绝为日本人所用,所以他们为了以绝后患杀了他。但这好像和冷如雪没有什么关系吧”
蒋浩然没有理会庄富国的质疑,继续问道:“听说过爱因斯坦吗”
庄富国思考了几秒钟,摇了摇头,在这个信息传播有限的年代里,除了专业领域里的人员,谁会认识爱因斯坦是谁。
蒋浩然从冷大钊的学术成就说起,他之所以被害,是因为他掌握了一种极为恐怖的武器——核武器,所以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不显山不露水
庄富国赫然一笑,道:“这个你放心,就算她有这个想法,那个杜海棠也会有办法让她开口的,你只管将消息透露给冷如雪就行了。”
蒋浩然好像依然不放心,道:“你肯定”
庄富国道:“我肯定,今天上午我就发现杜海棠派人跟着冷如雪,所以,冷如雪的表现杜海棠肯定已经知道了,但凡有点经验的特工,都会懂得做心里辅导的,毕竟冷如雪还没有经历过这种血腥的谍战场面,心理上有点不适应是很正常的。”
谍战工作,庄富国才是权威,看他说得这么肯定,蒋浩然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心里已经开始琢磨怎样将这个消息不显山不露水地透露给冷如雪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