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浩然正气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石皮破
忙完这些,军医变戏法般地从背包里拿出一个酒精炉和一把精致的小紫铜壶,点上火,然后从水壶里倒上一些水注入紫铜壶里,再架在火上烧起来。
汤恩伯始终在一旁看着,他倒要看看小军医有些什么本领,居然能大言不惭,要让一个重伤者短时间就有精神。
水烧热了之后,小军医又从背包里拿出一支人参来,这就是昨晚在丛林里挖到的野参,约有中指粗大,根须什么的都不见了,就剩下一个光杆,军医将上半段切片放进紫铜壶里,盖上壶盖又把壶嘴用树枝堵死,加大了酒精炉的火开始炖起来。
小军医明显属于嘴巴比较多的那类人,开始喋喋不休地向汤恩伯介绍:炖人参很有讲究,把人参放进有盖的器皿中,外面隔水慢慢地炖最好。现在没有这个条件,但也不能让它出气,人参里面有挥发油,是有效成分,可不能让它跑了,所以不能像普通草药一样煎。
人参进补,需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过量服食。即使是同一支参,不同部位的药效功力也不尽相同。相比而言,参须的功力较弱,最初一两天只能吃参须,让身体渐渐适应。接着再吃支干,顺序是从下往上,分三段清炖着吃,最后吃上面的老根。现在参谋长已经吃到枝干了,等再过两天将剩下的老根吃下去,他也差不多能下地走路了。
汤恩伯饶有兴趣地听着,也问了小伙子一下基本情况,小军医是辽东人,叫程歩医,很有目的性的一个名字,祖辈行医,从小跟家里大人到长白山一带采药,认识的各类药材不知凡几,也算是见多识广了,抗战前期进入中国第一所国立医学院,江西国立中正医学院就读,自己倒是躲过了兵灾,但家人却至今没有消息。
两人聊着,人参也煮好了,程歩医又忙活着吹冷给万建蕃喂服下。
 
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赶羊入圈
后面有了小鬼子的追兵,基本可以确定行踪已经暴露了,夜晚不用躲天上的敌人侦察机,将士们干脆打起了火把,部队的行军速度明显加快了,只是苦了前面开路的部队。
但让人奇怪的是,小鬼子好像并不着急,只是远远地跟在**将士的身后。
开始汤恩伯还以为他们是忌惮夜晚不适合大规模进攻,谁知到了第二天上午,跟在后面的小鬼子却仍然没有攻击的迹象。
连续行军了一个晚上又一个上午,铁钉的人都吃不消,士兵们开始走得踉踉跄跄起来。
汤恩伯立即觉得情形不对,这像是小鬼子在赶羊入圈,搞不好前面就有伏兵。
虽然他们进入了丛林,但小鬼子完全可以乘坐汽车走公路,赶在他们前面很正常,如果小鬼子在前面以逸待劳,后面再趁势压上来,两面一夹,他们就插翅难逃了。
汤恩伯立即命令部队停下来,调派青226师在后方构筑防御阵地阻敌,前面派出尖兵向前侦查。
同时,用电台联络前方的张灵虎,询问他们当前的位置。
经过三天三夜的急行军,此时他们已经往南穿插了百余里,距离中越边境至少已经走了一半的路程,按道理,与张灵虎他们相隔也应该不会太远了,只要确定他们能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赶过来增援,就算前面有敌人的埋伏他们也不怕。
但让人失望的是,张灵虎的电台已经处于静默状态,根本联络不上。
张灵虎给万建蕃回过电文的,说是带了一个团过来救援,这肯定是假不了。
汤恩伯很快反应过来,一定是张灵虎害怕蒋浩然再次发电文命令他回去,所以干脆关了电台。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们想在敌人面前隐形,毕竟一个团只有两千多人,突然奇袭当然胜算更高。
想明白了这层,汤恩伯也坦然了,只要想到张灵虎就在前面,他就无所畏惧了。
后方的防御阵地还没有构筑好,敌人已经撵上来了,战斗很快打响,原本寂静的丛林里一时间炮声大作。
汤恩伯他们突围的时候,可什么重家伙都扔了,这炮声当然是敌人的。
听声音,炮火口径不大,但足够密集,这对**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威胁,临时构筑的工事不可能有效防御炮火,小口径的炮火又相对灵活,随便一个角落里摆开就能开炮,而**对它们几乎是没有任何办法的,火箭筒、枪、都因为距离有限不能对它们构成威胁,他们只能被动挨炸。
所幸敌人的炮袭也没有持续太久,想必山深林密他们也是急行军,所携带的炮弹也有限,战役很快进入短兵相接的阶段。
虽然**将士手里的ak47在丛林作战拥有绝对的优势,比起小鬼子手里的德械、日械冲锋枪火力都要强大,但岛军的轻重机枪火力更疯狂,战役一开始就打成了全方位压制的气势,**根本无法构筑起有效的防御火力网,被小鬼子一个突进就将距离缩短到了上百米,形势立即就对**不利起来。
说来还是汤恩伯的战术有问题,他跟蒋浩然的时间不算长,骨子里其实还是那一套老的战术思想,动不动就跟敌人打阵地战。
在荒郊野外无可厚非,但这里是丛林,可以依托隐蔽的地方太多了
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丛林王者
战斗在十分钟后打响,原本寂静的丛林突然间枪声、爆炸声四起。
特战师将士成功地隐秘接敌,在敌人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突然从他们的后方杀起,暴强的ak47咆哮声突现,小鬼子顿时惊慌失措,四处寻找掩体,仓皇举起武器还击。
特战师十二个连像十二支强而有力的箭簇,快速强劲地往前推进,子弹洪流如雨,成排的小鬼子被割到,连带树枝灌木被子弹一节节削断,树木更是被打得千疮百孔,而将士们身后,已然一片尸山血海。
特战师来得太突然、太超乎想象,小鬼子仓皇接敌,根本没有时间构筑起有效的防御体系,往往在慌乱中架起的机枪、炮火还没有发挥正常的作用就被特战师的狙击手、火箭筒点名。
特战师有着十分完备的进攻战术,士兵之间的配合无懈可击,布置的火力网几乎无任何死角,而且他们足够勇猛,一往无前,两千多人愣是杀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生生把敌人杀得吓破了胆,根本不知道来了多少人。
特战师凶名太盛,小鬼子对特战师一直都有阴影,虽然近卫第一师团从未与特战师正面对仗过,但跟远征军打得可不算少了,他们在远征军手里都没有讨到过便宜,猛然发现蒋浩然最凶悍的部队就在他们的身后,一时的慌乱无可避免,尤其在看到自己的人大片的倒下之后,血淋淋的事实更增加了他们的恐惧感,一心只想逃的士兵恐怕占据了绝大多数。
近卫第一师团腊戍之战也是伤亡惨重,折损过半,后续虽然经过了补充,但大多都是些新兵。
自他们踏入东南亚之后,至今为止还没有打过一场胜仗,一路的败绩,早已让这支部队的“精锐”之名名存实亡,以绝对优势的兵力捏捏汤恩伯这个软柿子可能还行,但遇到了真正的丛林王者,其内心的崩溃简直不可言喻。
……
万象,远一集团军临时指挥部。
“谈条件,他娘的还敢跟老子谈条件传令下去,没得谈,不缴械投降就给老子全歼了他们!”刘大昆面露狰狞地嚎叫着。
岛军在他的眼皮底下成功逃脱,并且给蒋浩然带来了极大的麻烦,这顿好骂自然是不可避免,所以,刘大昆的肚子里一直窝着一团邪火,此刻仿佛得到了宣泄。
自从知道法军沙朗中将与岛军苟合,岛军南方军主力已经撤出去了之后,刘大昆气得差点没有吐血,当即调集兵力过万象大桥,沿着湄公河东岸向塔帕发起了进攻。
时间已经进入十月,雨水天气明显减少,再加上总督让?德古谄媚示好,贡献了不少的运输车辆,部队的行军速度加快了许多,所以,从昨天开始,远一集团军就开始对塔帕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而张珍、孙立人的远三集团军也早已跟上来了,他们此刻正在湄公河北岸,与远一集团军呈掎角之势攻击塔帕。
岛军战前曾许以沙朗将军的诺言无一实现,反而,滞留在法属印度之那的岛军在关键时刻抛下沙朗往后方逃窜,把沙朗推向了战争的最前沿。
面对两路大军的夹击,沙朗这才知道害怕了,就在刚刚向远征军举起了白旗,希望远征军能暂时停火,协议投降。
所谓的协议无非就是希望远征军能放过他们一马,这事换了别人可能还行,但撞到刘大昆手里可就难了,他眼里可容不得沙子,沙朗刚刚狠狠地摆了他一道,这会让他放过他简直是太难了。
“等等刘司令,我觉得可以先跟他们谈谈嘛,看看他们提出些什么条件”政委站出来说道。
&n
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围三阙一
蒋浩然面色平静地看着林珑,沉吟不语,半天没有表示,这让林珑十分意外,原本以为蒋浩然必然会有雷霆之怒,太大的反差不禁让林珑狐疑道:“怎么,你准备包庇他”
蒋浩然一愣,随即怒道:“包庇你放心,我肯定要收拾他,这个情况太恶劣了,一定得重重的责罚。对了,塔帕打下来了没有”
虽然蒋浩然言辞凿凿,但林珑并没有从他表情、话语里感觉到多少责罚的意思,分明就是准备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林珑直接忽略蒋浩然的提问,继续逼问道:“你准备怎么处罚他这种恶劣的行为会引起全军上行下效,甚至会影响到整个远征军。虐待杀死俘虏无疑会激发敌人的殊死抵抗,这对抗战是不利的,中国人不是历来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吗还有,他刘大昆为什么不能接受人家的和平解决武装,而非得要用将士们的伤亡去取得这场胜利”
林珑小嘴吧吧语速极快,蒋浩然几次张嘴都没能插上话,索性抽出把椅子坐下,点燃一根香烟,听由她长篇大论。
杀俘虐俘在延安看来是十分严重的恶**件,不得不说,延安的优待俘虏政策并非错误,中国古代的兵法有云,“围三阙一”,也就是说围城要给敌人突围的通道,这样敌人才不会死拼到底。“优待俘虏”也正是这个兵法的精髓,使得敌人丧失对抗到底的决心。
同时,优待俘虏能软化俘虏意志,使之提供有利情报,也可以争取大量经过训练,掌握作战技能的俘虏加入我方队伍,为我所用,补充兵员。特别是有技术技能的,能给我军带来整体素养的提高。
在抗日战争中,其实也有不少的岛军军俘虏在经过政工干部的洗脑之后,最终加入我军,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有的参与对敌劝降工作、教授我军使用掷弹筒、拼刺刀、兵工制造、医疗护理等等。
但在蒋浩然眼里、心里,这些根本不算什么,尤其是对自己人犯过严重罪恶的敌人,他从来都不会心慈手软,所谓的禁止杀俘虏,也完全是为了获得免费的劳动力。
仁义当然要讲,但看是对什么人,自己的国人或者是没有造成严重伤害的敌人可以勉强讲讲,除此之外,他更崇尚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武力征服。
在他看来,为恶者必须受到惩罚,杀人者必须被杀。
一个国家的强大绝不是靠人道主义讲出来的,而是这个民族骨子里满满的血性和锐气,让任何觊觎的敌人胆寒、让他们心存敬畏。
当然,这只是蒋浩然内心的真实想法,自周公上任总政委,这一切其实都由周公说了算,该怎么处罚刘大昆,严格来说根本不需要通过蒋浩然,但此事关系的是蒋浩然手底下的大将,估计也是周公通过林珑来探寻蒋浩然的口气。
蒋浩然并没有对林珑的话做出反驳,只是建议对刘大昆做出记过处分,如果觉得过轻还可以停发半年的薪饷。
这个结果林珑不能接受,不依不饶地说着蒋浩然这摆明就是包庇,他手低下将领,诸如刘大昆、苏鹏、楚中天等之流,谁不是身上背着一大叠的记过处分,这根本就是一个形式,至于停发薪饷就更离谱了,一个集团军司令谁还会在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瓶颈
尽管蒋浩然气得将罗斯福、马歇尔、尼米兹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个遍,但这个结果他必须接受,也很快给陈少宽、戴安澜、刘大昆等前沿各部队发出了小心防范的通电。
尤其是刘大昆和张珍,责令两人尽快结束法属印度之那的战役,尽快肃清残敌,将岛军残余消灭或是赶下海去,全面控制东南亚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指挥部一时间开始忙碌起来,林珑也因为这事偃旗息鼓,眼前正是需要刘大昆出力的时候,处罚他的事情再也不敢提了。
不多时,蒋浩然又收到了尼米兹的电文,电文是以个人的名义发给蒋浩然,对此次撤军表示歉意和无奈,表明这并不是他的本意。
原本答应蒋浩然,掩护中国海军回国的承诺也无法做到了,但尼米兹表示,米国太平洋第七舰队依然在苏门答腊岛一带,如果有需要,他们会提供相应的援助,这是尼米兹唯一能为他做的。
这多少给了蒋浩然一丝安慰,但也仅仅是安慰而已。
米国人无耻地将岛军整个联合舰队交给自己去应付,这是一场巨大的挑战,他不知道陈少宽能否挑起这个担子。
而且,少了米军的威胁,岛军联合舰队就完全从桎梏中走出来了,第二岛链防线已然牢不可破,中国海军要想从中穿过已经难于登天。
两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蒋浩然几乎都没有出门,更多的时间都是呆在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下,看似每天都是抽烟、喝茶、睡觉,过得挺惬意,但谁都知道,他心情不好,同时也需要时间来想清楚一些问题,所以几乎没有人来打搅,就连一向多嘴好奇心重的林珑也很少在他面前晃了。
其实,即便广西战役失败,也没有给蒋浩然带来太多的被动,岛军虽然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但蒋浩然却趁机将东南亚陆上地区几乎全部收入囊中,同时,也光复了广东大片失土,也不见得就吃了多大的亏。
只不过,蒋浩然原本计划将海军开回中国海域的计划就基本全盘落空了,原本兵不刃血光复苏沪杭的想法也泡汤了。
眼前岛军的第二岛链成了蒋浩然眼中的一枚毒刺,意欲拔出却又无从下手,偏偏他又是那种不肯服输的人,所以绞尽脑汁总想打开这个缺口。
“总座总座,你看谁来了”林珑的声音在院子外面响起。
躺在睡椅上的蒋浩然不自觉地将头转向了门口,随即就弹射而起,快步迎上去。
“陈部长,您怎么来啦”
“刚路过这里,顺便来看看你,听林珑说你心情不好,都两天没有出门了,怎么,吃不起败仗呀”陈晨笑容满面地说道。
蒋浩然尴尬地一笑,正准备回答,门口又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呵呵,总座,还有我呢,我也来看你了。”
说话间,茅工就阔步走了进来。
“茅工也来了,你们两个怎么一同到这里来啦”蒋浩然狐疑道,但马上就意料到这个问题有些白痴,他们两个一个是西北运输线的总工程师,一个是负责劳工招募、道路运输、货物接守等事宜的,同路一点都不奇怪,而桂林是这条线路上一个重要的枢纽,他们出现在这里也十分正常。
但也没有人质疑这个问题,陈晨笑道:“都是你给我安排的好差事,这一段时间我和茅工都快变成空中飞人了,五天前还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桂越交通线
中国抗战物资的运输,只能依靠陆路国际交通。当时,从苏联经新疆到西安的西北国际运输线由于线路长达4000公里、环境恶劣,运输量十分有限;而滇缅公路1938年8月底通车时,路况也很糟糕。因此,连接广东、广西和越南港口的桂越国际交通线便成了当时获取境外物资最主要的通路。
越兰海防港,是桂越国际交通线的起点,距离中国近,拥有万吨巨轮停靠码头,起重设备、仓库都很完备,还有铁路通向中国的广西和云南,因此成为中国抗战物资进出口的重要港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