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浩然正气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石皮破
就在苏鹏准备再次扬起手臂的时候,新四军阵地上突然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喊叫骂声,有喊爷爷奶奶的,有喊媳妇小孩的,还有问候小鬼子祖宗的。甚至有几个情绪失控的县大队区小队的民兵,拿着武器直接往山下冲,被拖回来的当然没事,没拖住的跑了不到百米就被鬼子一枪放倒了。
临时召集的县大队和区小队,都是附近的村民,鬼子抓到的莫不是他们的父母亲人,开始还只是担心,一旦走近了,亲眼看见自己的父母老婆小孩就在队伍里,是个男人谁能无动于衷
&nb
第三百九十章 中国军人
整个阵地突然静得听得见扑通扑通的心跳声,不管是新四军还是县大队区小队的民兵,每一个人的心都揪得紧紧的,手里的武器也篡出汗来了,眼睛死死地盯住前方,生怕自己任何一个错失,就会丢了苏鹏的性命,整个战场的空气似乎在这一刻凝固了。,
八十米,六十米,四十米,和新四军将士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日军也开始有所行动,五个士兵端着明晃晃的刺刀从老百姓的身后走了出来,一步一步向苏鹏靠近,看来是想活捉苏鹏了,日军的指挥官不傻,一个活着的少将,远比一个死去的要有价值得多。
二十米。苏鹏突然大喊一声:“趴下!”
日军一愣,显然没听懂苏鹏在喊什么吓蒙了的老百姓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直愣愣地望着苏鹏。
“趴下!快趴下!“苏鹏声嘶力竭地连喊两声,演示般地往地上一趴,老百姓总算明白了,不管三七二十一纷纷往地上躺,顷刻间就把上千号日军全露出来了。
几乎同时,山上的各式武器暴风骤雨般响起,瓢泼般的子弹不要钱似的向日军倾泻,来不及卧倒的日军,顿时有于风雨中飘摇的残荷。顷刻间,战场上就看不到一个站着的人。随即漫天的杀喊声从山坡上往下席卷。
不论是、新四军还是县大队区小队的民兵,发了疯似的往山下冲锋,所有人都知道,鬼子并没有因为这轮扫射死亡殆尽,老百姓还处于死亡的威胁中,只有以最快的速度把他们跟鬼子分离出来,歼灭战场上的鬼子,并且将他们送到战壕里,他们才算是真正的安全了,因为鬼子就算没有伏兵,这一轮炮袭肯定是少不了的。
至于,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的师长还处在危险境地生死未仆。一个个跑得几乎脚不沾地,好几个甚至因为跑得失重了,直接往山下滚。冲在最前面的是胡占魁和苏鹏身边的几个贴身警卫,一个个脸都白了,额头上的汗珠如雨下,这百把米的距离,自然不会是累的,是活生生吓的。
胡占魁跑到苏鹏趴下的地方,顿时脚都软了,明明在山上看得清清楚楚,师座就是在这里趴下的,这人居然不见了。
“快,分散找!”胡占魁对追上来的警卫嚎叫道,声音已然变调。
战场上,劫后余生的日军已经从地上爬起来了,依然拖起地上的老百姓作挡箭牌,且开枪射击且往后退。进攻已经是不可能,只指望能坚持到援军到来。但并不是所有的老百姓都配合他们,在山上的莫不是他们儿子老公,他们岂能任由小鬼子将枪架在自己肩膀上,伤害自己至亲的亲人。
一个六十多岁头发胡子都白了老大爷,死死抓住一个日军士兵的枪管高高举起,任由日军士兵的翻毛皮鞋一脚一脚踹在他的xiong口上,就是不松手。
而另一个年龄略微小点的老大爷,日军已经将他踹倒在地,枪管却依然被他紧紧抱在xiong前,枪口对着自己的xiong膛,而他的xiong口上,鲜血已经浸湿了他白色的土布衣裳,老人牙关紧咬,嘴角浸出丝丝血迹,眼神空洞无华,已然去世。却任由面目狰狞的小鬼子脚踢拖行,使尽全身力气,依然拔不出老人手里的枪。
离老人不远处,一个ting着大肚子的孕妇躺在血泊中,嘴里还咬着一块带血的黄布条,和日军的军服颜色一致,在妇女的身边,
第三百九十一章 亮剑
密密麻麻的日军从山谷中冲出来,明晃晃的刺刀在太阳底下折射出一片刺眼的光芒。震天的杀喊声无疑给山上的日军增加了信心,原本滑到谷底的士气陡然上升,几百号鬼子马上像打了鸡血似的,向和新四军发起了反补,救援更加困难了。这种情形下,撤离战场已经根本不可能,唯有果断亮剑和敌人硬碰硬。
因为苏鹏负伤,几个警卫已经将他抬离了战场,紧急送到后方战地医院去了。战场最高指挥官就是副师长颜望,面对强敌,颜望振臂高呼:"兄弟们,上刺刀!"
这种混乱的场面,哪怕是ak47在手也无济于事了,白刃战在所难免,从山上冲下来的将士们显然还没有来得及上刺刀,如果等敌人冲上来,一切都已经来不及,唯有早作准备。
几百米的距离,眨眼就到。不到三分钟的时间,二千多日军蜂拥而至,惨烈的白刃战正式上演。
牛头岭以北,离牛头岭不到二十里的攸醴公路上尘土飞扬,日军120联队正在急行军。
到底是退役军人和新兵组成的部队,年龄老的已经有四五十岁,少的不过十七八岁,老的太老少的太少,说是急行军,士兵却像提起了这条腿,提不起另一条腿,跑得踉踉跄跄,行军队列也松松垮垮,比起日军常设师团的精锐来,简直不在一个层面。
大约日军指挥官都看不下去了,一辆装甲指挥车紧急停在了路边,联队长宫本三四郎大佐从指挥车里走出来,对着奔跑的士兵喊话:"皇军勇士们,23联队的勇士已经冲上支那军驻守的牛头岭高地,战局已经进-入到白刃战阶段,只要我们及时赶到,一个冲锋就能歼灭支那军残部,拿下高地。所以,你们建功立业的时刻到了,勇士们,奔跑起来吧!"
宫本三四郎的话一停,顿时迎来日军一片哈伊声,速度加快了不说,队列也整齐了不少,宫本三四郎这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由于104师团的撤退,日军从醴陵突围的计划已经完全破产,第九师团向北已经完全没有意义。所以,中川广中将命令121联队负责断后,阻击南山独立军的袁东部。120联队急速开往攸县支援第23联队。
现在攸县已经成为日军第六师团和第九师团的唯一出路。
而在牛头岭以南不到二十里的公路上,也有一支部队正在急行军,他们正是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200师,师长是戴安澜。
戴安澜可是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将,字衍功,自号海鸥,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参加过北伐,抗日战争中指挥过昆仑山战役,是昆仑山大捷的缔造者。但真正让他成名的还是远征缅甸。在同古保卫战中,他率领的200师以牺牲800人的代价,打退了日军20多次冲锋,歼灭敌军4000多人,俘敌400多人,这一战让他闻名于世。却不幸在后来的撤退中负伤,因伤势过重以身殉国。
当然,这些都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也许因为蒋浩然的出现,这些事情都不会发生也未可知。
如果不是因为过江耗费了太多时间,200师恐怕已经早在牛头岭阵地上了,而日军的退路将彻底被封锁。但,现实中不会有那么多如果。
此时,在空中观看,日军12
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刃战
对于这个结果,蒋浩然其实早有心理准备,以他此时在委员长心中的地位,能有这个结果已经很不错了。加上他现在也不希望蒋浩天因为这些事情分心,因为浩天已经来信,他已经成功将瑞辉制药厂买到手,而且研制的新药中真就有一种叫"青霉素"。,所以,蒋浩然希望浩天能把所有的心思放到这个上面,这才是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金矿。
就在大家沉浸在一片喜悦当中的时候,一个参谋急匆匆地进来报告,袁东来电,据侦查,日军120联队已经转道攸县,他部请求向敌人121联队发起进攻。
蒋浩然略微思索,随即朗声道:"命令袁东主动出击。另,立即致电戴安澜,告诉他敌人120联队已经转道攸县,命令他立即改变行军路线,直插攸醴公路,拦截敌120联队,强调此至关重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是!"参谋领命而去。
刘鹤却不无担忧地问道:"军座,我看是不是先给第五军的杜聿明军长去电,你这样给200师直接下令,人家不一定会听你的"
蒋浩然微微一笑,道:"给杜聿明发电可能会坏事,搞不好他还要请示委员长,这一来二去黄花菜都凉了,但给戴安澜下命令,澄清战情的紧急,他会听的,这个人我了解!"
"啊你了解戴安澜你们之间有过交集吗"不单只刘鹤不理解,恐怕指挥部所有的人都不能理解。
目光回到牛头岭,惨烈的白刃战依然在继续。不过,随着日军的两千多人和刘大昆的三千多人加入,整个战场的兵力已经达到了恐怖的一万二千余人。一万二千多人的白刃战,场面绝对的蔚然壮观。
其中,中队就有九千余人,而日军23联队总共的兵力也不过三千八百人,在前几次的战斗中战损起码在八百以上,也就是说,参加白刃战的日军人数不超过三千,三比一的比例。
很多人肯定认为,这么大的兵力悬殊,中队肯定分分钟完灭小鬼子。其实不然,白刃战才是真正体现士兵素养的时候。
日军士兵的身高虽普遍矮小,但几乎每个士兵都长得粗-壮敦实,肌肉发达,脸上都泛着营养良好的油光,无论是突刺还是格挡,手臂上都带着一种训练有素的爆发力。相比之下,中队显出身材上的单薄,脸上也呈现出营养不-良的菜色,两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悬殊,体现在单兵素质上。
日本每一个男性,几乎从小就受到军事化的训练,包括拼刺刀,远行军和射击等。日军常设师团的老兵,每一个都是从战场上经受过腥风血雨的洗礼的。拼刺刀,同期的德军和美军都不是日军的对手。而抗战初期的,三到五个都不一定能拼得过一个日本士兵,新四军和八路军,长期处于缺枪少弹的状况,杀敌主要靠肉搏,相对要强势一点,但依然不是日军的对手,在中国战场上,可能唯有大刀队能跟日军一分高下。
所以,白刃战中,不要小瞧这三千日军的战斗力。南山独立军的第三师和第五师,都是在战争中被数次打残的部队,所剩下的也全是老兵,但拼刺技术最多二比一略占优势。四千多的县大队区小队的民兵参杂在队伍里,几乎等同于农民,反而因为人多形成拥挤,到处掣肘,生生让三千日军杀出了狼入羊群的气势。
一个小时的战斗之后,倒在日军刺刀下的中人起码损失了三分之一,当然,绝大多数都是县
第三百九十三章 睡狮已醒
指挥部里顿时迎来的山呼海啸的欢呼声,连日来的阴霾一扫而空,很多人甚至喜极而泣,委员长更是笑逐颜开,但他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马上命令侍从二处主任宣传部部长陈布雷,立即通电全国,同时准备召开大型的新闻发布会,要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这一盛况,中国睡狮已醒,日寇噩梦来临!
欢呼过后,军事会议继续。
鉴于日军遭此重创,整个华中地区的兵力已经十分空虚,加上各方面的消息证实,日军大部分兵力已经开赴满蒙边境,日苏之战即将拉开帷幕。而苏联援华的飞机已经抵达,美国的三亿贷款计划也尘埃落定,军委会认为大反攻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部署第二次武汉会战,夺回武汉腰斩日军华中派遣军的有生力量,为抗日战场打开新的局面、新的纪元。
军事会议事实上昨天就已经开始,只等今天的战报,一旦成功围困日军两个师团,而日军方面对此不能实施有效的救援,基本可以确定,华中地区的日军已经黔驴技穷无兵可派,为此次战役成功更增加一份信心。
会议直到第二天早晨才结束,初步拟定兵力部署。顾祝同的第三战区出动二十个步兵师,夺取九江,占据长江两岸切断日军的长江交通线。
李上将的第五战区出动十八个步兵师,奇袭岳阳,由长江北向武汉ting进。
第九战区为主攻部队,预计调集六十个师,同时对通山、武宁发起进攻,大部队从修水直插永修沿南浔线与第三战区会合,对武汉实施战略包围。
民国二十八年五月一日,大获全胜并且围困日军两个师团的消息,经过电台、报纸大力宣扬,以核弹爆炸般的威力瞬间席卷了大江南北,整个国统区的每一个城市、每一个村镇,几乎都是一片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景象。工农学商各界民众都放下了手里的工作、田里的农活、学校里的学习,纷纷走上街头庆贺这个伟大的胜利。
重庆街头。委员长在今天清晨新闻发布会现场,面对全世界媒体振臂高呼“中国睡狮已醒,日寇噩梦来临”的形象,被记者及时抓拍,登上了全国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此刻的重庆街头到处挂出这一巨幅照片,到处是雄壮的口号声:中国睡狮已醒,日寇噩梦来临!委员长万岁!万岁!
嘉陵江码头,广场上已经汇集了上万人,一面“为抗战募捐”的条幅极其醒目,几乎不用过多的渲染,民众自觉排好队伍,一个个将自己手里早准备好的钱财、金银首饰玉器纷纷放进一个个大木箱里。
据不完全统计,国民政府在五月一日这一天,收到的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华人华侨的捐款、捐物,折合成银元,达到了五百万之巨。
就在码头傍边,还有一面醒目的条幅,上面写着征兵处,但门庭冷落,一个少尉在门口转悠,怎么也不能理解,广场上这么多人捐钱捐物都那么踊跃、都那么爱国,怎么说到当兵就一个人都不来报名呢
好不容易看到三个背着包袱的年青人打门前经过,少尉赶紧上前,笑嘻嘻地打招呼:“喂,兄弟几个这是要出门找活干吗现在活可不好找啊!还不如到我们师当兵,每月三块大洋,每天三顿白面馒头大米饭可劲地造,立了功另有奖赏,比你干什么都强,怎么样进来签个字就成!”
三个年青人中略微年长的答道:“哎呦,军爷!这活我哥几个可干不了,我们还是去寻活干妥当些!”
&nb
第三百九十四章 俩小双
黄树林无奈地摇了摇头,暗道:"黄鼠狼就黄鼠狼吧,谁让我全家都让小鬼子灭了呢,此仇不报枉为男人啊!不然我还真不伺候他狗日的,否则以我这门手艺,到哪里不是吃香的喝辣的!"
黄树林刚走,一个铁搭般的汉子就分开人群摇摇摆摆走了出来,声如洪钟,道:"长官,您看俺成不,俺是说一个月二十块大洋的的那种,俺饭量大,不稀罕大鱼大肉,管够就行!"
苏灿武不自觉地咽了一口口水,心道:"这家伙是个什么怪胎啊,刘豹那一块就够大的了,这家伙起码得多出他三分之一吧身高起码超过了两米,一张脸盆似的,眼睛像两个大号的铜铃,虎背熊腰膀大腰圆,两个拳头足有沙钵大,他娘的,这怎么长得"心里震撼不已,嘴里却chong辱不惊道:"叫什么名字啊!"
"长官,俺叫铁二蛋!"汉子道。≤,
"铁二蛋是吧,行,到左边报名去吧!"苏灿武大气的一摆手,心里却虚得不行,就是借他两胆,他也不敢说不行,万一人家要跟他比比,那这跟头还不栽在茅坑里了。
全国上下是一片欢腾,但331基地指挥部却没有太多的喜悦感,因为蒋浩然心情不好,谁都不敢太高兴,用刘大昆的话说,蒋浩然每次战役之后都会有段时间心情不好,跟女人的经期一般准确,就是看战损报告的时候。
别看此次战役获得空前的胜利,那都是将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战损高得惊人。这也是蒋浩然在战役还没有完全结束,就命令苏灿武去长沙紧急招兵的原因。
战前南山独立军有近七万兵力,到现在最多三万余,连特战师都只剩下不到一万。苏鹏的第三师在攸县的第一战就打得只剩下千余人,75师补充了一千多人之后好不容易有了三千余,这一战又打得只剩下八百多。刘大昆的第五师战前也还有五千余,在大围山折损两千,到攸县之后又折损一千多,两个师合起来也就个把团了。
好在此次守攸县有gcd帮忙,可以说苏鹏和刘大昆之所以能守住攸县,几乎是几千民兵用自己的身体和性命去堵日军的刺刀,活活把日军23联队累残了,才给了和新四军的正规部队全歼敌人的机会,否则这胜败还真不好说,也因为这次战役,让蒋浩然在以后的训练中狠练拼刺技术。
这也是蒋浩然为什么不顾刘鹤和冷如霜的劝阻,执意要在战报上写下他们的功劳的原因。欠他们的这份债就已经够沉重的了,如果连他们这份功绩都抹杀了,那自己还是人吗至于委员长给不给他们奖赏他左右不了,但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隐瞒不报,就是个人道德和品质问题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