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如意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花虎
就在罗艺出门后,李建成也随后跟了出来。
“李将军,你这是?”罗艺道。
“我这就带人会太原府去,咱们后会有期。”李建成直接就告辞,带着门口的亲卫们直接离开。
作战会议室内,剩下的都是自己人。
至少在幽蓟十六州这个问题的想法都是一致的,幽州在怎么说都是一做城池一个州府,而幽蓟十六州有十六个州府,他们这些人真的要分管的话,至少一个人能够兼顾一到两个。
都尉们可都是很有想法的,毕竟他们可以很快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但是他们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李德给他们兵马,让他们发展,随便拉走量万兵马,这部分物资都是他们无法负担的。
要不然都尉们也不会拧成一股绳,要是各自都能带着独立的队伍不用顾虑开支,那先锋兵还不点乱了。
李德不怕外放他们,一些开销用度即便有地方州府的支持,可那么多人地方财政根本就无法全力承担。
想要发展个人势力,需要的钱财经历那是相当大的,即便背后有家族那也好看看是不是能够填得起坑。
又不是争霸天下,很少人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因为不管亲卫的兵马怎么增加,“风林火山”四支兵马的兵权都在李德的手中,可以说是无人能够撼动。
“史怀义,接下来的时间你派人送信,将隋炀帝的旨意都传达给幽蓟十六州的州府管理者们,两个月后主动接受幽州城主府统一管辖,并交接地方兵权。”
“是,末将领命。”
几天之后,幽蓟十六州近的州府先得到了消息,很多人早就意识到会有这么一天,交接权限,不仅仅是兵权,还要交接地方的治理权限。
文官们可是不乐意了,他们很清楚要是接受李德的调遣,那么他们就与朝廷无关了,等于是他们以后都不在是隋国的官员,而是变成了大都督的手下。
最主要的是,他们还会不会被留在任上是未知的,通过李德对幽州的治理,还有人才选拔的条件来看,衡量他们自身感觉很大压力。
在作战会议室讨论的时候,李德就考虑过这个事情,要不要将地方州府的官员进行留任,有很多人表示不同意留任。
于是李德就准备将这些原来的官员进行重新考核,合格者将继续留任或者升迁,不合格的那对不起了,没有能力只能另行安排事情做。
现在的情况就是好多官员得到了通知,交接后他们将受到考核,这种情况换成年轻人的身上可能更好理解,或许有很多积极的人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往上走。
但是换成做了半辈子的官到头来还要考核,这种情况就很难让人接受。
幽蓟十六州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先锋兵有二十万精锐,只要出动十万兵马想要拿到管理权不是难事,就是多些时间。
官员们都想到了,可是心中的不甘心让他们想出了很多办法,不到三天的时间好多十六州的人的奏折就送到了隋炀帝手上。
(iishu)是,,,,!
第五百一十八章 高明算计
【】(iishu),
本来辽水的兵事就让隋炀帝心烦,现在幽蓟十六州的官员又来闹,不过这也是传递了一种信号。
“这个李德,终于对幽蓟十六州下手了。”
“陛下,这或许是件好事。”身边公公说道。
“说说看。”
“幽州有兰陵公主殿下坐镇只要陛下这层关系还在,李德就不会反了隋国。”老公公道。
“怎么如此肯定他不会造反?”
“老奴说句陛下不爱听的,如今先锋兵有二十万精锐,如果想反早就可以建国了,何必还主动出击突厥,为隋国边疆平乱正符合当前局势。”老公公继续道。
隋炀帝想了想,如果不考虑他的皇权地位问题,这个李德还真是个人才,短短的时间将先锋兵发展起来,还坐拥二十万兵马。
气势李德这么做,他是能够理解的,不过就是为了自保,但是皇权在上,让他这个做皇帝的不得不往最坏的方面想。
听身边的人提起这个他是想要听一听的。
“继续说。”隋炀帝道。
他知道这个老太监掌握着他太多的情报,既然开口还是要听一听的,兴许就有办法,多了解一些对他来说都是有利的。
“幽蓟十六州常年都受到突厥与北蛮人的劫掠,很多州府已经不堪重负,百姓流离失所都转移离开,而每年用在幽蓟十六州的物资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然而情况是一年比一年糟糕,这样的地方对说过来说是个负累,李德是皇家的驸马,算是半个皇家的人,为陛下好排忧解难,不是更好。”
老公公的会心一笑,如果有外人在见到两人的表情,绝对会想多。
隋炀帝琢磨起来,老公公说的他很清楚,就是个稳。
幽蓟十六州对隋国的价值也就那样,除了是个面子外也有着抵御外敌的作用,至少能够暂时牵制。
常年都不管理的地方被各个家族掌握,比如幽蓟十六州可以没有很多人,但是绝对不能没有罗家,因为突厥人来犯,要仰仗罗家的兵马御敌呢。
现在李德真的想要接管幽蓟十六州,这么大的地方想要治理可不容易,再说当地的家族势力就足够他头疼的了。
现在先锋兵铁板一块,如果给他们一次分开的机会,事情可能就不一样了,老太监说的没错,李德的先锋兵是可以利用的。
幽蓟十六州那么大,将先锋兵分散在各个州府,能够为隋国捍卫边境,保护十六州的百姓,另外就是时间长了,通过朝廷的影响力,通过当地的官员们处理更多的问题。
隋炀帝现在的算计想到好好的,可是当地的官员正在为他们的前途考虑,这有让隋炀帝为难了,如果让李德就这样顺利的接管了幽蓟十六州,那么以后的地方官员他是指派不动的。
但若是不让李德接收地盘,那么必然会掀起一场强硬的接收事件,到时候先锋兵等于是直接控制了十六州。
到那个时候再想拿回来恐怕出了爆发战争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现在皇权的事情受到威胁,李德的事情就不要节外生枝的好,帮助隋国守护幽州牵制敌人,这样的结果其实很不错。
再有就是不用为燕云十六州支出,能够省下一大笔开支,再说那个地方早就没多少人了,不然罗家咱么才拉出三万兵马。
每年的战损都要有上千人,罗家能够支撑到现在想必已经是动用了幽蓟十六州的所有势力。
李德这个招募就很效率了,都尉们凭借家族关系去各个州府拉人,又有流民补充,大部分人都来自于中原地区。
说实在的能够集结二十万人也真的算是本事。
“你说的有些道理,李德毕竟算是皇家的人,既然这样那孤就发一道手谕,让李德掌管幽蓟十六州。”隋炀帝道。
就这样李德这边都没有打算做什么呢,皇帝的手谕就送过来了。
如果当地官员不配合李德有力行驶力,直接将当地官员革职查办,就这样几天后在幽蓟十六州的官员们都受到了消息。
罗家,罗艺回到家中已经有两天的时间,说了李德事情,但是他的父亲却没有多说什么,态度很平静,这样让罗艺就看不懂了。
“父亲,陛下已经下旨了,咱们要怎么办?”罗艺问道。
罗艺的父亲摇了摇头,似乎对罗艺的态度很不认同。
“傻孩子,你不懂,咱们罗家不能表态就是最好的表态,现在跟你说说免得到时候吃亏。”
“是父亲,孩儿听着。”罗艺道。
“先锋兵强势,收复幽蓟十六州是轻而易举的事儿,但是为什么他们迟迟都没有动手,而是用传信的方式告知,高明之处就是整个事情李德要的就是顺理成章。”
罗艺真的是一伙他还真的不清楚其中的门道。
“还请父亲告知详细。”罗艺继续道。
“李德其实真正想要的就是通过幽蓟十六州的官员们将消息传给陛下,让陛下来做决断,幽蓟十六州本就已经被李德抓在手中,让皇帝做出选择就是想要不费吹灰之力,不动一兵一卒将事情解决。”
罗艺也不傻一听就明白了,可是疑惑又起,继续问道:“既然能够顺理成章,那么为什么要让孩儿来说服父亲呢?”
“哈哈,这就是李德聪明的之处,他这是为了罗家着想,给罗家留后路,算是仁至义尽了。”
罗艺有些疑惑,想不明白。
“你看如果罗家先开口支持李德,那么朝廷势必将我等归为李德的势力之内,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如果他这样做,咱们罗家都是要跟他绑在一起的,聪明的是他没有这样做,不但硬的了好感,还赢得了尊重。”
罗艺现象还真是这样,即便皇帝要找后账,罗家也能撇清关系。
“现在皇帝已经做了决定,咱们罗家就可以相安无事了,李德这么做不得不说,情理之中的咱们不支持都说不过去的。”
罗艺的父亲没有说,李德玩的这一手真的是很厉害,无形中就将罗家和幽蓟十六州给套了进去,就算想置身事外都不行。
(iishu)是,,,,!
第五百一十九章 幽蓟防务
【】(iishu),
不费一兵一卒就将幽蓟十六州的事情给解决解决了,事情进行的太快让幽州的都尉们都感觉这次朝廷的效率太快。
大都督府,作战会议室内,这几天高层会议已经连续开了好几天,主要研究接手幽蓟十六州的事情。
尤其是兵马的布置,幽蓟十六州地盘可不小,就算幽州城有二十万真的摊开了布置相互之间的距离是个很大问题。
凭借狼烟的速度真的未必要突厥人的马队来的及时,而且狼烟这种信号,万一被敌人发现,混淆视听是很容易出错的。
相对比较靠谱的就是信鸽网络,但是培养信鸽传递消息可没有那么简单,如果不经过长期的训练,信鸽飞出去或许还能够飞回来,但是它飞去哪里了没人知道。
在成立红牡丹的时候李德就考虑过这个事情,信鸽不是没有,但数量很少,即便传递消息也是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传递。
就是防止有人在传递方式上做手脚。
现在幽蓟十六州的防务问题同样面临远程消息传递的问题,几名都尉们都在积极地想着办法。
“不行,我要带兵出征可不擅长守城,贺必达这事儿你可别提我,我看你就很沉稳,适合守城。”
贺必达等人对分派接收幽蓟十六州的事情商量着,贺必达想让史怀义他们去驻地防守,可是效果不佳,没人愿意待在后方。
远离战场,他们还怎么建立功勋。
大部分都是这么想的,唯一的优势就是坐镇一方,可是先锋兵这些都尉们没有一个愿意去的。
他们都不傻,一旦坐镇一方他们的格局发展也就等于到头了,一个个的都聪明着呢,以为现在幽州的发展趋势,为了幽蓟十六州的安用不了多久肯定会与突厥人开战。
要是待在后面到时候冲锋陷阵没他们,还怎么升官发财成就卓著功勋。
“贺必达你出的什么主意,就算分兵驻守,后勤怎么分配,你能保证你治理的当地官府能够给你提供足够的费用吗?”丁齐林说道。
贺必达是想分兵驻守,这样如果有敌人来进犯他们好随时都能够调动周边兵马,不至于仓促行事。
丁齐林想法不同,他觉得幽州城的兵马不能够轻易离开,分兵驻守虽然有很多的优势,能够稳住人心起到震慑作用。
但是后勤,信息传递,与权利支配都不利于先锋兵的发展,一旦时间长了可能幽蓟十六州将会城外国中之国。
而起很容易分裂的那种。
“大都督,你来拿主意吧?”丁齐林道。
“你们这几天说的都很有道理,我决定配出少量兵马在幽蓟十六州进行驻扎,任务是协防州府,防范敌人。”李德道。
“要多少人?”贺必达问道。
“每个州府指派一支亲卫,两千人。”李德道。
三万人,数量可不少因为都是亲卫有这些人凝聚起来绝对是一股很大的力量,分散到各个州府就只有两千兵马,也是不可小觑的。
“都督,每个州府两千人似乎不够吧。”贺必达说道。
“谁说州府只有两千亲兵,你们去是有任务的,我要让这三万兵马变成三十万兵马。”李德道。
李靖在一旁听着脑容量可能都不够了,三万兵马变成三十万兵马,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招募。
到时候先锋兵有五十万兵马,很多事情都不可逆了,李靖心中很清楚,他知道这种事情不能说,眼前的问题就是解决布防事情。
“大都督,招募兵马需要大量的粮饷,是不是少征一些。”卫里出声道。
他还监管着先锋兵商行的事情,知道很多先锋兵财务的事儿。
“粮饷的事情先不着急,又没有说让你们派兵到了就招人,先将各个州府的官员制度给我按照幽州制度执行下去,人才需求要按照幽州城这样,进行筛选,没有学识但是识文断字的就让他们参加新兵训练。”李德道。
交接管理权才是重中之重。
每个州府派遣两千亲卫足够了,如果有人敢惹事那就只能交给那些校尉们去处理,到了当地州府之后,第一时间交接并且张贴告示。
留任的官员要接受考核,同时招募人才进行实习,等考核成绩和招募人才情况都汇总到幽州。
实习的人才将不会有太多的权限,都是为百姓做事情的考核,如果出现任何事情那官员们就要好好跟校尉们谈谈了。
在进行这些事情的时候,都督府也会派遣官员去巡查登记,将情况一一核实,而这个事情是交给李世民来做,但不仅仅只有李世民的人还有先锋兵的人一起监管。
研究完这些事情后,李德就让都尉们准备,驻兵都是由都尉带队,幽州派出三名都尉总览这些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