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如意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花虎
出了三万兵马之外,三名都督每个人都带走了一万兵马,这样一来幽州城就剩下十四万兵马。
一周的时间六万兵马就到了各个州府,带队的都尉是贺必达,史怀义和高程。
贺必达有大局观念就算有事情也能很好的将兵马分配合理,史怀义有用有某关键时刻都不是硬来之人。
高程这次的任务就是协助巡防突厥人入侵,所以他带领的兵马就是个移动的巡逻队伍。
此时的罗家,宾朋落座,宴请的正是贺必达等三人。
“罗家主客气了,我等奉命行事,得罗家相助我们的事情处理起来很顺利。”贺必达说道。
“陛下旨意,民心所向,大都督能够执掌幽蓟十六州是我等之福,是百姓之福,但凡有用得上罗家的地方只管开口。”
贺必达听罗家家主这样客气的说他们心里是很高兴的,凭借罗家的声望关键是在人才的招揽上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别忘了罗家本身家族底蕴就很深,读书人自然多,都是一大助力。
“有罗家相助,是我等幸事,真的有事情要罗家出面解决。”贺必达说道。
罗家家主真的没想到,对方还真的有他要做的事情,不过想要罗家的兵马可不行,这是底线。
。
(iishu)是,,,,!
第五百二十章 商人之路
【】(iishu),
罗家家主的语气瞬间就有些僵硬了,但是身为家主气度还是有的。
“贺将军有话直说,我罗家能够帮到的必然会尽力。”
罗家家主说的很明白,已经点名让他们不要太过分,哪里知道贺必达说的根本就不是罗家兵马的事情,压根就没有提及。
“事情说来有些负责,按照大都督的意思我们要在幽蓟十六州招募人才进行考核,所以希望能够凭借罗家的声望帮忙宣传。”贺必达道。
罗家家主听到是这个事情心中立刻放松下来,可是忽然有为难了起来,幽蓟十六州常年处于战火之中,人口都是越来越少,招募人才这种事情这的不好办。
“人才的事情罗家会尽力,只不过实话实说,幽蓟十六州人口不多,我们只能尽最大的可能帮忙。”
“那就有劳罗家主。”
贺必达等人在罗家吃完宴后就离开了,末了始终没有提及罗家兵马安置的事情,这样反倒让罗家家主感觉到不安。
“父亲你似乎在担心什么?”罗艺问道。
“他们不提罗家的事情,或许他们还有什么招数没有用出来,也或许是想要我们罗家的态度,这个李都督的心真的是难测。”
李德根本就没有想动罗家,燕云骑兵在厉害不也只有那么点人,再说罗家已经在幽蓟十六州经营的根深蒂固,根本没有必要动这样的家族。
只要不举兵都是可以暂时先不处理的。
“父亲,那我们怎么办?”罗艺问道。
“怎么办,通知家族的年轻子弟,让他们参加先锋兵的招募,机会要抓住。”
招募人才,有很大的机会能够做幽蓟十六州的官员,这种好事对家族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整个幽蓟十六州地区每天都有些乱哄哄的,接收的时候有个问题就是那些官员做完交接就直接回家了,基本上行政上处于瘫痪状态。
事情很严重,不是一个州府这样是各个州府情况都差不多。
李德知道这个事情后,心中一沉,他就知道隋炀帝不会这么容易妥协,原来是在这里等着他呢。
于是李德直接调任在幽州的官员带着实习的人才直接开始着手幽蓟十六州的事务,以为幽州为首,剩下的十五州府的管理制度官员任免全都由幽州总体负责。
搭建制度,第一项措施就是统计人口。
巨大的工作量让李德不得不再次派遣五万兵马先去做调查工作,先锋兵每天都有上课对于简单的书写都已经可以。
让他们去做人口普查在登记的问题上不会出现太大问题,最多就是名字写错,但这不要紧,有拼音代替总可以核对的。
有了先锋兵的加入事情办理的速度就很快了,百姓们看在眼里,即便没有官员也没有影响什么事情。
最关键的是他们听说了幽蓟十六州要照搬幽州的制度,分田分荒地,现在的情况就是现有田产全都被统一收归州府所有,当年的粮食全都由种植者获得,第二年分配耕种土地,多劳多得。
收成还是按照幽州的分配,多余的粮食由先锋兵统一收购,三年后多余的粮食可以自行售卖,没有限制。
税收问题基本上无需考虑,百姓们已经盼望能够早点实行幽州的制度。
另一方面则是鼓励商业发展,有相关的政令给予商人很多优惠,尤其是集中采购等等事情让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只要有运输队就能够赚到钱。
算是惠及一方的大事情。
原本幽蓟十六州的情况就比价复杂,听说李德要接手后很多人都在观望,很多富户都听说了幽州对商人的态度,鼓励商业发展,这是在他们印象中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事情。
而且很多人都想要加入到商业运输队中,不用做别的只需要出动马车就行,然后根据先锋兵的订单跟着马车对运输货品。
都是很多人组成的车队,沿途都有兵马护送,这种活用来投资就是稳赚不赔。
所以在李德接收官府之后,很多人都想找些门路打探些消息,可是先锋兵本来在幽州的时间就没有多长,哪里找门路。
有胆子大的直接到官府找到先锋兵负责的将领询问,很意外的真让他们打听到了很多情况。
比如水泥工坊的生产,可以加盟可以售卖,还有先锋兵采购大量物资的清单只要你是商人有这个能力能够将东西送过来,先锋兵就全都照常收购。
对于商人来说这可以说就是天上掉馅饼。
李德的鼓励商业发展也是没有办法,现在这边要什么没什么,鼓励商业发展就像用长途运输带动城市发展。
另一方面对于很多人口稀少地区的人都被列入被规划名单之中,将地区人口少的让他们搬家到在各个州府生活。
空出的地方就无需有人守卫,这样大大减轻了先锋兵的兵力压力,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城市发展。
城市里的人多了,商业才能快速的发展,各种工坊的手工业才能够兴盛起来。
现在没有什么好的生意可以做,但是烧制类的工坊早就按照计划好开始建设,大量的人力物力往出砸,每个州府几本能够保证有上千人在各个大型工坊工作。
另外李德还鼓励百姓进行养殖,牛羊马匹市场在这边的行情同样很好,很多部落想要获得物资就必须跟随国人交易。
这些多是暗中进行的,也是没人会说些什么的不成文规定。
隋国需要马匹,就只能通过这种途径,突厥部落的大贵族们都知道这种情况,而且有很多都参与其中。
没有办法他们太需要物资了,很多隋国的物资像茶叶,布匹都是他们的必需品,要么抢,要么换。
而抢夺并不是所有部落的行为,尤其是对一些要部落他们没有那样的实力,最终的命运可能就是被大部落吞并。
安逸的劳作方式就是过着游牧生活,每年都要在隋国这边进行交易,然后回去继续过游牧上后,突厥人也有爱好和平的,只不过今年的情况突然变了。
(iishu)是,,,,!
第五百二十一章 牛马市场
【】(iishu),
:
幽蓟十六州的商人们没有等来来自突厥的商队,都是纳闷呢。
李德则是得到了消息,自从李德派人去攻打突厥人后,始毕可汗带人逃走后对突厥部落内部进行了大清洗。
之后就一直开始吞并与扩张,哪里还有商队,以前的商队和闲散的突厥人现在都成了战士。
边外的贸易自然做不成。
情况出现后,得到消息李德没有掉以轻心而是让幽蓟十六州加紧完成交接和人才选拔与招募兵丁的计划。
为了募集资金,李德让卫里传出消息,幽州城将举办规模盛大的牛马行事,简单说就是卖牛马牲畜。
隋国对马匹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骑兵,兵部对此时非常的重视,听到消息后也派人到幽州。
没有几天的时间,幽州城就热闹了,来自各个地方的商人,有点人是跟着牛羊马匹而来,有的人则是奔着李德酿制的美酒而来,有的人为了琉璃而来,还有的人是为了收购粮食而来。
春种秋收,这都是一成不变的事情。
幽州城的酒楼生产红火起来,凭借独特的美食,每每让商人们都喜欢上了,甚至都有人写想要学习厨艺,等回去准备自己经营酒楼。
这些事情对李德来说自然是欢迎的,在长安城的时候烹饪学校,洗护用品加盟都是很有经验的。
现在的生意依然在造作,别看先锋兵的钱开支很大,但是李家的钱可是越来越多,跟他搞产业贴补先锋兵是两码事儿。
商人们过来都有着各自的目的,更有很多探子趁机混入幽州,这些都李德都安排红牡丹的人多加留意。
怎么着这些人岂是并不困难,需要耐心。
比如探子都是太有目的的所以会在某些关心的事情上出现探子的本能,比如在都督府附近就经常会有偷摸躺在墙角后面暗中盯梢的。
你说这样的人不是探子谁是。
如果是普通人顶多就在看看都督府,怎么可能逗留还四处的观察。
人多了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李德让衙门口的老兵们加紧巡逻,保证城内治安,不出大乱子。
另外一边李德安排卫里安排商人到幽州商行进行登记,比如对什么货物有需求,不管是参加厨艺学校,还是要加盟洗护用品,还是买美酒,都先幽州商行做记录。
不知不觉的卫里都不知道他的事情什么时候从带兵打仗变成商行负责人的,每天迎来送往这些商人,丰富的阅历经历让他已经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商人。
这次的牛马行的事情就由他负责。
李德将先锋兵退役下来的马匹都投入市场中,不多不少马匹就有五万匹,虽然马匹的情况都是淘汰下来的,战斗不行但是要是用来正常使用是没有影响的。
就算让战马再次踏上征程也不是不可以。
五万匹马,卫里精打细算,按照战马的平均价格来算,每匹三十贯钱出手,就是一百五十万贯钱。
如此财富抵得上隋国年收入的一部分了,这也是用这些钱来招兵买马的。
就算这些钱投入到幽蓟十六州的话,也不一定够用,所以除了牛羊马匹还有别的产品进入商人的视线。
隋炀帝将幽蓟十六州交接给李德的事情,李建成已经带着兵马回到太原府李家,将幽州城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告诉给了他父亲唐国公李渊。
“二十万兵马,以如今李德的势力,看来以后两家要常来往了,让人准备礼物送到秀宁哪里,就说是李家的贺礼。”李渊道。
什么贺礼,自然是李德将幽蓟十六州收归他手,此时的李渊已经改变了注意,有李德这样有能力的人在,如果不交好以后他们的李家的处境可能会孤立无援。
正好趁着这次的机会将关系缓和一下。
唐国公对这种事情可是真的拿得起放得下。
“是,二弟现在被任命幽州城守,恐怕不会回来了。”李建成道。
李渊摸着胡须没有在意,心思并不在李世民身上,听到李建成的话,嘴角露出一抹笑意,李世民是他儿子,当老子的能不了解自己的儿子吗。
为什么不让这样有才华有能力的人接管李家的事物和兵马,一个是李家的儿子都非常的优秀,要么能文,要么能武,更有像李建成和李世民这种文武双的。
只不过一山不容二虎,何况是李家这种环境,李渊自己都清楚这些儿子的性格脾气秉性都跟他相近。
优缺点都有,而野心**更是让他看在眼里。
尤其是他最出色的两个儿子,如果这让李世民掌管李家事物和兵马恐怕兄弟两的日子就难受了,甚至会影响到李家。
唐国公是个聪明的人,所以只能采取对他自己最有利的方式解决,那就是限制一方,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凭借李世民的能力已靠压制是根本没用的,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这不真就糟糕了,李世民直接离开了李家在幽州做城守,要是按照隋国和幽州的关系来看,李世民现在和他父亲是一个等级,而起还要高一些,因为城守是幽州文官中排名第一的,而唐国公李渊在太原府是通守,主管城中事务和兵马事宜,但是并不是说太原府就他的官职最大。
要论声望和勋爵国公自然是大的,但是要论职位唐国公可不是一把手,反而李世民算的上是一边手。
李渊笑是因为他太了解李世民了,**与野心一样都不少,能够安稳的为李德效力不过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上位。
李建成不知道他的父亲对李世民的能力如此看好,再说论谁也无法相信李世民能够在幽州夺权,这种事情说出来都是个笑话。
他们的父亲可不这么认为。
“世民若是能够在幽州某个好差事也是好事,李家的发展还是要靠你来实现。”李渊道。
李建成一听自己父亲都说这样的话了,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反正只有长子世袭爵位,现在李世民不在李家,那么他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
(iishu)是,,,,!
第五百二十二章又遇秦琼
【】(iishu),
“父亲,幽州方面传来消息,姐夫准备出手五万匹战马,目前价格没有公布,各地的牛马商人正在赶往幽州在。”李建成提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