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如意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花虎
如果他们真的绕远路进攻,那么事情的变化就会增大,危险会更大,因为他们要先面对突厥等部落。
所以贺必达等人从一开始想过绕路,但是不可行后就果断的放弃,他们知道大都督的想法,想要巩固地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人多起来。
明年春耕后,等待秋收将会有足够的粮食供应他们这么多人在兵城驻扎,同时还要吸收百姓过来继续耕种。
兵城的情况很稳定,敌人不敢贸然进攻,大冬天要是来进攻那就真的是来送死的。
幽州城的冬天很热乎,家家的火炕都已经用上了,冬天没有工作的人就在家中猫冬,李德让李世民下达政令,鼓励人口增长。
这种事情无异于又跟妇科医馆扯上关系,关于生育的知识等事情都是由医馆的人员进行宣传的。
城守府的人给予支持。
再有就是先锋兵的安家稳定也被提上了日程。
三十万兵马可不是小数目,他们在调动战士们给家里写信,让他们的亲人全都过来,对于士兵们的福利还有的。
比如安置家庭凡是先锋兵的家属到幽州后不用开荒,而是分得现成的田产,都是先锋兵们开垦出来的。
不过数量只有普通百姓安家后按人头的三分之一,而想要获得剩下的三分之二就需要来年亲自开垦。
如果不选择开垦,现有的田地足够生活的,过来就捡现成的这样的好事儿可不是谁都能赶上的。
士兵们的情绪很高,就这两年幽州的发展,凭借他们的实力,突厥人就没有来进犯,让他们觉得是时候让家里人过来。
他们对家人的想念也是一种抑制不住的情绪,总是羁押着也不是个事儿。
李德早就想着让士兵们的家人过来团聚,只不过一直都在忙着发展真的并无法面面俱到。
现在有了一些基础在做这个决定会事半功倍。
士兵们现在可忙了,写信的写信,经过一番动员,等冬天一过就派出兵马亲自接士兵们的家眷过来。
免去他们的担忧。
这个冬天,李德打算安静的享受家庭的温暖。
大冬天的没人愿意在外面受冻,倒不如好好陪陪家中亲人,顺便在做些好吃的。
“夫君,你要的山楂昨天就处理好了,要我们怎么做?”李秀宁问道。
李德看着已经洗净晾干的山楂,接过来道:“现在我要制作一个好吃的,你们需要等待。”
(iishu)是,,,,!
第五百三十一章 价格翻倍
【】(iishu),
制作冰糖葫芦,没有冰糖就用蔗糖,蔗糖都是李德吩咐人加工的,市面上都没有,雪白的碧塘在锅中与水熬开。
当糖浆出现小泡泡的时候,李德将串好的山楂在锅中一转,让糖浆跟竹签上的山楂充分的接触后快速的拿出来直接稍微用力的拍在旁边的干净木板上。
他一串接着一串,没一会儿功夫,几十串的糖葫芦就制作好了。
“来尝一尝,糖葫芦,酸甜可口,不过不能多吃哦。”李德嘱咐道。
有吃的谁还管能吃多少,直接将李德的话给忽略了。
“味道很不错,我去给父亲送一些。”裴青璇道。
“我拿些给父亲母亲去。”兰陵公主的意思就是给李德的父母送去。
“夫君,在多做些,我正好要去看看世民。”李秀宁接着道。
李德只能当起了小工,家中准备的山楂一下子用去一大半,制作了好几百串糖葫芦。
李家这些娘子们将唐忽略送给很多人品尝,兰陵为玉郡主送了一些,张出尘给李靖送了一些,这是李德嘱咐的,其实不仅李靖就连其他都尉都有份。
好几百串唐忽略都是李德新手制作的,即便很简单的东西做多了也是会累的,现在的他都不想再见到糖葫芦了。
不过第二天,一大群人全都来到都督府,都想继续品尝糖葫芦。
李德不得不将制作方法教给众人,他才懒得去做。
如此一来,一帮子武将可就来了兴致了,大冬天的也没什么事儿做,用屋子里的炉子架上铁锅便开始制作糖葫芦。
他们的举动让幽州的山楂价格一涨再涨,蔗糖没有就到都督府求糖。
卫里见状直接就拿糖葫芦来开设商铺,购买的人比较多,都有商人想要购置一批糖葫芦回去销售。
出人意料的是,生意就这么做起来了。
卫里的商行已经开了糖葫芦铺子专门制作糖葫芦进行售卖,冬天糖葫芦的保质期也很长,附近州府的商人都不辞辛苦的将这些货带走去销售。
这些东西可不是薄利多销,都是有钱人家能够买得起的,物以稀为贵这就是市场的行情,商人们将这些糖葫芦运回卖给有钱人家,赚几倍的钱。
即便是大冬天,商人们也甘心为了生意忍受天寒地冻。
卫里的商行经营的糖葫芦生意销售火爆,连续让幽蓟十六州的山楂的价格都涨了起来,要不是李德早就吩咐要储备一些,恐怕这个生意还真的做不起来。
糖葫芦酸酸甜甜的是好吃,但不适合多吃,山楂吃多了会导致营养不良,所以即便李家的人再决定好吃也是被限制的。
何况大部分的糖葫芦都被销售出去了,卫里的商行赚到了钱,李家赚的是蔗糖和一部分山楂的钱。
在这个冬季,糖葫芦的生意直接带动了蔗糖的生意。
李德怎么能够错过这么赚钱的生意,糖跟盐的价格都很贵,雪白的蔗糖连皇宫尚食局都没有,就冲这一点蔗糖的生意就是独一无二的。
现在的细盐还是来自于长安郊区的盐矿,运输都是很隐秘,李家储备的大量细盐就是供给先锋兵的,每年账目这笔收入并不多。
因为李德将盐巴销售给先锋兵可没有打算真的以此牟利,更没有必要这样做,现在的细盐储备不算太多无法在市场上放开了销售。
一旦让人知道细盐的消息那么肯定会引来商人的蜂拥而至,到时候价格肯定会一涨再涨。
如此这般李德就无法保证会不会有人以权谋私,先锋兵现在三十万人,有心人想要超操作还是很容易的,防不胜防。
蔗糖的情况也是一样,生意是好但是一旦真的做起来,情况可能就不同,不过李德身为掌管幽蓟十六州的大都督,实力已经具备,做蔗糖生意只要他不想没有人能能够从中分配利润。
李德已经接话开春之后就扩大工坊用来制作蔗糖,需要的材料还要到这南方提供,到时候又会需要大量的马车。
“夫君,卫里又来了。”裴青璇在书房找到李德说道。
“又是因为蔗糖的事儿?”李德问道。
裴青璇点头,继续道:“都督府储备的蔗糖已经不多了,照卫都尉这么采购法,估计争不过半个月就会搬空。”
李德能够理解,现在蔗糖在李家的饮食中已经必不可少了,就像他的母亲每天都要喝一碗糖水。
制作红烧肉的时候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放蔗糖,还有制作糕点,甚至连兰陵坐镇妇科医馆都对刚生产完的女子的饮食中都会有糖水这一项。
李德是更想销售,问题是数量不多,卫里做的糖葫芦生意也能够为他赚取不少的钱财,直接用来补贴妇科医馆的开支,算是环节城主府的压力。
“我去看看。”
李德说完就直接去了作战会议室,平时都尉们来找他都在这里。
“卫里,最近的唐忽略卖的挺好,今天又来购置蔗糖来的吧,不过你可要悠着点蔗糖的储备有限,下次来可能不能有那么多,你要有心理准备。”李德道。
“我明白,等我回去这批货的价格再抬一抬。”卫里笑着道。
李德越看他越有奸商的潜质,那笑容根本就是商人的样子,都不用争辩,身为都尉能够做到这样的还真没有。
对于经商,在别人眼中那点事有多想不开才会去做买卖,反过来看卫里倒是真的很喜欢做这些事情。
“我这次拿蔗糖回去,价格再翻一倍。”卫里道。
李德还能说什么,把自己当成商人的都尉,他都有些疑惑是不是自己当初不一定让卫里做这些事情。
现在来看卫里是真的投入了,举手投足见哪里像带兵打仗的将军,尽是一副唯利是图的嘴脸。
“你自己看着办吧。”李德淡淡道。
将蔗糖装车后让卫里带走,已经说明下次的蔗糖供应将会减至八成,可能再过半个月的时间和糖葫芦就无法在进行生产。
卫里很清楚,不过他不介意,他想的就是将糖葫芦的利益最大化,为先锋兵赚取更多的钱财。
几天之后糖葫芦的价格一再提升,倒运的商人们都感觉压力很大,价格涨势连番几倍,就算这样还是有商人进行采购的,只不过数量减少大半。
(iishu)是,,,,!
第五百三十二章 如此肯定
【】(iishu),
:
卫里见糖葫芦的生意做不长了,开始做起了饥饿营销,限量供应糖葫芦,最后的一批让价格翻倍的增长。
接着便开始售卖制作糖葫芦的方法,除了熬糖的手法之外最终要的是为了给蔗糖生意做些宣传。
商人们的嗅觉很灵敏,制作糖葫芦的秘方公开,将会引起来年很多小商贩投入到制作糖葫芦的生意当中。
到时候蔗糖的销量一定会大大提升。
卫里已经在李德行动之前开始铺路了,这可能就是身为生意人的敏锐嗅觉,到处都是金钱的味道。
李德当初就是为了给先锋兵增加收入才开设商行的,哪里想得到真的给卫里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
幽州的冬天商人们过的很高兴,百姓们待在舒服的屋子里取暖也很高兴,他们一年的收成和打工的钱是他们以前不敢想象的。
如今生活好了,手头有钱就想让生活过的好些,采买的东西也多了,幽州城的商人们的生意跟着红火。
早就打算到幽州来做生意的商人冬天刚过就带着各种布匹等物资过来,幽州城迎来了开店高峰期。
有了钱的百姓定制新衣服的很多,一时之间大型的布匹商行就连续开了三家,小的布匹行也跟着开启了几家。
生意都很好,让来投资的商人看到了事业发展的希望。
李德的下腹能兵们的衣服都是跟这些商铺进行定制的,三十万的新装,不但需要衣服帽子,还需要鞋子等。
幽州城的这些商行们想不赚钱都难,不过他们赚钱是一方面,在幽州是要缴纳商业税收的。
都是有严格的规定,办理营业执照按照年收入来制定收取税费,到时间会有人查账,一旦被查出做假账,将会被取消营业资格。
将会被纳入幽蓟十六州不受欢迎商家,权衡利弊收取的税费不多,如果有人在这个事情上动歪心思,着实是没有必要的。
丢了西瓜捡芝麻的事情是就得不偿失。
春耕前,幽州城迎来了新的百姓,大部分都是先锋兵的家属,还有这些家属们通过关系将有些关系的新人都带了过来。
城守李世民一直在忙碌,一直就没有停止过,登记入册,结下来还要划分耕地等事物,人手方面比上一年强多了。
至少李世民还是能够喘口气的。
大量的百姓来到幽州,大部分人都被安排到各个州府去,田产规划早就划分出来,人已到户,就直接分配,所有事情都是按照流程有条不紊的进行。
太原府武士彟的府上,上次从幽州回来后他带着一批酒水回来销售,直接让他赚取了几倍的利润,借给李渊的钱的本钱算是回来不少。
冬天一过,李渊邀请他到太原府任职,在举荐的过程中有了一些问题,朝廷官员以为武士彟疑似坐过商人行当而拒绝了举荐。
唐国公是谁,朝廷拒绝不是他拒绝,并没有放弃对武士彟的邀请,让其到国公手下办事,负责太原府的事务,这就不违背朝廷的规矩。
只不过是有实权没有功名罢了。
武士彟是想拒绝的,但是奈何经不住李渊的劝说,于是决定等开春后投到唐国公门下做事情,凭借他们的关系其实就是对外的一个说法。
唐国公是真的想将治理太原府的事情交给武士彟去做,他好有更多的时间训练兵马,有了战马,打造骑兵是很有必要的,钱不能白花。
再有一个就是他还需要武士彟家中财力的支持,所以人必然是要留在身边的。
“武士彟,你总算来了,上次你差人送来的酒可真是不错。”
刚见面老哥俩就开始闲聊起来。
武士彟还是很懂规矩的,直接说道:“幽州的美酒确实很好,只不过在一个月前已经卖光,就留了两坛自己食用,唐国公既然喜欢我差人送来便是。”
“哪里的话,只要你能来帮我治理太原府我就很高兴了,来酒宴已经备好咱们不碎不归。”李渊直接将武士彟带去喝酒了。
菜过五味酒过三巡后,唐国公轻声问道:“武兄,你了幽州觉得李德此人如何啊?”
聊正事的时候武士彟还是很谨慎的,他对李德的印象很不错,随和,感觉不像是一个上位者,但是给人的感觉很舒服。
不像现在跟李渊在一起都明显能够感觉到上位者的气势,两个人虽然一口一个兄弟叫着但是都是场面话,客套话,能够有六成真心就已经很满足。
“李德我已经见过,感觉像个普通人,没什么架子,仅此而已,或许是深藏不漏吧。”武士彟心中就是这么想的,能够将幽州城治理的井然有序的人会是个普通人吗,或许真的是藏拙。
李渊思考起来,他是想通过接触过李德的能够多了解一些,每个人对李德的评价和态度都不一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