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唐如意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花虎

    李德很冷静的将几人的心思给打住了。

    “大都督,目前来看造船走水路最为稳妥。”贺必达说道。

    在两个选择中,贺必达是主张走水路的,因为距离近只要有足够的船只就能够将兵马和物资运过去,直接登陆作战对他们来说有极大的优势,缺点就是需要造大量的船,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可能是三年,五年,甚至十年。

    所以史怀义等人比较认同走北蛮的路线,先打北蛮再取高丽,问题是依然受到地形的限制,需要穿越很长一段距离,物资压力很大。

    优点可能就是能够先征伐北蛮将辽北的势力全都掌握在幽州的手中。

    就这个两个选择他们已经商量好长时间了,最后都没有得出结论。

    李德没有点头,他是倾向与走陆路的因为一开始他就没有想去攻打高丽,所以占领辽北才是他的目的。

    只不过若是能够顺便将高丽,新罗百挤多一举拿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李德话头一开都尉们又来劲儿了,征战沙场才是他们感兴趣的,打下来的江山比被人给予的更牢靠,就这一刻对隋炀帝的好处全都抛到了脑后。

    他们知道所有的好处都是建立在他们能够打下高丽,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可不是凭借勇气,人数就能够成功的。

    “如何决定请大都督明示。”贺必达说道。

    李德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想要强大单单在陆路称雄是不行的,早晚都要发展船业,大海的资源是陆地无法比拟的。

    更是有独特的战略意义。

    只是眼下却不能够直接开启海航,现在先锋兵家大业大但是没有底蕴总不能赚多少钱就花多少钱,那样是无法长久的。

    “先锋兵与北蛮注定会有在一战,突厥与铁勒部落等都有联系如今突厥兵马折损甚大肯定会与其他部族联合,不能让他们团结起来,咱们的战斗计划要尽快布置。”




第五百五十八章 必达管理
    李德没有墨迹,他想要的是以进攻代为防守,在敌人没有准备的时候直接将其发展的势头打破。

    “是。”贺必达道。

    这算是开了一个小小的会议,随后兵城就开始了部署,关键的还是练兵,适应环境,另外就是储备物资。

    李德等人算过时间,战斗准备要等兵城附近今年收成之后,战斗时间将会延迟到来年雪化。

    准备的时间有些长,但是这个时代属于正常情况。

    李德很担心高丽人会趁机捣乱,所以兵城集结的真实兵马人数绝对不能暴露,所有办法只有再从幽州调兵。

    如今的幽蓟十六州经过发展每个州府都能够集结出万八千人,经过不到一年的训练虽然跟先锋兵的精兵标准比不是太达标,但是比起隋国的兵马就好的太多。

    只不过没有经历战事的兵都是发挥不出来兵勇的战斗力,在先锋兵当兵这可是大事,就在李德制定计划后,幽蓟十六州和商人们就全都行动起来。

    新兵全都在成了补给辎重兵,到达兵城之后会跟当初李德来的时候一样,要进行适应,其实就在兵城生活几个月就能够适应。

    这几次的补充除了兵马更多的还是来自幽州方面的百姓,只不过这些百姓都是受雇佣来兵城种田和帮助收成的。

    很大一部分来的都是工匠,长工,反正幽州城花费,工匠们在哪里都是卖手艺的,在给足了酬劳后便跟着补给的商队过来。

    兵城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不堪,十多万士兵每天训练休息之后都是要做工的,盖房子就是他们的基本工作。

    先锋兵们都没有怨言因为出工干活是有额外津贴的,更有很多人想要加班但是这种事情真的不可能。

    李德才不会让战斗力的时间全都用在这个上面。

    等商队和雇佣的百姓过来后才发现,这里的房屋比幽州城房屋还要好,居住环境也好,绿树红花的,看着就让人心情舒畅。

    其实这都是李德等人在的考虑,现在的兵城是一座兵城,但是辽北这边注定是要有百姓入驻的,大片的土地等待开垦,大量的森林资源物华天宝。

    李德是个很注意细节的人,改变发展都从一可以潜移默化的事情开始,比如独栋院落,比起长安城,洛阳城等大城市的宅子可能要小一些但是足够的精致。

    居住的普通百姓都居住在独栋院落当中简直跟居住在大宅子的缩小版一样,至少比幽州城的房子还要好。

    尤其是工匠们他们对居住的环境并不太讲究,但是见到这种独特的房屋格局后都开始琢磨起来。

    兵城没有文臣,很多分配房屋的事情总是要有人做的,所以贺必达就直接被李德点名负责这个事情了。

    贺必达翻阅着登记的工匠,按照人名开始让人进行分配,现在他们居住的房屋都是兵城的财产,等于是工房。

    但是李德一开始就是想将这些人留下,所以在开出的条件中就已经说明,如果他们愿意留在兵城,落户那么房产就属于他们。

    等于是白送,而起工钱还是正常的支付,还有一个规矩是比较严格的就是如果落了户离开的超过三年的时间将会没收房产。

    其实他们工作都是幽州城支付工钱,实际上最后都会变成兵城来进行支付,这些长工若是真落了户不想在兵城出力,只要离开就什么都没有。

    甚至还会遭到幽州城的通缉,从这些条件上来看应该不会有人选择无故离开。

    为了留下这些人李德等人还是真的动了不少的脑筋,走的策略就是先将这些工人留下,落户后还有田产分配,如果将亲戚朋友叫来还能够得到比平常人多一些的田产。

    可能会有人将人叫过来然后多得田地,要是耕种不过来就放着,这种情况是不被允许的,一旦发现你家有田产荒废不耕种,会连本带利的进行罚款。

    情结严重的将被取消兵城户籍,赶出兵城,倒时候上了黑名单在幽州的势力范围内都不准开店经商,工作。

    最终的下场只能离开。

    给予鼓励的时候还会进行限制。

    贺必达最这些事情并不擅长,但是李德跟他说把这些事情当成在分配兵丁,管理兵营之后,事情就开始得心应手了。

    “贺都尉,今天到达的工匠有三百五十二人,已经分配完毕,其中有一百零二人已经落下兵城户籍,明天要进行分土地。”

    贺必达听了汇报后将统计的卷宗拿过来,直接将来人打发走了。

    坐在兵城中翻开,他需要进行核对,这些东西这几天已经很得心应手,只不过他的时间被占用的满满的,已经好几天都没有巡视士兵们训练。

    不过有大都督坐镇那些士兵不卖力都不行。

    处理完事务后,贺必达看了下时间晚饭都来不急吃直接就去找李德商量事情。

    贺必达见到李德后,一句话就是“大都督,你要救我!”

    李德一阵错愕。

    “有话直接说,你这整的真是吓人。”李德道。

    “大都督,末将以为管理琐事需要有有文臣的来做。”贺必达道。

    李德看了他一眼,其实他早就知道贺必达会来,毕竟这种事情不是谁都能够做来的,其实李德是故意的,并不是刁难他,而是在锻炼他。

    掌管一方之地可不是只会打仗就行,处理事情都是很繁琐细致的,能够坚持这么长时间已经很出人意料。

    “哈哈,原来是这个事情,其实我忘了跟你说,从幽州城临时调配过来辅助你的文官已经在路上,到时候你就不用这么忙了。”李德道。

    听了这话贺必达没有高兴反而有些沮丧。

    “大都督,你还让我做这个吗”

    “掌管兵城要文武双全,你的能力就是最好的证明,你行的。”李德道。

    贺必达年纪不大就是平时比较安静,不像史怀义做事情都带着脾气,丁齐林更是喜欢热闹,所以一直给人沉稳的感觉。

    这份沉稳正巧成了他最大的优点,有大局观念又沉稳的人,不正是掌管兵城的最佳人员吗。

    在李德这里选拔任用人可不是只看单方面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更重要。

    datangruyg

    。



第五百五十九章 是大米花
    贺必达此时的心态是崩溃的,李德说给他安排两名副手辅助他结果却是事情越来越多,半个月的时间工作量增加了一倍。

    好在他这边增加了两个新人,又有一大群的护卫帮忙才足以应对,除了忙一些也不是在没有收获。

    至少在处理繁杂的公务上积累了经验。

    秋收季节,李德一直都坐镇兵城,来来往往的商人,支援的士兵,雇佣的工匠和百姓,几个月的时间兵城人口大爆发。

    明年春季开垦的田产土地面积都已经划分,所有事情都处理的妥妥当当。

    今年的收获就是给所有人希望,所有开垦土地的收成全都归兵城所有,十万兵马集体劳作,粮食堆积到新设立的几个仓库全都爆仓。

    之后的粮食不得不直接卖给粮商,让他们快些将粮食运走以免因为保存不当造成损失,李德很忙,即便有商人的车队帮忙运输减少一部分囤积可是粮食才刚刚收到一半,剩下的粮食要堆积到哪里呢。

    “史怀义,将兵城的营房全都打扫出来,让士兵们在兵城外搭建营帐居住,粮食要紧速去办理。”

    李德下达命令后,连他现在所在的指挥部都在用来囤积粮食。

    今年的秋收可能有人为了粮食减产,收成不佳而烦恼,可是在幽蓟十六州和兵城一带正好相反。

    全都要归功于幽州的化肥工坊,在兵城也有一座化肥工坊,还好兵城的兵马众多,牛羊马匹都能够提供原料。

    兵城的收场都靠化肥增产,具体收了多少粮食没有人真正知道,士兵们收粮食都是负责干活,辎重兵的车队负责运输,最后入库的又是另一些人。

    现在只有负责统计的贺必达才知道具体的数量,整个兵城内除了负责巡逻的已经没有别人,就连李德都已经搬出了兵城。

    “哈哈哈,今年真是大丰收!”

    贺必达,史怀义,丁齐林等人都知道了今年兵城的收成乐的嘴都合不拢了,整个兵城现在堆积的全都是粮食。

    足够十万人吃上五年的,还要说顿顿都管饱这种。

    李德没有待在营帐中而是在他的专属马车上正在研究接下来的事情。

    “大都督,从幽州送来的信件。”

    李德接过信一看,李世民的信,上面写了幽州城他不在的时候一些情况,重点写了秋收的情况,今天的收成比去年增加三倍还多,百姓们下一年可以说是丰衣足食了。

    随后李德在将他写的开办养殖场的事情用书信的形式让来人休息一天后送回幽州,同时也将他的计划交给了贺必达让他来执行。

    鸡豚狗彘,李德看着兵城内的粮食是很高兴,可是总不能支持粮食不吃肉食,而且粮食太多显然已经足够,明年粮食会更多到时候就真的没有地方放了。

    必须想着解决办法,于是就有了粮食转化成肉食的计划,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开个养鸡场。

    鸡蛋高蛋白食品,还能够进行腌制做成容易保存的松花蛋,鸡蛋能够做成各式各样的糕点,烙饼。

    从而改善士兵们的伙食,增加肉食,可比养殖牛羊马匹要有更高的经济价值,于是为了开办养殖场。

    士兵们现在可有事儿干了,进山狩猎,一方面能够弥补肉类食物的需求还能够为养鸡场储备品种,以后可以促成改良。

    商人们是闻风而来,不仅仅是兵城,整个幽蓟十六州都兴起了养鸡的风气,幽州城为了能够快速收购大量的崽鸡开出了高价收购。

    商人们成批量的运输不但能够将运输费赚回来还能够有相对可观的收入,就这样幽蓟十六州再次聚集了天下商人。

    有走海路转陆路的,也有走江渠赶再转陆路的,入冬之前商人们则是有了一个赚钱的奔头。

    不单单是幽州城,如果运到兵城价格还要翻倍。

    很多商人都选择去兵城送货,能够赚钱不说还能够收购比幽州城还低价的粮食,一来一回,一年的收益至少增加两三成。

    商人们可都想在入冬前将这些利益拿到,就这样兵城的养殖场发展的比幽蓟十六州还要快,其实关键这还是多亏幽州的支持。

    现在幽州城的发展基本已经定型,偏向商业城市所有的物资全都是靠商人的交易,粮食足够,产业也正在发展。

    凭借李德提供的计划慢慢的发展,成就大型繁华城市是迟早的事儿,现在兵城的定位就是先锋兵的粮仓。

    农业发展现在已经能够满足支持幽蓟十六州的发展,甚至其它各个州府也是可以受到益处的。

    问题还是积累底蕴,兵城别看现在的养殖场办的热火朝天的,实际上都是为了来年的征北准备的,战备物资最重要的就是粮食。

    单单靠粮食只能起到充饥的作用,李德可不想将士们长期战斗因为营养不良而减员。

    在他的能力范围,改善伙食是很有必要的。

    大雪降临,今年兵城的冬天格外不同,以往将士们都是居住在兵营中的,今年因为粮食的事情,李德直接让士兵们落户兵城直接分了房子和田产。

    将士们的田产耕种都是由兵城负责,如果出不了工的可以用收成的几成来进行支付雇工耕种。

    除了李德带来的先锋兵精锐没有这样的待遇,贺必达将原有的兵马都做了统计,愿意落户的直接分配。

    剩下来自幽蓟十六州的他们大部分人家中已经在幽州等地落户,所有这些人只能有一个户籍,没有落户分房子的士兵全都被安置到临时兵营中。

    都是砖瓦的房子,只不过是大通铺一个营房能够居住二十多人,冬天有暖气炉子,暖壶的很。

    李德看着房子外面的大雪,一天的时间积雪已经没入了脚踝。

    “瑞雪兆丰年,来年的收成会更好。”李德随口说道。
1...218219220221222...2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