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如意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花虎
现在他们是真的怕了,由于新罗国和百挤国的损兵折将,现在已经无法调派兵马支援高丽国,他们已经决定要找个合适的事情对隋国妥协。
只不过这些小国仰仗着他们地理位置优越,不到关键时刻都是不会先开口的。
高丽国很担心两国的妥协所以在一些事情上都是一直在商量,贵族之间,商人之间都加大了来往。
增加利益捆绑,但是真正能够牢固就只能看具体的情况。
“将军,斥候们都回来了,兵城暂时没有异样。”
兵城的练兵都是在兵城以南的方向,加上道路都被巡逻封锁高丽的探子很难过来,所以很多先锋兵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道。
整个冬季先锋兵的兵城都是非常平静的。
实际上兵城现在已经成了一个超大的储粮仓库,能有什么动静,整个先锋兵都在兵城的后面,距离居民住房都离着好远,探子就算远远观察也什么都看不见。
“继续盯着,不能掉以轻心。”苏盖文吩咐道。
苏盖文丢了一只耳朵,留下的疤痕让人见到不寒而栗似乎受伤之后狠厉的性格又加重了几分。
高丽国的高层们已经有心与隋国谈判,没有人想要战争,但是苏盖文除外,涉及到**野心,要是没有了隋国的威胁他正大将军将没有太多的话语权。
正是因为战争,经过三年的经营现在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话语权,可以说只要他一句话举国战争是可以打起来的。
但是他不满足,他想要更多更稳固,最快促成他实现**的方式就是战争。
高丽兵马在上一次战斗中也是很大损失,相比新罗百挤要好很多了,毕竟人口基础要强于两国,组织的兵马而已是多一些。
没有一天是对边境放松的,紧张的气氛让高丽兵马都感到非常的疲倦。
“雪化了。”
苏盖文感受着天气的变化,再有一个月的时间就是先锋兵们耕种的时间,那个时候可以轻松些,农业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最重要的。
怎么可能在耕种的时候来打仗,从来没有遇到过。
正思考着的时候,高丽斥候火急火燎的赶回来,刚进入营帐就大叫道“将军不好了,先锋兵集结三万兵马正在朝着咱们这边而来。”
苏盖文坐不住了,马上从营帐中急忙赶到山腰间瞭望,站的高看的远可是等了几个时辰都没有见到兵马。
原本紧张的心情此时更加的紧张,因为不知道对方要做什么压力是出奇的大。
“斥候回来没有”苏盖文已经连续问了十几次了,身边的将领怎么回答,斥候什么时候他们也不确定也在着急。
“快看斥候回来了。”高丽的斥候很不容易,每次一来一回都要怕山,翻山越岭的,马匹根本就过不来,所以斥候们的马匹都是好不容易才运过去的,都藏在隐蔽的地方。
上次苏盖文带着二十多万人翻山越岭可是着实费了一番力气的。
“将军,先锋兵在二十里外安营扎寨了。”
苏盖文眉头皱起,现在情况已经出乎他的意料,根本搞不清楚是先锋兵要攻打他们了么,安营扎寨是很平常的事情,这目的就是要打长时间的仗,值不够将兵营按在他们的附近这个就有点让人疑惑。
二十里真的不远,若是真的偷袭赶路用不上多长时间的,没有人会希望大营会被偷袭,这需要足够的兵力和强大的自信。
先锋兵就这么做了,史怀义亲自敌对,三万人携带了大量的物资可以说要是真的见识到这支兵马给人的印象肯定是长长的车队。
史怀义则到达地点之后便开始吩咐手下们做事情,攻打高丽已经制定要从平定北蛮开始,而高丽人是他们的主要防范目标。
怕这些人半路捣乱,发起突袭对他们十分不利,李德就想出这么一个“步步为营”的办法。
虽然建设城池所需人力物力都是极大的,但是等攻略北蛮后这边势力注定是要迁徙百姓的,到时候没有兵马保护可不行。
于是前哨兵城池的计划就出炉了,为了防止高丽人出什么幺蛾子,直接在他们的眼皮子好底下建设前哨兵城用来囤兵防守。
史怀义就是坐镇兵营建设的,现在的人不多,主力兵马现在依然在兵营准备进行开垦农田与百姓们一起劳作。
工坊的建筑材料早就堆积如山,都是储备建设房屋和发展城市的,现在先拿出来建设兵城。
李德此时就感觉他在玩养成战略游戏一样,桌子上的各种建设图纸已经摆放的到处都是,兵城的现在可不仅仅有兵。
养殖畜牧业发展的不错,更有工坊支持兵营的发展,烧窑工坊,水泥工坊,石料工坊等等都是随着建立兵城的时候发展起来的。
将资源运到前哨去,盖起兵城只是时间问题。
“大都督,史怀义只带了三万兵马,万一高丽人借此机会出兵恐怕会有危险。”贺必达担忧道。
第563章 意料之外
“不会的,那个苏盖文很清楚他们的优势,吃了两次攻城的亏,如果他们真的敢来第三次,不是正好合了咱们的意,就怕他没有这个胆量。”李德道。
前哨兵城建设速度很快,水泥与砖石,大部分用的都是烧制的砖块,三天的时间所有人额都在挖坑,城墙地基非常的重要,其中还加入了少量的铁签子。
为什么要用铁是因为这样能够缩减城墙厚度且使得城墙稳固,增加牢固又能够减少材料的投入。
前哨兵城的计划是能够容纳五万人,属于好纯粹的兵城,以后用来屯兵,除了城墙是一个大工程之外,里面基本都是营房和仓库。
石头是城墙必不可少的为了增加坚固度城墙的最外围全都是用石头堆砌而成的,城内的部分相对比较简单都是用砖头制作的加固梯柱。
苏盖文的探子每天都在远处观看,先锋兵都没有搭理这些人,意思很明显就是要让你们看看,这里将会盖起一座城池。
一多月的时间,春耕开始了,不仅兵城开垦了大片土地,就连前哨兵城这边也规划了田产耕种,目的就是为了以后满足前哨兵城的自给自足。
耕田规划的地理位置很好,周边的主要道路都设立了巡查岗哨,一有情况可以用狼烟进行联系,平时还有巡逻骑兵,安全可能无法真的保证,但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想信号释放出去是一定的。
苏盖文这一个多月就看着先锋兵的城池搭建起来,大量的物资和人力保证了工程效率,对他们来说这样的建设进度是他们做梦都想不到的。
当前城池快要修建完成,苏盖文只能看着着急又做不了什么,出兵去攻打他们现在兵马数量不够,就算有足够的兵马他们也没有这样的勇气。
“将军,再不出兵恐怕就来不及了。”几名手下提醒道。
苏盖文何尝不清楚,他的担心比任何人都多,但是他又能够做什么。
“将消息带回都城,调集五万兵马在这里驻守,既然他们在山下修建城池那么咱们就在这道山崖屏障处修建城池。”
苏盖文的话立刻让一众将领错愕,在山上修建城池这样真的行么,耗费的人力物力是他们能够承担的吗。
但是既然这大将军都这样说了,他们只能服从命令,就这样高丽人鬼使神差的也开始建造起城墙来。
先锋兵的斥候见到后立刻将消息传递回来,李德等人现在都知道高丽人在这修建城墙,李靖在研究高丽人意图后,说道“大都督,若是让高丽人的城墙修建成功,恐怕这条路就将彻底封死,想要攻打几乎不可能,不过好处是他们同样过不来。”
“有什么好处,把自己的路都封死了,眼前看着像是么有办法,但是他们能够将整个边境全都封死吗。”李德道。
“大都督,如此一来高丽人岂不是帮了我们,咱们前哨兵城的目的就是为了盯着他们,现在好了,能够节省大量兵力,可惜了已经投入的物资。”贺必达道。
“一点都不可惜,前哨兵城的建设跟防范高丽人只不过是有一些关系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咱们需要这样的前哨,能够屯兵,储粮,等迁徙百姓过去后开垦土地发展农业,如此循环,辽北区域迟早能够发展成幽州一样的州府城市。”李德道。
贺必达想了想还真是这样,心说不愧是大都督的策略,步步为营真的是好办法,对于治理这些空阔的土地是有效的。
李德都没有想过会有这样的反应,忽然觉得苏盖文真的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别看现在局面看似对先锋兵有利。
实际上若是他是苏盖文他早就会下达建成强的命令,比起用人驻防不如建一堵墙,让人无法轻易越过,甚至是不可能越过的墙。
留下大部分人力去做更多的事情。
前两次高丽联合的兵马虽然打败了隋国兵马但是他们搭上的人力物力同样不少,即便有缴获可毕竟是有限的,拥有多一些兵甲也无法避免国力不足的根本问题。
现在看到先锋兵是不可能离开,建设兵城他们现在已经处于被动,能够有此对策真的是很果断。
“苏盖文此人很难对付,他们既然已经筑墙咱们的前哨兵城相对安全一些,但是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李德嘱咐道。
开垦田地的期间,所有并马只留下了必要的数量,其他人全都投入生产之中,一年的时间幽蓟十六州招募了不少的兵马。
一部分补充到了兵营,还有一部分就是到了年龄或者受伤的老兵们被调回城内全都安置在了城内联防的工作中。
退役的老兵根据统计有一万人,都是受过伤或者年龄符合标准的,别说什么六十岁,此时不同未来,现在到了中年就已经相当于后世的老人了。
李德是强行让受过重伤和达到四十五岁的士兵们退役安置的,其中几个都尉的护卫团内退役的人很多。
都是出生入死百战老兵,在李德的计划中推行后这些有战功的老兵都在衙门口当差,生活一样的简单。
幽州城内不但有退役安置工作的计划,还为没有成家的士兵们考虑相亲的事宜,春耕之后,李世民就在操持这些事情,整个隋国都听说了,只要有女子肯嫁入幽蓟十六州的田产分配都是一样。
如果是嫁给先锋兵,那么直接分配开垦好的田产,福利多多,而且不讲究改嫁的事情,在幽州城的政令中也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
很多百姓将幽州城生活的消息用信件带给亲人们,很多人见到后都不相信,鼓励经商只在市场摆摊都不用收税费。
先锋兵从来不征收什么人头税,只有分得的田产前三年的固定收成是需要被低价而收购的,都是有钱赚。
两年的时间,就算是假消息也给烟消云散了,但是实际情况却不同这个消息不但没有消失反而越传越广。
好多人都向往到幽州生活,商人们今年的通商数量都在持续增长。
第564章 炀帝三征
他们现在知道了,想要经商赚钱那么去幽蓟十六州,开办工坊手续都很快落实,达到足够规模还会减免税费。
要是做幽州的专职商人福利更多,等于是私营变成了官营,钱是少赚了些但是说出去体面。
幽州商会,在商人们的心中已经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幽州缺什么货,物价情况,招聘推荐人才,只要加入商会在这里就能够一条龙服务,说三天让你开张就绝对会按时开张,就是这么的效率。
时间一天天过去,幽州城外大量兵马调动,在没有人注意的情况下没有引起注意,倒是人们发现最近去兵城的商队越来越频繁。
这些事情都没有逃过探子的眼睛,几天后江陵的隋炀帝就收到了来自幽州,兵城的消息,身边的老公公将情况都仔细的汇报。
“这个李德要搞什么,在高丽人的眼皮子底下修建城池”
隋炀帝惊讶的同时想着若是换成朝廷来建设城池貌似没有几年的时间如此工程怎么能够完成,先锋兵不过不到两个月工程进展大半。
得知高丽人在山上筑墙后心情很糟糕,如此一来想要攻打高丽谈何容易,就算再出动百万兵马也是素手无策。
“幽州出兵五万到兵城消息准确吗”隋炀帝问道。
“回陛下,千真万确,据商队运输的物资来看兵城现在至少囤兵二十五万。”老公公说道。
“二十五万,幽州不是只有三十万兵马,调走这么多他们要做什么”隋炀帝疑惑道。
老公公脸色平静,道“自从李德接管幽蓟十六州后就在积极募兵,现在估计总兵马人数或许能达到四十万。”
“四十万,他哪里来的钱养活那么多兵马”隋炀帝质疑道。
四十万兵马,可不是说说的而且众所周知幽州全都是骑兵,这份底蕴就算是隋炀帝都不是随意能够动用的。
如今或许只有靠山王能够与李德有相同的实力。
“陛下,幽州近几年大力发展商业,现在的幽州被人们称为商业之都,先锋兵的大量金钱都是通过贸易与税收得来的,具体的情况是这样的”
隋炀帝本来没有心情听下去,但是他真的好奇为什么幽蓟十六州能够养得起四十万骑兵,就算长安和洛阳的收入加在一起也不一定说能够在三年内拉起这样一支队伍。
老公公将幽州的商业发展的政令等详细的说给隋炀帝听,只不过农业不按人头收税岂不是减少了很多税收。
“这个李德怎么做出这样的傻事。”
隋炀帝是想不明白不靠田产农户的税收,将钱财税收都放在商人身上,怎么可能积累那么多的财富。
在他看来李德就是变相盘剥商人,说的好听鼓励商人经商,到头来百姓们都成了这些商人开办工坊的长工。
这些人都去做工,田产怎么办,全都交给幽州城来负责种植,于是雇佣百姓种植又多了长工,如此反复,以后百姓没有田产必定会大乱。
隋炀帝想的李德岂能想不到,只不过结果却并不一样,手工业者的数量增加外来将会形成手工业阶级,实际就是俗称的无产阶级。
只要勤劳做工,赚取的报酬与幽州为手工业者的福利来看,能够让他们具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和社会认同感。
大乱肯定是不会有的,因为发展到这个层次的时候,前提必然是吃喝不愁,田产将不会主动百姓的生活。
更不怕天灾,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经受得住天灾,收归土地之后这部分风险幽蓟十六州的官府是要承担这份风险的。
隋炀帝知道幽州政令之后反而高兴起来,也不管二十五万兵马的事情了,但是身为一国之君考虑问题是非常全面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