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全知全能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李仲道

    音乐本来就是许广陵童年少年时极主要的浸染和爱好之一,而此时,又得益于他的精神和记忆,这一切,都让他跨越了时空,超脱了单纯的想象的极限,来到了恍如真实的音乐殿堂之中。

    这一沉浸,时间就被忘却。

    有着经验,所以许广陵是早早地设定好了闹钟的,而待闹钟响起,许广陵收拢思绪站起身来的时候,却是在想着,是不是有必要建一个音乐工作室了。

    因为就刚才的这一个多小时,已是有无数的乐思乐句,在他的脑海中诞生。

    这也是可以想见之事。——

    在大海边散步,潮起潮落间,怎么可能没有贝壳。

    晚上,章老家,书房中。

    如名片大小的一段松片,被蒸熏着,在散发出松香味道的同时,也散发着看不见摸不着嗅不到的无形雾气。而鼻中嗅着那松香的味道,许广陵却忽然在想着,是不是可以把那几种木料混合,做出香片来?

    一者,这松片并不是那雾气的理想承载体。

    二者,这松香也有点太杂,在神农诀的分析下,其得分并不理想。

    所以,混合香片,可以尝试一下?

    夜,公园中。

    静静地坐在长椅上,许广陵双目微阖,身心安静。

    状态进入得很快。

    也就是在许广陵坐下三五分钟之后,整个公园便渐渐虚化,丝丝缕缕的雾气出现在这公园中,把整个公园给包裹着。不知是否是许广陵的错觉,他感觉,这雾气比前几天或者说刚开始的时候,似乎要略微稀薄了那么一些?

    但这感觉很轻微,许广陵并未着意,此时此际,也不允许他着意于其它任何事物。思绪但有浮动,甚至但凡有了思绪,状态必定退出,这已经是他经历了好多次的情况了。

    从身到心,从内到外,整个天地都安静着。

    只有丝丝缕缕的雾气于这天地之间微微,就如湖中的水草,于静流中若静若动。而在许广陵的感觉中,他自身,也正渐渐地幻化作一片湖泊。

    雾气,在这湖泊的周围缭绕。

    慢慢地,不知从何时起,雾气化作液滴,液滴化作雨丝,一场小雨,就这么地在这片小天地间下了起来。

    点点滴滴的雨点,滴落在静水湖面,若音符,若天籁,大大小小的涟漪扩散,一幕安静却美丽就此铺展,仿佛春天来了,漫山遍野,无数的花草盛开。

    许广陵就沉浸在这片安静并美丽中。

    意识淡照,若有若无,似乎可以就这样直到亘古。

    但这当然只是似乎而已,不知过了多久,许广陵如从梦中醒来,天地微微一荡,只一瞬间,那之前的状态已是杳然无踪。他的身心仍然安静着,但湖泊什么的,雾气什么的,小雨什么的,都如风逝去,不留一丝痕迹。

    第二天上午,睡梦中,云气聚,春雷生的那一幕再次上演,九个节点的第二个节点,被再次冲开。

    中午,许广陵再次接到了物流的电话,大傻佳公子他们发来的材料,到货了。

    已经有过一次具体操作,许广陵这一次就完全是有条不紊,场地用具工序之类,皆如上次,这不需要多加任何考虑,惟一和上次不同的地方在于,上次,许广陵是一切按照梦中进行。

    而这次,神农诀在手,他已经可以自作主张。

    粉条制作之前,人参薯粉野山药,这三样材料的功用,详详尽尽地映现于许广陵的脑海中,然后从单料到混合,因为有着最终的目标作为参考,是以,哪怕只是三样材料的配比,也依然让许广陵获得了相当不少的心得。

    其实在这方面他现在就是一张白纸,任何的经验对他来说,都是心得。

    而几番实验之后,许广陵也终于肯定,这一次,他终是可以做出完美级的粉条出来了,一如梦中展示。

    当然,具体如何,还需结果来验证。

    这一夜,许广陵没有去公园。

    然后第二天,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没有春雷生的那一幕,当然,第三个节点什么的也自然是浮云。虽然还不能就此百分百地断定影响这一切的就是那雾气,但其实也差不多了。

    只要在去不去去不去,这之间来回地切换几次,结果究竟如何,其实是明摆着的。

    ==

    感谢风起清秋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鼓手破的月票捧场。




第228章 天平
    对习练太极拳散手开天步五指戏伏羲诀这种事,许广陵之前一直是顺其自然,而现在,却莫名地多了一份期待。

    其实也不是莫名,眼看着进度得以加速,而且是不知多少倍的快进式加速,那连接五色花中红色花的九个节点已然被冲开两个,这让许广陵情不自禁地想要把剩下的七个节点,一口气给冲开。

    甚至都与冲开后的结果无关。

    嗯,也可以说是某种强迫症吧,不完美不舒服症。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他的心思便更多地向这个方面沉浸。在经过两番去与不去之间的试验,得出那雾气确实是习练伏羲诀的推进器而且是强大推进器之后,每个夜晚,许广陵是必去公园。

    然后他就再次证实了另一件事。

    那就是随着他的吸纳,公园里的雾气,确实是一天比一天地减少。

    看着那简直是漫无边际的茫茫雾气被他一天接一天地吸纳到稀薄再稀薄,许广陵简直都有点惊悚,被他这种鲸吞式的吸纳给吓着了。在此之前,他是怎么也没想到,他的身体,可以吸纳这整整一片小天地的雾气。

    虽然那雾气是若有若无,不是实物,但这也依然太夸张了。

    而相比之下,经他灌注到木料玉石中被两位老人吸纳的雾气,根本不值一提,两者大约类比,怎么也在一比一万以上,甚至更离谱。

    就是这少到可怜的吸纳,都让两位老人的精神确实是可见的一天比一天旺盛,这个结果,让许广陵在瞠目结舌之余,也依稀有点明白,为什么在上一个梦中,他会接受到阳关易破,阴锁难开这句话。

    如果没有偶然触及的雾气这回事,那估计要到很久很久很久以后,他才能开启那节点吧,而且每一个节点,估计都要花费他极多的时间。

    只略想一下,许广陵都头皮发麻。

    实在是这两种不同的结果,相差太过离谱了,一者是以天计的事,一者则至少是以年计吧?而且极大可能不是一年两年三年,而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那种

    这里面的水,真的是太深了!

    哪怕极其凑巧或者说相当幸运地步入了习练的光速通道,许广陵依然难以自己地这样感叹着,也是从这一天开始,他生起了记日记的心思。

    人生之中,太多巧合。会对现实造成影响且是重大影响的,有时,并非源于必然,而是源于偶然。一个不经意的偶然,就可能天翻地转,彻然不同。这令我不得不感叹,那个被古往今来无数芸芸众生称作‘命运’的东西。

    若说它无,不知多少人感同身受。

    若说它有,谁在操控?

    此时此刻,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一架天平,在它的一端,是勤恳努力拼博奋斗积累发展,在它的另一端,谓之命运。

    在第一则日记中,许广陵如是记录着。

    日记内感叹,日记外感叹,想着当下,想及前事,许广陵虽未再一次地黯然魂销,却也依然是神思不属。

    而面对这种激荡的情绪,许广陵只能是故伎重施。

    于是,大约半小时之后,又一首新的乐曲诞生,许广陵将其名为《命运。

    这又是一首天外飞仙式的曲子,没有固定的旋律,或者说,旋律很怪异,且并不连续,更没有什么所谓的前后呼应首尾相接。

    乐曲,从平缓开始,一脉清清浅浅的小溪,从出水口缓缓地向外流溢着,流过平原,流过山涧,流过青青草地,也流过荒芜,下一刻,仿佛只是一个极正常的回环,但是紧接着的,却是飞流直下三千尺。

    清浅溪流,突然汇同千百道溪流,洪流直下山川,飞珠溅玉,响天彻地。

    那漫洒的一个个飞珠一片片溅玉,在此化作一片连绵激荡的音符,如光,如电,若惊雷,若流星

    而到这里,只是乐曲的大概十分之一,也可以说才只是开始。

    自上一首《造化创作出来之后,许广陵的乐曲创作,确实是打破了某种束缚,再没有什么固定的乐思或旋律等等,可以限制着他。

    就如鱼入大海,又如鸟在高天。

    能造成限制的,只是鱼和鸟本身,而外界,那供身心遨游的天地,是既无边,也无际。

    《命运创作完成之后,许广陵身心一片宁静。

    命运,可感可受却不可握,你可以敬畏它,也可以漠视它疏离它,却惟独无法亲近它。于人而言,能亲近的,能把握的,还是那些勤恳努力拼博奋斗积累发展

    也就在这样的一种心境下,许广陵日以继夜。

    岁月如水流,很平淡,也很充实。

    白天,打拳,酣睡,读书,思考,还有做粉条,嗯,还有下象棋。当然,每天晚上章老家的正课与闲谈,更是绝对重心。

    早上的打拳,从一开始的有效到无效,曾经变得有点乏味,但自吸纳雾气以来,许广陵的身心似乎又有了某种嬗变,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是最开始的太极拳,许广陵再次打来,也变得有如积年陈酿一般,既醇且厚,滋味无穷。

    而与之相应的,章老陈老二人,更是心气高涨,积极投入,其沉浸程度,已经堪用沉迷来形容,一如孩童沉迷于最喜爱的玩耍,无法自拔。

    打拳后的酣睡,许广陵这阶段几乎是一律无梦,一睡下,便是酣酣,身心舒展直到下午,迎来阳光灿烂。

    而阳光灿烂的下午,许广陵可做的事很多。

    读书,以及思考,或者说在脑海里构建记忆库,对现在的许广陵来说,是一件极大的有趣味的事,和两位老人沉迷于习炼一样,许广陵感觉这阶段的他对读书思考及记忆也有点沉迷了。

    体会着脑海里的自我图书馆一点又一点地充实扩展,其中滋味,难以形容,只能说,很好,非常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许广陵现在所感受到的,是有了一把锋利的斧头之后,砍柴也成了一件乐事,让人难以自拔。——变得过目不忘并能在脑海里让书籍真实呈现之后,许广陵现在一天不读书,都觉得似乎身上痒痒。

    ==

    感谢养兔专业猪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刻录黄焖的月票捧场。



第229章 日常诸事
    一本书看完,在脑海里形成一个真实的镜像。

    这是刚开始的时候。

    但是没多久,许广陵的强迫症或者说完美病便又发作了,他感觉这样的图书并不是很合他意,不论是从内容还是从版式。于是,慢慢地,在他的脑海里,许广陵对这些书籍作着再一次的加工。

    加工后的净本,或者自我注释本,取代了原本的版式。

    而且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一本书的有些内容,对许广陵来说并不需要或并不为当下的他所喜欢,而那些内容自然是被删去。

    于是,就这样,从初始的一本又一本,到渐渐地一个小图书馆开始出现,许广陵每日意识留连于这小图书馆中,感受着这小小的馆藏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每一天都比前天多一点,这种逐渐逐渐的增加和扩展,带给他一种相当的愉悦。

    这导致许广陵就像松鼠为自己存藏口粮一样,从外界向脑海里搬书,搬得不亦乐乎。

    当然,不可能是那种单纯程序式的搬,慢读思考以至于深度思考,仍然是许广陵当下不变的方式。不过,精神充沛的另一个结果,就是思考很容易变得漫无边际。

    或者说,发散性思维变得很离谱,很恐怖。

    这倒是小细节了,许广陵是顺之随之,自然而然。

    让他着意以及好奇的是,脑海里的图书馆能扩展到什么地步?极限在哪里?

    这个问题当下当然是没有答案,也只能是有待时间来验证了。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有一首小诗如此说道。

    此时并非是春夏而是深秋,许广陵的读书环境,没有瓦雀,没有杨花,同样也没有砚池,而且他读的也不是周易,那玩意儿根本看不懂,但当他捧着书,静静着的时候,确也很容易地就不知时间之流逝。

    只要有书,似乎就可以这样,一读三百年。

    但这当然是奢望,或者说妄想。

    无论如何,读书,也只是许广陵当下日常生活中的几分之一,而且并不占据重心的位置。

    读书不是重心,下象棋就更不是了。

    许广陵以六十连胜的成绩,顺利通过第一轮的海选,而且他也发现,通过海选的,都是六十连胜。别说五十九胜负一把了,就连和一把,都会出局,需要再次来过。

    这让许广陵颇为感叹着,才只是第一轮的海选或者说预选,要求就如此之高?

    不过想及国内这么多的人,他也就释然了。同样的比赛,如果是韩国或者日本什么的,大抵就是另一个样子了吧。

    因为音乐信息搜集的关系,许广陵翻墙去过它们的网络,和国内比起来,它们的人气简直都堪称荒芜。

    单论互联网人气,国内绝对地球第一,太阳系第一。这一点没有任何疑问!

    第一轮后的第二轮,就是六十连胜过关后的种子选手们,同台轮战,仍然是排位赛。而这第二轮的比赛,质量就高多了,许广陵哪怕是挟绝技在身,也不可能做到像第一轮那样,眼都不眨地一路杀杀杀,势如破竹。

    对手过半都很顽强。

    当然,菜鸟或者说不那么顽强的对手也还是有,许广陵都有点诧异他们是怎么通过第一轮的。
1...108109110111112...6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