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知全能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李仲道
登的是“真修”的堂。
入的是“大道”的室。
不管是从宗门规矩来说,还是在宗门长辈看来,都可以算是修行种子了。
若以前没有师长的,立即就会被宗内的哪位大佬看中,收为弟子;若已经有了师长的,也立即会在正式关系上被列为嫡传。
凌霄宗是只有灵台境以上的修士才有资格收徒的,而每一位灵台境修士,都是宗门直系。
宗门直系的嫡传弟子,还不算直系,但已经算是“准直系”,有朝一日只要跨入灵台境,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直系。
所以,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哪怕是九大仙宗这样的宗门,有弟子晋升真一境,也算是个事了。
嗯,不是大事。
还够不上大事的级别。
但不大不小,已经是个事了。
反应在外界的,就是各方的道贺。
广清跨入真一境,还没来得及仔细地感受身心方面的改变,就要和广和一起,迎客,收礼。
迎客是程序。
收礼是重点。
第一个上门道贺的,就是道盟。
据传道盟在远古之时最初只是九大仙宗为了调节宗门间的关系而设立的一个“调解处”,但随着修行界的势力越来越庞大,各大小宗门间的跨宗事务也越来越多,而慢慢慢慢地,这个调解处的地位与实力也就越来越上升,一直上升到,凌驾于所有宗门之上。
包括九大仙宗。
时至今日,道盟已经再不是一个调解处,当然,它依然承担着包括调解在内的诸多职责,但本质上,它是修行界的第一大势力,在某种程度和限度内,辖制整个天下。
道盟上门道贺的,只是一个小童,礼物也很简单,就是一个果盘,然后果盘里一个果子。
只有一个果子!
但广清神态非常恭敬地伸出两手,从小童同样的两手恭敬执盘中,接过了这个果盘。
这个态度,不仅仅是因为道盟地位的超然,也不仅仅是因为广清的师尊和道盟驻镇西城的这一位执掌关系匪浅,更在于果子本身。
比指头大不了多少的果子,而且就一个。
但是。
阳光透过果子,直接穿过,很明显地照见其中,没有任何种籽或果核之类。
这是只有上品灵果才具有的明显特征。
灵果可以勉强顾名思义地理解为蕴含灵气的果子,当然事实上不是这么简单,不过剥除灵果的“灵”这个特性,它们和一般果子其实没啥区别,正常来说,都是有果皮、果肉、果核或者种籽之类。
但如果结出灵果的灵树级别太高,超出了某个界限,它的果子就是既无核也无籽的。
只在一种情况下,才会有核有籽。
那就是它死亡的时候。
而哪怕面临死亡,它所结出的果子,一树不管有多少果子,也有且只有其中的一个果子上,有核有籽。
关于灵树及灵果的这个知识,广清的师尊有为他们说过,所以广清此时一看即知。
其实就算不知,也会知道这个果子的非凡。
因为不管是送礼来的小童,还是身边的广和师兄,眼睛全都直勾勾地盯着果盘上的果子,喉咙处也有着明显的蠕动,特别是小童,广清清清楚楚地听到了他不停地狂咽口水声。
这两人是如此,广清自己呢?
她的表现要好一点,嗯,好不少。
但她同样地感觉自己嘴里的口水有点变多。
不是馋。
真不是!
而是当这果子近在咫尺时,身体不由自主地便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当年说到灵果事时,广清的师尊曾笑着对他们道:“这也是鉴别上品灵果的一个办法。记着,嘴唇抿好,千万不要让口水流出来,否则为师定要把你们逐出门墙的。为师丢不起这个人!”
广清当时肯定是不以为然的。
这时却有点赧然。
有生以来,她还是第一次见到上品的灵果呢。
也是第一次见识了上品灵果的威力。
镇西城虽然整体地架设于灵山山脉之上,但方圆万里之域,所有的灵眼,都不足以产出上品的灵果。
远远不足以!
所以这一枚小小的灵果,意味的是有一位大神通者,亲自出手,让一棵灵树孕育出这样的一个果子。
收下果子后,广清面向道盟的方向,郑重行礼。
道盟之后,就是同列九大仙宗的其它几大仙宗上场了。
作为超级大城,不管是道盟还是九大仙宗全都在镇西城设有分点,或是山门,或是办事处,又或是别院下院等等这样的名称,名称不同一般也代表着性质的不同。
相同的是几乎所有的大势力都在这里交织着。
道盟的小童离开后不久,同一天的上午,再次登门道贺的是来自神道宗的一位管家。
关于九大仙宗,广清的师尊也早就为他们讲解清楚。
这也算是必修课。
在“修行界知识”里,关于道盟,关于九大仙宗,都算是重中之重,核心中之核心,如果不把这两个方面搞清楚,那真的是寸步难行的。
也没有哪家大宗门敢把不清楚这两个方面的弟子放出去行走天下。
神道宗,广清师尊当时给他们讲解后,其总结是,“既神且道,其神者拥天下最众,其道者有此界至高。九大仙宗中,神道宗当位列第一。”
“广清真一,这是我镇西城道主亲手所书之上古大道书帖一页,祝贺广清修士晋升真一之礼。”
四十左右样貌的管家,气态沉雄,但同样神态恭敬的地两手执捧一木盒,嘴里说着这话,但目光却有点有意无意地描向木盒中。
木盒是封着的,看不见其中情景。
而听着这话,广清和广和也都有点呆,具体地说,有点震惊。
广清反正是受宠若惊的,“晚辈不过刚刚在修行上取得了一点小小成绩,怎敢受道主如此青睐!”
没得说,接过礼物后,广清依然是向着城中神道宗的方向,深深恭敬行礼。
“晋升真一,已经不是小小成绩了。”管家脸上泛起笑意,“道主看重广清真一,其中自有道理,非我等所能妄测。广清真一,恭喜!我这就告退。”
最后看了一眼木盒,管家退身离去。
而剩下广清与广和两人,立在场中,俱都有点呆。
道盟那边送来上品灵果还有得一说,毕竟广清他们的师尊与道盟的那一位有着交情,上品灵果为贺,没几分是广清的面子,更多的应该还是广清师尊的面子。
但神道宗这边是怎么回事呢?
道主亲手所书的上古大道书帖?
广清师尊和神道宗的那一位可没有什么关系,而凌霄宗与神道宗同样也没有什么太深的交情。
所以……
就真的只是简简单单的很正常的道贺?
是他们没见过世面,才大惊小怪?
这个时候,不论是广清,还是广和,都想念起师尊了。
师尊在时,其实也没啥事,广清与广和也经常见不着师尊,有时好几个月见一面都是常事。但师尊真的外出行走,短时间内不会归来时,尤其此刻,广清和广和俱都感受到了那种失去大树荫庇的孤独感。
或许,这就是人之一生所必须要面对的成长?
“漫漫修行路,无师亦无侣。”
广清心里咀嚼着曾经在师尊书房里看过的一句话,应该是师尊手书。
其实。
师是有的。
侣也是有的。
无师,也不可能走上修行路。
无侣,就更不可能了,不要说在凌霄宗这样的大宗,就是任一家小门小派,哪个修者没有几个道侣呢?
但走着走着,可能就没有了。
唯有天地堪作侣。
唯有大道可相亲。
想象着其中光景,一时间,广清不由得有点痴了。
修士初临晋升,在新的状态下,身心意识本就容易有所不固,而广清此时,才刚刚站在真一的门槛上,就因缘际会,体会到了某种她此时理应不会体会到的东西。
能说出无师亦无侣的话。
那种孤独。
师尊是不是早就体会过了呢?
而微微的怔愣之中,广和只觉身边的广清,神态气质莫名地有所改变。
像是更近了。
又像是更远了。
“真一境,真就这么了不得么?”
“师妹才刚刚晋升真一,我竟然就有点看不懂她了。站在她身边,明明我们是师兄妹,这一刻,我却莫名觉得是长辈与晚辈,更甚至……”
“是主人与仆从。”
体会着那种突然间莫名其妙地觉得自己很渺小也很卑微的感觉,一时间,广和也是不由得痴了。
全知全能者 第44章 或情或礼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全知全能者最新章节!
接下来几天,广清和广和两人几乎都是在迎来送往中度过。
广清必须出面的,这没得说。
广和作为广清的师兄,作为凌霄下院唯二的当家人,同样是必须要出面的,甚至到后面广清不出面,他都需要出面。
累肯定是不累的。
但看着从道盟到几大仙宗再到其它的大小宗门一家家地上门道贺,送上礼物,广和感受最深的,就是师妹才刚晋升真一,就已经跃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一个被修行界从上到下所有势力都要正视、认可的层次。
简单来说,“跃出了水面”,从此以后,是个人物了。
更大的范围不提,至少在镇西城,算是有名了。
而他广和,无名之辈。
名不名的其实不大紧,修士之中,好名的人并不多,但这里的名并非夸耀,并非美誉,而只是认可。
修行界对于一个修士的基本认可!
心思辗转间,广和居然也都想回山修行了,万事不管,潜心修行一段时间再说,不成真一,誓不出关!
但只能想想罢了。
他现在是凌霄下院的执掌,他还要和师妹一起教导那些小师弟小师妹呢。
而师尊只让广元回山却没让他回山,想必是认为,哪怕身处这红尘之中,他也一样能定下心来?
师妹不就在这里晋升了么?
继道盟和神道宗之后,太元宗、天运宗、太素宗这三大仙宗也分别上门道贺。
太元宗送了一本道书,《灵台回首说真一》,是太元宗的十位不同时代的前辈,晋升灵台境之后,为门下弟子讲述真一的种种,形式无拘,内容不限,有认真严谨地讲解真一境修行要旨的,有详实平和地讲述真一境饮食起居宜忌的,有用闲淡话语说着真一境的心路历程的。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十位灵台境的前辈,几乎每一位讲述的内容都不同,而把十篇内容放到一起来看,几乎就可以说是囊括了真一境的方方面面。
夜晚披灯览之,广清简直是如获至宝。
真正是手不释卷。
广清不知道自家宗门有没有这样的一些道书,应该是有的。
但太元宗能送给她这样的一本道书,足以说明了两宗之间的关系,而她师尊的师尊,和太元别院的那位前辈,也绝对是关系非同一般。
天运宗的礼物是天机门送过来的,三版空白道笺。
这也算是天运宗的特产,鼎鼎有名的那种。据说这些道笺正常制出之后,有放在天机碑侧,受其熏染。
在这种道笺上书写,不论是书写者还是阅读者,都可能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裨益。
但不管是道笺的来源还是其效果,都是“据说”,真正情况,外界无从得知,便连广清的师尊当初谈到这事时,也一样是沿用那些“据说”。
“道笺是不是受到天机碑的影响,外人不知道也就罢了,它的效果呢,这个总不可能不清楚吧?”
记得当时师徒谈话,广元就曾这样问着师尊。
这也是广和广明广清他们的共同疑惑。
“修行之事,谁能说得清呢?”
师尊当时的语气似乎平淡,但又似乎带着一些他们看不懂的意味,“此时无益,不代表彼时无益。此处无益,不代表彼处无益。”
说着这话,记得师尊当时还笑了笑,然后道:“天运宗道笺的效果,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你认为它有,它就有;你认为它没有,它就没有。”
“这不就是糊弄人么?”广元当时这般地嘟哝着。
“天运宗的道笺,送出并不多。”师尊说着,顿了有一会儿,然后又道:“别家不提,在我们凌霄宗内,自古以来,所有被天运宗送过道笺的修士,最终,境界最浅的,也是灵台境。”
广元不说话了。
而听了这话,广清他们也全都有着不小的震惊。
严格地说也不单是震惊,而掺杂了更多的匪夷所思。
“师尊,所有人都至少晋入灵台,没有任何一人例外么?”广和当时这么问道。
“事实就是,无一例外。”
那个时候,天运宗、天机门,以及天机碑,就这样在他们心目中染上了一份极浓重的神秘色彩。
而看几个弟子个个神情庄重复杂,师尊又笑,“九大仙宗,之所以是九大,便因为家家都有着看家的物事和本领,天运宗是这样,我们凌霄宗也不例外。”
“师尊,那我们凌霄宗的看家物事和本领又是什么?”广元又嚷道。
“将来你们如果晋入灵台境了,自然知道。”
回忆往昔,广清看着桌上的三版道笺,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感受。
欣喜于将来自己必然晋入灵台境?
应该说,有那么一丝。
但也只是一丝。
除了这一丝的欣喜之外,广清更多的,还是疑惑以及不解。
难道天机碑,真的能洞察天机,能窥视未来?
那未免太可怕了。
太素宗的礼物,是太素宗的一位师姐亲自送上门的,或者说,是上门邀约。
那不是一份实物,而是一个仪式。
“太素祈天阵”。
太素宗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为门下弟子举行这种仪式。
沐浴这种仪式,会让人身心都受到洗礼,不管是日常的修行之中,还是面临晋升之时,又或是晋升之后不久,这种仪式都对修者有相当大的加持作用。
广清没想到自己会受到这种邀请。
因为太素祈天阵在太素宗内不稀罕,但在宗外却是很稀罕的。
不过这其中也不是没有因由。
当初,还未成为凌霄宗的弟子时,便有一位太素宗的前辈看中了广清。后来一些原因之下,广清却还是入了凌霄宗的门。
而现在这份邀约,大抵就是在告诉她,她虽然未能入太素,但那位的青睐之意,却依然还在?
想着当年之事,想着那一位前辈,广清心里暖暖的,也不由得地泛起了一些孺慕之情。
九大仙宗中,并不是所有宗门都和凌霄宗有着交情,譬如无极宗等几个宗门,就没有道贺。
这些也是正常,不论是广清和广和都清楚。
而九大仙宗之外,大大小小的宗门,就很多了。
接下来,很多的人来访,代表不同的宗门,其中有好一些广和广清居然都没听说过。
而礼物也五花八门,从修行相关的物事,到修行不相关的物事。
比如种种世俗之物。
如桌椅,如器械,如锦缎。
他们甚至还收到了金箔,而且很多小宗门,送的都是金箔。
大开眼界之余,两人都是愣神,甚至还有点茫然。
就在之前,他们还愁着师尊只留下几百两的银子,接下来的日子里,偌大的开销该如何维持。
结果,这就来了?
以他们做梦都没想到的方式。
一张金箔,就意味着一百两的银子。而他们一共收到了近百张金箔,这基本上也就是近万两银子了。
形势陡然逆转,他们直接从濒临破产,一下子变成了豪奢巨富。
难道师尊走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一茬?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他又不是天机门。
全知全能者 第45章 天女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全知全能者最新章节!
镇西城外间,关于凌霄宗的凌霄下院某位修士晋升真一境的谈论大抵还在继续,各种街头巷尾的。
但凌霄下院本身,在度过一小段时日的迎来送往之后,又渐渐地恢复了清净。
《清净经》本也就是凌霄宗的入门经籍,或之一。
不是修行非得清净,也不是修行者非得清净,而是修行之初,确实是必须既清且净。
身清净,是以勤沐浴。
在干干净净的沐浴之后,换上干干净净的衣服。
这虽是“小节”,但在凌霄宗乃至于相当多大宗门的入门传承中,却是关键节点之一,而且往往还是秘而不宣的那种。
其中奥妙,行者自知。
意清净,是以日诵清净之经。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念头始终徜徉此间,纵稍有放纵,亦很快收回。
纵是本能,收是约束,而入门的修行,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就体现在这一纵一收之间,待久而久之,纵中也有收之意,收中也有纵之意,那样,一颗心,基本也就初合“清净”之旨。
然后就可以正式地修炼了。
这样的传承,几乎所有大宗门,都是大同小异。
是以,安宁、清净的凌霄下院,才是正常节奏中的凌霄下院。
而晋入真一境,使得广清整个人看起来都既“清”且“净”了不少,在阔别十数日,安安静静坐在小院里的那一干小毛头再次看到他们的大师姐时,本来不少还很激动雀跃的,但一对上她的眼神,就全都安静下来了。
广清的眼神中,并无凌厉、指责等等相关的意思。
甚至,似乎什么意思都没有。
她的眼睛就是很清澈,比最清最澈的湖水都还要清澈,而被她用这样的眼睛看着,视线只是接触,一干小则几岁大则十几岁的小毛头,不分男女,都俱感身处静谧又明亮的星空之下。
这一刻,在他们的眼中。
他们的大师姐。
是星。
也是月。
更是整个天空。
你只要看上一眼,整个人就会连身带心,一起沉醉下来。
所以事实就是,自广清从院门来到一干小孩的前方,这些小孩的视线就始终跟随着她身影的走动而转动,没有须臾稍离,却又一个个地,全都默不作声。
要按往常,早有一些大胆且调皮的小家伙出声咋呼了,诸如大师姐你来啦、大师姐我们好想你之类的。
见得场中的这般情形,广清微微有点怔愣,但随即就好像想到了什么。
其实她就是想到了广和。
因为自晋升之后,广和不少时候见到她,也是这个样子。
这时,广清便微微地展颜一笑。
但其实她不知,坐在院中的这一干小孩,第一时间见到的并不是她的笑容,而是她微笑之前,完全不经意间的眼眸的转动。
那种灵动,那种轻盈,那种不可言说的美好,只一下子,便满满地塞进了院中几乎所有小毛头的脑子里。
这一天的教导,广清自带神通。
类似叶小叶之前所展示出来的那个神通。
甚至,可能比叶小叶的那个神通还要厉害。
这一天,所有小毛头都进入了状态,进入了清净经的状态。
伴随着院子中清净经的朗朗诵读声,似乎连这座小院本身,还有院墙两边的藤萝花树,也俱都进入了一种美丽美妙的状态或者说氛围。
其间,叶小叶手持如筷子般的树枝,在身前的沙盘上寥寥几笔,就画出了一个简单却颇具美丽意味的人像。
如果许广陵是一个艺术家,其实以此时此刻的情景,他大可以郑而重之地创作一幅《天女说清净经》的,因为这一刻,是让一位大宗师都觉得人间美好的一刻。
以至于,创作完之后,他甚至还可以把苏大仙的那首前赤壁赋中的句子题于其上。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为什么不题洛神赋中的句子?
因为洛神名为神实为人。
而赤壁赋此句,所题者,固是天地山水,固是清风明月,也可以是写人。
如果那人。
有天地山水意,是清风明月身。
所以,看似不搭的人像与题字,其实是搭的。
连接两者的那座桥,叫“美好”。
其中意味,也完全可以用苏大仙的另一首诗来添加注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山水之美者,如人之灵。
人之美者,如山水之静。
天地与人,本就如出一辙,本就都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当然,事实是并没有那一幅《天女说清净经》。
沙盘上的简单人像,才刚画成,下一刻,他就伸手抹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