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无双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漫客1

    七皇子回头深深地看了李信一眼。

    按照道理来说,李信除了魏王府以外,在朝中再没有任何势力可以倚仗,难道他还能请的动御史台的御史不成

    不过这种事情不好强求,魏王殿下洒然一笑:“信哥儿既然这样说,那魏王府就不管这件事了,等过些日子信哥儿做上郎将,我在魏王府与信哥儿庆功。”

    李信躬身抱拳:“多谢殿下。”

    魏王殿下带着崔九娘上了一辆紫色马车,最后消失在夜色里。

    到了第三天的上午,李信正在羽林卫大营里巡营的时候,一个羽林郎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递给了李信一封厚厚的书信。

    “李都尉,门口有人给您送的信。”

    李信点了点头,开口道:“我知道了。”

    他把信收到自己的衣袖里,走回了自己班房之后,才拆开信封,粗略的扫了一眼之后,李信伸手恶狠狠的敲了敲桌子。

    “这畜生!”

    这个信封里,详细记述了李季这些年在京城的所作所为,他从承德四年进京,到现在十四年时间,最少祸害了六户人家,三家是刚刚成婚月余的少妇人,还有几家是年纪更长一些的妇人。

    如果单单是强抢民妇,那倒也不算作恶太重,主要是李季这个人极为变态,抢了女人之后,还要把她的夫家逼到绝处,他虽然没有动手杀人,但是最少直接或者间接逼死了十个人,六户人家里五户被他弄得家破人亡。

    这位郎将大人很是聪明,为了不把事情闹大,下手的多半都是商户,在这个商户没有人权的年代里,如果背后没有门路,那么你连个叫冤的地方也没有。

    更让人绝望的是,主管京城事务京兆尹李邺,与这位李季乃是同宗,这些人根本没有机会把事情捅到上面去。

    京兆尹李邺,虽然也有些看不惯李季的行为,但是他是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心里多少有些瞧不起“奸商”,因此对于这些惨事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过去了。

    正是因为有京兆府的关系,李季做事颇有些嚣张,许多首尾都没有收拾干净,以至于在短短两天之内,被魏王府的人查了个干干净净。

    李信手里的信封里,不仅详细记述了李季所做的恶事,还找了一些当事人写了证词,有些基本就可以算作证据,这几张纸只要递上去,朝廷重视下来,就足够给李季定罪。

    李信把前因后果详细看了一遍之后,已经到了中午,他心中越发气氛,闭上眼睛努力深呼吸了几口气之后,才让自己冷静了一些

    “李季,你便是没有挡着我的路,就这些行径,你也是当死的!”

    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李信增见识了许多生离死别,甚至还亲手杀了几个人,但是那都是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像李季这种,为了一己恶癖,就把别人害的家破人亡,实在是罪不容恕!

    其实这还是李信与这个时代存在思想差异,李季是出身赵郡李氏的世家子,赵郡李氏到现在传世已经几百年,族中子弟或许没有爵位,但是每个人都是自比




第二百二十二章 暗流汹涌
    桓府的书房里。

    老桓相褪下了一身二品朝服,穿着一身布衣坐在书房里,手里捧着一本经卷,因为常年看书的原因,老人家的眼神已经不太好使,看书的时候眼睛几乎是贴着书本的,看起来有些滑稽。

    李信在下人的指引下,走进这间书房,抬眼一看,只见书房里陈设极为简单,只是几个简单的书柜,房间里满满当当摆的全部都是书。

    简直像是一个小型图书馆。

    李信对着老人家拱了拱手:“羽林卫李信,见过桓相。”

    听到李信说话之后,这个满脸沟壑的老人把手里的书本放了下来,坐在椅子上对着李信微微一笑:“李都尉是武官,老夫是文臣,怎么李都尉会有事情,找到老夫这里来”

    李信低眉道:“桓相是宰辅,宰辅上佐天子,下抚四民,朝野诸事,俱要有宰相理顺,卑职的事情宰辅自然管的到。”

    桓相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摇头笑道:“你这副言辞,倒也不像个武官,你们羽林卫的那个侯敬德,斗大的字也认不得几个,比起你来了差的远了。”

    老头子负手走到李信面前,呵呵笑道:“说罢,来找老夫什么事情”

    “卑职要弹劾一个人。”

    桓楚淡淡的看了李信一眼,开口笑道:“你要弹劾谁,自己上书就是了,来老夫府上做什么”

    李信低头道:“卑职要弹劾的人是羽林卫的上司,因此这件事卑职不好露面,只能劳烦桓相了。”

    桓楚淡然一笑:“既然如此,你自己去御史台举发也就是了,拿到老夫这里来又有什么用处,老夫又不是御史大夫,可不管监察百官的活。”

    李信微微摇头:“卑职上一次坑死了薛子川,多半得罪了御史台,而且卑职在御史台一个认识的人也没有,自己一个人过去,多半没有人会理会我。”

    桓楚似笑非笑的说道:“那这关老夫何事”

    李信低下了头,从衣袖里取出那份魏王府搜集到的证据,双手捧在手里,开口道:“桓相请看,这是那人作恶的证据。”

    桓楚略作犹豫之后,还是伸手接了过去。

    这位老人家,当初是榜眼出身,自小便被称呼为神童,看东西历来一目十行,这份证据他只是简单的扫了一遍,就脸色微变。

    李信适时低头抱拳:“卑职听闻,桓相早年也是苦人家出身,如今这个李季在京中作恶多端,丝毫不把穷苦人家当人,并且已经逍遥法外了十四年,桓相出身寒门,难道不应当为寒门争一口气”

    大晋最初立国的时候,是与门阀士族共天下,后来经历了几代皇帝之后,科考制度渐渐定了下来,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让大晋迅速强盛起来,并最终在武皇帝的带领下一统天下。

    桓楚就是走科考路子,一路做到宰辅的最佳例子。

    不过李信说的“寒门”,并不是说他家里穷的吃不上饭了,在这个年代,只要能用上“门”这个字的,过得都不会特别惨,哪怕是寒门,也是破落贵族,不至于吃不上饭。

    桓楚看东西的速度极快,李信这一句话刚刚说完,他就已经把这份东西看了个七七八八,这位老人家长呼了一口气,抬头看了一眼李信。

    “老夫没有记错的话,李都尉是最近才升的都尉,这才几天的功夫,就这般迫不及待,看上了校尉的位置”

    老人家抬头看了李信一眼,悠悠的说道:“官场之上,靠举发上官攀爬,可不是什么好路子。”

    李信微微低头:“桓相明鉴,非是李信一个人想要动这个李季,想要动他的……另有其人。”

    “卑职年纪尚幼,能做到都尉就已经是得了陛下的恩典,岂敢再奢望其他,这一次如果不是有人授意,卑职岂敢弹劾上官”

    说到这里,李信微微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再有就是,卑职入京不过大半年时间,一无根基二无势力,如果是卑职一个人想要对李季动手,



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在为性命操忙
    当皇帝想要动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虽然很难逃的掉,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毕竟皇帝也不能对抗大势。

    但是当一个皇帝与一个宰相同时要动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是无论如何也跑不掉的。

    七月底的朝会上,有御史上书参奏羽林卫郎将李季,罔顾法纪,为非作歹,将好几户人家害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承德天子听了之后勃然大怒。

    “禁卫乃朕之亲率,禁卫作恶,岂非是朕在作恶”

    当即让人立刻把李季押进大理寺大狱,命三法司严办此案。

    不仅如此,京兆尹李邺也被天子盛怒波及到了,承德天子在金殿之上,公然斥责李邺“有家无国”,纵容李季为非作歹,唬得这位京兆尹战战兢兢,跟着跪在地上请罪。

    不过承德天子也不想把这件事情闹得太大,斥责了一番李邺之后,并没有动他的职位。

    不过李邺的政治生涯,也就到此为止了。

    本来他这个三品的京兆尹,只要轻轻一跃,就可以成为六部的堂官甚至是三省的宰辅,但是被这件事这么一搅和,李邺基本失去了上升的可能性。

    李季被处理了以后,李信自然而然的接任了李季的郎将位置,不过承德天子做事还算地道,没有公开宣布这件事,而是偷偷摸摸的给李信升了官,不然这件事传出去,李信立刻就要被推到京城的风口浪尖上。

    这件事情里,最倒霉的就要数京兆尹李邺了,他是读书人出身,与平南侯府其实已经没有多大的干系,但是就是因为身上这个姓氏,他已经两次被平南侯府牵连到了。

    大朝会下朝的时候,李邺面色难看,独自一个人走在最前面。

    兵部侍郎李延快步追上了他。

    “大兄留步。”

    李邺脚步不停,怒哼道:“再不停我便要被你们给害死了,你不要与我说话!”

    一个有机会拜相的文官,平白无故失去了上升的机会,任谁都会心态爆炸,这会儿李邺没有当街撒泼骂娘,就已经是素质极高了。

    李延缓缓的摇了摇头:“大兄,你怎么还看不分明,这件事不是你想跳出去就可以跳出去的,只要你姓李,便是罪过。”

    李邺停下脚步,冷笑道:“那个李季,当初祸害京城商户的时候,老夫就提醒过他,可是他什么时候听过如今他的事情发了,你反倒要把事情推脱到姓氏头上了”

    “他身上这个李姓,叫他去作恶了”

    李延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李季的确私德有亏,但是他只是前几年犯了些错误,如今距离他上一次夺人妻女,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年,三年时间都无人过问,偏偏这个时候被拿出来重新做文章,还不是有心之人在其中作祟”

    李邺眯了眯眼睛,呵呵冷战:“你说的有心之人是谁难道是在说陛下不成”

    李延面色严肃。

    “谁接任了李季的位置,谁便是那个有心之人!”

    李邺沉默了下来。

    其实事情进行到这个地步,只要是聪明一些的人都可以看得出来,这是当今的圣天子在清理禁卫,而接任李季位置的那个人,充其量也就是个跑腿的而已。

    李延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大兄,如今局势已经严峻到了这个样子,李家人应该如何做,还要靠大兄拿个主意,今天夜里,小弟在侯府设宴,请大兄务必赏光!”

    李邺毫不犹豫的摇头拒绝。

    这位京兆尹大人冷笑道:“你莫要害我,我再与李家接触下去,莫说这个官帽,就是性命也要丢了!”

    说罢,这位京兆尹大人拂袖而去。

    李延望着李邺远去的背影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一次重要的探监
    大理寺诏狱。

    所谓诏狱,就关押是皇帝亲自下诏抓捕的犯人,一般来说九卿级别的官员才有这个殊荣,因为到了九卿的级别,除非皇帝下诏,否则三法司也是没有办法定罪的。

    可是现在,李季这个从五品的羽林卫郎将,有幸被关押在了里面。

    这天傍晚,一身正常服的兵部侍郎李延,来到了大理寺,见到了准备休班回家的大理寺卿严守拙。

    严守拙今年已经五十好几岁了,他这个年纪,基本上是要在大理寺卿的位置上做到头,而且这位严正卿身子也不是太好,朝野上下不少人觉得他会死在任上。

    大理寺卿与兵部侍郎同为正三品,李延来了,严守拙自然是要接待的,在大理寺卿的班房里,严守拙亲手给李延倒了一杯茶水,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个笑容:“李侍郎怎么有空到我大理寺来了”

    李延微微低头,微笑道:“特来求严卿正一件事。”

    严守拙脸色微变,开口道:“李侍郎不会是要见那个侵犯李季吧”

    李延长呼了一口气,开口道:“正是这样,严卿正在朝为官多年,自然知道李季是平南侯府举荐入朝的,如今他犯了事,落了难,小弟必须要去见一见他,若他在外面有什么事情交代,平南侯府还是要尽力去办的。”

    严守拙摇了摇头:“李侍郎想的太严重了,据本官所知,李季他虽然作了恶,但是行事颇为严谨,手底下没有亲自沾染人命,那些死了的人多半是自杀的,他身上的罪责不重,坐牢是要坐,但是不会要了性命,李侍郎尽可以放心。”

    李延沉声道:“卿正大人,你也是大家族出身,理当知道这里面的份量,李季是我侯府举荐的,他出了事,侯府需要给朝廷,给李氏一个交代,无论如何,在下也要见他一面。”

    严守拙面带难色。

    “李侍郎,非是本官不通情理,只是这李季是陛下亲自下令拿的,如今三法司还没有提审,没有陛下的手令,谁也不好见他,若是传出去,大理寺上下都有罪责。”

    李延从袖子里取出一沓大通钱庄的不记名汇票,缓缓放在桌子上。

    “卿正大人,这是我平南侯府给大人的一点心意。”

    严守拙目光闪了闪,瞥向了桌子上那一沓大通钱庄的汇票。

    每一张是一百贯,加一起最少有好几千贯钱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钱走不通,但是给这位大理寺卿的钱很有讲究,必须不多不少,少了求不动他,多了会引起他的怀疑。

    几千贯钱,刚好就是不多不少。

    严守拙沉吟了片刻,最终缓缓低头:“李侍郎要进诏狱可以,但是须得换上狱卒的衣裳,进去之后,不得超过半个时辰。”

    李延痛快点头:“多谢严卿正成全。”

    片刻之后,一个诏狱的老狱卒,在严守拙的授意下,带着同样身穿狱卒衣裳的李延进入大理寺诏狱。

    这其实是司空惯见的事情,毕竟能关在诏狱里的,当初都是大人物,有人会想着法子进来见他们,并不奇怪。

    大理寺的诏狱里其实没有多少人,数来数去不过五六个人,毕竟到了九卿那个级别,真正与皇帝闹翻脸的并不是特别多。

    即便是闹翻脸了,也很难活下来。

    老狱卒领着李延,走到了一间新的牢房里,打开牢门之后,老狱卒闷声闷气的说了一句:“只半个时辰,多了便容易出事了。”

    李延微微点头:“知道了。”
1...6061626364...3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