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漫客1
这个老狱卒说完话之后,很识相的走开了。
李延在牢房里头蹲了下来,看向前面这个头发散乱的中年男人。
李季本来是个极爱干净的人,平日里头发都是梳理的一丝不苟,但是骤然被拿进大狱,心态起伏之下,整个人变得披头散发,颇为狼狈。
李延轻声开口:“李季,你还认得我么”
李延久不在京城,与这位羽林卫的郎将,总共加在一起见了不超过三面,两个人并不熟悉。
李季抬起头,先是看着穿着狱卒服色的李延微微皱眉,过了一会之后,终于认出了李延是谁,然后这个面色白净,留了两
第二百二十五章 按规矩来罢!
时间进入了八月。
八月初,三法司正式提审原羽林卫郎将李季,最初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三法司,协同商榷之后,给李季定下了一个强抢民妇,祸害乡里的罪名,给定下了一个五年大狱的罪责,但是报上去之后,承德天子并不买账,三法司只得重新商议。
最后给李季定下了一个十五年的徒期。
李季今年已经接近四十岁,如果十五年大狱坐满,他下半辈子基本就全部是在牢里度过了。
这次审判结果,得到了承德天子的肯定,于是李季被正式定罪。
这一次对李季的惩罚可谓是极重,那位圣天子一没有顾忌赵郡李氏的地位,二没有顾忌平南侯府的面子,可谓是下了重手,一时间朝堂上敏锐的臣子们,都在观望平南侯府的动作。
不过对于李季的遭遇,平南侯府那边仿若视而不见,就连那位回到京城的兵部侍郎李延,也好像完全没有发生这件事一样,每日在兵部衙门正常上下班。
而另一边的羽林卫里,李信已经接过了李季的职位,成为了羽林卫的右郎将。
从五品的官员,羽林卫的巅峰!
中郎将叶璘很少过问羽林卫的事情,羽林卫的大小事务,就全靠左右两个郎将还有一个长史负责,这三个职位都是从五品,无分高下。
也就是说,李信已经站在了羽林卫阶位的顶峰!
他今年才十七岁而已!
这是一个很梦幻的过程,回想起这大半年的经历,只要有一步出了岔子,李信也不可能能坐在如今这个位置上。
要知道,哪怕是世家出身的李季当年入羽林卫的时候,也是用了五年时间才做到郎将的位置,半个候门出身的侯敬德用的时间更长,而李信,只用了大半年。
不过这种升迁速度有利有弊,好处当然在于李信能够更早的触碰到大晋的核心圈子,坏处就是他手底下的这几个都尉,多半是不服他的,没有办法,他们这些都尉,每一个都是三四十岁的汉子,让他们乖乖听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人吩咐,任谁都没有办法接受。
对于这种现象,一时半会也没有什么好解决的办法,毕竟李信还要靠着他们,才能带好羽林卫右营这一千六百多个人。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李信大部分时间都是泡在羽林卫大营里,尽量让手底下这些人习惯他这个郎将的存在。
此时,暑气渐消。
因为七月初就已经立秋的原因,进了八月之后,暑气就开始慢慢消散,天气慢慢的变得凉快起来。
李信还有他手下的羽林卫兄弟,也算是熬过了一年之中最难熬的时间,毕竟羽林卫黑色的衣甲太过吃亏,夏天往太阳底下一站,整个人立刻就成了水人。
这天早上,李信正在校场巡视手下人操练,一个值守的羽林郎一路小跑跑了过来,对着李信低头道:“郎将,中郎将有事找您。”
李信愣了愣,然后点头道:“你去转告中郎将,我立马就去。”
叶璘……他怎么来了
李信加入羽林卫也有半年多的时间了,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李信总共就见过两次这位羽林卫中郎将,其中有一次还是在陈国公府里。
怎么这位大爷今天有空来羽林卫了…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叶璘毕竟是李信的上官,上官召唤还是要去的,李信吩咐了一下手下人继续操练,然后他整理了一番衣衫,朝着东院走去。
羽林卫东苑,是中郎将,长史,郎将以及都尉们办公的地方,其中中郎将有一个独立的小院子,李信走到小院子门口的时候,才发现大个子侯敬德也晃晃悠悠的到了。
&nbs
第二百二十六章 我就是规矩!
李信与侯敬德虽然关系还“不错”,但是私交是私交,公事是公事,这种本来应当各自出一半人的事,如果被侯敬德那边出了大半,在以后一段不短的时间里,羽林卫右营都要给别人取笑,以至于在左营面前抬不起头来。
这不止是李信一个人抬不起头,右营的全体羽林郎都要在左营面前抬不起头。
因此李信选择了每个人出一半人。
叶璘淡淡的看了李信一眼,点头道:“那好罢,二位这几天,把参与围猎的人员名单递上来,记得不要疏漏了。”
皇帝出宫围猎,人身安全无比重要,因此每一个参与护卫的人,都要留下姓名,为的是以后追责,这也是往年常有的规矩,李信和侯敬德都点了点头,对叶璘纷纷抱拳。
“卑职知道了。”
就在李信和侯敬德要离开的时候,叶璘开口唤住了李信。
侯敬德看了一眼两个人,但是脚步不停,离开了这个院子。
李信对叶璘抱拳道:“中郎将还有何吩咐”
叶璘开口笑道:“无事,就是要问一问你,我大兄在蓟门关如何了”
蓟门关主将,当朝的叶鸣叶少保,正式叶璘的长兄。
李信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大将军一切都好,蓟门关那边也稳若金汤。”
其实叶鸣过得并不好。
他们两个虽然是兄弟,但是叶鸣把叶家的大部分压力扛在了肩上,以至于他跟叶璘看起来简直就像是两代人,边关的叶少保,已经呈现老态。
而这个在京城的羽林中郎将叶璘,看起来倒像是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叶璘不知道想起什么,摇头叹了口气:“算起来,我已经好几年没有见过大兄了,大兄为我叶家付出良多。”
十四年前,老侯爷李知节去世,李慎赶赴南疆接班,同年老国公叶晟也心灰意冷退出朝堂,那时候叶家在军中几无人扛起大梁,是三十多岁的大公子叶鸣,自告奋勇的去了蓟门关,一去就是十四年。
这十四年里,叶鸣总共只回京过三次,连他的儿子叶茂,兄弟叶璘,都要忘了他长什么模样了。
李信对叶璘眨了眨眼睛,微笑道:“中郎将坐现在这个位置,也快有一年了吧”
“已经一年多了。”
叶璘摇头道:“执掌禁卫委实不是什么好活计,你们两个郎将可以肆无忌惮的收拢属下,我这个中郎将却不太好干涉羽林卫事务,毕竟这三千羽林卫,只能遵从陛下,不能全听另外一个人的话。”
叶璘并不是那种没有脑子的世家子弟,他坐在这个中郎将的位置上“尸位素餐”,是因为历代中郎将都是要避嫌,京城两卫,内卫由内卫监的太监统领,直属皇帝,不会有什么忠心问题,但是羽林卫就不太一样了,这三千羽林卫颇为要害,如果被一个人全部掌握在手里,那么多少会让天子有些睡不着觉。
因此历代羽林中郎将,为了明哲保身,多半都会像叶璘这样,不过问具体事务,只挂一个名字,等待升迁。
叶璘叹了口气:“不管事也就罢了,可羽林卫要是出了事情,老子还要担责任,不然我才懒得理会什么围猎不围猎的事情。”
李信呵呵一笑:“卑职查过,历代的中郎将也就一年到两年的任期,到承德十九年的时候,中郎将就能从这个位置上脱身,到北边做四品将军去了。”
叶家在北边,全靠叶鸣一个人苦苦支撑,太势单力薄了。
叶璘将来从羽林卫脱身之后,必然是要去蓟门关辅佐兄长的,听到李信的话之后,这个叶家的小儿子拍了拍李信的肩膀,爽朗一笑:“承你吉言了。”
李信弯身抱拳,准备告退。
叶璘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开口说道:“陛下围猎,我等身为天子亲率,责任甚重,李郎将务必谨慎一些,如果有什么难处,可以给我打招呼,能帮的我尽量帮。”
李信毕竟才十七岁,虽然有些本事,但是十七岁做到郎将的位置上,现在还要负责天子的“安保”工作,多少让人有些不太放心。
第二百二十七章 留京四皇子
在这个信息不透明,规章制度不完善的时代,一个小部门的领导说的话的确就可以算是规矩,就比如说在羽林卫右营里,对于一切的人员调动,李信都可以说了算。
陈升要想去告他的状,要么去中郎将叶璘那里去,再往上就要直接捅到天子那里去,且不说他一个小小的都尉见不见得到天子,就是见到了,承德天子也不会理会他。
至于叶璘这里,就更不用多说了,他不管羽林卫内部事务,左右两个郎将做出的所有安排他都会尊重,不会插手。
陈升脸色涨红,甩手离去。
这便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李信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只要他职分到了,这些人就原该对他尊重一些,否则被穿小鞋也是咎由自取。
当然了,陈升手底下的这两个校尉营,可能会在后续给李信惹出事情,这就要他在这几天时间好好考察人选了。
陈升吃了一个大亏之后,另外两个都尉看向李信的眼神都有些变了,他们本以为这个新来的少年郎将是哪个大家族里出身的少爷,没想到这个不太起眼的年轻人,说翻脸就翻脸。
这两个人对李信报了抱拳,语气恭敬了不少:“李郎将,这边没什么事的话,卑职们就告退了。”
李信淡淡的说道:“陈升手底下的人可能会不听话,本将随时要从你们两个校尉营里抽人替补进去,你们做好准备。”
说到这里,李信顿了顿之后,开口道:“如果你们两个人的下属也不听话,那本将只能从左营借人过来了,到时候被嘲笑的,可不是本将一个人。”
这两个都尉都低下头,恭声道:“郎将放心,卑职们一定全力配合郎将。”
李信点了点头,挥手道:“都去吧,这几天本将和侯郎将要去与内卫商议卫护天子的事情,右营的事情你们多上点心。”
“是!”
两个都尉走远之后,站在一边的老校尉王钟啧啧摇头:“看不出来,你小子训起话来头头是道的,天生就是个当官的材料。”
废话,上辈子……
想起前世做副经理的事情,李信心神一阵恍惚,上辈子的事情到了如今,竟然有些像是梦幻一样,与现在很远很远了。
他环眼看了一遍四周,宽阔的校场里,刀枪林立。
这里是大晋,是羽林卫大营。
李信摇了摇头,对王钟笑了笑:“王师父取笑了,都是些嘴皮子功夫,不成气候的,这一次天子秋猎,事关重大,到时候右营的羽林卫还要多靠王师父指挥才是。”
王钟摇了摇头,负手走远。
“老头子帮得了你一次两次,帮不了三次四次,你已经是羽林卫的郎将,将来多半还要更上一层楼,排兵布阵的事,也该自己学一些了。”
李信苦笑一声。
这些东西他当然在学,无奈他没有半点基础,上次北进一路上虽然学到了不少,但是还不敢用在天子的安保上,因此才会再一次拜托王钟。
………………………………
转眼间过去了五六天,距离承德天子秋猎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这天下午,朝会散去之后,留京的四位皇子,被承德天子一起召进了长乐宫里。
这四位皇子之中,大皇子秦王姬喾已经许久没有出过王府,甚至很少出现在百官面前,三皇子赵王姬重每日里在家舞枪弄棒,很不爱和那些文臣打交道。
这两位皇子,身上虽然挂着六部的差事,但是几乎连一次六部衙门都没有去过,在外人眼里,他们两个似乎已经放弃了争位的念头。
而四皇子齐王姬桓和七皇子魏王姬温,就热衷于结交大臣,在朝野之中都交友广泛,只不过最近一段时间,魏王殿下也有些偃旗息鼓的味道,不再结交大臣。
四位留京的皇子,一般情况下很少一起出现,但是这一次,承德天子却把它们一股脑的召进了宫里。
 
第二百二十八章 围场
北山,位于京城的东北方向,也就是李信初来这个世界时候,卖炭翁住的那座山。
北山树木繁盛,林间多兽,是围猎的好地方,承德皇帝登极一十九年,多半是在北山围猎。
在围猎开始的前几天,李信还有侯敬德,以及宫里内卫监的两个少监,便开始在北山考察地形,然后一起划分了一个大概十余里的区域,几千个禁卫如同铁桶一般,把这片区域围了起来,在围猎期间,任何人不得擅入。
因为这边区域有些太大了,禁卫三千个人有些忙不过来,又从禁军调了两千禁军过来帮忙,这才把这片区域围了起来。
李信还有他手下两个都尉营,分到了一段接近十分之一的区域,大概三四里的路段。
皇帝大概会在这里围猎两三天的样子,在这段时间里,李信还有他手底下的八百人只需要保证这段距离没有人能够穿过去就行了,其他事情便用不着他负责了。
至于皇帝的贴身安全,则有宫里的近卫营负责,与李信没有关系。
确认好各自负责的区域之后,李信又跟侯敬德对接了一下,确认没有什么问题之后,就跟内卫监把这件事定了下来。
定下区域之后的后一天,李信又带着他手底下的都尉,校尉,哨官以及各个队正,来到北山把地方熟悉了一遍,然后给他们划分了各自负责的区域,一行人一直在北山待到傍晚时分,李信才带着他们回到了羽林卫大营。
次日早上,羽林卫八百人,整整齐齐的在羽林卫大营门口集结。
李信把那些将官拉到一边,面色肃然的说道:“诸位,昨天该划分的区域本将已经给你们划分好了,有没有还不清楚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