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无双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漫客1

    李信眯着眼睛低声道:“殿下,如果陛下那天…那个了,此时朝堂之上自然是结交大臣最多的四皇子占优,但是现在陛下尚在,四皇子的做法无异于自绝于陛下,不出所料,陛下绝不会选择四皇子继承大统。”

    李信沉声分析道:“大皇子闷在秦王府里,多半是放弃了此次夺嫡,殿下你的对手就只剩下三皇子一个人。”

    “三皇子在这次谋刺案中一马当先,不惜以身犯禁,虽然有些鲁莽,但是未尝不是一片孝心,而且三皇子他喜好武事,锐意进取,继位之后也比较可能收回南疆。”

    说话间,两个人已经到了清河公主府,七皇子先下了轿子,然后伸手搀扶着李信走出轿子,因为下轿子要矮身,李信背后的伤口又剧痛了一阵,让他微微皱了皱眉头。

    两个人本来是并肩走在公主府的后院里,后来李信有意识的往后退了半步,走在七皇子身后。

    “殿下的优势是,三皇子这个性子不太适合治国理政,如今大晋已经一统,没有那么多的仗去打,南疆只是癣疥之患,并不致命。”

    李信咳嗽了一声之后,继续说道:“现在,陛下遇刺已经过去了四天时间,再过几天,陛下的伤应该就勉强可以见人了,到时候陛下多半会分别召四位皇子入宫问话,到时候殿下要保持的沉稳一些。”

    李信压低了声音,沉声道:“殿下务必要在陛下面前,表现出自己有收复南疆的决心和手段!”

    “陛下现在,多半是恨透了平南侯府,但是在承德朝已经无力南顾,他只能寄希望与下个朝代,殿下务必要往这个方面去靠。”

    天子现在重伤,见不得外人,但是过几天外伤再恢复一些,他应该就可以勉强见人,到时候他必然是要召见这几个皇子的。

    储君是国之根本,像承德天子这种情况,必须早立太子。

    事实上,前些年一直有大臣上书天子要早立国本,那个时候承德天子身强体壮,再加上对于几个皇子都有些不太满意,因此就硬生生用威信,把这件事强压了下来。

    但是现在他受了伤,这个事情就压不住了。

    早在前两天承德天子刚刚醒过来的时候,朝中就有人上书皇帝要立东宫,定国本,到今天送进宫里的奏书,少说也有十几封了。

    “只要能够得到陛下的支持,这个皇位殿下就可以十拿九稳了。”

    接下来承德天子的召见,就相当于一次考试,如今李信已经给七皇子参谋出了答案,至于这个答案对不对,那就只有承德天子自己知道了。

    七皇子面色凝重,回头看了一眼李信。

    “信哥儿,若夺嫡不成,你我当如何自处”

    李信微微一笑:“殿下怎么还没有做,就想着失败的事了”

    “未胜先忧败,总要替自己谋一个后路。”

    李信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笑道:“殿下只在陛下面前尽孝,如果夺嫡不成,新帝未必就会难为殿下,无非是让殿下出京就藩,最多是把殿下圈禁在藩地而已,性命无忧。”

    说到这里,李信叹了一口气,开口道:“至于我,便要命途多舛的多了,除了殿下以外,其他任何一个皇子登基,我多半都是死路一条。”

    李信这个人,虽然对收复南疆有用,但是并不是唯一的途径,要知道大晋的整体实力比起南疆是要占优的,只要新帝完全掌控了朝政,是完全可以平推过去的。

    尤其是那位三皇子,以他这次查案的性格来看,如果他做了天子,十成十不会搞什么阴谋诡计,而是领着大军平推南疆。

    到时候,李信这个“李家人”,如果没有逃出京城避祸,那就只能是死了。

    摆在这两个年轻人面前的路很窄,基本上没有回头路可以走。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过分了!
    其实李信说出的这个羽林卫方案,很大程度上只是让七皇子安心,不管羽林卫能不能掌握在他手里,对于大局其实都不会有太多影响。

    承德天子虽然受了重伤,但是既然没有立刻死,那么便不会说死就死了,最起码他会有足够的时间来从容安排后事。

    假若圣意不在魏王,那么凭借羽林卫是很难翻盘的。

    毕竟皇城里还有一个直属内卫监的内卫在,这是没有办法忽视的一支力量,就算李信带着羽林卫宫变,也会被内卫拦在宫城外面,到时候禁军赶来,便会万事皆休。

    说话间,两个人已经走到了李信所在的院子里,此时七皇子仍旧有些精神恍惚,忍不住在思索李信方才说的事情。

    李信微微摇了摇头。

    这位七皇子,平日里也是个机敏聪慧的人,但是碰到这种切身的大事情,不免有些当局者迷了。

    李信缓缓的咳嗽了一声,开口道:“殿下,我的住处到了,这段时间我要在这里养伤,殿下不用一直往公主府这边跑,多去宫中看一看为好。”

    七皇子如梦初醒,点头道:“好,信哥儿你安心在这里休息,有什么事情就让小九派人通知我。”

    李信缓缓点了点头,走进了自己的院子。

    这会儿已经是八月底,虽然还是下午,但是已经稍微有些凉意了,李信紧了紧衣裳,朝着自己的房间走去。

    他本来就伤的不轻,跟着七皇子在平南侯府浪了一圈,这会儿胸口越发发闷,有点喘不过来气的味道。

    当他走进院子里的时候,一个小脑袋从正堂探了出来,两只乌黑的大眼睛眨了眨,然后眯成了一弯月牙儿。

    “李信,你回来啦。”

    李信捂着胸口,白了这个小脑袋一眼。

    “殿下,你七兄到你家里来,你不迎不送,反倒躲在我院子里,传出去成何体统”

    刚才七皇子进门,九公主就应该在门口迎他,现在七皇子出去,身为主人的姬灵秀更应该送到门口,这是这个时代最起码的规矩,姬灵秀这样不迎不送,是极没有礼貌的行为。

    九公主嘿嘿一笑:“七哥他不会在意这些的,反正这个宅子他也来的多了,又有什么关系”

    李信捂着胸口走进了自己的屋子,一进门就味道了一股辣香味。

    只见在屋子外间的一个桌子上,摆了一个黄铜制成的小火炉,火炉上放着一个制作精巧的大陶盆,盆里大半盆汤底已经在滚热,陶盆四周摆满了牛羊肉还有各种各样的烫菜。

    这已经有了后世火锅的七八成模样了。

    见李信目瞪口呆的样子,九公主小跑到那个陶盆面前,指着陶盆有些得意的说道:“看见这个没有,这个是我让人定做的,比你家那个陶罐吃起来方便太多了!”

    李信家里本来用来吃火锅的那个陶罐,罐口是朝里收的。肚子大口小,而面前的这种陶盆,吃起来很不方便,而面前这个陶盆,已经跟后世的那种没有多少区别了。

    李信彻底无语了。

    一定小丫头,为了吃真的什么都做的出来。

    他有些无奈的坐在了一边,苦笑道:“殿下,我身上有伤,见不得气性大的东西,吃了会发炎的。”【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李信背上的上,连愈合都还没有完全愈合,只是包扎了一下,这个时候是见不得辛辣的。

    九公主大咧咧的坐在火锅旁边,拿起筷子夹了一片牛肉放进了滚沸的汤里。

    “我知道你没法吃。”

    这个小公主冲着李信嘻嘻一笑:“所以我才把它们放在你面前,让你看着我吃!”

    说完,这位九公主就当着李信的面,开始大快朵颐。

    这种行为,真是太过分了!

    李信气呼呼的端起茶桌上的茶水,抿了一口,有些无奈的哑然一笑:“殿下,你吃慢一些,一会儿我妹子要过来,你分一些给她吃。”

    李信不提钟小小倒还好,一提钟小小,嘴巴鼓鼓的九公主转头怒视了李信一眼,手里的筷子动的更快了。

    小儿女之间就是这样,一些在外人看来多余无趣的事情,两个情侣做起来就其乐无穷。

    在公主府的后院里,两个人一个吃,一个看,倒也乐在其中。

    …………………………

    长乐宫。

    &nb



第二百四十九章 李慎又要回来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羽林卫的人该杀的杀了,该放的放了,李季,周大年的一众家小,也统统在西市街被砍了头。

    然后,京城就诡异的安静了起来。

    宫里头没有动静,承德天子依旧避不见人,朝局就全部都有三省六部的相公们掌着,只不过重要的奏章还是要递到陈矩那里去,再由陈矩转交圣天子。

    这段时间里,李信就躲在清河公主府里,基本没有出去过,平日里调戏调戏那位公主殿下,再逗一逗自己的妹子钟小小,日子过的好不悠闲。

    悠闲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就是半个月时间过去,承德十八年也进了九月。

    到了九月,就已经是深秋了,京城的天气渐渐转寒,大街小巷的人们都换上了厚衣裳。

    半个月的时间过去,李信背上的伤基本已经愈合,只差伤疤脱落,但是胸口的伤仍旧没有大好,魏王殿下找来太医给李信治了治,太医也只说是受了内伤,要调养一年半载才能完全大好。

    不过这个时候,李信已经完全可以下地走动,除了偶尔胸闷之外,没有什么别的毛病了。

    这天的大早上,李信正在公主府的后院里教钟小小读书认字,温暖的太阳光照射在兄妹两个人身上,很是暖和。

    就在这个惬意的时候,院门口传来一声不合时宜,但是节奏分明的敲门声。

    李信从椅子上起身,摸了摸钟小小的脑袋,笑呵呵的说道:“你乖乖写字,哥去有点事情。”

    钟小小规规矩矩的点头:“好。”

    李信站了起来,双手揣在袖子里,朝着院子门口走去,院子门口站了一个年纪不大的小厮,看起来也就是十五六岁的模样,这个小厮见到李信之后,先是弯身行礼,然后从袖子里取出一个信封,低头道:“李公子。”

    这是七皇子送过来的书信。

    李信伸手接过这封书信,放在了自己的衣袖里,然后淡淡的问道:“李家又死人了”

    这段时间里,京城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实际上背地里的浪潮更加汹涌,首先就是李家不住的在死人。

    只死了一个李淳,显然不能发泄承德天子的怒意,半个月以来,平南侯府接连不断的死人,最开始凶手是对那些部曲的首领动手,后来动手杀了几个部曲首领之后,玉夫人的两个侍女也被刺客无声无息的刺死在了玉夫人的房间外面。

    跟随李延一起回京的那些平南军老卒,也开始一个接一个死掉。

    以这些凶手的操作来说,他们想把玉夫人或者李延杀了,应该是轻松无比的事情,但是这些凶手偏偏留着这两个人没有下手。

    这让本就丧子的玉夫人,几乎有些崩溃了。

    这个小厮听了李信的话之后,弯着身子说道:“李公子所料不错,昨天夜里,平南侯府的孟焦死了。”

    孟焦,是当年跟随老侯爷李知节征战沙场的猛将,比李延还要早上许多,后来退下来之后就到了平南侯里任事,同时也是平南侯府一千多个部曲的老大,就连小侯爷李淳见到他,也要叫他一声孟叔。

    而在昨天晚上,这个平南侯府“侍卫长”角色的大汉孟焦,突然悄无声息的便死了。

    李信眯着眼睛思索了一会,然后开口道:“还有呢”

    这个小厮,是魏王府这段时间勉强埋下的几个人手之一,也算是将来魏王府情报系统的雏形人物之一,这个情报组织虽然刚刚成立没有太久,人数目前也就只有二三十个,但是在祝融酒带来的庞大财力下,现在已经初现规模,最起码京城里发生的一些大事,他们都能够打听的清楚了。

    现在,魏王殿下没有功夫打理这支情报组织,因此就交给了“赋闲”在清河公主府的李信掌管,经过李信半个月的调教,这二三十个人已经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了。

     



第二百五十章 若你是朕
    长乐宫里,四位皇子按照长幼顺次依次进去。

    七皇子年纪最小,随意排在最后,他就垂手站在宫门口,安静的等着。

    前面两位皇子走出来的时候,都是面色平静。

    当四皇子从长乐宫里走出来之后,魏王殿下抬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四哥。

    这位齐王殿下面带笑容。

    七皇子深呼吸了一口气,尽量放平自己的心态,迈步走了进去。

    长乐宫的内殿里,弥漫着浓重的药味。

    魏王殿下微微皱了皱眉头,然后垂手走了进去,恭恭敬敬的跪了下来。

    “儿臣叩请父皇圣安。”

    没有人回应他。

    他不敢抬头,只是静静的跪着。

    过了许久之后,他才听到了一声有些嘶哑的声音:“你就跪着听话。”

    七皇子心里一紧。

    只听声音,父皇已经全然没有了曾经的精气神了。

    他虽然有夺位的心思,但是绝对没有半点弑父的念头,承德天子待人宽厚,不止是大臣,就是几个儿子也是很敬重自己这个父亲的。

    如今骤然听到这个有些苍老的声音,七皇子不免有些戚戚然。

    “儿臣遵命。”

    天子看了一眼恭敬跪在地上的七皇子,微微皱眉之后又改了主意。

    “算了,你起身吧,陈矩,去给他搬个凳子过来。”

    大太监恭敬低头,搬了一把凳子过来。

    七皇子恭敬低头:“多谢父皇。”

    他小心翼翼的坐了下来,然后趁着坐下的动作,偷偷抬头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
1...6869707172...3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