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漫客1
如今的承德天子,虽然发髻依旧被梳理的一丝不苟,但是整个人的精气神全然不一样了,仿佛一下子苍老了一二十岁一样,头上的白发也多了不少,脸上虽然有了血色,但是整个人看起来蔫蔫的,没有精神。
见到这种情况,魏王殿下心里也有些难受。
“父皇,身子可好些了”
承德天子咳嗽了一声,淡然一笑:“你是希望朕身子好一些,还是不好一些”
七皇子重新跪在了地上,叩首道:“儿臣希望父皇万寿无疆!”
魏王殿下这话是真心实意的。
他虽然想夺嫡,但是却也是真孝顺,这并不矛盾。
承德天子眯了眯眼睛:“这里没有外人,说这些虚的没有意思,你我父子说几句真心话,如何”
七皇子叩首道:“儿臣在父皇面前,从来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那好。”
皇帝陛下直直的看着自己的儿子,沉声道:“你想做这个皇帝否”
七皇子没有什么犹豫,直接低头道:“儿臣想。”
这没有什么可隐瞒的,话说到这个份上,如果再隐瞒自己的上进心,那就是明摆着欺君了。
承德天子呵呵一笑:“那你方才还说希望朕万寿无疆你既然要做皇帝,应该盼着朕早死才是。”
魏王殿下以头触地,恭声道:“儿只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够继承父皇遗志,使我大晋国泰民安,父皇在一天,儿臣就是一天的皇子,绝不敢有半点妄念。”
承德天子眯着眼睛思索了片刻,然后挥了挥手:“好了,你起来说话,用不着说跪就跪。”
七皇子站了起来,垂手而立。
“跪君跪父,都是天经地义。”
承德天子又咳嗽了几声,愈发严重了,陈矩连忙递过去一块锦帕,承德皇帝擦了擦嘴之后,脸色有些发白。
七皇子连忙上前两步,又不敢靠近自己的父亲,只能急声道:“父皇,你没事罢”
“朕无碍。”
承德天子摆了摆手。
“你坐回凳子上去。”
七皇子乖乖坐了回去。
天子歇息了一会之后,总算缓过来一些,他缓缓的说道:“方才朕问了你几个皇兄同样的问题,他们的回答与你大同小异,不过对比起来,你的回答比他们更舒服一些。”
“儿臣惶恐。”
承德天子勉强打起精神,看向七皇子。
“朕现在要问你几个问题,你照实回答。”
“父皇请问。”
承德天子闭上眼睛,缓缓说道:“假如你现在是朕,这个朝局你应该如何处理”
现在是真正的大分题了。
七皇子额头冒汗。
&
第二百五十一章 圣训
李慎这个时候,本不该回京的。
因为李家与朝廷已经到了翻脸的边缘,他此时回京,朝廷很有可能用刀斧手把他乱刀砍死之后,再与南疆掀桌子翻脸,彼时南疆群龙无首,当被朝廷一战而下。
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李慎如果进了京城,那么不管是承德天子,还是下一任新帝,都不太可能会再放虎归山,他会被死死地关在京城里,动弹不得。
这个时候,南疆没有了李家人照看,时间一长,未必就再会对李家忠心耿耿。
更重要的是,这会儿李慎应该已经知道了天子重伤的消息,他更应该在南疆观望京城局势,待时而动才是。
可偏偏,在他最不该回京的时候,他回来了。
算一算日子,这会儿距离天子遇刺也才二十天出头的样子,京城距离蜀郡少说有三千里路,就算消息是用六百里加急送到蜀郡去的,那位平南侯也是刚刚接到消息,就动身回京了。
几乎没有犹豫。
这就很令人费解了。
七皇子低着头,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闷声问了一句:“父皇,儿臣斗胆问一句,您现在要和李家正式撕破脸皮么”
如果皇帝要跟李家翻脸,那么就没什么好犹豫的,等李慎进京之后应该直接扑杀这个反贼,但是如果承德天子不愿意与李慎翻脸,那么朝廷对这位平南侯的态度,就要好好思量思量了。
承德天子淡然一笑:“现在你是朕,这要看你。”
这就要了命了。
如今天子的身体状况,七皇子虽然猜到了一些,但是他却不能让天子知道他知道,这话虽然有些拗口,但是朝堂之上,往往就是要有这么多弯弯绕绕才能存活下来。
就像石头剪刀布一样,要一层层的揣摩别人的心思,你比别人少想一层,就有可能满盘皆输。
七皇子低着头,最终沉声道:“父皇,若是儿臣做决定,当暂时不动李慎,但是他既然主动来了京城,就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再回到南疆去,派些人死死地看住他。”
承德天子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七皇子。
“平南侯府谋刺于朕,就是李慎主使,险些便杀了你的老父,你就对他如此仁厚”
七皇子浑身一颤,跪地叩首道:“父皇,李慎这贼子,儿臣恨不能现在就将他食肉寝皮!但是儿臣先前已经说了,大晋社稷要重过儿臣的私仇!”
承德天子脸色冷了下来,注视着自己的儿子。
“杀了李慎,我大晋的江山社稷就乱了”
七皇子叩首垂泪:“父皇……”
“有话说话,不要像那些婆姨一样,动不动就抹眼泪。”
七皇子哽咽道:“父皇若决意与平南侯府翻脸,当初就不会把李延放出刑部大牢,父皇仁明睿智,做出的决定自然不会错,孩儿愚钝,只能随父皇心意做事。”
“你愚钝”
承德天子呵呵笑了笑:“你一点也不愚钝,留在京城的四个皇子里,数你和老四最是聪慧,但是老四他被这个帝位蒙住了眼,便不如你看的通透。”
天子在陈矩的搀扶下,勉强站了起来,吃力的走了两步之后,又咳嗽了几声。
“我大晋此时国力,已经胜过蜀郡不知凡几,此时与李家翻脸,只要让叶家或者种家派人主事,我大晋有胜无败,朕现在就可以诛杀平南侯府上下,尽起大军攻打南疆,但是朕却硬生生的忍了下来!”
天子眯了眯眼睛,看向自己的儿子。
“你这样聪明,猜一猜朕为何要忍下这一次”
七皇子额头满是大汗,低头道:“儿臣愚钝,猜不出来……”
“朕刚才说了,你一点也不愚钝。”
天子尝试性的走了几步之后,觉得肋下疼痛,便在陈矩的搀扶下重新坐回了龙榻上,缓缓吐了一口气:“你当然猜出来了,你只是不敢说而已。”
天子话说到这里,跪在地上的七皇子已经泣不成声。
他哭的情真意切。
&n
第二百五十二章 我们不一样
如今已经是深秋,天气有些寒了,但是从长乐宫里走出来之后,魏王殿下的里衣已经被汗透了。
走在皇城里的时候,大太监陈矩追了出来。
七皇子停下脚步,回头对陈矩微微低头:“大公公。”
陈矩手里捧着一把装饰华丽的牛角弓,低声道:“殿下,这是陛下让老奴赐给殿下的。”
七皇子看了一眼这把弓,皱眉道:“大公公,这好像是三哥进献给父皇的物事,我岂能收下要是给三哥看到了,岂不是让我们兄弟生隙”
陈矩低头叹了口气。
“殿下,这你还看不明白么,陛下就是要让三殿下看见,这样才好让他死心。”
七皇子深呼吸了一口气,突然想到了刚才承德天子说的话。
天子刚才说,三皇子鲁直,做不得皇帝,赐给自己这把弓,目的是让死心
不过七皇子心里还是略微有些不舒服。
想要让老三熄了夺位的心思,方法有千种万种,何苦非要让自己来做这个恶人
不过圣天子赐物,是不能推辞的,七皇子当即跪在地上,双手把这把弓接在手里。
“儿臣多谢父皇恩赐。”
七皇子接过这把弓之后,陈矩伸手把他扶了起来,微微叹了口气:“好了,这会儿时辰也不早了,殿下快出宫去吧。”
七皇子双手捧着牛角弓,对着陈矩弯了弯腰。
“大公公,父皇他…想来吃了不少苦,我们这些做儿子的不能侍奉左右,全倚赖大公公了。”
陈矩连忙避开身子,惶恐道:“殿下这是做什么,侍奉陛下本就是我们这些奴婢分内之事,岂能受殿下礼数”
魏王殿下摇了摇头:“总归是大公公替我们这些儿子尽了孝。”
陈矩感慨道:“殿下纯孝,是我大晋之福。”
七皇子叹了口气:“宫中诸事,大公公是熟稔的,如今非是寻常时候,有劳大公公多费些心。”
“这都是奴婢们应当应分的。”
陈矩一路把七皇子送到永安门门口,这才转身回了内宫。
七皇子出了宫门之后,犹豫了一下,并没有回永乐坊的魏王府,而是坐上了自己的马车,朝着大通坊的方向走去。
他要把宫里的事情,与李信通通气。
到了快傍晚的时候,七皇子的马车在清河公主府门口停了下来,然后几个魏王府的下人立刻前去叫门。
此时,李信与魏王府的关系,京城里几乎人尽皆知,也用不着避讳什么了。
过了片刻之后,公主府大开中门,九公主带着一众家人,出来把七皇子迎了进去。
魏王殿下不轻不重的看了一眼嬉皮笑脸的九公主,轻哼了一声:“上次为兄来你家里,你居然没有出来迎我,这事告到宗府那里去,罚你一年的禄米!”
这半个月以来,七皇子都没有再来过公主府,与李信互通消息,只是通过那些手下人,此时他再次来到清河公主府,不免想起了上次九公主失礼的事情。
宗室之中,最讲究规矩,像上一次九公主失礼的情形,真告到宗府那里去,罚俸一年都是最轻的,甚至有可能削爵!
九公主吐了吐舌头,撒娇道:“人家那天在有事嘛,再说了,都是自家人,有什么好迎的……”
七皇子闷哼了一声,不再理会这个顽皮的妹子,低眉问道:“李信在么”
现在,李信身上的伤已经恢复了七七八八,最起码可以四处走动了,因此有时候会不在公主府里。
九公主竖起眉头,轻哼道:“好呀,原来你也不是来瞧我的,天天李信李信的,你着了他的魔啦”
七皇子瞥了一眼自己的妹子。
“你还有脸说我,你还不是成天往他的院子里跑,男未婚女未嫁的,成什么样子”
“传到父皇母妃那里去,现在就把你嫁给北边的胡人!”
九公主脸色绯红,跺脚不依道:“你派人监视我!”
七皇子哈哈大笑:“诈你一诈,你就什么都说出来了,一点长进也没有!”
“呀,你这个恶人!”
公主殿下大为羞恼,提起粉拳就要追杀自己的七哥,魏王殿下当然不能坐以待毙,当即朝着公主府的后院“逃”去。
这座府邸的外面,是偌大的京城,但是在外面的魏王殿下,总是一副老成的样子,只有在妹子的家里,他才能多少恢复一些少年心性。
兄妹两个人说笑打闹,就走到了李信的院子,七皇子整理了一番衣衫,回头对追过来的九公主正色道:“好了,哥跟李信有正事要说,先不要闹了。”
第二百五十三章 他比我厉害
这个时候,李慎自然是不应该回来的。
他只要坐镇南疆,便可以进退自如,静观京城变化,哪怕京城平南侯府的人死绝了,也不会影响到南疆的李慎,他大可以从容布置。
说的无情一些,平南侯府的世子李淳既然死了,那么京城里剩下的人,其实并不怎么值得留恋。
且不说李慎在南疆有没有另外的儿子,就算没有,这位柱国大将军今年才四十三岁,大可以再生一窝出来。
可是他偏偏就回来了。
这种做法让所有人都猜不透李慎的心思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信刚刚起身洗漱,公主府的下人就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对着李信作揖道:“李公子,宫里的公公来了,公主让您去正堂接旨意。”
李信皱了皱眉头。
昨天皇帝让魏王殿下传话,让他出城迎接李慎,按理说这就已经可以算是口谕了,怎么今天宫里又送来了旨意,莫非是天子那边出了什么变故
李信放下手里清洗牙齿的柳枝,点头道:“知道了,我换身衣服就去前厅正堂。”
这个下人点了点头,躬身退了出去。
这个时候天气已经凉了,李信换了一身青色的棉袍,系好腰带之后,迈步走出了自己的院子。
这时,他来到大晋已经过去了大半年时间,他这个年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段时间他又听从王钟的教导,经常买些牛肉回来滋养身子,到现在,李信的身高比起去年的时候高出了不少,已经有些修长的意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