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商的万界之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曲末殇
周翔宇点了点头:“忙碌惯了,一旦闲下来,总觉得不踏实。”
马玄忠点了点头:“我也是,按照我爹的推测,尊夫人的病,前期治疗,已经差不多了。吃过早饭,我爹还需要把一下脉,复诊一下。”
“那就麻烦刘老先生了。”
吃过早饭,周翔宇回到房间,开始收拾行李……
清点完行李,周翔宇才发现宝贝闺女孙光英,一直坐在那里无动于衷。
“光英,可是有些舍不得?”
孙光英摇了摇头,狡黠地笑了笑:“父亲,如果我拜刘老先生为师,不算通敌吧?”
周翔宇一愣,脸上的惊愕迅速地化为惊喜:“你说得是真的吗?”
孙光英开始装傻充愣:“什么真的假的?”
周翔宇脸一板,面无表情地威胁道:“我记得,刘老先生收徒,可是传统的那一套流程,我要是不点头,你是做不成徒弟的。”
孙光英一下子蔫了:“爹……”
周翔宇忍住笑意,瞥了养女一眼:“说吧,刘老先生,是怎么看上你你这块朽木的?”
“爹,你这是门缝里看人,你等着,我让你看看我的拜师作品。”
说完,孙光英噔噔噔地跑下楼,很快又跑了回来,回到房间:“干爸干妈,我师父让你们去放映室。”
“好吧!”邓文淑倒下了手里的伙计,看了看周翔宇。
周翔宇笑着打量了孙光英一番:“我就看看,刘老先生是怎么把你这块朽木雕成材的,带路。”
当周翔宇赶到楼下的放映室时,流云已经放好了放映机。见周翔宇进来,流云伸手打了个招呼,然后示意所有人坐下。
把所有的窗帘都拉得严严实实之后,流云伸手将放映厅里的灯拉上。
“噶哒”一声过后,放映室里彻底黑了……
随着放映机嗡嗡的响声,白色的荧幕上出现了一排行楷大字“孙光英作品”,接着是小一号的“主演:马念霖马思雨后期制作:流云”……
一阵悠扬的笛声过后,一对赶着羊群的兄妹出现在荧幕上……
“嘘……”
马念霖还没开口,便被流云给堵住了嘴。
没过多久,长相猥琐的反派,出现在荧幕的角上……
时断时续的箫声开始响起……
然后就是武侠片的套路:反派想从牧童手里骗走小羊,被机智的兄妹俩识破;反派恼羞成怒,开始明抢;兄妹俩合力将反派打得爆头鼠窜……
影片很简单,时间也只有十五分钟,可房间里所有人的心,都被牧羊小兄妹俩紧紧地牵着……
虽然只是后世烂大街的套路,可在这个时代,足以担得起“经典”的称呼,尤其是马念霖兄妹俩打斗时的动作,在放映室里的人看来,十分有震撼力……
过了有一阵子,回过神的周翔宇开始带头鼓掌……
于是,周翔宇的行程拖后了一天……
送走了周翔宇,塞给新徒弟孙光英一本俄文原版的《演员的自我修养》之后,流云带着马玄忠渡过阿克赛钦湖,来到南岸的陆战旅驻地。
看着营地外边挂着的“海军陆战旅”的牌子,马玄忠觉着有些心塞:西北的仅有的海军——潜艇支队,已经被调到澳洲了,剩下的能跟海沾边的东西,就只剩湖里的登陆艇了;自己手底下抽调出来的将近一个旅的精锐,除了已经具备作战能力的狙击团,剩下的都被分成了两拨,分别作为新组建的空降旅和陆战旅的骨干……
比起马玄忠的肉疼,流云倒是觉得陆战旅的兵力,还是有些不足:现在作战形势跟二战之后那种局部小型战争不同,穿插作战需要面对的都是师级的做战单位,加强旅的兵力,略显单薄。
于是,马重山讨价还价争取来的装甲团,人员装备还没到手,已经有部分兵力,提前被别人预定了
兵力不够,装备、素质来凑。
陆战旅的老兵和新兵,大多数原来都是长江或者黄河流域水性不错的灾民,在武装泅渡时,训练起来要比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容易得多,虽然西北地区的本地人也有不少会游泳的。
至于武器装备,除了火炮、轻重机枪和中远距离上用于狙杀的山寨14,其他的全都是八一杠的四十三年提前版。
流云之所以将解放军用了三十年的大杀器,提前弄了出来,主要是因为八一杠使用的是43中间威力枪弹:由于43子弹的弹壳锥度较大,是可以做成钢壳的;而且,43跟美制的零点三英寸子弹,除了底火之外加工工序都差不多,生产线是可以稍微调整一下就能投产的。
继承了我兔“山寨精神”的流云,自然不能放弃山寨加移植的传统:“拷贝”自毛熊aek-971步枪的后座力平衡装置,让八一杠本就不是很大的后坐力,变得更小了;虽然枪械重量比原版的八一杠要重,可因为后坐力减小,精度更上了一个台阶……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现在的毛熊是不承认知识产权的,所以流云抄起毛熊的东西来,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流云自己算了一下,西北除了民用和少量的军用技术,其他的技术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十几年后的毛熊。
改名叫做“双峰驼”的自行榴弹炮底盘,来自于毛熊“飞毛腿”导弹的发射车,发射车的发动机来自于毛熊的第一款主战坦克t-54;至于和发动机相关的材料和冶金,自然也是毛熊那一套,只不过是做了小小的改进。
至于酒泉已经山寨完的毛熊nk-33大功率的火箭发动机成套技术,流云连代号都懒得改了……
(iishu)是,,,,!
第133章 训练
【】(iishu),
海军陆战队只有一个作用:抢滩登陆,为后续部队开辟登录场。
描述起来很简单,可熟知历史的流云却知道:抢滩登陆要是没有优势火力压制,危险性比“天生就是被保卫的”空降部队还要高……
六年后的奥马哈海滩,一个德军的机枪手,一天的时间里独自射杀了两千多人,这样的战果还是在德军疏于防守的情况下发生的。
不过,好在大西北自己的卫星,就要上天了,有了侦察卫星,可以省去前期的侦察中许多不必要的环节,让前方的侦察兵将登陆场侦察得更细致,以便于登陆前期的精准火力打击;而且,已经在美国铺下龙骨的登陆舰上,预留了大量的对陆支援火力火炮的位置。
虽然,流云自认为准备工作已经做得更充分了,可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
湖边的登陆训练场上,炮声隆隆,负责训练的老兵端着只有空包弹的步枪,凌空扫射。
一条条火舌下面,新兵提着枪,沿着铁丝网围成的低矮通道匍匐前进着……
突然间一声哨响,通道前方的空地上想起了爆破声……
“砰……”
一阵模拟的炮声过后,新兵迅速地穿过通道,开始冲锋……
“笨蛋!交替掩护!”
“想死吗!留意自己弹匣里子弹数目!自己估计着,还有一两发就可以换弹匣了!咱们不缺那几分钱!”
“榴弹手,你他妈在那傻站着等死吗?没看见前边有没打掉的火力点吗!”
……
看着已经训练得有模有样的陆战新兵,马玄忠放下望远镜,叹了口气,笑着看了看身边的流云。
流云点了点头:“还行,像那么回事。”
难得见老头子心情不错,马玄忠眼珠子一转,提议道:“那咱们是不是可以掉一部分优秀的老兵到空降旅,两边交叉训练?”
“三栖突击队?”
流云没好气地瞥了马玄忠一眼:“极小规模的三栖机动力量,现在还没有必要开始组织,再说,西北的教育水平,也还欠着一些。”
马玄忠一愣,有些不服气:“为什么?”
流云看了看远处硝烟滚滚的训练场:“第44团,离真正的特种部队,还有一段距离。”
流云没有理会杠精的马玄忠,自言自语地介绍着特种部队的要求。
首先,为打击敌方重要节点而存在的特种部队,要求指挥官必须具备独立的战场决断能力,光是这一点,就要求指挥官至少是能胜任团职主官的存在。
其次,在自身火力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呼叫己方火力支援,这就需要小队里有熟悉炮兵计算,或者是当过炮兵指挥员的队员。
光是这两点,至少就需要一个团长加一个炮兵连长。
然后,队伍里还要有能够提供足够火力密度的火力手,再稳妥一些,还需要一个重火力手,负责小型火炮或者爆破;队伍里一旦有人受伤,小队的战斗力下降将会达到百分之十以上,所以还需要一个外科手术专家;与上级的联系,窃听敌方电台,以获取重要情报,这就需要一个电讯专家;如果遇到斩首行动,还需要一对训练有素的狙击手……
至于对所有队员的具体要求,那就更苛刻了:超强的体能储备、射击精准迅速、意志顽强,是最起码的要求;要学会审讯,逻辑思维能力必须突出;战场上具备简单的外伤处理能力;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具备空降、潜水、泅渡能力;会制作简单的爆炸物,能够进行精细的军事地图绘制……
马玄忠一盘算,直接打消了组建正式特种部队的想法:组建这样一支小队所需的人员和训练消耗,在西北,足够再武装起一个团了;现在的形势,也没那么多时间让他再组建这么一支部队;而且,第44狙击团,已经能够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进行斩首行动了,这就足够了。
而且,马玄忠隐约觉得:随着西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看来很苛刻的人员素质要求,在十几乃至几十年之后,可能会变得相对简单一些。
九月中旬,天气已经开始转凉了,阿克赛钦的湖水,比同一时节的长江水,要凉得多,几波训练下来,有不少新兵的嘴唇,已经开始发紫了,可还是咬牙在坚持着……
马玄忠叹了口气,放下望远镜,从警卫员手里接过步话机,劈头盖脸地训了旅长马海宁一顿。
没过多久,一桶桶的姜汤从卡车上搬下来……
看着远处拿着望远镜朝自己比划的马海宁,马玄忠气不打一处来,吩咐警卫员调头离开。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论演员的自我修养》这样专业性的书籍,对于仅有一点俄文基础的马家小兄妹来说,实在是太晦涩了。尽管兄妹俩动用了外挂,逐字逐句地将内容翻译出来,可从没有接触过表演的孙光英,对于书里的内容还是两眼一抹黑。
于是,被马玄忠形容为“闲极无聊”的流云,在家里的放映厅里,开起了表演课堂。
当年执行任务的时候,为了提高任务的成功率,流云专门学过表演,而且对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更是“造诣颇深”:流云的国术已经过了能够“骗过自己”的胎息阶段。
为了能让自己当得起老师的称呼,流云直接祭起了大杀器:西北“特产”——投影仪和ppt。
为了让孙光英对表现派有一个了解,流云直接拉出了《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的部分片段。虽然剧中的亮点冯远征并不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可在这个格洛托夫斯基还未出生的时代,两种表现体系,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人面兽心”的变态医生安嘉和,给孙光英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可也让孙光英产生了一些疑问:这位“冯远征老师”为什么能够这样本能似的,熟练地驾驭这样一个特别的角色?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在信息爆炸之前的电气时代,是开创性的表演指导理论,说成开天辟地也不为过。
但电气时代的角色,大都是脸谱化的,为数不多的演技派,大都是本色出演。
等到了信息化时代,体验派想要摆脱脸谱化,就需要深入地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
于是,体验派的局限就暴露出来:对角色把控能力不足的演员,一旦将自身代入角色,就很难摆脱出来……
像是格洛托夫斯基这样深知体验派表演缺点的人,开始另起炉灶……
(iishu)是,,,,!
第134章 醒来
【】(iishu),
听流云介绍完体验派的孙光英,再次回顾《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的一些片段时,发现了“冯远征老师”在表演时,并不像是将自己带入角色,而是条件反射般地利用身体的“经验”在演出。
成功摆脱了变态医生安嘉和阴影的孙光英,渐渐地主意到自家师父手里的那个小小的“百宝箱”:每次的电影片段和讲课的内容,自家师父都是从那里传到放映机里的,巴掌大的小盒子里装的东西,比十几盘电影胶片还要多……
于是,刘家流传了好几手的游戏机,传到了孙光英手里……
没过几天,收到了刘玄英紧急电报的流云,带着新收的徒弟,领着孙子孙女提前赶回了酒泉。
刚赶到酒泉医院,流云就被张牙舞爪的白羽给拦住了。
流云没有理会白羽,只是看了看拉着她的刘玄笑:“玄笑,让她冷静一下!”
“收到!”刘玄笑伸出手在白羽暗子后面轻轻捏了一下,然后扛起白羽就走……
“爹,你说的东西,我们都准备好了!”
说完,刘玄心朝孙光英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流云点了点头:“带我去看看老八!”……
偌大的隔音房间里,带着氧气面罩的刘玄良正躺在病床上。
流云上前看了看眼角还有泪痕的刘玄良,叹了口气,回头看了一眼站在门口的儿女,吩咐了一声:“其他人先出去,玄心,你留下。”
“爹,需要我做什么?”
“点燃檀香。”流云看了看刘玄心手里提着的盒子,“然后看着,我是怎么用祝由术的。”
说完,流云走到刘玄良跟前,闭上眼,深呼吸了几下,又缓缓地睁开眼……
然后一股似远似近,捉摸不定的生意在房间里回荡着:“你原名叫小胜子……”
看着自家老头子九真一假地叙述着刘玄良的身世,如果不是刘玄心知道,她也会以为那就是事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