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商的万界之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曲末殇
不过更让刘玄英无语的是:组装完成后,插上电源一点反应都没有的巨型大家伙,在自家老头子挥了挥手之后,“嗡嗡”地响起来……
这是什么操作?
更让刘玄玄英吃惊的还在后面……
“检索资料库!”
随着老头子一句命令,通电的彩色显示器屏幕上出现了一行字:经检索,资料库为空。
然后流云又一挥手,再次下了“检索资料库”的命令,显示器上出现了不同的结果:经检索,在资料库里检测到如下资料……
刘玄英两眼放光地盯着屏幕上出现的一长串资料的名称,连口水滴到地上都没发现。
之后,流云又演示了投影仪的用法,演示完,扔给刘玄英一本说明书,就离开了机房。
有了巨型计算机,技术中心的很多项目推进迅速。
接到高空和真空液体火箭发动项目任务书的201所,仅用了两个多月就完成了计算,并且通过了计算机模拟验证。
就在201所的人庆祝项目预期成项目功的时候,201的一把手刘玄良,接到了在嘉峪关组建电子第1021所、1022所、1023所的内部文件:新组建的三个研究所分别负责半导体计算机的研发、应用以及制造技术。
没过多久,酒泉又组建了西北第六个带数字的第203所,负责精密光学仪器研究……
刚进腊月,虽然西北已是寒风凛冽,可位于祁连山身处的火箭发动机试验场,却是没有丝毫寒意。
用厚厚的装甲、隔热材料和防弹玻璃包裹起来的控制室里,刘玄良紧张地盯着墙上鲜红倒计时……
30、29……10、9……
计时结束,控制室里响起了一片鼓掌声……
刘玄英随即宣布,火箭发动机定型试验结束,正式定型。
等在控制台后边的技术人员都欢呼了起来:上千次不间断的试验,终于迎来了成功的曙光……
就在所有人欢呼雀跃的时候,没有人主意到,有人推开了实验室背面的厚厚的铁门……
“溶红、防红、限红、反红……”看着电报上的文字,流云笑了笑,“狗改不了吃屎呀!”
说完,流云看了看正关注着自己的刘玄英:“三个月之内,卫星上天!”
见自家老头子面色不善,刘玄英不停地在背后画圈圈,诅咒骂那个给自己添堵的滚蛋……
跟自家老头子在一起时间比较长的刘玄智,自然知道如何避开“阴雨天”,从文件夹里又取出一份电报,递给流云:“爹,这是玄恭发过来的。”
“呦,那我得瞧一下,这小子又邀功请赏了?”
流云接过电报一看,乐了:“不错呀!”
电报内容很简单:我阻止了抗团对周树人他哥下手。
刘玄智点了点头:“那是,老八这一年多时间里,从咱们这里调取了大批的暗杀装备,光是消声器,就拿走了一百多个。”
一听见一百多个消声器,流云先是一愣,然后笑了起来:“玄恭这小兔崽子,像松鼠一样喜欢囤积东西的性子,是改不了。”
刘玄智看了一眼苦大仇深的刘玄英,笑着问流云:“要是有了卫星,咱们是不是就可以对战场情况了如指掌了?”
(iishu)是,,,,!
第137章 空军副本
【】(iishu),
流云点了点头:“不光是侦察,有条件的话,可以直接通话了。”
“哦对了,老爹,定时通电的时候,玄平说他好像在山城见过周翔宇?”
见刘玄智有些不太确定情报的真实性,流云点了点头:“不出意外,周翔宇现在是华共中央南方局书记。”
刘玄智有些吃惊:“你是说……”
流云叹了口气:“为联络,也为防备。通知玄平,可以将我们的部分人际资源,跟华共分享。在英德苏美下场之前的这段时间里,蒋瑞元是不会介意在华共的背后捅一刀的。对了,冀中闹得正欢张荫梧,传个话让玄恭把他给做掉吧。”
刘玄智点了点头:大忠藏奸,这个张荫梧一直挺高调的,而且是个标准的政客,只为权势而动;最关键的是,根据线报,这厮已经是军统的人了,在加入军统时,还立下了**的军令状……
火箭发动机试车完毕,火箭的组装,基本上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赣州的钨矿石通过长江航道,运到魔都,然后以美国公司的名义装船,运往巴基斯坦,在通过铁路,转运到酒泉,经过一道道工序,变成了火箭发动机的喷管以及其他的高温部件。
酒泉重型机械厂的车间里,巨型液压机下,一辆辆大号的叉车,用专用的工具夹着一个个被烧红的金属锭,在老师傅的调度下,将钢胚锻造成各种各样形状毛胚。
毛胚在各种各样的机床上,加工成型,经过初步热处理,运到精密加工车间,经过八级工的手,变成一件件的艺术品,然后经过再次热处理,变成了成品。
发动机总装车间,一个个硕大的零件,在八级工的指挥下,安装到位。一台台火箭发动机逐渐成型……
嘉峪关的合成氨厂,氮气已经被分离出去的空气,经过再次分离,分离出水蒸汽、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只剩下了装在罐子里,正准备起运的液氧;离这里不远的炼油厂里,经过精馏的煤油,源源不断的流向专用列车的油罐里……
虽然已是汉历的春节,但祁连山区的火箭发动机试车台上,没有丝毫节日的气氛:一台又一台的火箭发动机被固定到试车台上,接上燃料管道,然后点火;不到六分钟,熄火,切断燃料,等待冷却后检查……
试车完成的火箭发动机,经过维修,被运到远离酒泉城区的发射场,等待最后的总装……
总装车间里,看着签名表上几百个检验员签名的下面,总装复检栏里自家老头子的签名,刘玄英笑了笑,在总工意见那一栏里刷刷刷写了几个字,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无异议,择机发射。”
一个雪后的晴天,远离酒泉市区的发射场上,空无一人,只有三十层楼高的发射架上,静静地矗立着白色的火箭……
随着一声巨响,八台推力巨大的rd-33发动机推动着长六十多米,重量达五百吨的火箭缓缓升空……
“助推器成功分离……”
“第一级分离……”
“第二级分离……”
“和田观测站报告:真空发动机点火……”
“阿尔泰观测站报告:整流罩抛弃成功……”
“末速调整开始……”
“酒泉观测站报告:卫星已成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姿态良好。”
见指令员看着自己,刘玄英深吸了口气,将套在手腕上的一个钥匙状的东西取下,递给指令员:“发送激活密钥。”
……
三分钟后,指挥中心的荧幕上出现了一行汉字:卫星操作系统启动完毕,信号对接成功……
刘玄英舒了口气,稳定了一下情绪:“现在转入下一阶段,卫星设备调试。第一项,通讯测试……”
两个小时之后,刘玄英放下了手里的测试项目清单,笑着看了看主控室里的所有人:“卫星测试完毕,发射成功!”
主控室里的所有人都已经泣不成声……
几天后,发射基地有了一个代号103。
在之后的几个月里,看着仓库里剩余的大量备件以及测试原型,流云觉得有些肉疼,奔着节约成本的原则,组织人手拼凑了一番,又组装了三枚火箭,将卫星剩余的备份,也一起送上了天……
放完卫星的流云,开始了新的副本——空军。
作为一个空战爱好者,流云曾经动手复刻过二战时期的几款经典战斗机。其中,最得流云喜爱的要数鹰酱的p-51野马战斗机,而且流云平时也喜欢登上战机,跟程序操控的各式同时代的战机一较高下。
于是,西北的精英“菜鸟”们,在模拟器上使用的也都是“野马”。
不是流云不想“山寨”毛熊二战末期装备的拉-9战斗机,因为实在是找不到牛牛和鹰酱之外的战斗机图纸。而且,流云也懒得自己重新设计,他自己也没想到,当时自己会有用得上那些老旧知识的机会……
等决定“重新设计”野马的时候时,流云又发现了野马的一些优点:外形被爱好者不断改进,气动布局已经到达极致的野马,跟毛熊的拉-3和鹰酱的p-40实在是有点像,可谓是阴人的利器;而且,流云手里有一系列的全套改进版本资料……
螺旋桨时代的飞行员培训,远比喷气时代的飞行员培训要容易得多:刚进行模拟飞行还磕磕绊绊的“菜鸟们”,过了几天,就能飞得有模有样了,没过多久,倒飞、横滚就成了“一叠小菜”……
不过,流云没让这些菜鸟得意得太久:在模拟对战时,流云用上了“大杀器”——零式。
虽然零式的最大时速要比野马低几十公里,可知道零式弱点的流云,利用零式盘旋半径小的优势,在格斗时占尽优势,将小菜鸟们杀得不敢应战。
虽然被叫成“菜鸟”,可毕竟这些飞行员都有着高学历,被人血虐不敢还手这种事,是很丢人的。
于是不甘心失败的新手飞行员们,开始琢磨对付“零式”的办法:最初,菜鸟们用的是最笨的办法,群殴战术,一拥而上;在赢过几次过后,菜鸟们渐渐地摸着门道了,双机编队,僚机低速引诱,长机高速追击……
(iishu)是,,,,!
第138章 空战
【】(iishu),
挨了打不还手,不是流云的作风:流云放弃了“零战”,换成了性能跟野马差不多的“毛熊利器”——拉-9。
于是一边倒的屠杀又开始了……
之后,流云又陆续换上了汉斯的bf-109和约翰牛的“喷火”,让菜鸟们感受了一把“天空的辽阔”……
随着模拟空战的不断进行,准飞行员们的飞行技术不断进步……
而此同时,酒泉飞机制造厂里的几架试作版的野马飞机,渐渐地成型了……
看着再次出现在眼前的野马,感慨良深的流云,上前几步,拍了拍飞机那银白色的机身。
因为用的是成熟的技术,试飞格外顺利,飞行包线的测试也很快就完成了。
因为缺少飞行员,几架样机都是双座的教练机,定型之后,飞机便进入了低速量产阶段……
在飞机定型生产的同时,流云利用教练机进行一对一教学,小批量“量产”飞行员。
因为前期在飞行模拟器上已经接触过飞机,很多飞行员对于仪表的判断,已是轻车熟路,实极训练,主要针对飞行员对操纵杆的手感以及格斗时的空间感。
因为钢铁的“刚需”已经过去了,酒泉附近的大量剩余电源,被转移到了金属铝的生产上。而飞机的研发,又因为“山寨”没花费多少资金,这就导致酒泉“野马”战斗机的成本要比鹰酱大规模量产的成本还低。
而本着“我不差钱,以人为本”原则的流云,在带学员飞过几次之后,就将控制权交给了学员,任由学员折腾,还美其名曰“雏鹰需要摔打才能飞上天”。
出乎流云的意料,刚飞过几次的学员们的心态都比较稳,按部就班的照着流云教过的战术动作练习……
于是,觉得无聊的流云老先生,自己回到了指挥塔台上。而流云的小跟班,“天山童姥”刘玄笑同学,在流云的屁股后边当了几天cic之后,发现飞行员要比cic有意思得多,于是就利用“大小姐”的特权转职了。
在流云的指导下,迅速地学会了各种战术动作的刘玄笑,将邪恶的目光转向了跟她一样的新手……
于是,酒泉诞生了西北空军的第一支蓝军:刘家父女中队。
专业的蓝军需要有强悍的战斗机,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引导下,流云以强化过的v12发动机为动力,利用闲暇时间,自己diy了两架约翰牛喷火战斗机的后期型号——喷火arkxii。
于是,刚成立的飞行团的小伙子们,又尝到了被恐惧支配的味道:一大一小两个顽童组成的双机编队,将一群刚接到新型单座飞机的飞行员,虐得找不着北……
虽然训练时候的电台里的通话气氛很轻松,可很多机灵的飞行员还是感受到了训练基地的气氛异常:在所有的学员都完成预定的考核之后,基地的地勤开始往飞机的机翼上装代号为“gsh-23l”的双联装23口径机炮;飞行团组建之后,基地周边的高山上,开始建大型的雷达站……
当的飞行中队的队员,在飞行模拟器上,见到日本三菱ki-21重轰炸机的时候,才真正地体会到,战争真的来临了……
1939年4月,飞行团秘密转场,进驻刚刚修建完毕的陇南机场,有细心的队员发现:地勤装填的子弹,全部都是红色标识的高爆燃烧弹;而且,机场内有北苏方面的人……
四月底,所有战斗机的涂装都换成了跟北苏拉-3一样的灰色迷彩。机场随即进去二级戒备。
5月1日,机场进入一级戒备,所有飞行员都开始穿着飞行服睡觉。
5月2日,所有飞行员被要求提前睡觉。
5月3日,上午八点,陇南机场铃声大作。
听见铃声,所有的飞行员迅速地起床,带上飞行头盔,提着文件包跑出宿舍……
半个小时后,一个团的二十九架飞机全部升空。
升空后,流云开始分配任务:在恩施地区拦截由汉口起飞,前往山城轰炸的日本轰炸机群;第三大队负责保围机群,利用携带的装备干扰通讯,并负责外围境界,第一第二大队负责攻击,刘氏父女中队,负责清理跳伞人员……
两个小时后,到达预定空域的第三飞行大队,利用自身迷彩以及低空云层的掩护,将十二架日本三菱ki-21重轰炸机远远地围住,呼叫第二大队攻击。
收到攻击信号的第一第二中队的十八架飞机,分两个波次循环攻击轰炸机群,第一波利用点射清理敌方的防御火力,第二波次直接扫射……
“情报充分”的日本驻汉口第一联合航空队海军轰炸机团团长,因为确信“三民政府的飞机不可能追得上自己”,拒绝了战斗机团护航的请求。本想着能够独吞战果,没成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