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商的万界之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曲末殇
跟流云预想的一样,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突发状况的轰炸机群,因为本来速度就慢,再加上反应迟钝,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一个轰炸机团,化为了灰烬……
二十几个小时之后,发现轰炸机没有返航的日本海军第一联合航空队指挥官冢原二四三,派的远程侦察机,在搜寻了五六个小时后,发现了恩施地区的轰炸机残骸,当天的轰炸计划被迫取消……
当天,收到了本国跟北苏在诺门坎开战消息的冢原二四三,被吓出一身冷汗:北苏方面向三民政府出售了高级战斗机……
在“恩施大捷”之后,北苏援华航空队开始主意到西北方面那些性能异常优异的“英制喷火战斗机”,不过也没太在意:北苏的战斗机发动机将来会换装马力更大的星型活塞发动机;至于战斗机的来源,北苏的情报机构也不是吃素的,早就知道马玄忠跟犹太人眉来眼去,能得到几十架飞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因为“马玄忠跟北苏高层的私交不错”,北苏援华航空队,赋予西北飞行团独立作战的权力……
陇南机场的会议室里。
跟北苏打过一段时间交道的李钰,有些吃惊:“老爹,这跟想象的不太一样呀?他们怎么没要求看一下?”
(iishu)是,,,,!
第139章
【】(iishu),
《回收商的万界之旅》第139章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b回收商的万界之旅/b》77读书全文字更新,牢记网址:o
(iishu)是,,,,!
第140章 年度大片
【】(iishu),
虽然马玄忠“剿匪”破有成就,可蒋瑞元却对马玄忠忌惮不已:因为在星、甘、清、藏四地,马玄忠三个字,就是块金字招牌,以前金陵还未沦陷的时候,金陵对西北政令的作用范围,就仅限于金陵;而且这厮也会包装自己,收复国土功败垂成的失意者;再加上出身北洋,那宽广的人脉,就连自己的结义兄弟冯焕章,拿他都没有办法。
最让蒋瑞元头疼的还是马玄忠的“蛊惑”功力:每当有新的任命下达到金城,没过几天,金城就会乱作一团;等蒋瑞元的人,灰溜溜地走了,金城城里,总是张灯结彩……
如果放在以前,蒋瑞元觉得自己还有办法对付马玄忠,可自从马玄忠跟犹太人勾搭上了之后,自家小舅子宋子蚊,不只一次告诫自己:对于马玄忠,只要是他没公开反对三民主义,最好不要动他,因为他的背后,站着不少犹太巨贾。
不过,蒋瑞元也实在是拿“滚刀肉”马玄忠没有办法:去年,马玄忠以抗战的名义,拿着不知道从哪里拉出来的三个师的名单,硬生生地将八十二军,变成了第八十二集团军;现在他又利用犹太人的关系,建立起了自己的空军,以至于现在山城的防空,自己都还得看他的眼色……
于是,蒋瑞元咬着牙,亲自起草了了一份电报。
三天后,赶回西宁的流云,见到了蒋主席那封洋溢着“亲情与温馨”的电报。
“爹,这老小子……”
“既然他想玩,咱们就跟他们玩玩。”
还没过夜,这份电报就出现在毛咏芝的桌上……
而“玩心”大起的流云,在金城郊区,秘密地搭建起了一座巨型摄影棚。
一个月后,由孙光英导演的“纪录片”——《血与火》在金城郊区杀青。
这部被后世军迷誉为“神作”的《血与火》,其制作之精细、场面之宏大、场景之真实,即便与后来的数字电影相比,也不遑多让;不过,没有人知道的是,除了枪里的子弹,还有穿十八集团军衣服的八路军,其他的全都是真的……
电影制作完成后,华共的《新华日报》刊发了毛咏芝的文章,强烈谴责八十二军自毁长城的行为。
没过多久,自以为攥着马玄忠把柄的蒋瑞元,一脸得意地将“纪录片”的拷贝,交给了华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翔宇。
周翔宇强忍着“愤怒”,回到了住处,打电话联系刘玄平,请他看电影……
看完电影之后,周翔宇算是明白:为什么蒋瑞元会相信了,要不是看电影的时候,刘玄平认出了扮演红军战士的流云,就连自己也会以为这是真的纪录片。
诓了蒋瑞元一把的流云,心情大好,架驶着野马,直奔嘉峪关。
赶到浓缩铀工厂的流云,在看过加工好的原子弹时,突然发现自己也有了“幸福的烦恼”:有了原子弹,可是却又没有地方释放;原本华共的罗布泊试验场,现在变成了湖,华夏境内,再也没有能够试验原子弹威力的地方了……
好在,西北刚用上的光电计算机已经能够模拟核爆过程;至于验证威力,就只有与星疆相邻的北苏了:沙毛熊占去了本来属于华夏的大片土地,承受一点来自华夏的核辐射,也是应该的;至于将来哪天毛熊嫌土地受过辐射,不想要了,只要华共能拿下来,流云有办法把核爆遗留的辐射给消除了。
有了一弹一星,剩下的氢弹,就只能靠时间磨了。
氢弹重要原料——重水的生产,想要快速大量地生产,只有大量地电解水。
但这种办法消耗的电能,不比铀的气体离心分离耗的电能少,而且现在流云不敢肆无忌惮地使用火电驱动了:约翰牛和高卢鸡已经宣战了,再薅牛牛的毛,说不上那天就把牛牛给薅光了,万一牛牛顶不住小胡子的咆哮,给冻死了……
那场景虽然很美,但流云不敢尝试:虽然流云觉得丘胖子恶心,但只是一时的,眼不见心为净;但小胡子的恶心,那是一世的,想起了来就恶心。
为了少薅“牛毛”,自力更生,卢沟桥事变之后,西北三省政府就调集富余的铁路修建大军,在黄河上游陆续修建起了数座水电站。
至于分离重水,也只能在嘉峪关的化工厂里,使用化学交换,一点一滴,集腋成裘……
用了一个多月,流云才将重水的生产工艺确定下来。
就在流云以为可以安心地过个好年的时候,马玄忠收到了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宜生的求救电报。
本来马玄忠的第八战区司令长官就是个闲职,平时的作战事宜都由傅宜生负责。现在傅宜生求到了门上,除了支援了大量的武器弹药,马玄忠还将负责警戒华蒙边境的一个骑兵师,调给了傅宜生指挥。
刚进腊月,流云收到的一直都是傅宜生指挥的绥西战役的战报:与历史不同,被马玄忠奶了一口的第八战区,对付伪军和日本的警备部队,还是游刃有余的,还没到过年,日伪军就已经撑不住了……
腊月初八,华夏的各大报纸刊登了汪兆铭与日本人签订《支日新关系调整纲要》,顿时将流云导演的马玄忠反红事件,给盖了下去,将全国的舆论圈,搅成了一锅粥。
一时间,全国尽是“打狗”之声……
半个月之后,新年到来之际,流云给了八十二集团军所有的狙击手,一份沉甸甸的新年礼物。
在将近结束的苏芬冬季战争里,芬兰军队有位叫西蒙·海耶的狙击手,利用没有瞄准镜的山寨版的莫辛纳甘,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射杀了将近五百人。
代号:白色死神。
作为对教官新年礼物的回礼,八十二集团军第44狙击团的所有官兵,在新的一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射杀了日本华北派遣军将近两万余人,给日本方面造成了极大的恐慌。
于是,第44狙击团也有了一个代号:无常……
(iishu)是,,,,!
第141章 准备
【】(iishu),
金陵城里,虽然刚过完年,可却丝毫没有节日的气氛,街道上冷冷清清。
两年之前,十几万日军在金陵城里突然消失,到现在,警察局也没有个头绪。为此,很多因为逃难离开的人,就再也没有回来……
因为刚出正月,街道上偶尔有一两个卖点心的小贩,似乎是对于赚到钱没什么信心,隔很长一段时间,才有气无力的喊一声……
刘玄信揉了揉眼睛,没好气地瞪着大清早就敲门的“黑无常”:“什么事?”
当差的金陵警察一看开门的人一身丝绸的睡衣,赶紧哈着腰道歉:“对不住,上边有交代,您就多担待一下我们这些跑腿的?”
“说吧,什么事?”
警察见刘玄信面无表情,小心翼翼地开口道:“过段时间,有重大活动,麻烦您把自家的房子收拾一下,您看……”
警察指了指刘玄信身后房顶上那半人高的杂草。
“知道了。”刘玄信没好气地瞪了警察一眼。
“先生,我们只是跑腿的……”
已经是四十多岁,一脸沧桑的老警察还想解释,被刘玄信阻止了:“知道了,肯定会清理的。”
“感谢您的配合。”
目送着警察走远,刘玄信扫了一眼街面,回到院子里,将门关上。
“六哥,谁呀?”还没睡醒的郑霖,打了个哈欠,伸了伸懒腰。
“警察,嫌房子太扎眼。”
说着,刘玄信指了指房顶。
郑霖笑了笑:“都要死了,汪兆铭还这么多穷讲究,要是……”
“要是去年蒋瑞元派你去,现在汪兆铭的坟头草已经有一人高了。”刘玄信没好气地瞪了郑霖一眼,“从你来到金陵起,这句话,你已经说了不下二十遍了!”
郑霖一脸惊诧,摸了摸后脑勺:“是吗?”
“我对我的记忆力还是挺有自信的,”刘玄信有给了郑霖一记白眼,“吃饭!吃完早饭,我还得去打听一下汪兆铭的行程,不过,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郑霖点了点头:“知道了。”
被日本人当成救命稻草的汪兆铭,受到的保护肯定是严严实实的。但是,郑霖却有信心:经过了两年多的锻炼,自己已经能够熟练地驾驭145的反器材步枪了……
已经遭遇两次暗杀的汪兆铭已经吓破胆了,他之所以敢跳出来,是因为背后的周佛海等人,一直在给他鼓气。而且,在几年前由王亚樵策划的暗杀行动中,汪兆铭已经受过重伤,至今未愈……
如果说暗杀汪兆铭某种意义上是出于象征意义,那周佛海被列入暗杀名单,则是因为他为日本人出力造成的危害,不比汪兆铭公开投降日本人要小……
至于名单上的其他人……
刘玄信叹了口气,放下了手里的筷子,看了一眼还在狼吞虎咽的郑霖:“老十六,前一阵子你的狙杀数到多少了?”
郑霖将半个鸭油酥烧饼塞进嘴了,端起粥灌了一口,喘着粗气回答道:“不到五百。”
见刘玄信不相信,郑霖苦笑着解释道:“六哥,我用的是反器材步枪,一天能开个几十枪就顶天了。”
“哦。”刘玄信点了点头,“那四哥呢?”
郑霖伸出手比划了一下。
“六百?”
郑霖点点头,苦笑着补充了一句:“四十四团,有个变态,比四个的射杀数还多,不过,质量上,就差一些,四哥从来都不杀伍长以下的。”
“那这次的任务,你有把握没?”
“差不多,如果顺利,一个月,就够了。”
“那就好……”
刘玄信松了口气:虽然自己在八百米以内,也能保证射杀成功率,可再选就抓瞎了;金陵的建筑,就没有二十米以上的,而且大都以低矮的院落为主,狙杀的难度很大;如果不出意外,只能在钟山上下手了……
吃过早饭,兄弟俩分头行动。
郑霖拿起地图,以总统府为圆心,画了两个圈,快速地浏览了一番之后,背起自己的测距仪,出了门……
到了中午,逛了一上午的郑霖,背着行头回到了住处。
看着郑霖受了打击的模样,刘玄信笑着走上前:“怎么样了?”
郑霖有气无力地摇了摇头。
“不是吧?”
郑霖没好气地瞪了刘玄信一眼:“六哥,金陵是个什么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曾经是有那么几栋比较高的楼房,可大前年,让鬼子全给炸塌了。”
“而且,不同于大前年,咱们一点掩护都没有,”郑霖叹了口气,“要不远个好点的阵地,一旦被围,逃都逃不掉。”
刘玄信笑眯眯地看着郑霖:“那钟山呢?”
“钟山?”郑霖一愣,抬头看了一眼面带戏谑的刘玄信,“六哥,你有办法让汪兆铭去钟山?”
刘玄信点了点头:“今年三月十二号,是孙逸仙逝世十五周年纪念。”
郑霖眼睛睁的大大的:“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要是汪兆铭敢去,我保证他尸骨无存。”
“那咱们下午去瞧一瞧?”
“没问题。”
……
三月十日,晚上十一点,睡了一整天的刘玄信和郑霖准时地醒过来,起床,换衣服,吃饭。
半夜,两人趁着黑暗,提着装备,离开了住处……
忙活了半夜,两人终于将狙击阵地挖出个雏形。
看着郑霖从一人高的箱子里拿出的反器材步枪,刘玄信有些吃惊:“又改进了?精度提高了多少?”
郑霖嘿嘿嘿地笑了笑:“05oa,两千米爆头头,而且,可以量产。”
刘玄信愣住了:“这么高的精度?”
“冷锻的合金枪管,钛合金机匣。”郑霖温柔地摸着枪身,介绍道,“子弹全都是专门的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
看着刘玄信拿起弹头上有紫色标识的子弹,郑霖心就是一凉:“六哥,您悠着点。”
见郑霖一惊一乍的,刘玄信仔细地打量手里的子弹:“怎么了?水银弹头?”
郑霖苦笑着摇了摇头:“哥,你没见弹头上有引信孔吗?高爆弹头,填充的是环四亚甲基四硝胺。”
猜你喜欢